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唐代人日常着装——幞头
“幞”,意为包裹东西的布。幞头是一种唐代中原男子普遍佩戴的头巾,不仅流传极广,而且样式丰富,变化多端。随着历史的推进,幞头逐渐成为男子日常穿戴的冠帽样式之一,对我国古代的服装制度有着深远的影响。
据唐代史书记载,幞头起于北周,它的造型能使佩戴之人劳作更加便利,尤其“便武事者也”,能够提高武人的行动力,因此在军队中推广开来。在唐代,幞头的形制变化很大,实用性和美观性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幞头与长袍服相配,共同构成了唐代男装形象的完备样式。
一、唐代人日常着装——幞头
1、唐代的幞头受到了前朝幞头样式的影响
幞头的前身被认为是“幅巾”,是汉代男子为了方便劳作而使用的方形软巾。人们用一块方形的布帛从额头向后包裹住头发,并在脑后打个结作固定。这样长发尽数被束于脑后,既不影响劳作,又不失于整洁美观。东汉以后,幅巾由平民阶层推广于整个社会,逐渐成为各阶层都佩戴的头部服饰品。
北朝时,少数民族的“风帽”大为流行,对幞头的出现产生了重要影响。风帽,因在帽后有可挡风御寒的帽裙而得名,又被叫做鲜卑帽、突骑帽等。北周武帝宇文邕融合了北朝风帽的优点对幅巾进行改造,从幅巾的四角延伸出来四条长带子,便定型成为了早期的“幞头”。
唐朝的幞头,是在巾子外用黑色纱罗包裹,种类变化十分丰富。虽然唐代幞头的大小、高低、以及长带常有变化,形制也呈现出由软式到硬式的发展趋势,但其中始终映射着唐代的人文思想和个体审美意趣,是唐朝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
2、唐代社会各阶层皆戴幞头
在古代,不同阶层和身份的人会佩戴不同形制的冠,其造型、材质均有明显差异,这是礼制在服饰上的等级划分。但幞头是唐代社会各阶层都可佩戴的首服,形式趋于统一化。头戴幞头,身穿圆领广袖长袍的着装方式在唐代极为流行,深受贵族、官吏、文士的喜爱。
太宗李世民喜戴幞头,使之逐渐盛行于唐代。如阎立本《步辇图》中,唐太宗坐在步辇上,头戴黑纱幞头,画中其他官员也都戴幞头。唐代韩滉有一幅画名为《文苑图》,画中四个文人头戴幞头、身着袍服,神态各异,若有所思唐代服饰,可见幞头也是唐代文人日常穿戴的。
唐代社会较为自由,妇女喜好穿男装,“士流之妻,或衣丈夫服唐代服饰,靴衫鞭帽,内外一贯矣”,幞头、长衫、高靴本为男子常服,这样的穿着方式在盛唐的妇女中却也十分流行。
出土的唐代文物如壁画、陶俑上,还经常能看到身着男装的宫女。她们穿着圆领袍或翻领袍,头裹幞头,手持特定的器物姿态卑微跟在贵妇身后。有学者推测,女性宫人以男装随侍可能是为了便捷。上至帝王、贵族,下至平民百姓,不分贵贱,甚至不论男女,皆可以戴幞头。幞头之风行程度,可见一斑。
二、由软裹到硬裹:唐代幞头样式的演变
1、唐代幞头内衬物“巾子”出现
唐代幞头只有单一的黑色。早期幞头是由质地柔软的沙罗制成,需要每天系裹,比较麻烦,而且还很难裹出好看的式样。为了追求幞头脱戴的快捷性和美观性,相传隋朝大业年间便开始用桐木制成的巾子作为内衬。
唐代初期,“幞头之下,别施巾,像古冠下之帻也”,人们在幞头里面加了内衬物,名为“巾子”,覆盖在发髻上。巾子的材料多是竹子、丝葛、皮革等物,正是这巾子的材质、形状决定了幞头的样式。
由于巾子可以根据需要编制呈不同的造型,所以逐渐产生了“平头小样”、“武家诸王样”、“英王踣样”等幞头样式。平头小样始盛行于唐武德年间,“武德以来,始有巾子,文官名流,尚平头小样者”。平头幞头一度流行于士大夫名流阶层。唐朝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中,吐蕃使者头戴的就是平头幞头。
武家诸王同样流行于武则天、中宗两朝。武则天时期,宫中常常赐予大臣高头巾子,较平头小样高,顶部中间略有凹陷,称之为“武家诸王样”。英王踣样巾子始创于中宗景龙四年(710)。
这一年,宫内举行宴会,中宗赐宰臣以下官员英王花样巾子,巾子呈前倾状,“其样高而软,皇帝在藩时所冠,故时人号为英王踣样”。
巾子外的织物经过特别的打磨、刷漆处理后也变得更为坚硬、光滑。唐中叶以后,幞头被预制成一种帽子,已经演变成有着固定的冠帽骨架的头戴服饰,并逐渐盛行起来。这就出现了软裹幞头和硬裹幞头的差别。
2、软裹幞头和硬裹幞头
幞头的材质最初为罗、缯等,隋朝使用帛巾,唐代幞头多用纱罗,或内加桐木围头、外用绢罗涂刷黑漆制成。唐中叶以后至晚唐时,幞头的形制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开始用竹、铜、铁等硬质材料为骨架,在外部的织物上涂漆,并通过一定的处理程序使表面变得光滑坚挺。在唐末丧乱之际,穿戴方便的硬裹幞头更为人们所喜爱。
“幞头……唐谓之软裹,至中末以后,浸为展脚者,今所服是也”。唐朝中期以前,盛行的一直是软裹幞头,而硬裹幞头大致在中晚唐时期才逐渐发展起来。
软裹幞头的使用是贯穿唐朝始终的。人们使用一块方形的柔软巾帛固定发髻,巾帛四角各有一条长带,用于固定。额前的两条带子系于脑后,打结后的剩余部分软而下垂;脑后的两条带子则由后向前系于头上,所以幞头又称为“折上巾”。
根据《宋史》记载,唐朝幞头的脑后二脚“惟帝服则脚上曲,人臣下垂”,幞头后两脚被系扎成向上翘起的样式,不过唐代帝王日常戴垂脚幞头,可见这一说法并不绝对。
晚唐时,为适应社会紧张形势,人们改制了更为便捷的硬裹幞头。
“唐末丧乱,自乾符后,宫娥宦官皆用木围头,以纸绢为衬,用铜铁为骨就其上制成而戴之”,宫人们为了便于出行,就以铁片、铁线等制成骨架,用绢、纱等材料覆在外层,制成硬幞头,无须细细裹系,使用时只需要戴到头上即可。
僖宗见到后很是喜爱,于是他命人制作进呈御前。硬裹幞头逐渐在晚唐社会流行起来。同时,软裹幞头仍被沿用。至五代时,广翅坚挺的硬裹幞头完全取代了质地柔软、不易成型的软裹幞头,并不断变换形制,一直沿用至明清之际。
3、唐代幞头还有软脚和硬脚之分
软脚幞头,是唐代幞头的一种形制,又称“软翅纱帽”。脑后两脚没有内衬,料质柔软,自然下垂,长可至肩。从旁侧看去十分灵动飘逸,风度翩翩。幞头出现硬裹的形制后,原本巾帛四角的带子就不再具有固定头巾的作用,失去了它的实用价值。因此两脚变得更为偏重装饰性。
硬脚幞头由软脚幞头改进而来。原来的额前两脚多弃之不用,逐渐消失;又将脑后两脚变短,并以铁、竹等质地坚硬有形之物为内衬,使之变得宽而薄。硬脚幞头分有展脚幞头和翘脚幞头两类。展脚幞头的两脚衬入片状硬物,外形较阔或圆。翘脚幞头,顾名思义,就是幞头的两脚翘起,犹如一对翅。
硬脚幞头在唐初就已经出现,“唐制,唯人主得用硬脚”,是仅帝王可用的形制。如唐太宗所用的幞头,便是软裹硬脚幞头。但晚唐时,方镇擅命,长官多僭越规制,穿戴硬脚幞头。硬脚幞头就不再是帝王专属,“宦官要常似新幞头,以铁线插带中”,可见晚唐时已经流行硬脚幞头。五代以后,已然君臣通服。
相较于质地柔软的软裹幞头,硬裹硬脚幞头更为挺拔有型,更加具备明显的冠类的特征。幞头形制的多种变化也使它自身的装饰性更突出。宋朝时的幞头已经脱离了巾帛的形式,发展成了纯粹的帽子。
总结
幞头是唐朝帝王及汉族百姓的日常穿戴的头部服饰,形制自由多变,深受人们喜爱。唐代人穿戴幞头受服饰等级制度的制约较小,除了对穿戴硬脚幞头的限制外,基本上并无其他约束。所以幞头成为唐代所有中原男子的日常装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流行极为广泛。
唐代幞头的流行不仅得益于幞头自身的便捷优势,还和皇帝的喜好大有相关。太宗喜戴黑纱幞头,于是在臣下的建议下,他将幞头推广至整个社会。晚唐时,僖宗喜好硬裹幞头,加上硬裹幞头本身具有极大的优势,很快就得以在晚唐社会流行起来。
幞头是唐代人继承传统习惯并融合新元素进行服饰创新的产物,在延续前代幞头实用性的同时又大大拓展了美观性,呈现出飘逸洒脱、气度雍容的盛世大唐气象。幞头经过不断地改造和调整,一直流传到清朝,才被满式冠帽所取代。
参考文献:
1、《新唐书·车服志》
2、《大唐新语》
3、《封氏见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