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马服饰年考不及格,希望之光瞬间暗淡
108 2024-11-06
夏秋之交,走进保山市昌宁县柯街镇芒赖缅寺自然村,只见一层层延绵的金色稻浪、一排排别具风格的院落、一条条笔直宽阔的水泥路,一棵棵生机盎然的古榕树和三角梅,再加上一面面独具特色的文化墙绘傣族服饰,将小村落装点得格外引人注目。
“芒赖”在傣语中意为发展壮大的地方,芒赖缅寺自然村是一个傣族特色村落,位于柯街镇芒赖社区西南部,距集镇6.5公里,自然村下辖2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116户601人,傣族人口570人。多年前,这里由于经济发展较好,曾被称为“昌宁第一村”。
近年来,柯街镇坚持以党建引领为主线,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为重点,以发展庭院经济为抓手,在枯柯河畔打造宜居宜游新傣寨,实现美丽乡村和群众增收“双向奔赴”。
芒赖社区积极探索庭院经济发展新路子,按照“小规模、大群体,小成本、大收入”的工作思路,以宣传引导、示范带动为抓手,发挥党员示范带头作用,通过采取“党支部+农户”的模式,因地制宜、因户制宜引导广大群众全面盘活闲置资源,引导有条件的家庭发展庭院经济,让庭院“方寸地”变为“增收地”。
“从小,妈妈跟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所以,从记事起,我家的房屋周围都是瓜果蔬菜,尤其不缺绿色蔬菜和各种傣味烹饪佐料。”说起近年来村子的发展,村民滕旭明深有感触傣族服饰,“发展庭院经济既有利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绿美村寨创建,又能拓宽我们的增收渠道,过年期间游客很多,我也在家门口摆了烧烤摊,一天收入可达一千元左右。现在我们在家门口就可以实现增收,我们的钱包也是越来越鼓啦。”
芒赖社区注重挖掘傣族文化旅游资源,利用庭院发展休闲农庄、采摘园等,促进乡村餐饮、采摘、农事体验等农文旅融合精细发展,积极尝试庭院经济发展“新法子”。村里借助傣族传统生活带动效应,依托佛寺、象山金塔、国家级AA景区,集中打造“网红打卡地”“休闲采摘区”“文化体验区”,在村寨游览道沿线和各家庭院设立了傣味农家乐、泼水粑粑坊、织锦制衣、赶摆等多项美食和传统技艺展示点,吸引游客参与体验。
芒赖社区以傣族文化为重点,还开发特色鲜明、乡土气息浓厚的产业,进行傣族美食生产加工和服饰制作,不断拓宽庭院经济增收“新路子”。目前,缅寺自然村有傣族粑粑小作坊3家,傣族服饰定制作坊3家。村民孟建秀户一年平均制作传统傣族服装800余套,在泼水节等节日衣服定制供不应求,简单款200元左右,新娘服饰1000元左右,每年收入5万元以上。
“只要找对路子,一个个小庭院就是群众增收致富的聚宝盆。比如孟明芹家,就是利用庭院大、傣族特色风味浓厚的特点,将自家的院子打造成了以餐饮为主、采摘果园为辅的农家乐,用自家种植的特色蔬菜、瓜果迎接八方来客。经过多年的发展,我们芒赖具有一定接待规模的农家乐已经有3家,年平均年收入20万元。”芒赖社区党总支书记张绍华说。
“我们从隆阳区下来柯街玩,感觉这里真的非常好玩,一家子到橄榄河颐养中心泡泡温泉,然后喜欢到像芒赖缅寺这样的寨子里吃正宗的手抓饭,又好吃又便宜,一会还要买点傣族的泼水粑粑带回去,老的小的都开心,这样的周末很有意思,幸福感满满。”隆阳区游客赵女士开心地说。
正如赵女士所说,芒赖社区的庭院经济只是柯街镇乡村发展的亮点之一。近年来,柯街镇积极谋划和推动,在华侨社区、柯街社区等村寨都已初步形成小规模、大群体、小产品、大产业发展新格局。柯街镇将继续引导各族群众结合实际发展庭院经济,围绕自家小院做文章,将庭院方寸之地变成创收之所,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云南网记者李建国通讯员施应发段岢君李建勋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