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不同时期女子的妆容变化

佚名 83 2024-08-17

泱泱华夏文明历史延续千年,抛开文学历史等文明不说,光就建筑史在我国乃至世界就已经是一个不老传奇,让人惊叹了。今天我想说的是我国古代女子化妆的演变历史。大家或许好奇古代女子的化妆材料和化妆来源以及流行的妆容特点等,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我国古代的女子,多半是婉约含蓄美,尤其对于美女的外貌描写,更是精致诱人,比如“娴静犹如花照水,行动好比风扶柳”。容貌体态给人轻盈可掬的美感。在先秦时期我国古代女子就已经在外貌打扮上有萌芽意识了,后来,各个朝代因为统治者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化妆技术和化妆材料也随之改变。但各个朝代的女子化妆特点会一成不变吗?我们按照朝代顺序来看。

我国古代不同时期女子的妆容变化

首先,先秦时候,女子面部会加以修饰,主要用粉和黛作为色彩搭配,即用米粉敷面,用青墨颜料画眉,脸上抹红在那个时候不流行使用。《楚辞》里有这样的描述“粉白黛黑,唇施芳泽。”按照历史年代来看,先秦时期的妇女已开始用油光亮泽的颜料来化嘴唇了,可能是为了简单的护唇,后觉可以打扮变美。

接着看汉朝的时候,那时候汉朝女子延续了杏仁眼画法,嘴唇的化妆修饰有了进一步发展,这个妆容流行于秦朝,后面到唐朝也一直流行。据说这种妆容在当时流行是因为汉武帝,汉武帝特别喜爱这种妆容,因此宫内宫外,无不争相效仿。

我国古代不同时期女子的妆容变化

值得一提的是,眉妆史的发展离不开汉朝的推动,那时候长眉、远山眉、八字眉、惊翠眉、愁眉、广眉等多种眉毛画法相继开来。著名才女卓文君,引领了“远山眉”之风。《西京杂记》记载“眉如远山,时人效之,画远山眉”。

接下来就是魏晋南北的时候,文化是带动了化妆文化的发展古代妆容画法图片,新文风和玄学的影响让那个时期的女性审美又有新发展,审美开始区别于集体化。在眉式上,流行起了连心眉、黄眉,唇妆流行“黑唇”,即以乌膏染唇,神态上有所悲怜。

整体妆容呈现“眉心浓黛直点,额色轻黄细安”,也就是额黄妆;用胭脂抹脸,即晓霞妆;额头画上梅花,即寿阳落梅妆,《南史.梁元帝徐妃传》记载“妃以帝眇一目,每知帝将至,必为半面妆以俟。帝见则大怒而出。”是在描绘半面妆。

再看唐朝的时候,这个时期的眉毛都是有一点弧度的细眉,整个面部要化白妆,形状是圆形,而且两颊的白面面积很大。后来杨贵妃发展出额头画花,用金箔贴出来效果惊人,妆容艳丽是一个特色。

晚唐时期不到五十年的时间,唇式的化法有17种,外加以酒晕妆、桃花妆、飞霞妆等流行妆式的渲染和衬托,形式多变和风格多元是唐妆文化的呈现。

我国古代不同时期女子的妆容变化

宋朝的时候受到唐朝开放风气的影响,因此民风保守。我们看到的宋朝女子妆容多是淡雅素淡的,另外结合唐妆的优点,宋代女子妆容以清新高雅为主打系列,眼妆延续秦朝时期的丹凤眼。胭脂轻擦,唇妆不再是桃心唇,却换成了圆润的唇形,颜色不深,整体协调自然。

然后明朝的时候妆容变化更大了,眉形不再拘泥于更重形状,而是偏自由为主,根据眉形来看,画眉也和女性地位意义,有了自我解放的趋势,细眉且眉尾偏长。整体妆容流行"桃花妆"和"酒晕妆",这个前面有提到过。

我国古代不同时期女子的妆容变化

最后就是清朝的时候,女子妆容以含蓄内敛为美,嘴唇偏向樱桃小嘴,也就是我们现代话语里的咬唇妆,简单不复杂是基本特点,记得《如懿传》里娘娘们的“咬唇妆”一开始受到大家的吐槽,其实不是导演乱拍和不懂化妆文化,剧里描绘的满清宫廷唇妆的画法,是有历史依据的。上不涂满下可轻涂,在配合面部化妆则多为薄施朱粉、拒绝浓厚,所以给人的初次审美印象就比较深刻了。

简而言之古代妆容画法图片,女子化妆自古就有,只不过根据时代发展、科技进步、商业融合发展以及男女思想转换等多种因素影响,各个阶段和各个时期的化妆文化会有所不同,唯一不变的就是女生爱美之心亘古不变。用现代的眼光来看古代各个时期的化妆艺术,不能摒弃厌恶,而是要欣赏了解,再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去感受当时境况,相信大家会因我国源远流长下来的历史文明骄傲自豪!

上一篇: 范冰冰坐三轮车巡游被嘲,妆容妖艳像“蛇妖”,生图老气太多!
下一篇: 韩情脉脉:解析T-ara《Number9》美妆秘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