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民间服饰复原组不会告诉你的速成秘笈

佚名 108 2022-12-22

本文是来还几个月前的“欠债”,当时铺天盖地推送了一则通稿,标题各有不同,内容出奇相似,就是某民间复原组用爱发电复原了几百套中国古代服饰,并且通过《天天向上》一炮而红。

关于“复原”这件事应该有多严谨,之前在《为了装X,现在写真集都包装成服饰复原学术成果了!?》里写过一些,本文“还债”也是准备再细细给世面上眼花缭乱的“复原”量化筛选一下。

那么本文聊什么呢?就聊民间服饰复原组不会告诉你的秘密小册子,在国内有多冷门,豆瓣可以作证!

绝密!民间服饰复原组不会告诉你的速成秘笈

绝密!民间服饰复原组不会告诉你的速成秘笈

绝密!民间服饰复原组不会告诉你的速成秘笈

3本书加起来,4条短评,真是好可怜!(其实类似的书籍日本很多,我就举了几本我手头有的)

这些小册子之所以是秘密,我把书页拍几张放上来,看过我国民间复原组作品的人就会恍然大悟了。

绝密!民间服饰复原组不会告诉你的速成秘笈

绝密!民间服饰复原组不会告诉你的速成秘笈

绝密!民间服饰复原组不会告诉你的速成秘笈

/ 书页

从模特妆容到摄影构图民间服饰,都如出一辙,由于实在是太相似了,微博的服饰博主整理图片的时候,甚至都没发现九宫格里有“李鬼”。

绝密!民间服饰复原组不会告诉你的速成秘笈

/ 微博截图

文中与文末广告是平台给原创作者的一点福利,大家的浏览和点击会产生一些微末分成补贴作者。但具体的显示内容是由系统根据大数据自动生成,每个人不同,我也无预计大家所能看到的。

想必大家也分不出吧,我直接公布吧,就是第一张图(左上角),各位全方位无死角地“学习”了日本的成果,这便是通稿着重介绍的那位复原组创始人的早期的作品,当时被定“唐初”,后来又制作了一版撞衫《大佛开眼》的,依然说是“唐初宫女”,因为这些神秘小册子也作了类似的标注。

绝密!民间服饰复原组不会告诉你的速成秘笈

复原组作品和《大佛开眼》剧照对比

绝密!民间服饰复原组不会告诉你的速成秘笈

/ 书页

所以到底是曾经的日本“学习”了中国的文化?还是如今的我们“学习”了日本的三手研究成果呢?

但是,事实上日本服饰史研究资料远没有中国充沛的,值得称道的正仓院其实缺乏套系,部分文物的时间线也有待确定。像《【影视剧吐槽】来自日本的聂隐娘》里提到的那些服饰设计师舍本求末地去外国找中国资料,除了装X,用处并不大。

比如上面这个服饰,复原组并没有照搬,因为它是根据平安初期的塑像生造了奈良时期的造型,年代错误不说,从塑像到完整服饰民间服饰,这里弯弯绕绕可发挥的可能性就太多了。塑像有个垂挂的“系带”,“复原”也就不管来龙去脉地加了算数,简直脑壳疼!

绝密!民间服饰复原组不会告诉你的速成秘笈

绝密!民间服饰复原组不会告诉你的速成秘笈

薬師寺神像 / 网络

绝密!民间服饰复原组不会告诉你的速成秘笈

绝密!民间服饰复原组不会告诉你的速成秘笈

/ 书页

诡异的还有妆容。

不知道日本是出于什么脑回路,把所有复原都画了一个大白脸,不分时代,不分身份,涂起来就跟不要钱似的。

绝密!民间服饰复原组不会告诉你的速成秘笈

绝密!民间服饰复原组不会告诉你的速成秘笈

/ 网络

而某复原组还没有被人封神之前,受到最大的非议也是为什么把人化妆得不像人,瞧那个白色涂得要比日本还要厚,可能是资金比较宽裕吧!后来大约是红了吧,粉丝们又开始彼此洗脑这样才是正确的。

如果说,一开始是从这些神秘小册子开始的,那么后来摆脱了吗?

你会发现日本的这些所谓“复原”形式感很强,对于门外汉来说极具迷惑性,而且日本是很认同这些复原的,至少古装剧会“统一口径”,不像我国古装剧扎堆拍一样的朝代还整出不同的造型来,生怕别人发现不了。

像日本这样,不一定是真实还原历史,但是企图梳理出一个连贯的“参考答案”来,还是有一定现实意义的。很多人总是误以为每个时代穿什么肯定是有答案的,事实上这个答案受限于各种资料,还受限于不同人的解读,但是人们要惯了直接的结论,像日本这样梳理一个真真假假的出来,也比较符合人民群众的需求。

其实这个工作一直有人在做,比如《临摹≠复印:敦煌壁画临摹能当作服饰复原证据吗?》提到的那几本书,以及2015年出版《中华历代服饰泥塑》都比较像这类工作,影响力也有大有小,只是很少会被专门拿出来讨论罢了。

绝密!民间服饰复原组不会告诉你的速成秘笈

绝密!民间服饰复原组不会告诉你的速成秘笈

《中华历代服饰泥塑》书页

这种形象的统一毛病都是只有外在形象,并不展示套系。日本的还会标注一下,我国是一贯没有这种习惯的,还喜欢端着袖子、拖着裙子遮住总容易露出马脚的部位。而有些甚至连文物出处也不标,却在通稿里大吹特吹《根据文物复原,最接近历史真实的古代装束》,这就有点不厚道了吧。

随着形象越做越多,早期那种从整体设计都和日本高度相似的情况,某复原组是越来越少了。随之陷入古装剧设计都无法避免的两个怪圈:其一是只顾视觉,不顾考据,一切都为了最后视觉效果服务;其二就是不鉴别对错,一味迎合受众,跟风潮流,之前在《是幺蛾子?是山寨?还是别样的时尚?|古风新潮×年度盘点》说过了古风也是有潮流的,并不真实的“复原”本质也就是扯了大旗的古风罢了。

绝密!民间服饰复原组不会告诉你的速成秘笈

绝密!民间服饰复原组不会告诉你的速成秘笈

由于破裙流行,相隔短短6个就暗自改了裙子剪裁方式 / 微博截图

有人问我,古装剧有照搬历史的必要么?我说,其实没有,但是古装剧有体系自洽的必要。

这话摆在这里也是合适的,你可以看着壁画或陶俑随便补脑洞,但是脑洞千万别像头脑一热补出来的,我们惯于装X的人也是讲究基本法的。

但是之前有人开玩笑,为什么现在见诸报道的骗局越来越简单、越来越粗浅了,是骗子降级了么?非也,是大家发现,这是一个筛选受众的好方法,就像有些批量生产的偶像为何不修炼内功,是因为这样吸引来的粉丝掏钱才痛快啊!

※ 如无另外标注,文章为 春梅狐狸 原创,如有疏漏欢烦请指正,文章欢迎分享至朋友圈, 转载须经授权并支付稿费;

※ 所使用的图片、视频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以协商相关事宜。

上一篇: 87版《红楼梦》中的服饰,为何采用明朝而不用清朝?
下一篇: 从唐服到3D打印旗袍,这是个穿越古今的服饰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