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媳妇的“节”食经 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家庭主妇在超市采购午餐食材。记者 叶诚 摄
杜绝“舌尖上的浪费”,普通家庭能做些啥?近日,记者走访发现,从一张买菜清单到家训里的餐桌规矩,再到一袋面粉里的花样翻新,每一个细节里都有节约妙招。对于防止食物浪费,各家主妇都有自己的独门绝招。
买菜之前列清单
节约与健康要兼得
7日上午,清点完冰箱里的存货后,家住晋安区的陈仁丽就牵着孩子向菜市场出发了。一天前,作为全职母亲的她就计划好了菜谱和买菜清单。
陈仁丽告诉记者,刚做母亲时,买菜时常把控不住分量,多买的菜一不新鲜就容易浪费。怎样才能按需买菜,避免多买?陈仁丽想出了一个妙招——精准制定买菜清单:花椰菜一棵、黄瓜2根、西红柿3个……
陈仁丽所在的大家庭时常聚餐,一次常常都是几十号人,除了偶尔外出吃,各个小家庭也会轮流掌勺。每次轮到陈仁丽时,她总会提前在微信群里预报菜品,记录吃饭人数,提前摸底。
“上次家庭聚餐做的是土豆红烧鸡腿,按照一人一只鸡腿、一只小土豆,两人一根胡萝卜、一只青椒的配比搭配,最后大家都能吃得干干净净。”陈仁丽说,精准搭配的理念贯穿在餐桌上的每一个细节里。
对于剩餐剩饭,陈仁丽也毫不含糊。中午剩下的猪肚汤加点蝴蝶面、秋葵、胡萝卜,就成了孩子爱吃的晚餐;早餐剩下的馒头裹上鸡蛋液一炸,金黄酥脆;隔夜米饭最适合做蛋炒饭……然而她提醒:夏天的菜品尽量不隔夜,节约与健康要兼得。
家训里立餐桌规矩
饮食坏习惯一一纠正
每隔一段时间,黄素玲都要带着快三岁的大女儿温习一遍家训。在家训的餐桌规矩一栏里,列着几条小规矩:要光盘,吃干净、不能挑食,父母给到什么吃什么……
一边温习,黄素玲一边解释:“有粮食吃要感恩,因为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小朋友吃不饱……”这是黄素玲在孩子两岁起就精心准备的家训本,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训内容也会随之调整。
孩子两岁时,黄素玲发现孩子吃饭变得调皮起来,不是米饭撒得到处都是,就是专挑爱吃的吃。她明白,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节约意识要从小培养。黄素玲就根据孩子的特点,补充调整餐桌规矩,“只有孩子违反了规矩菜品与点缀搭配,我们才会进行管教。”
时间一久,大女儿甚至会主动要求黄素玲温习家训。“吃饭要干嘛?”黄素玲故意放慢语速。“光盘!”女儿脱口而出。一问一答间,餐桌规矩牢牢扎根在孩子心间,相比一年前,孩子挑食、吃饭乱洒等坏习惯都逐一得到了纠正。
今年6月,黄素玲的小女儿出生,她计划等妹妹两岁后,让姐姐带着妹妹学习家训。
节俭妙招花样多
合理分配心中有数
这段时间,彭蓉变着花样给孩子们做早餐,粉丝肉包、小馒头、红糖发糕、南瓜饼……百般花样翻新下,一袋面粉最终被“消灭”殆尽。结婚多年来菜品与点缀搭配,家住武警医院附近的彭蓉秉持“家庭餐桌不浪费”的生活理念。
小朋友爱吃颜色鲜艳的菜品,萝卜、西蓝花等必不可少,但这类点缀也最易浪费,对此,彭蓉有不少节约妙招。“西红柿可以做成西红柿酱,冷冻保存;豆角、萝卜等吃不了,可以晒干存放。”
对于食物保存,彭蓉也颇有心得。“肉类可以切成小块,分别装袋冷冻储存,吃的时候取一袋就行,避免大块冻肉每次做饭前反复解冻,延长保鲜期。”她还提醒,每一袋的分量要根据人数调整,尽量拿出一袋吃完一袋。
每年年初,彭蓉的公公婆婆来福州,都要带上腊肉、腊鸭等湖南特产。冰箱放不下,彭蓉专门买了一个真空打包机,将食物打包后放在通风处,天气不热可以保存半个月到一个月左右。“及时合理分配至关重要,要注意食材的保质期,做到心中有数。”
彭蓉还提到,食物放进冰箱时,可以考虑一下哪些先吃、哪些后吃,调整食物的摆放顺序,将新买的食物放在冰箱后部,先吃前排食物……“这也是我总结出的生活小窍门。”她说。(记者 沐方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