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新疆古代女人服饰变迁 看看哪朝女人穿着最美?

佚名 91 2022-09-11

新疆晨报讯(文/图 记者 赵梅 通讯员 阿迪力·阿布力孜)“女为悦己者容”,自古女人都爱美,“三八”妇女节来临,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新疆古代女人爱美的那些事儿。看一看从先秦时代流露原始之美的毛布斗篷、毛织腰衣,到明清时代色彩鲜艳的锦袍、短袄和坎肩,新疆古代女人的“衣着”都历经了怎样的变迁?哪个朝代的女人穿衣最美?

先秦时期 毛织斗篷曾风行一时

据自治区博物馆相关专家介绍,从罗布泊铁板河、古墓沟、小河等墓葬遗址出土的服饰来看,在距今3800至3500年前,生活在罗布泊地区的男人和女人们,就已会用毛织斗篷、毛皮衣、插有雁翎的毡帽、腰衣、皮靴等流露自然、原始美的衣着(还未形成服装)装扮自己。

他说,早在新石器时代古人已经熟练掌握了“石刀裁衣”、“骨针缝衣”的技能。他们将野兽打死之后,带到自己的洞穴里,“食其肉而用其皮”,用石刀将兽皮割下,然后把兽皮上的血汁刷洗干净,用平整的石头或木缒捶打,使之成为柔软的毛皮后,再用穿有兽皮筋或细皮条骨针缝制成,就制成了衣服。

当时的古人还非常喜欢用骨头、玉石、黄金等作为服饰的配饰,“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喜欢把动物骨头、玉石、玛瑙等材质加工成串珠带在脖子上,把雕刻有动物图形的黄金饰品镶嵌在衣服上”。

大约在2800至2500年多前,古代居民掌握了较高的毛纺织及染色技艺,西域服装有了较大的变化,新疆考古人员曾从鄯善县苏贝希墓葬出土的毛质服饰分析,当时,生活在吐鲁番地区的姑师人穿着已经比较考究,他们冬季穿毛皮大衣、连裤长筒毛皮鞋,夏季穿圆领毛布衫。尤其是姑师女人的衣着款式很新颖,她们喜欢用裥色条纹裙装,搭配一顶尖帽来装扮自己。

距今3800-3500年 若羌县罗布泊小河墓地出土女性腰衣与幼儿腰衣

距今2500年吐鲁番苏贝希墓葬的妇女服装复原图(左)

汉晋时期 缀织裙成于阗女人专宠

汉代时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并打通丝绸之路之后,新疆古代女人的服饰也开始有了重大变化。

由于中原华美的丝绸和印度柔软的棉布都被运到了西域,使西域居民掌握了丝织与棉织技艺,青铜时代女人穿的单调毛织大斗篷,开始逐步被用丝绸或棉布制成的圆领套头长衣、缀织裙等时尚服饰取代。

考古人员从汉晋时期的尼雅遗址出土服饰看到,当时的精绝人的服饰材质虽采用中原的丝绸和印度的棉布,但是,男女衣着款式都有明显“胡服”特征,窄袖、直领、对襟,腰摆宽大。

和精绝国人相比,当时的于阗国人服饰比较独特新潮,于阗国人衣着的典型款式是:圆领套头长衣、灯笼裤和缀织裙。尤其是于阗女人的裙装,无论质地、纹样、色彩,都体现出明显的地域文化特征。

考古人员从山普拉古墓出土的许多缀织毛绦裙发现,于阗女人裙装上的纹样异常丰富,有树纹、山纹、蔓草纹、骆驼纹、龙纹、鹿头纹、鼠纹、海兽纹、鸟纹、吹笛乐人骆驼纹等十多种纹饰,这些纹样多源于自然界和现实生活,说明当时的于阗人已有很高的审美素养。

此外,汉晋时期,生活在西域的塞族人、匈奴人和月氏人的审美习俗也各不相同,塞族贵族喜欢用黄金装饰衣物。匈奴人很注意修饰自己,特别是妇女,喜欢用一种菊科植物“红兰花”制作胸脂,美化脸部。月氏人则爱穿袍服,男女都有带绿松石珠项链的习俗元代服饰,她们还喜欢辫发,喜欢在帽上插饰雉翎。

1959年,民丰县尼雅夫妻合葬墓出土东汉时期的浅蓝色长袖女绢衣(右)

1984年,洛浦县山普拉出土汉代的彩色毛布缀织绦裙

1992年,洛浦县山普拉出土汉晋时期的缀织绦裙

1995年,民丰县尼雅遗址墓葬出土的汉晋时期女绢夹衣

隋唐时期 胡服、“石榴裙”争奇斗艳

隋唐时代,随着世界各地文化的融合交流,西域的胡服一度受到中原女人的喜爱,而中原的“石榴裙”也为西域女人情有独钟。

据了解,胡服的特征是:翻领、窄袖、对襟,腰间系有革带。穿胡服一般还要戴胡帽,穿靴子。相关专家分析,这种装束之所以受到女人的喜爱,主要是因为胡服的小袖袍、系腰带设计,穿在身上倍显英姿飒爽,也方便人们参加各种娱乐活动,而在唐朝前期,女人曾被允许和男人一样可以参加娱乐活动,因此,这种适合骑马和外出游玩的服装,很快受到女人的喜爱。

相关专家分析,胡服流行于中原,还和胡舞的传入有很大的关系,由于中原人对胡舞的崇尚,民间妇女均以胡服、胡帽为美,于是中原地区形成了“女为胡妇学胡妆”(元稹《法曲》)的风气。

胡服流行中原的说法,在乾陵陪葬墓出土的随葬品中曾得到印证,据悉,该墓葬当时出土大量穿着胡服的唐人俑与戴着幞头的胡人俑,相关专家曾通过这些俑分析,唐代时期,中原和西域曾密切交往,并相互交流,相互融合,西域的服饰和乐舞对中原汉族产生较深影响,“唐代女子衣着偏好胡装,身穿紧腰胡装,足登小皮靴,朱唇赭颊,已成当时时尚的打扮。”

据介绍,唐代时期,中原的“石榴裙”之所以让西域女人心动,是因为这种裙子颜色艳丽,搭配得体,上配深色短小襦衣,裙腰高束,上短下长,年轻女子穿上后,妩媚动人,如同一朵石榴花。考古人员在吐鲁番阿斯塔那230号墓出土的屏风画《仕女图》发现,图中的仕女穿着就和中原女子类似,该女子发髻高耸,上身穿无领的袒胸襦和花色半臂,下身穿的就是色彩浓艳的红色曳地长裙。

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的唐代彩绘长裙女舞俑

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的唐代戴帷帽仕女俑

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唐代绢画《舞伎图》

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的唐代印花绢裙

明清时期 民族袍服和满族旗袍融合

宋、元时期,是新疆多种宗教、多元文化并存的历史发展时期,各族人民的服饰文化也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风貌。特别是回鹘贵族服饰,展现出雍容华贵,富丽多彩之特征。

新疆晨报记者查阅史料发现,当时的回鹘王及亲属,不管男人和女人,都穿着垂至脚面的宽大长袍元代服饰,袖子宽而长,衣服的图形呈现云彩,花卉和飞禽等图案,职务越高,衣服上的装饰越华丽。

清代晚期,西域民族服饰更是博采众长,尤其是哈密维吾尔族传统服饰,无论在款式、质地、色泽、花纹图案等方面,都表现出维吾尔族服饰与满族、汉族等民族服饰相融合的特征。

据相关专家介绍说,由于当时的中原与哈密官方及民间的贸易十分密切,哈密维吾尔族在服饰纹饰上,大量吸收了中原牡丹、莲、菊、梅、佛手、龙、凤等吉祥图案。在维吾尔族传统服饰,袍服、短袄和坎肩等服装款式上,也吸收了满、汉等民族的元素,如维吾尔族女人穿的袍服下摆两侧开叉,就来源于满族的旗袍。

根据敦煌壁画临摹宋代回鹘女装

吐鲁番柏孜克里克石窟壁画 元代 蒙古族少女像

摹绘图:清代的真红如意、蝴蝶花叶纹锦袍 现存吐鲁番博物馆

清代 哈密维吾尔族黑色花草纹坎肩

上一篇: 罩袍蒙面,并非新疆和中亚穆斯林女性的传统服饰
下一篇: 元代服饰 农民皇帝朱元璋如何开发中国第一“红灯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