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熟商务着装,搭配于正式与休闲之间,轻松打造成熟男人的形象
87 2024-12-29
非遗名片
布袋木偶戏又名掌中戏、掌中木偶、景戏、指花戏晋朝服饰,是闽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地方传统戏剧剧种之一。闽南布袋戏木偶造型精美、做工精致,是雕刻、绘画和刺绣等艺术的完美结合。它的表演特点是用指掌直接操纵布偶进行戏剧性表演,使之活灵活现、栩栩如生。2006年,布袋木偶戏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9年,福建布袋木偶戏(厦门)入选福建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晨报记者 叶子申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厦门开放大学)陈心晖
●采访团 苏姜慧 林依华 张雨晨 纪锦颖 林燕茹
一口说尽千古事,十指舞出百万兵。
巴掌大小的木偶,在艺术家的指掌中,却能幻化出世间百态,和着独特的闽南方言,将人间悲喜娓娓道来。这便是福建布袋木偶戏的魅力。
近日,“闽南非遗印象”融媒体采访团走近这项非遗,来一场指尖上的艺术碰撞。
庄晏红(左)与徒弟表演布袋木偶戏。
王智伟(右)向“闽南非遗印象”融媒体采访团讲授布袋木偶演出技巧。
“指尖艺术、妙手传神”
倒水喝茶、射箭耍棍、舞绸挥扇……在一厝好戏闽南木偶艺术传习中心,厦门闽南文化研究会理事王智伟为前来参观的“闽南非遗印象”融媒体采访团展示了不同木偶的表现方法,引得采访团叫好声不断。
“木偶戏,主要是用手指和手掌控制木偶表演,像真人一样做出一套套高难度动作。”王智伟说,在厦门有不少木偶种类,有布袋木偶、提线木偶、杖头木偶、铁枝木偶等。不同的木偶,有着不一样的表演方式。其中晋朝服饰,布袋木偶戏要求演员用五指操纵木偶,用手由下而上,以手掌作为偶人躯干,食指托头,拇指和其他三指分别撑着左右两臂,这样既能体现人戏的唱、念、做、打,以及喜、怒、哀、乐的感情,又能表演一些人戏难以体现的动作。
据悉,布袋木偶戏源于晋朝,明代传入闽南及台湾地区,是中国的稀有剧种,被誉为“指尖艺术、妙手传神”。2006年,布袋木偶戏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王智伟说,布袋木偶戏吸收了各种戏曲的精华,行当角色分工细致,木偶雕刻形神兼备,其服装多沿袭明清服饰风格,道具有桌椅、文案、扇子、葫芦等,武器有刀枪剑锤、判官笔、雌雄剑,可谓五花八门。对于观众而言,布袋木偶戏就像是神奇的小魔术,舞台上人物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接力传承让木偶戏持续发展
“厦门曾是闽南布袋木偶戏的演出重地。”福建布袋木偶戏(厦门)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庄晏红说,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厦门著名的布袋戏班有“是耶非”“金琅环”“金华轩”“岂其然”“莫非也”“大鹏园”等。当时,漳州最负盛名的“福春”和“福兴”布袋戏班常年在厦门演出。
据了解,厦门的布袋木偶戏主要传承自“福春派”布袋戏一代宗师杨胜(1911—1970)。截至目前,“福春派”已传承七代,现厦门“福春派”有第五代黄亚水,第六代庄晏红、黄月娇、杨斯颖,第七代詹皓晶等木偶专业人才。正是有了他们的接力传承,厦门的布袋木偶戏才持续得以发展。
庄晏红是厦门独具代表性的木偶演出人才。她出生在木偶表演世家,10岁进入艺校,学演布袋木偶戏,14岁时就跟着剧团走南闯演出。2002年,庄晏红调入厦门工作,在厦门创办弘晏庄木偶艺术馆。2010年,庄晏红成立厦门市弘晏庄木偶皮影戏传习中心,积极开展布袋木偶戏的传承发展工作,在厦门10余所学校开设了布袋戏校本课程。
黄月娇从事闽南布袋木偶戏表演40多年。她13岁起随父亲学艺,打下了坚实的表演基础,并随父亲黄亚水建立灌口木偶戏团,在厦门、漳州、泉州等各地演出。在每年寒暑假中,她都会组织培训班,教会小朋友木偶戏的基本功,让木偶戏更好地在“90后”“00后”中传承。2015年9月起,黄月娇担任集美区杏南中学闽南曲艺木偶戏剧团的培训教师。
此外,集美(灌口)、同安、翔安、海沧等地还有十几个民间木偶戏班,常年在城乡表演,推动布袋木偶戏发展。
期待木偶戏再度大放异彩
在长年的传承中,不少木偶艺人也渐渐发现,随着时代快速发展变化,娱乐消费越来越多快速和多元化,传统木偶戏也遇到发展瓶颈。不少人感慨,木偶戏再也不能回到以前的辉煌时代了。不过,庄晏红认为:“木偶是一门很古老、很优秀的艺术,现在的年轻人,不是不喜欢传统文化,而是我们自己还没有做到更好。”
为了让更多年轻人甚至海内外人士能够了解木偶文化,庄晏红培养自己的女儿詹皓晶成为布袋木偶戏新一代传承人。2017年金砖厦门会晤期间,詹皓晶在央视英语频道新媒体的直播中,用英文详细介绍了布袋木偶戏这一民间艺术。
“女儿对于木偶戏的热爱,让我无比欣慰。”庄晏红说,她坚信,在文化复兴的时代趋势下,通过他们以及各种木偶传承活动的不断开展,木偶戏迟早还会大放异彩。
基地风采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闽南文化与民间艺术传习基地,以普及闽南文化知识、传承民间艺术技艺为宗旨,聚焦闽南非遗文化、培养文化产业专门人才,研究并支撑民间艺术产业化,同时通过普及闽南文化和民间艺术的基础知识,承担保护和传承的历史使命。基地聘请了多名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入驻。通过引入非遗传承人,推进非遗文化、闽南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支持和推动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