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马甲”又火了,搭配衬衣、裙子内搭叠穿,拯救衣橱困难症
180 2024-12-27
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夜爆发了武昌起义,到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就是辛亥革命。那么问题来了,辛亥革命的爆发推翻了清王朝,而对服装的影响是什么?
据有关专家研究,辛亥革命引起的对男装的变革命是十分重要的。此后的数十年间,军阀混战,土匪横行,社会秩序一直稳定不下来,各阶层的男子因种种原因,其穿着的服装式样有来自传统的前清,有延续明代的式样,有取自西洋的样式,更有中西结合。从人们对服饰态度的变化,可以看出其思想意识形态与政治取向的变化。
辛亥革命发生后,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率先引进高领军装和西式裤子,临时政府告示一出,近三百年的男子蓄辫的习俗被革除了,改为一度被视为异端妖魔的平头、分头、背头等西式发型,那时候的中国男人连自己都不曾想到,一度被外人耻笑的形象眨眼之间与国际接轨了。封建王朝那种精致的官服顶戴被遗弃得干干净净民国服饰,由孙中山领导的南京临时政府官员,不管官阶职位高低,都必须着统一制服。中国社会贯穿几千年的传统冠冕服饰连同森严的等级制度、礼仪规范失去了法律保护,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混合东西方服饰要素的发展和变异过程。男子服饰的变化还来源于清末民初,大批青年出国留学,国内新式学堂兴起,社会上出现了服装西洋化的趋势。大多学堂服饰皆效仿西式,男装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五点:
一、长袍和马褂。长袍、马褂、头戴瓜皮小帽或呢帽,下身穿着中式裤子,足蹬布鞋或棉靴。民国初年裤子宽松,裤角用带子系扎。这是当时相对比较保守的中年人及公务人员交际时的礼仪装束。长袍有单、夹与棉之分,可以分别对应不同的冷暖季节,可以适应当时社会一般的日常生活与礼仪需要,同时也可以满足商、官与文人墨客各色人等的需要。那时的官绅、富豪人家多穿长衫,迎宾、赴会或参加庆典大礼时外罩“马褂”。
二、西服、革履、礼帽。这是当时流行的青年便装。西装、皮鞋、圆顶礼帽,帽檐宽阔,微微翻起,冬用黑色毛呢,夏用白色丝葛,基本上是当时欧洲流行的帽式。这种礼帽成为与中西装都可以配套的庄重服饰。更是时髦青年或从事洋务者的一般装束。
三、学生装。头戴鸭舌帽或白色阔边帆布帽,身穿制服式学生装,即清末引进的日本制士官服一类,箱型结构是直立领,胸前有一暗插袋。也有大量留学青年带回国,这种服装形制简便,给人一种庄重和充满活力的感觉,因此,传入中国后,在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中风行一时。男学生穿黑色学生装,初中的是黄色童子军装,高中是军训服装。
四、中山装。这是孙中山亲自创导,是在学生装和“企领文装”的基础上改革而成的一种服装。因孙中山率先穿着而得名,也由于它简便实用,自辛亥革命起便和西服一起开始流行。1912民国政府通令将中山装定为礼服,修改中山装造型,并赋予了新的含义。依据国之四维(礼、义、廉、耻)确定衣身设四个口袋,袋盖为倒笔架,寓意为以文治国。依据五权(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分立原则,将袖口设定为三粒扣。衣领定为翻领封闭式,显示严谨治国的理念。最早的中山装领口作关闭式八字形,装袖,前门襟上有九粒纽扣,后背有中缝,腰际有阔带式横襟,衣服的上下左右各缀有一贴口袋,上面的口袋有戴盖。后来的中山装款式在领子、袋盖、纽扣及袖口等部分都有变化,制作工艺和色彩等方面都有所改进。公务人员、教师,男的以穿长衫、中山装为主,少数穿西装。民国十八年制定国民党宪法时,曾规定特、简、荐、委四级文官宣誓就职时一律穿中山装,以示遵奉先生之法。很显然,中山装是在西装的基本式样上,使用中国传统的寓意符号表现手法,揉合中国传统文化而形成的一款中国男装的标志性服装。从中山装中看出,这是中华民族对于外来服饰文化的消化性接受的一个例证。新中国成立后,由于革命领袖和革命干部都穿中山装,人民群众也以这种服装来表达对新时代的欢迎。
五、新式男装。中西结合的男装式样,中式的长袍、西裤、礼帽、皮鞋,外加文明杖,这是民国中后期相当时兴的一种装束,也是中西服饰结合最为成功的一套服装。它既保持了宽和的民族风俗,又增加了符合时代特点的精干利落,为中国男性增添一股潇洒英俊之气,成为那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男子服装。
民国风服装给大多数人留下的印象都是“优雅”、“端庄”、“高贵”,它和复古风挂钩,款式多数偏向旗袍类,比较修身民国服饰,显得人很高挑。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让很多身高不理想、体型不纤瘦却仍旧喜欢民国服装的风格。其实,民国风服装未必件件“端庄”,有许多俏皮灵动的改良版,反而更时尚,让人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