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上了年纪,就得穿白色裤子,掌握这些穿搭技巧,既知性又气质
175 2024-12-24
引言
汉朝服饰简约大方,朴实典雅,被后世无数学者倾心研究,也为后是人们所喜爱,且具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而汉朝服饰的形成与汉朝所信奉的哲学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西汉初期,刚刚成立地汉朝信奉道家,以“无为而治”治理国家,此时服饰还在沿用战国与秦朝时期地审美风格,此时不区分尊卑,都着黑色礼服。而到了汉武帝时期,汉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思想在服饰上地体现是元封七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改正朔、易服色,服色尚黄”,以期通过服饰颜色彰显王权的地位权威性。
到汉光武帝刘秀时期,儒家思想成为主流的意识形态,根据儒家思想汉朝制定了一系列详细的章服制度,到东汉明帝永平二年,据《周礼》等文献的记载,明帝正式颁布了车服制度。其中遵照礼制而制定的服饰制度十分详细,仅皇帝与官员的礼服、朝服、常服等就有二十多种。随着儒家思想的逐步渗透,汉朝服饰的审美特质受到越来越深的影响。
一、汉朝最为流行的款式——“深衣”
秦朝灭亡后,中原大地陷入了“楚汉相争”的局面,此时的统治者无心顾及服饰的统一性与美观度,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汉高祖刘邦时期。起初,汉高祖刘邦并没有意识到对服饰等级区分的重要性,直被叔孙通劝说后派叔孙通去制定礼仪,并下令对服饰进行设计与制作。
汉初时暂时沿用秦朝制度,官服也与秦朝类似,实行清一色的黑色,宽袖束腰。除了不允许佩戴“刘氏冠”,对一般服饰并没有作特定的要求。
在西汉时期二百年之后,服饰开始实行“深衣制”。深衣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将它穿着在身可以将全身遮蔽,将身体遮挡严实。
郑玄在《礼记目录》写道:“名曰《深衣》者,以其记深衣之制也。”,另外《礼记·深衣》有记载道:深衣“完且弗费,善衣之次也。”深衣风格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古代服饰,在汉代最为流行。深衣制是将上衣同下裳分开进行裁剪,然后在腰部将二者连起来,形成完整一体的服饰。后世的长衫、旗袍以及连衣裙等都是从深衣演化而来的。
汉制深衣只是官员贵族的专属品。深衣具有很好得保暖作用,但其特点是使身藏于体,朴素典雅,可以彰显女子窈窕身姿、士人的风雅情趣。制作一件深衣大概花费二十五尺布,对于底层百姓而言无力承担,因此在汉四百多年的时间里,深衣一直只流行于贵族阶层,终日劳作的百姓们大多数以汉式短打作为自己的劳作服饰,这种服饰不仅利于农耕,同时还利于漂洗,且易于保存,不如深衣这般考究。
深衣不仅能上官场,还能在战场上得以运用。由于布料宽大,士兵在受伤后可以随手切割包扎伤口,大大增强了其实用性。
深衣的形制符合“礼仪”的思想内涵。此时道教和儒学并行发展,深衣剪裁的特殊工艺反映了“礼仪”思想对汉朝服饰审美特征的影响。从形状上来看,深衣这一长袍制式呈流线型,且形状方正规矩,这显示了韩潮人们“质朴”的审美思想。而大面积的直线性剪裁,体现了“古雅”、“简洁”的特点,这构成了汉代服饰简洁质朴同时磅礴的大气内在审美特征。
深衣的造型设计简单,没有过多的剪裁以及华丽的装饰,呈现出质朴的风格,这与道家追求的“天成”、“自然”不谋而合。庄子曰“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认为朴素之美是以天下美之榜首,而深衣的设计无不透露出“朴素美”,因此深衣的出现既可以说顺应了当世的思想潮流,也可所以说道家和儒家的思想碰撞造就了汉制深衣的问世。
这种思想上的碰撞不仅体现在衣物造型上,在服饰颜色上也有更深层次的映射。
二、哲学思想对服饰颜色的影响
汉朝服饰注重审美,汉代时以红、紫为尊,青绿色较次,董仲舒的《春秋繁露》有言“散民不敢服杂采”。因此汉朝服饰颜色搭配较为单一,而尊贵权威阶级则以黑、紫、红等深色服饰来体现其身份尊贵。
受礼仪思想的影响,不同颜色代表着不同的阶级地位。在汉朝,紫色是高贵的代表,紫色颜料的工艺与其他颜色相比更为复杂,并且有着更高的成本,因此身份地位较高的人通常着紫色服饰。
这与汉朝时贵族信奉的“黄老之道”有着很大的牵连。《史记:韩非子列传》中记录“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紫气浮关”,另外从壁画中也可以看出,无论是壁画上的人物,还是代表着吉祥的各种神兽古代服饰,均以暗色为修饰与点缀。不难看出,汉代人对于暗色有有着很高的评价。
五行学说始于秦朝,凭借五行学说,当时秦击败周朝推翻其统治,建立新朝,而周朝为火德,因此秦朝便将代表水德的黑色作为本朝的尊贵之色,凡是重大的祭祀典礼君王臣子都着黑色服饰,以表示对祖先的尊敬。
汉灭秦之后,西汉初期继续沿用秦朝水德的服饰特点,直到汉武帝时期的汉朝,官员以上古五帝时期作为参照,认为五行相生为朝代更替之道,于是用火德替代为水德。正是因为这两次的国德改变,汉代的礼服颜色以黑红相间为自己的服饰特色。
汉代盛行“阴阳五行”思想,这一思想在汉朝服饰颜色中也得到了体现。《周礼》记载,“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汉朝人们将五行文化融入到服饰之中,简单的服饰被赋予一种“和谐”、“自然”之美。
另外,红黑相间的服饰,也体现出汉武帝渴望飞升成仙的心情。武帝自即位起便热衷得道成仙,同其他统治者一样,在获得最高权力之后,追逐神权仿佛成了统治者们下一个目追求,而这一思想在建筑、服饰上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在统治者的眼中,想要飞升成仙,首先要对其模仿,这种狂热的模仿出现在宫殿、墓室等建筑种,另外也出现在服饰之上。在马王堆一号汉墓当中出土“T”字形帛画上神话传说的刻印,表达了古人对于超脱人界,登临仙境的渴望。
汉代的服饰制度为“红衣为上服,青绿次之,吏卒衣黑,平民衣白,罪犯衣赭”,不同阶级着不同颜色服饰,体现出了“礼仪”的观念,同时儒家的“礼仪教育”思想使得服装的色彩在搭配上呈现出多样性和规范性的统一,在儒学思想的熏陶下,以暗色为主色调的汉朝服饰不仅有“外观美”,还有内涵丰富的“质朴美”。
除此以外,哲学思想对汉朝服饰质地的形成同样有一个较好的诠释。
三、“中和”之美的服饰格局
汉代的丝织品是通过大面积的素色与明亮的装饰作搭配,体现出一种简朴的美感。在服饰中,边缘采用大块的素色,搭配华美精致的刺绣袍体,呈现出简约自然的审美特质。素色缘边与纹饰色彩协调映衬,互相平衡,使得刺绣华美的同时不失稳重而古朴。
汉代根据绢的粗细不同,而有素、缟、纨、镰等之分,其中缟、纨是指又细又薄的绢而言,廉是并丝致密的绢,经纬稀疏可看出方孔的,称之为“纱”,由此可见,发展至汉代,丝织品材质面料的种类繁多,工艺精细,除此之外,面料运用亦极为讲究,对于不同的服饰及配件有着不同的运用。
汉代服饰在整体上采用细制与粗制质地协同搭配的形式。以平纹织的纱,绞经组织的罗作为整个服饰的袍体,再用斜纹组织的锦与平纹组织的绢作衣缘及袖口的边缘修饰,细腻的袍体,通过用简洁的几何地粗制缘边进行修饰,形成了简约、大方而又美观的质地样式。
因材塑形的运用是汉朝服饰的特点之一,纱衣在汉代被用作内衣或穿着在丝绵袍外的服饰,从而需要极为细腻、通透柔软的面料质地,因而采用了极为细致的丝蚕织制而成,古人以“轻纱薄如空”、“举之若无”形容素纱衣的质地,可见此平纹织的纱其轻薄细腻的程度,因材塑形的运用在此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中和”是我国古代文论的核心范畴,“中”可理解为“中间”,即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温和敦厚之意;“和”可理解为“和谐”,即稳定、均衡之意,亦可理解为“混合”,即不同元素出现在同一空间之中,相互交错。由此可见,“中和之美”是指一种温和、恬静、稳定、统一的美感它所强调的是通过“中和”的方式将不同的元素组合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体现的是“天人合一、物我同一”的境界。
荀子云“乐者天下之大齐”,又说“诗者中声之所止也”,“乐之中和也”,表达出和谐统一的美之观点。汉朝服饰采用大面积的细腻质地与部分块状的粗制质地结合搭配,顺应了当时儒家的传统思想,表现出了“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统一和谐的“中和”之美。
另一方面,为防止当时在官僚文化种挂起的“奢侈风”,道家思想主张否定“世俗之美”,追求内心的“本质之美”,这使得汉朝时期的审美要求表现为自然质朴,并落实在了服饰之上。这两种被社会推崇的哲学思想是汉朝服饰审美特质的体现。
结语
汉朝服饰的形成伴随着礼仪教化地并行,这其中,哲学思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从造型,还是从色彩、质地,汉朝服饰无一不透露出“简朴”的审美特质,服饰发展的过程也是礼仪发展的过程,而礼仪教化决定了人们的审美变化,其中所映射的是当朝的思想状况。
在道家、儒家的思想渗透下,汉朝服饰所展现的是“天人合一”的纯朴无我的思想追求,是对于“本质美”的探索与向往,是追求自由的精神解放,因此汉朝服饰的形成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具有极大的历史意义,这种影响经过不断传承与发扬,一直影响到现在。
参考文献:
《周礼》
《礼记目录》
《春秋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