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星空、荧光海…这个在杭州不远处的梦幻海岛,惊艳了初夏!
200 2025-04-03
中新社乌鲁木齐7月5日电 题:探访新疆焉耆回族特色村寨:民族文化在保护中前行
作者 孙亭文 师歌
中新社记者近日探访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永宁镇下岔河村,感受焉耆县回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当记者走进永宁镇下岔河村的时候,看到沿路两排整齐的房屋都粉刷上了淡黄色、房檐上雕刻着回族民众最爱的纹饰。墙壁上还用一幅幅“耍公婆”、“花儿对唱”等图画勾勒出当地回族的历史文化。
自2009年焉耆县下岔河村被中国国家民委列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项目以来,焉耆县将民族村寨项目与镇域规划、新农村建设、安居富民工程和小城镇建设有机结合,利用项目建设加快镇区基础设施建设,拟将该村建设成集少数民族文化、旅游餐饮、购物休闲为一体,在新疆独具回民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在看到下岔河村着力保护与发展回族文化、促进当地旅游发展后,当地民众苟学明将临街的宅基地建成了餐厅,起名“胖努海儿回回席”。苟学明告诉记者,他们家世代烹制回族特色饭菜,现在当地回族民众红白喜事、割礼等事情,都到他的餐厅用餐。记者还在他的餐厅中看到回族人待客饮茶用的盖碗茶杯,还可以喝到“三泡台”(回族民众将茶叶、红枣、枸杞等混合冲茶称三泡台)。
中共永宁镇党委委员岳巧玲告诉记者,少数民族村寨项目启动实施以来,通过民族村寨项目资金带动,现民族村寨累计投入建设资金达3800余万元人民币,该资金有政府投入、也有民众自筹。
行走在该村街头及餐厅内,可以见到由政府出资统一制作店面牌匾及餐桌、纸杯、餐巾纸等相关用品。除了目前近十家以民居为试点的回民特色饮食“农家乐”外,该村还有哈力麦手工刺绣坊、新月民族工艺品展厅、发图麦儿回民服饰坊等地,回族文化在保护中更与社会接轨。
6月上旬,中国国家民委经济发展司巡视员王铁志等对永宁镇下岔河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项目进行验收时表示,焉耆县需注重打造具有现代特色的、带有民族符号和元素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并逐步形成规模;要围绕民族传统文化,把特色村寨建设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结合起来,使之成为弘扬民族文化的新载体;要把特色村寨建设与民族旅游经济开发等结合起来。
作为回族自治县,焉耆县近年来一直在举办回族美食文化节、“花儿”艺术节等,推动回族文化的发展。
据介绍,焉耆县今后将以民居保护和改造为重点,继续对回民住宅“穿衣戴帽”回族服饰特点,融入民族元素回族服饰特点,突出回民住宅建筑特色,保护好回民传统生活方式和建筑形式,带动民族特色文化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活动的创建。还计划投资120万元人民币完成下岔河村60户民居保护与改造工程,投资80万元人民币重新建设特色村寨门楼。
记者离开下岔河村时,建筑工人正在村口忙碌着,一座有明显回族风格、民族特色的门楼将于8月底建成,当地的回族文化也在保护中不断前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