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女生“反感”的3种男生穿搭,男生却自认为很帅,很多人都中了
180 2025-01-11
湖湘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系列之一:综述
湖南在线-湖南日报
2010-06-05 08:22
0
编者按
湖南是一个少数民族人数较多的省份。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湖南有51个少数民族,520余万人,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居第七位。湖南少数民族以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等世居民族为主。历史上,湖南各少数民族既创造了本民族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又与汉族一道共同创造了湖南悠久的历史与文化。
湖南少数民族服饰是湖湘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文化积淀极为深沉厚重。风格各异的民族服饰是各个民族文化的载体,它反映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心理。民族服饰是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的环境中产生的,是文化生态环境的产物。因此,我们需要从深层次去认识、解读民族服饰。这对于我们研究湖湘少数民族历史、文化、风俗及民族民间艺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从千姿百态的民族服装款式、色彩、纹饰的表现中,又能使我们获得对当代服饰创造与设计的经验、灵感与启示。
从本期起,本报特开辟“湖湘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系列”,与读者一道走进湖南少数民族服饰绚烂多姿的世界,去追寻和分享那些少数民族服饰背后的故事。
锦绣文章——
织绣纹样与湖湘民族服饰
左汉中
中国织绣纹样的产生,可追溯到原始人类的文身习俗。原始时代,中国南方地区已广泛流传文身。《淮南子》曾有“九疑之南,陆事寡而水事众,于是人民被发文身,以像鳞虫。”文身,在原始氏族作为图腾符号、血缘标记,含有祛病、巫术等意思。
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已用手工纺织丝绸织品来缝制衣裳,当保暖的衣裳遮盖了文身的花纹时,人们便将文身的花纹转移到衣裳之上,纹饰衣裳成为文身的合理延续。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手工业相当发达,已能织出绢、纱、绮、锦等不同丝织品,织绣纹样亦丰富多彩,除传统的龙凤、动植物、云纹、几何纹等外,还有写实与变体相结合的藤蔓纹、穿枝花草纹。汉代是我国多民族统一的繁盛时代,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织绣品和服饰,体现了这一时期织绣与服饰艺术的辉煌成就。仅丝织绣品就有平纹丝织的绢、纱,素色提花的绮和罗,彩色提花的经锦,起绒提花的绒圈锦等。纹样图案亦日趋复杂,最有代表性的纹样有长寿绣、乘云绣、信期绣和茱萸纹绣等。从唐代至明代,湖南虽有几次重要的织绣品的发现,但其发展轨迹不够清晰,总体上看,这一漫长历史时期湖南的织绣有点沉寂。清代以后,湖南刺绣业出现了全盛景象,苏绣、湘绣、蜀绣、粤绣四大名绣声名鹊起。湖南刺绣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遗产,也为湖南少数民族织绣艺术和民族服饰打下了良好基础。
湖南境内除汉族外,还有50多个少数民族520多万人,尤以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为多,居住在湘西、湘西南一带边远地区。由于地域和文化相对封闭,在一定程度上较为完整地保留了湖湘历代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影响。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服饰仍然鲜活地装点着当地人日常生活,与美丽山水共同构成了特有的民族地域文化风情。
集聚于湘西北部的土家族,虽然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却以独有的聪明才智,借服饰、器物、肢体动作等载体,铭记着民族远古的历程,展示出土家人浩然博大的群体精神,生发出特异的凝聚力和深厚的审美魅力。土家族服装虽然在建国以来有极大变化,但仍能保留其独特风格。如土家男子常见的对襟式上衣,有一种装饰“如意云勾”的盛装,宽衣博袖,七朵“如意云勾”镶拼其上,线条流畅舒展。土家族女装清新雅致,上衣款式有银勾、大襟、外托肩等诸多式样,襟缘袖口装饰素雅花边,布料以青、蓝为主,下配挑有黑色花纹的白裤,朴素清新,体现了土家女子娴雅超然、含蓄温婉的审美情趣。土家童服则于古朴素雅中寻求轻松活泼,喜用黑线在白色棉布上挑绣各种吉祥纹样,有双凤朝阳、狮子滚球、五子登科等,尽显孩子的天真与伶俐。
湘西苗族分布广,支系众多,服饰款式丰富。苗族男女均喜爱扎头帕,而头帕有扎染、挑花和家织土布多种。泸溪、沅陵、吉首一带喜爱挑花头帕,而凤凰、保靖一带喜爱土布花帕和扎染梅花头帕。湘西苗族女装精美繁复、艳丽多彩,服饰工艺有绣花、挑花、贴花、堆花、织花等多种,领口、袖口、裤脚口等处用黑色宽边衬托,镶以各种花边及刺绣纹样,纹样多为折枝花纹、花鸟纹、花蝶纹,线纹灵秀、色彩鲜丽。苗族妇女喜爱系绣花围裙,围裙当胸处有一片呈倒钟形装饰图案,主题花纹常见有凤凰牡丹、白鹤戏莲、双鱼石榴等,尽显出苗家女子的秀美与俏丽。苗族服饰的华美,集中体现在女子的节日盛装上,除了绣花衣、百褶裙外,还有贴花绣云肩等,而银器以多为美,以重为贵,包括银帽、项圈、手镯、凤冠、耳环、银链等,极为丰美,繁而不乱。
侗族是古代百越民族后裔,有着悠久历史和古老文明,侗锦、鼓楼、风雨桥、侗族大歌饮誉中外,侗族服饰艺术亦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如通道的绣花式芦笙衣,据传沿袭古代战争的铠甲款式瑶族服饰,造型奇特,纹样别致,既有古朴的形象纹样,又有神秘莫测的抽象图案。侗族妇女喜扎织锦、挑花头帕,头帕两端常见杉纹、蜘蛛纹等图案。平时爱着宽松型交领左衽上装,宽大挽袖,内系胸襟,用银链吊在颈上。婚后改穿百褶裙,裙长过膝,包裹腿,据说方便在山林树丛中穿行不被刺伤。节日盛装时,未婚女子戴饰有彩色绒花的银花冠,戴银首饰,喜着蓝色、青色上衣,青色衣服往往拼接亮缎挽袖,头饰靓丽,有一种庄重大方之美。儿童背裙是侗族一大特色,被称为“魂系儿女的纽带”。侗族服饰装饰图纹精美,绚丽的鱼纹、鸟纹与鲜亮的太阳纹等,不仅美观生动,也反映出侗族人原始的图腾崇拜。
瑶族分布在我省湘西南和湘中部分地区,有高山瑶、平地瑶、过山瑶、花瑶多种。瑶族古来喜着“斑斓衣”,故“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形成五色衣服。在装饰上,瑶族先民曾流行“狗头冠”和“犬尾”饰,是盘瓠图腾崇拜的显著特征之一。在瑶族服饰中,无论男女,皆喜欢缠头巾,扎绑腿,大都在领边、袖口、襟缘、裤脚、胸襟两侧等处绣上五彩的图案纹样,其纹样多为装饰性极强的花鸟纹和变形几何图纹。而花瑶女子筒裙上,则以挑花艺术显示花瑶妇女的智慧与才能,主要纹样为对马、对狮、四蛇、双龙、双虎或其他对称图案,是挑花艺术中的上乘之作,深受海内外研究者的关注和喜爱。
纺织印染与民族服饰
何相频
湖南各民族擅长纺织印染。新中国成立以前,家家户户都有木制纺纱机和织布机,服饰面料完全靠自给自足,从收获棉花开始,捡棉、晒棉、轧花、弹棉、搓棉到纺纱、绾纱、浆纱、染纱、浣纱、绞纱、牵纱等,再到织布、染布,其工序繁多,费时费力。纺纱织布的活主要由妇女承担。平时,她们除下田种地,操持家务外,还要绩棉纺纱,上机织布。不分昼夜,无论寒暑,从不间断。既供一家人穿着,又贴补家用。自织的布以棉布、麻布为多,也有少量的丝棉或丝麻混纺织品。布的织纹一般以单色平纹为主,比较有特色的是苗族的格纹布、条纹布、花线布和侗族的花格布、柳条布等。
湖南民间的植物靛蓝印染工艺历史悠久。远在先秦时代,各民族先辈们便已懂得采集和种植蓝草作为染料。酿制蓝靛是个技术活,首先得估计好染桶的大小以便配料,大约50公斤蓝水下1.5至2公斤熟石灰,然后是反复搅拌,直至蓝靛凝结沉底,倒出染桶里的水后刮出沉靛,再用舌头尝尝,沉靛如带甜味说明配料适度;若带咸味,说明下石灰太重,必须用清水冲淡再过滤。滤干水的蓝靛成泥状。
每个地区的染布方式略有不同。湘西民族地区的染布方式是把布浸入大染缸用温火煮,染过的布料每次捞出,均要洗净晒干,布晒干后多有折皱,便用圆木柱卷好,以脚踩巨石滚压。压过之布,正反分明,光洁平整。瑶族早在宋代就能用蓝靛和白蜡在布上印染十分精致的“瑶斑布”。侗族及相邻黑衣苗族的染布方式非常特别,如将蓝布染成黑紫色时,则用薯莨块根,先将块根捣碎放入鼎锅熬成紫黑色汤水,再将蓝布反复浸泡、漂洗、晾干,直至变成棕红色或黑紫色,然后用牛皮胶水多次浸涂,再用木槌或木杵反复捶捣,最后放进甑子里加温蒸煮,晒干后就成了侗族特有的莨布。如果想让黑紫布变光亮,可用豆浆水或蛋白多次浸湿,晾干后反复轻捶捣打布面。
除了单色染布,湖南民间还有花样繁多、流传极广的蓝印花布。制作技法归纳起来有印染、扎染、蜡染、拔染四大类,其中印染扎染因其应用广泛而最为著名。
蓝印花布,有蓝地白花和白地蓝花两种。民国时期,民间蓝印花布在湖南相当普及和流行,并已发展为城乡人民不可缺少的服饰生活用品,因此湖南有“蓝印花布之乡”之称。大家喜欢用它做被褥、门帘、包袱、枕头盖等,爱美的妇女则用它做衣服,穿着时体现出一种素洁清爽之美。
印花布的纹样以散花、缠枝花、格子花、满地花等为主。散花,俗称“碎花布”,有“梅竹生辉”、“花蝶绣球”、“喜鹊闹梅”等纹样,具有清新、爽朗、秀丽的特色。缠枝花,又名“串枝花”、“穿枝花”,是把散花用枝蔓连结起来的一种图案。最受群众喜爱的有“凤穿牡丹”、“喜鹊登梅”,“鹭鸶戏莲”等。缠枝花活泼自然,洋溢着一种富有韵律的动感。格子花,民间又称“锁链”、“金砖”,是在几何形格子中填充散花的图案组织。格子的形状有菱形、方形及弧线和直线组成的其他框格,如常见的“万年花香”、“花开万字流水”等纹样格子花图案规正端庄,常用作被面和床单,农家流传有“金砖铺床头,吃穿不用愁”的吉祥语。满地花,又名“花包花”、“铺地花”、“锦地”,是在浮纹下面铺满地纹的二重图案组织,浮纹大多比较粗而实,地纹则比较细而虚,大都采用碯字、鱼子、格子、散花、缠枝等做衬底,如“盘长秋菊”、“满地菊”等图案。这类花纹蓝白相间,色彩层次丰富,花纹显得绵密而明亮。
扎染,在湘西凤凰禾库一带比较流行,那里的苗族男女老少喜戴梅花头帕,故尚有梅花扎染法。扎染花布以散花图案较多,如“踏雪寻梅”、“蒲公英花”等纹样,具有古朴秀丽,清新而不落俗套的特色,较适合做妇女儿童衣料。
蜡染,古称“蜡缬”。先绘各种花型托影于两块易刻的软木板上,图形雕成空心花孔,用来做蜡染花模。染时将布夹于两块花模间,蒙影对准花纹后扣紧。然后用蜡加热,溶液流灌入夹好的花模空心处,使蜡液掩盖花型布面。待冷却后,取受蜡之布投入染缸中浸色。未被蜡液浸烫之布,一染即上色,被蜡溶液套盖的花型则保持原状。染后,将布煮热使蜡壳脱去,蜡盖之花型则显露出来。苗乡人多自雕花胚,印染帐檐或门帘,适用美观。
拔染,民间又叫“镪水画”,是用对好的稀硫酸在染好的蓝布(也有用士林蓝布)上画出各种图案,画完之后,用清水漂洗干净,呈现出蓝底白花。民间还有一种土法拔染,是用柠檬酸加漂白粉充当拔染剂,退染效果与稀硫酸水相差无几。拔染花布纹样常常具有中国画写意线条的韵味。
徜徉在民族服饰的艺术殿堂
汪为义
我对于湖南少数民族服饰艺术最早的直观感受来自于1976年,那年的10月,我与同道第一次赴湘西矮寨、花垣雅酉、保靖等地采风写生。从吉首至花垣需经过著名的湘西集市“麻粟场”,因集市坐落在山梁上的公路两旁,所有的汽车拖拉机遇上苗家赶集之日只能缓缓移行。坐在车中向外望去,头缠苗族头帕的男女黑压压的一大片。汽车一堵二三个小时,我们是写生采风,不急着赶时间,干脆下车边走边看,拥塞在你来我往的人流中。我好奇地观察身边乡民的装束,男装多见头帕,窄袖条纹布、布扣对襟上衣,腰束宽布带,裤脚宽大,长刚过膝,多见绑腿。三五成群的苗女,青黑苗帕包头,顶成锅形。少数不戴头帕的苗女,前额凸现,拖着一条又黑又粗的长辫。大多修眉如细月。原来苗女因要戴围帕需将前额短发扯干净,同时也就修眉挽髻与头帕相衬,自成一格。一般上衣无领右开襟,胸前、袖口、裤脚均见刺绣花边。置身其中,我被这“异域风情”深深地震撼了。
当年苗乡小镇百货店内的一个场景也同样地震撼过我。百货店为长不过10米、宽不过3米的通道式布局,两端沿街各有一个大门,抬头可见屋梁和高高的通风小窗,内墙一排立架堆放各类商品。前台矮柜前挤满了一排苗女,清一色的高围大头帕,不见银冠装饰,只见帕沿银掛、耳环、颈圈配饰,有的背着背篓。她们不像在购物,倒像是歇息于此,不知何故?待侧身一观,一排苗家小伙子也全部依两道通门之间的内壁而靠,少见交谈,眼睛望着柜台前的苗女背影。此时只有一个动作让我解了谜,柜前一苗女将其束腰织锦花带吊须往后一移,顺势望了一眼背后某男孩,嫣然一笑,此苗女左右随从挤肩擦背,私语几声便又回头。原来如此!他们是借此相亲会友。从此我知道苗女的织花带是可以传情的。
笔者还曾在湘西龙山的一处土家山寨看中一床正在织造中的精美的3幅相拼的土家织锦被面,并有意求购其中之一幅,因是嫁妆,多少钱主人都免谈。通道侗族女子婚前为未来小孩制做的“背带心”也是从不出让出售的,她们认为“卖了背带就等于死了小孩。”正因其注入了情感,她们才能做出如此精美的服饰和嫁衣。千针万线制做一件嫁衣的时代似乎已经过去,这饱含着一个待婚女子对民族子孙繁衍兴旺和未来美好追求向往的嫁衣瑶族服饰,承载着太多的民族和个人情感和历史成因以及手工艺技艺传承。有的一辈子穿戴一次就封存于箱底,有的也只是为亲友出嫁做伴娘,或是盛大的民族节日偶尔亮相。其与现代人的高价购得的精品时装,或租用婚纱嫁衣穿在身上的感觉是大异其趣的。不能说现代人不自做嫁衣就是淡漠婚姻,但民族服饰的嫁衣大部分是自己亲手制作的,它更多的体现出人与物之间的情感价值和恋情的纯真美好。
服饰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程式化、地域性风采即是她们爱美之心的率真表象,是一个民族穿戴在身上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民俗意念的载体。因为服饰中凝聚了民族众多的手工艺品种,除挑、绣、染、织工艺以外,还有各类头饰、胸饰、腰饰、手圈、耳圈、项圈的银饰雕琢配件的手工艺制作。这些手工艺从造物技艺到图案装饰以至自然材料因地制宜的选择利用,从外象到内涵都自成系统,并创造着一个民族千年文化积淀反映出的“天人和谐”之美。这些湘西边陲地域的苗族、土家族、侗族和湘南江华瑶族服饰艺术,应该说是湘楚文明的载体和“活化石”。
服饰艺术是随时代而演变的。当今是全球信息化、大融合的时代,新的服饰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美的享受。各民族地域的传统服饰留给后人的启示和思索是永远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追求时尚消费的同时,在追逐时尚的仪表的同时,无需一味满足时尚的虚荣心。湖湘少数民族服饰的优秀传统艺术正因其深厚的积淀而有待我们的不断认知传承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