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了服饰 博物馆丨生活在古代 衣服可不敢乱穿

佚名 122 2024-09-23

乱了服饰 博物馆丨生活在古代 衣服可不敢乱穿

宋代祎衣

乱了服饰 博物馆丨生活在古代 衣服可不敢乱穿

大汉衣冠

乱了服饰 博物馆丨生活在古代 衣服可不敢乱穿

乱了服饰 博物馆丨生活在古代 衣服可不敢乱穿

镶宝石钹笠帽

乱了服饰 博物馆丨生活在古代 衣服可不敢乱穿

加沿笠帽

乱了服饰 博物馆丨生活在古代 衣服可不敢乱穿

妆花云雁苇纹夹袍

乱了服饰 博物馆丨生活在古代 衣服可不敢乱穿

乱了服饰 博物馆丨生活在古代 衣服可不敢乱穿

妆花凤戏牡丹纹绫夹衫

吃穿住行乱了服饰,穿居第二。除了吃这个生存的第一需求外,穿是人的第二生活需求。其实,穿不只是人的生活需求,更是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的标志。可不是吗,西方神话中,亚当和夏娃正是穿了用无花果叶子做的裙子遮羞,被上帝耶和华认识到人的智慧已开,才将这两位先祖赶出了伊甸园。若问人类的第一件衣物是什么,无疑是树叶子或草编制的裙子了。草裙如今也还有,夏威夷人跳草裙舞所穿的一条条草帘式的短裙就是人类第一件衣物的遗存。

衣服冠帽,是人类文明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乱了服饰 博物馆丨生活在古代 衣服可不敢乱穿

中国是文明古国,素来有“衣冠之国”之称。严格的冠服制度是古代中国历朝历代统治者权力的象征,什么等级的人该穿什么衣服,戴什么冠帽,那都是有严格规定的,绝对不可以乱穿。按礼仪,什么人什么场合穿什么,不乱穿衣着冠正是文明灿烂悠远的标志。至于古人的衣着究竟是什么样子呢?除了文献记载和古时遗留下来的绘画反映,今人已经无法有直观真切的认识,因为衣物是易腐之物,在漫长的历史中很难保留下来,那么,经数千年岁月而幸运遗留下来的古人衣冠便显得格外珍贵了。

现代人穿内衣外裤都感觉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可有想过,人类在很长的历史阶段都穿真空装,上衣下裳内空空如也。后来有了裤子(胫衣),也不过是为了腿部保暖,在魏晋以前,中国人无论男女老幼,穿的都是开裆裤,真真令今人咋舌。古人的开裆裤在湖北马山2000多年前的楚墓中就出土过一条,前档略有遮盖,后面全是露着的乱了服饰,与如今婴儿穿的开裆裤一个样,不过,楚墓中的那条裤子是给成年人穿的。除了这条开裆裤外,湖北马山一号楚墓还出土了不少战国时楚人的袍服,可以让我们由此遥想两千多年前,楚人穿衣着冠的风采。诗文中,战国时的楚臣屈原是峨冠博带,佩香草美玉的,但看了考古实物,大概就能把想象和现实结合起来了。

由于衣物的特殊性,能在古墓中保存下来的少之又少,甘肃省博物馆收藏的出土于甘肃漳县元代汪世显家族墓中的数件衣冠便与湖北马山楚墓中的文物一样,是屈指可数的珍藏。汪世显是元代统治集团中一个比较重要的人物,元代汪氏家族历世封侯,在汪氏墓中出土了许多珍贵文物,其中,数件丝绸服装帽子是国内难得的元代衣冠的实物标本。不仅如此,这些衣冠的珍贵之处还在于,这里面不仅仅有元代的汉族服饰,还有蒙古族的服饰,这些服饰反映了元代蒙汉两个民族生活风俗的相互融合。

甘肃省博物馆收藏的汪世显家族墓中的衣物引人注目的是两件罗质夹衫:一件是妆花凤戏牡丹纹绫夹衫,这件上装黄褐色,图案为二方连续的花鸟纹——凤凰和花朵相间排列。像是汉族女子所穿的冬装,套在窄袖衫外面的半袖衫,下面再配条长裙,那就是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娘子小姐们典型着装了。另一件是妆花云雁苇纹夹袍,这应是汉族男子的夏装,驼黄色,交领、左衽(左衽却又有些胡服的意思)、窄袖。整件袍子是用四方连续的云雁衔苇纹纱作面子,方孔纱作罩制成,在前胸部还绣有绿色的鸾鸟衔枝纹图案,面料稀薄透明,显示了元代高超的纺织技术。这件绣着鸾鸟衔枝纹图案的长袍,当是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如齐小公爷那样儒雅贵族男子的装扮。元代服饰并未形成统一制度。一般来说。汉族男子、妇女的服饰基本上还保留着宋代的遗俗,蒙古族男女则保留着他们原有游牧民族的服饰,当然这二者之间互有影响。

乱了服饰 博物馆丨生活在古代 衣服可不敢乱穿

穿衣着冠,从来衣冠并称,甘肃漳县元代汪世显家族墓中除了锦罗袍衫等衣物外,更值得一提的便是两顶帽子了。这两顶帽子一顶是前加沿笠帽,一顶是镶宝石钹笠帽。与那两件衣袍不同,这两顶帽子可都是元代蒙古族特色的帽冠。

加沿笠帽

先看前加沿笠帽,大家看是不是有些眼熟?没错,这顶帽子与影视剧中英雄侠客们所戴的帽子很相似,《神探狄仁杰》里的李元芳、《水浒》中的林冲外出时就戴类似的帽子。为什么要戴这样的加沿笠帽呢?为了遮光啊。别小瞧这顶前加沿笠帽,它的背后还有一段历史故事呢:相传元世祖忽必烈骑马射猎时觉得日光太过炫目,聪慧体贴的皇后便为他设计了这种前面加沿的帽子,戴这种加沿帽遮光效果就好多了,忽必烈非常喜欢,便将这种式样固定了下来,以后国人纷纷效仿,成为流行款式。可是,唐宋是在元之前,元芳和林冲似乎不该戴类似的帽子?既是艺术形象,就不用深究了吧。人类智慧相通,英雄更是惺惺相惜,既都是英雄,戴上同款的帽子也是应有之义。

镶宝石钹笠帽

乱了服饰 博物馆丨生活在古代 衣服可不敢乱穿

这一顶镶宝石钹笠帽,可要豪华贵重得多,这是一顶帽顶垂有一串玉石珠串饰的帽子,帽的直径有35厘米。《大元典章》曾记载有人抢走蔡国祥悬有红玛瑙珠串的棕帽的事。可见帽上垂串饰也是元代贵族的风气。这种帽子的流行始于元成宗大德年间(1297—1307),一个商人卖给官府一块红剌子(红宝石)重一两三钱,用于镶嵌帽顶。从此以后,历代皇帝相承。凡元旦及天寿节大朝贺时都戴这种钹笠帽。漳县元代汪世显墓出土的这顶钹笠帽,帽顶镶金裹玉,由帽顶垂系31颗珠玉组成的串练。以珠玉宝石来装饰帽子,帽子的价值之高昂自不待言。

小知识

冠服制度

冠服制度是封建社会权力等级的象征。这种制度初步建立于夏商时期,到了周代逐步完善,春秋战国之交被纳入礼治。西周的社会生产力比商代有了长足的进步,等级制度逐步确立,产生了与此相适应的冠服制度,表现在贵贱有等、衣服有别。王室公卿在不同礼仪场合,顶冠既要冕弁有序,穿衣着裳也须采用不同的形式、颜色和图案。祭祀有吉服,朝拜有朝服,丧葬有凶服,根据地位高低,在服饰的装饰纹样和颜色上也各不相同。周王朝还设有司服一职,掌管王室服饰。冠服制度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服饰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元代天子、高官、贵族的冠帽都是用各类宝石装饰的。因帽笠之上饰有各式珠宝,所以这类冠帽又有“珍珠帽”“珠帽”之称。元代著名散文家贡师泰《上京大宴和樊时中侍御》一诗有句云:“平沙班诈马,别殿燕棕毛;凤簇珍珠帽,龙盘锦绣袍。”甘肃省博物馆收藏的这组元代汪世显家族墓中的衣袍确实是锦绣袍,冠帽确为珍珠帽。这些衣冠珍品皆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文/陈芊

上一篇: 2023年海澜之家良性增长:创新策略引领消费市场,连续五年营收领跑行业
下一篇: 海澜之家百万年薪财务总监辞职,持股市值近1300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