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鉴|敦煌服饰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应用

佚名 91 2024-09-27

中国素有“衣冠王国”之称,服装为塑造国家形象和传承历史文脉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服饰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各时期人们的生活习惯、审美趣味和艺术追求。现代社会,人们持续研究挖掘中国传统服饰元素,在现代设计中进行转化和创新表达,让传统服饰文化不断焕发时代光华。

品鉴|敦煌服饰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应用

▲ 黄卓 绘

敦煌石窟艺术博大精深,涵盖了公元4世纪至14世纪的壁画、彩塑和建筑精品,是佛教艺术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集中体现,其中也反映出丰富多彩的服饰造型、结构、色彩、材质、配饰、纹样和装饰风格。

十六国至北周时期的敦煌石窟壁画和彩塑多以土红为底,饱满热烈。佛教人物的服饰更多地受到印度和波斯的影响,而世俗人物的服饰多带有魏晋时期褒衣博带、曲裾飞髾的飘逸之感,袴褶的流行为隋唐服饰多元化奠定基础,服饰图案以忍冬纹和几何纹为主。忍冬纹多为三瓣或四瓣叶构成的二方连续纹样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在敦煌早期洞窟的藻井和壁画的边饰中作为主体装饰,此时人物服装的领子、门襟、袖口等部位上出现了相应风格的装饰。以回形、菱形、山形为主要结构的几何纹反映了当时的提花织造技术,形成了这一时期石窟造像服饰艺术的重要风格。

隋唐时期是敦煌石窟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也是佛教文化空前活跃并与当时的生活、艺术结合最为紧密的时期。隋代壁画和彩塑人物造型颀长,服饰风格承上启下,注重面料图案和质感的表现,显示了由朴实简约向奢华盛装过渡的特点,以及当时染织工艺的交流和提高。此时彩塑菩萨裙装上反复出现的联珠纹,即在珠状圆环或菱形骨架中装饰狩猎纹、翼马纹、凤鸟纹、团花纹的四方连续或二方连续纹样,便是受到波斯萨珊王朝装饰风格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本土化创造的产物。唐代壁画和彩塑人物造像愈加生动写实,造型日趋丰腴,服饰形态多样,图案描绘细致,再现了天子、王侯、官吏及百姓等各社会阶层的服饰礼制,以及各国、各民族的服饰。另外,晚唐出现的供养人像服饰,突出反映了当时奢华的流行时尚,也折射出此时社会经济繁盛、中西文化交融的特点。此时的服饰图案更加丰富逼真,如卷草纹、宝相花纹等融合了希腊艺术中的莨菪叶、佛教文化中的莲花、丝绸之路上的石榴等装饰元素,成为当时各国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而通过画师画笔表现出来的织锦、印花、绞缬等多彩染织工艺,进一步说明唐代丝绸技艺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

敦煌石窟的整体发展在五代之后步入后期,艺术的创造力和感染力逐渐减弱,许多壁画和彩塑造像出现了程式化的现象,用色比较单纯沉稳、淡雅素净。但对于服饰文化来说,这段时间却是异彩纷呈、百花争艳。因为此时供养人像在壁画中所占比重大幅增加,且人物身份地位丰功显赫,成为画师们重点描绘的对象。其中,女供养人的服饰和妆容十分精致,例如五代98窟曹氏家族女供养人像,身着由钿钗、大袖衫、长裙、帔帛所组成的花钗礼服,反映了当时贵族妇女沿袭唐代且更加繁缛、奢华的服饰风格。由于多民族聚居和交往的历史背景,此时壁画中还出现了于阗国王和皇后、回鹘王和王妃、回鹘公主等具有民族风格的服饰,对西夏党项族和元代蒙古族的服饰也有表现。

敦煌壁画和彩塑中所呈现的服饰风貌,无疑是中华服饰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为中华民族服饰文化和装饰艺术的艺术宝库,也为从事理论研究和艺术设计的服饰工作者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研究和学习资源。

笔者于1977年就读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染织设计专业,当时的班主任是常沙娜老师。常沙娜是被誉为“敦煌守护神”的敦煌研究院第一任院长常书鸿之女,少年时曾跟随父母在敦煌莫高窟学习临摹壁画艺术,她在大学期间请来常书鸿先生为我们做过两次学术讲座。上大二时,常沙娜老师为我们讲授“敦煌服饰图案”课程,那年暑假还带领我们去敦煌莫高窟实地考察,让我们真切领略到蕴藏在线条和色彩中的敦煌服饰文化的无穷魅力。

1980年,《敦煌历代服饰图案》画稿准备出版。这批画稿是20世纪50年代由常沙娜、李绵璐、黄能馥几位老师赴莫高窟考察整理绘制而成的,十分宝贵。常沙娜老师要求我找出画稿所对应的壁画或彩塑,整理绘制成人物线稿图,并在图上标识出图案的装饰部位,令读者一目了然。于是,我花了近3个月的时间,潜心研究、整理、绘制这批人物线稿图,最后用针管笔细细勾勒成定稿。这部书最终在1986年由香港万里书店有限公司和轻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后来在2001年和2018年又分别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和清华大学出版社再版,在国内外服饰历史研究、装饰设计、服装设计、影视剧及舞台美术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这项工作给予我深入学习敦煌服饰文化的难得机会,为我指明了学习和运用传统服饰文化的新途径,也为我在后来的服装教育和设计工作中进行传承和创新的实践型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1980年,学校染织设计系开设服装设计专业。1982年,我毕业后留校任教,随着1984年学校成立服装设计系,我在服装设计系担任教师。一方面,我在授课时向学生们介绍敦煌服饰艺术的历史渊源和风格特征,积极传播优秀的中华服饰文化;另一方面,我通过各种设计实践,不断磨炼和提升个人的专业素养,加深对敦煌服饰文化的认知。2002年,我调入北京服装学院工作,继续通过举办展览、服饰秀、论坛等一系列活动探索,推动包括敦煌服饰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高校、走进现代生活。

2018年6月6日和2020年1月6日,敦煌服饰文化研究暨创新设计中心(简称“中心”)的挂牌仪式分别在北京服装学院和敦煌研究院举行。中心成立以来,研究团队成员在敦煌服饰文化艺术的理论研究、创新设计、人才培养、文化推广、产业转化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包括承担2019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敦煌服饰创新设计人才培养”、2019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敦煌历代服饰文化研究”、第三届和第四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博会“绝色敦煌之夜”展演项目,举办敦煌服饰文化论坛和系列学术讲座等。

从2018年开始,中心开始筹备出版《敦煌服饰文化图典》(简称“图典”)系列丛书。图典采取图文并茂的形式,依据敦煌石窟所辖十个历史时期以及对应的服饰内容体量进行体例划分,拟分为十六国及北朝卷、隋代卷、初唐卷、盛唐卷、中晚唐卷、五代至元代卷陆续出版。图典不仅涵盖敦煌石窟营造历时千年的伟大历程,着重展现敦煌历代服饰文化的面貌,而且会根据敦煌石窟建造的时代特点和发展规律,突出唐代等石窟数量较多、图像资料较为丰富的时期的服饰面貌,重点呈现最具有代表性的时代和洞窟中的珍贵资料,凸显敦煌服饰文化的独特价值。在图典的编纂过程中,我们团队成员深切感受到敦煌石窟艺术创造者的高超智慧和敦煌服饰文化的博大精深,深刻认识到这项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长时间积累和沉淀的。

品鉴|敦煌服饰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应用

品鉴|敦煌服饰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应用

品鉴|敦煌服饰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应用

▲ 2023敦煌服饰文化暨创新设计展 敦煌服饰文化研究暨创新设计中心供图

近日,2023敦煌服饰文化暨创新设计展在北京服装学院举办,同期发布了《敦煌服饰文化图典·盛唐卷》。此次展览是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敦煌历代服饰文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也是《敦煌服饰文化图典》系列丛书的部分成果展示。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努力,让敦煌服饰文化能够被更多的艺术家、设计师和敦煌艺术爱好者所了解、喜爱、运用,并引发更多关于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结合的思考。

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民众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和需求无疑会对服饰文化研究学者和设计师提出更多新的课题。因此,我们除了潜心学习、汲取敦煌服饰艺术的深厚滋养之外,还需要加入新时代的文化理念、艺术思潮以及社会风尚,运用现代设计的眼光和手法,赋予装饰元素更多时代感和创新性,从而使研究成果能够在当代社会发挥应有的价值,使古老的敦煌服饰艺术重归现代设计和大众生活,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谱写出更具活力的未来。

(作者刘元风 系北京服装学院教授)

洛阳汉服的文化潮流与时尚密码

陈关超

品鉴|敦煌服饰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应用

▲ 洛阳汉服展示活动 洛阳市汉服协会供图

金秋时节,在河南洛阳的洛邑古城、隋唐洛阳城、龙门石窟、王城公园、隋唐城遗址植物园等地,总能看到一批批身着汉服的年轻人。在洛阳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穿汉服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潮流,吸引了众多年轻人的关注和参与,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汉服是汉民族的传统服饰,基本特点为交领右衽,形制为上衣下裳,各朝代服饰基本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的。汉服种类繁多、各具特点,主要搭配包括:

曲裾与直裾。裾指的是衣服的大襟,曲裾作为女子衣装保留的时间相对长,具有含蓄、儒雅的特征;直裾衣襟裾为方直,区别于曲裾。

襦裙。襦裙是两种衣物的合称,属于典型的上衣下裳衣制。上衣叫做“襦”,长度较短,一般不过膝,下身则称为“裙”。根据裙腰之高低,襦裙可分为齐腰襦裙、高腰襦裙、齐胸襦裙;根据领子的式样,襦裙可分为交领襦裙和直领襦裙。

袄裙。上身穿袄,下身穿裙,统称袄裙。袄裙这种服装从唐代开始就有衣物疏记录,一直到民国。由于有明一代是袄裙的繁荣期,所以现代谈论袄裙时通常指的是明代的裙袄着装。

褙子。褙子始于隋朝,流行于宋、明两代,是一种常见的外衣形式,衣长一般到膝盖,直领对襟,两侧开叉。女式褙子线条流畅优美,显得身材修长、婀娜多姿,衬托出女子娴静温柔的一面。

圆领袍。圆领袍是圆领子的窄袖袍,衣领内覆硬衬,领口钉有纽扣。

贴里。顾名思义,贴里是将衣服穿在袍内或褡护之下。贴里的褶子可以使宽大的袍身下摆略微向外扩张,呈现端庄稳重的视觉效果。明代锦衣卫的飞鱼服就是贴里的一种。

在现代社会,汉服逐渐被重新发现,成为一种独特的时尚元素。设计师们通过多样且富有创意的设计,将古典与现代相结合,打造出多种多样的汉服款式,让人们重新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洛阳是历史文化名城,悠久的文化传承使得洛阳汉服在设计风格和细节上特点更加鲜明,融入了当地的历史和文化元素。洛阳汉服在结合汉服传统形制,注重彩绘、刺绣、云肩、实褶等细节工艺的基础上,经常从牡丹、《禹贡》等洛阳文化元素中汲取灵感,打造具有洛阳地域特色的汉服品牌。近年来,不断兴盛的汉服潮流也成为洛阳这座城市的一大亮点。无论在景区还是街头,人们经常可以看到身着汉服的年轻人。在洛阳,人们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各种汉服,从经典的礼服到休闲的日常款都别具美感。美团数据显示,今年4月以来,洛阳提供汉服体验的商家数量比去年同期增长375%,单量环比上月增长530%;在众多汉服消费者中,30岁以下年轻人占比超六成。

那么,洛阳的“汉服热”为何能保持长热不衰?据了解,近年来,洛阳市聚焦“文旅文创成支柱”,抢抓文旅产业新风口,大力发展“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移动端传播”文旅新业态,十分注重实现以“汉服+历史文化”提升城市人文素养,打造更具长尾效应的汉服经济。

首先,洛阳注重将汉服与沉浸式体验相结合。通过实景演出、历史重现等方式,让身着汉服的游客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洛阳的历史韵味;通过在城市公共区域举办汉服走秀、汉服体验活动等,吸引更多游客关注和了解汉服,亲身体验汉服的魅力。

其次,注重跨界合作。通过与旅游、美食、手工艺、演艺等其他领域合作,不断打造全新的汉服文化体验,形成文化产业的互动和融合,从而拓展产业链,并推动汉服文化的广泛传播。

再次,紧跟年轻化消费趋势,加强创新设计,注重提升汉服消费者的个性化和品质化需求,同时不断完善设计、生产、营销、消费等各个环节的汉服产业链,确保汉服经济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另外,注重汉服文化的推广与教育。包括加强汉服文化在社会各领域的研究与传播,举办各类相关活动和讲座;充分运用新媒体、自媒体以及直播、短视频等多元化渠道,对包括洛阳汉服在内的文化和旅游资源进行介绍;将洛阳汉服带到国际舞台上,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等等。

洛阳汉服潮流兴起的背后,是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是对当地文化的丰富和发展。挖掘汉服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让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让体验与生活无缝衔接,可以让人们在身临其境中更好地体验洛阳之美、文化之美。

旗袍的花样年华

夏建军

品鉴|敦煌服饰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应用

▲ 顾客在北京大栅栏瑞蚨祥选购旗袍 中国文化报记者 陈璐 摄

旗袍即旗人之袍,由满族旗人的袍服演变而来。《辞海》对旗袍的注解是:“原为满族旗人妇女所穿的一种长袍。辛亥革命后,汉族妇女也普遍采用。现在旗袍的一般式样是直领,右开大襟,紧腰,衣长至膝下或踝骨,两边开叉,短袖或长袖。”

我们现在说的旗袍诞生于20世纪初叶,一路走来,遗留下诸多历史痕迹,承载了丰富文化内涵。1911年,中国爆发了辛亥革命,推翻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朝代清朝,建立了“中华民国”。中国传统衣冠服饰随之迎来重大改革,作为满族女性日常服饰的袍服,逐渐为汉族妇女所接受。“1921年,上海一批女中学生率先穿起了长袍,初兴的式样是一种蓝布旗袍,袍身宽松,廓形平直,袍长及踝,领、襟、摆等处不施镶滚,袖口微喇,看上去严冷方正。这种式样的服装一经走上街头,就引起了城市女性的极大兴趣,她们竞相仿效。以后的旗袍不断受到时代潮流的影响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在长度、腰身、衣领、袍袖上多有变化。”(《中国服饰》五洲传播出版社 华梅著)

20世纪20年代,旗袍开始普及。其初始的样式与清朝末年的旗袍样式没有多少差别。20世纪20年代后期,欧美服装开始更深层次地影响中国服饰,旗袍的样式在长短、宽窄、开衩高低以及袖长袖短、领高领低等方面的改动有所反复。直到1934年后,高耸及耳的领子逐渐变矮,袍腰开始收缩,女性身材的曲线终于突出显露出来。作家梁实秋在《女人》文章中说过:“中国女人的袍子,变化也就够多,领子高的时候可以使她像一只长颈鹿,袖子短的时候恨不得使两腋生风,至于纽扣盘花,绲出镶绣,则更加是变幻莫测。”

民国时期改良后的旗袍,寸领、斜襟、琵琶扣,细致勾勒出东方女性的曲线,大胆地露出女人的玉臂、小腿。那时的歌星周璇,影星胡蝶、阮玲玉,女作家张爱玲,才女林徽因等都是旗袍的热爱者,她们留下的旗袍照片,于含蓄中流露出优雅、精致。

作家张爱玲从年轻到晚年都喜欢旗袍。据说,她每次领到稿费和奖学金,第一件事就是为自己定制一身好看的旗袍。1943年,张爱玲走上文坛时,穿的是“丝质碎花旗袍,色彩淡雅”。她在那张著名的照片里,身着一件墨绿色印花旗袍,高领宽袖,骄傲地抬起下颌。1995年,张爱玲也是身穿一件赭红色旗袍,安静而优雅地走完一生。张爱玲的作品里也多次提到旗袍,描写了穿着不同旗袍的女子,在各自的故事中经历的那些起起落落的人生。

穿着旗袍出现在不同场合的“宋氏三姐妹”,也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1949年开国大典上,宋庆龄穿着一件旗袍见证新中国的诞生,露出欣慰的笑容。宋美龄拥有众多不同颜色和质地的旗袍,平时编成号码,便于随时取用。史料称,1991年宋美龄去美国定居时,乘坐的客机装有99箱私人衣物,其中至少有50箱是旗袍。

读过长篇小说《红岩》的人,都知道女主角江竹筠一生爱穿旗袍。她初次到重庆与成岗接头时,“这个女同志是个安详稳重的人,不到三十岁,中等身材,衣着朴素,蓝旗袍剪裁得很合身”。牺牲前,“江姐换上了蓝色旗袍,又披起那件红色的绒线衣。她习惯地拍拍身上干净的衣服,再用手拉平旗袍上的一些褶痕”,从容地与战友告别,最后走向刑场。

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升,经过不断改进创新的旗袍,被广大女性喜爱和追捧,已成为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代表性服饰之一。普通女性在日常生活中穿着各式旗袍;大型晚会上,很多主持人和演员也以旗袍作为重要的演出服装;许多女明星穿着各式旗袍,频频亮相于影视作品与红毯之上,中国旗袍一次次在世界上刮起流行风尚。

旗袍的样式很多,有长旗袍、短旗袍、夹旗袍、单旗袍等。做旗袍的面料,大致分为棉、麻、毛、丝、锦、纱、绒等类别。不同面料做出的旗袍,其风格和韵味也迥然不同。比如,深色高级丝绒制作的旗袍,能显示雍容华贵的气质;用织锦缎做的旗袍,则透露出典雅迷人的东方情调;丝绸面料与旗袍更是绝配,用优质丝绸缝就的旗袍,能够演绎出东方女性特有的风情。

品鉴|敦煌服饰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应用

▲ 瑞蚨祥非遗体验区的旗袍展示 中国文化报记者 陈璐 摄

旗袍因女人而生,女人因旗袍而美,旗袍优雅的韵味,赢得女子的喜爱,适宜的旗袍,可以彰显女人的气质。“昨夜又梦见你在小楼,油纸伞下是谁织的锦绣,丝的细腻,绸的温柔,玉指轻捻琵琶扣,莲步轻移云鬓垂眼眸,玲珑倩影走过春和秋,小巷背影是你锦袍半袖,淡淡相思几多愁……旗袍美人嫣红美如霞,一片绫罗尽染了芳华,杨柳弯弯斜阳又落下,西门茶香满楼画,杨柳弯弯斜阳又落下,旗袍美人美如画。” 一首《旗袍女人》,唱出了旗袍与女性相得益彰的美妙情韵。

上一篇: 传统与时尚共舞,文化特派员点亮服装街区文化之光
下一篇: 海贝服饰 首届用友优普用户大会,为何重点推云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