清朝的“金钱鼠尾”有多丑?丑到难以入眼,别被清宫剧给骗了

佚名 62 2022-09-16

说起清朝的“剃发易服”政策,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这是在清朝初期由统治者严令下达的一项政令,主要针对的就是除了满族以外的其他民族,比如汉族、蒙古族、回族等等民众,让他们改为剃满族人的发型,穿满族人的衣服。

自从清兵入关以后,剃发易服政策就得到了统治者的多次强调,全国范围内也是不得不严格执行了起来。在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的时候,多尔衮便多次下达了“剃发易服”的敕令,其中规定:“全国官民,京城内外限十日满族男人发型,直隶及各省地方以布文到日亦限十日,全部剃发。”

我们都知道剃发易服这一举措,实际上是清朝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而做出的举措。然而,在“剃发易服”政令颁布的期间满族男人发型,众多不同民族的民众都是表示了强烈的反抗,其中尤以汉民族的反抗最为激烈。

清朝的“金钱鼠尾”有多丑?丑到难以入眼,别被清宫剧给骗了

因为“剃发易服”本身不仅关联着民族的尊严和文化的传统,而且使得个人的外在形象也变得十分丑陋。那么,“剃发易服”之后的人究竟是一副什么模样呢?难道就是我们在一些清宫剧里看到的大辫子一样吗?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剃发易服的背景和历史沿革

我们汉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头发、服饰等外在形象,在《孝经》中就有这么一句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是说我们的身体、头发、皮肤等等都是从父母那里得到的,是千万不敢毁伤的,这才是孝道的开始。

清朝的“金钱鼠尾”有多丑?丑到难以入眼,别被清宫剧给骗了

所以,突然有满清统治者发布了这么一道“剃发易服”的指令,无怪乎底下的汉族民众们感到不平和愤怒了。我们都知道,满族的发型和汉族的发型是迥然不同的,汉族的发型不论男女,一般都是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顶上。

而满族男性的发型却十分古怪,他们习惯性地把前面脑袋的头发剃光,而后面脑袋的头发则是编成一条长长的辫子,让其自然垂下。除了发型之间的差别外,还有服饰上的不同。汉族民众穿的几乎都是我们所熟悉的汉服,汉服以交领、右衽、无扣等为主要特色,形式多样而复杂,整体看上去宽松膨胀。

而满族的服饰却是另外一种风格,其主要特点是立领、对襟、盘扣,而且满族服饰的袖子明显要比汉族服饰要短要紧,这也就更便于他们进行日常活动。那么,为什么满族统治者非要让全国各民族的民众都要遵从他们满族的风俗习惯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满族统治者为的就是维护巩固他们的统治地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加强本民族文化的宣传,如果能够达到同化其他民族的结果的话,那就再好不过了。有不少专家表示,事实的确如此,清朝政权之所以能够稳固200多年的时间,与这一道“剃发易服”的政令有不小的关系。

二、清朝小辫子究竟是什么模样?

清朝的“金钱鼠尾”有多丑?丑到难以入眼,别被清宫剧给骗了

众所周知的是,满族人习惯留有的小辫子是有其特殊的宗教意义的。原来在满族人的眼里,辫子是所谓的灵魂栖息之地,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每当他们有战士牺牲的时候,如果尸体无法被运回到家乡的话,他们就会将死者的辫子给带回去。

辫子在这时候就代替着死者本人,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而根据《清稗类钞》记载,其实在清朝政权存在的200多年时间里,发辫的模样发生了不小的变化。而在清朝前期的发辫我们可以形象地称之为“金钱鼠尾”。

根据《榕城纪闻》记载:“剃发,顶处留有如钱大小之辫根,故谓之曰金钱鼠尾。”这就意味着当时人们不得不将脑袋前面和后面的头发全部剃光,仅仅只在脑袋中间的位置留有一条拇指粗细的小辫子,因为形状形似鼠尾,所以被命名为金钱鼠尾。

由此可见,这一种发型可谓是丑得清新脱俗。一直到了清朝的中后期,情况才有所改观。人们开始蓄发,脑袋后面的头发还是可以留下来的,不必剃光。就这样逐渐演变成了我们后来在清宫剧里经常看到的大辫子。

小结

直到辛亥革命之后,才是重新掀起了“剪发易服”的运动。许多民众也是纷纷剪除掉了盘桓在自己脑袋上的那一条大辫子。直到此时,很多汉族民众才是感觉找回到了自己民族的尊严和气节。

上一篇: 罗仲谦亮相《无间道》发布会 遭粉丝“袭胸”
下一篇: 海清范冰冰等众女星演绎复古名伶发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