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明风华》看龙袍演变史,哪个朝代最合你意呢?

佚名 91 2022-12-27

最近,古装历史剧《大明风华》上线了。

跟去年的《延禧攻略》《长安十二时辰》一样,又掀起了一波关于历史剧服化道的热议。

剧我没追,不过据海报来看,服装造型确有可圈可点之处,比如龙袍的历史还原度很高,看得出花了蛮多心思考证。

但略遗憾的是,该龙袍造型是明中后期才有的样式,而男主明宣宗却是明前期人物,这点就不合时宜了……

虽说并不会影响剧情的精彩,但对一些历史底蕴深厚的观众来说,却难免尴尬。

所以,今天打算借此机会捋一波古代的龙袍演变史。

以供我亲爱的读者们日后嗑着瓜子追着剧的同时,能顺带风轻云淡地秀一波学问:

咦,这清宫戏乱穿衣嘛,皇帝穿龙袍戴朝冠?五爪金龙变四爪?

艾玛,汉代皇帝穿黄袍,哈哈哈哈,快扶着我……

——以此低调展示自己深不可测的文化修养,赢得一片仰视目光。(不用谢,我的名字叫雷锋)

来,话不多说,上干货。

首先声明,本篇所谓的“龙袍”指皇帝日常穿着的常服,非祭祀或重大典礼所着的冕服。

从第一个大一统的朝代秦朝说起。

一提起龙袍,大家第一反应往往是以下两点:

一、黄色的;二、上面有龙。

秦朝却两样都不占。

因为秦建立之初,六国中想拥立周王复兴的声音依然很多,毕竟之前周朝存在了将近800年,群众们还是相当怀念的。

从《大明风华》看龙袍演变史,哪个朝代最合你意呢?

但这难不倒雄才大略的始皇帝。

他祭出封建主义社会的终极大招,按照邹衍创立的阴阳五行学说,做了一番严密推算——

黄帝在五行中属土德,夏朝为木德,木克土,所以夏朝能取黄帝而代之;

商朝为金德,金克木,所以商灭夏;

周朝属火,火克金,所以周又灭商。

那么秦朝灭了周,所以秦朝必然是水德,水能灭火嘛!

而水德五行中为黑,于是秦朝从皇帝的龙袍到大臣的朝服、甚至旌旗都是清一水的黑色极简风,连黄河当时都叫黑水——以此证明秦朝接替周朝,乃是天命所归。

很酷很个性有木有?

只可惜理论工作虽然够严密,现实却很打脸:库叉一下,两世而亡。

哎,封建迷信害死人啊。

△ 《大秦帝国之纵横》剧照

到了宋代,赵匡胤黄袍加身,黄色龙袍正式成为皇权象征。

但你去瞅瞅宋朝皇帝图谱,除了赵匡胤、赵光义兄弟俩穿黄袍,其他皇帝居然穿的全是清一色大气典雅的正红色商朝服饰,且并无龙形之类的纹饰。

△ 宋神宗像

这又是闹哪样?

其实,不过又回到了五行学说上——认为“宋属火德”,应多穿红色。

后来,到了明朝,因国姓为朱,“朱”即红色之意,所以明朝皇帝也很喜欢穿红袍。

除红色外,明代龙袍还有黄、白、黑,都能穿。

龙袍在明朝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纹饰方面的丰富和完善。

一是龙袍上的龙纹在此时期最终定型。

龙的形象更加完善,集中了各种动物的局部特征,比如头如牛头、身如蛇身、眼如虾眼、角如鹿角、尾如鱼尾等。

△ 朱元璋像

龙的形态也更丰富,开始出现正面龙纹。

要知道,龙属长吻动物,头部在平面上并不太适合正面展现,所以明之前的龙头都是侧面像。

直到心灵手巧的明代艺术家们勇于创新,通过模仿正面人像的表现手法,创造出正面龙纹,帝王服饰的庄严感和威慑力由此更进一步。

△ 清代龙袍上的正龙图案

明代龙袍纹饰的第二个重大发展是——自明英宗朱祁镇起(就是土木堡之变被蒙古俘虏的那哥们),开始加上十二章纹。

十二章纹指的是日、月、星辰、山峦、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十二种纹饰。

图形如下:

这些纹饰能荣登帝王服饰之上,自然都各有含义——

日月星辰代表三光照耀,象征皇恩浩荡;

从《大明风华》看龙袍演变史,哪个朝代最合你意呢?

山峦取其稳重,代表帝王能治理四方山水;

龙因其变化多端,喻意帝王能够审时度势;

华虫,即雉鸡,代表帝王文采昭著;

宗彝[yí]为古代祭祀器物,通常为一对,象征帝王忠、孝之美德;

藻,象征帝王品行高洁;

火,喻意帝王处理政务正大光明;

粉米,象征帝王给养人民,重视农桑;

黼[fǔ],形如斧,象征皇帝干练果决;

黻[fù],为两个“己”字相背,代表帝王能明辨是非,不掩己过。

搞这么复杂,其实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

皇帝是天选之子,完人中的完人,大家好好拥护就行了。

其实,十二章纹早在舜帝时期就有,秦始皇登基后废止,东汉初年又被恢复,此后一直延续到明、清。

但明英宗之前,十二章纹只被绣在祭祀天地的衮冕服上,日常龙袍上并没有。

绣十二章纹后的明代龙袍如下,比祖宗朱元璋的豪华了不止一点两点:

△ 朱祁镇画像

说到这,大家清楚《大明风华》中男主的龙袍为啥不合时宜了吧?

——朱瞻基是朱祁镇的爸比呀,他的龙袍上怎么可能有十二章纹?!

从《大明风华》看龙袍演变史,哪个朝代最合你意呢?

剧中爷爷朱棣穿的也是华丽丽的穿越款龙袍:

其实,参照明代帝王图谱可以看到,从开国大佬朱元璋到重孙朱瞻基,所着龙袍式样都差不多,属明朝龙袍1.0版,只绣了四团圆型龙纹,比较朴素。

从朱祁镇开始才升级为2.0版,变复杂和精美。

从《大明风华》看龙袍演变史,哪个朝代最合你意呢?

不过跟清朝相比,明朝的那些花样又是小巫见大巫了。

清代皇帝服饰类别很多,龙袍属吉服范畴。有明黄、月白、红、蓝等色,其中明黄是皇帝专属色,太子也不能穿。

穿龙袍须戴吉服冠、挂朝珠。

像《甄嬛传》里皇帝穿龙袍却戴朝冠,那是不对滴:

△ 还有个惊喜不敢说:你帽子戴错了……

戴朝冠应搭配祭祀或重大典礼时穿的朝服才对,下面有请乾隆同学给我们来一波正确示范:

△ 朝服(带拉风的大披领)+朝服冠

从《大明风华》看龙袍演变史,哪个朝代最合你意呢?

△ 吉服(龙袍)+低调休闲的吉服冠

朝是龙袍纹饰发展的巅峰时期。

龙袍通身绣九条金龙。四条正龙绣在龙袍最显眼的位置——前胸、后背和两肩,四条行龙在前后衣襟部位,还有一条绣在内里的衣襟上隐藏起来,这样前后望去都是五条龙商朝服饰,寓意九五至尊。

△ 从前面看5条金龙的位置的确很明显……

除龙纹和十二章纹外,还会绣五彩云纹(取祥瑞之意)、红色蝙蝠纹(洪福齐天)、富贵牡丹纹、下摆有海水江崖纹(福山寿海)等。

△ 海水江崖纹式样……

清代龙袍的制作工艺也最为复杂,一件龙袍往往需要几百甚至上千的专职织造人员、耗时一到两年制成。

如今清宫剧的服装自然不可能有这等成本投入,于是绣出的龙往往是这样的:

△ 乍一看龇牙咧嘴奶凶奶凶的,再一看萌萌哒是怎么回事……

或者是这样的:

△ 方头方脸,一脸懵逼,哈哈哈……

从龙袍来看,清代最臭美的皇帝非乾隆莫属。

据记载,他曾多次为三织造提供设计样纸或库存样品,要求“照此颜色织新花样”,还要“光亮好”、“颜色鲜”、“服饰搭配合度”等。

做好后,又会提各种返修意见。

比如什么“不要大红,要按五色”、“其颜色还要文雅些”、“红紫颜色还要淡些”等,甚至一会儿加长,一会儿又改短,细致到令人发指。

啧啧,是爱新觉罗·爱美小公举·弘历没错了。

上一篇: 礼俗和规矩造就了贵州苗族惊艳的服装款式,不同年龄段穿着不一样
下一篇: 本色服饰 社长总编来荐书|郑伟良:读书点燃智慧,知识改变命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