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一位朝鲜族农妇的“劳动指数”(图文)

佚名 114 2022-12-21

解读一位朝鲜族农妇的“劳动指数”(图文)

文官正以朝鲜族礼仪待客(王娜/摄)

解读一位朝鲜族农妇的“劳动指数”(图文)

下橱料理(王娜/摄)

中广网呼和浩特7月15日消息 (记者阿都钦、通讯员申建军) 7月15日,记者乘车赶往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新发乡新发村采访,在如画如诗的标准化排灌渠旁,我们来到了朝鲜族村民文官正家。交谈中,文官正提到最多的词就是“劳动指数”,她特别强调自己今天的幸福是劳动得来的,对她而言“劳动指数”就是“幸福指数”,她在劳动中体验着越来越多的快乐。

劳动指数一:出国打工把身翻

解读一位朝鲜族农妇的“劳动指数”(图文)

文官正家的院落可真大,两辆汽车开进去还能调头。不用问,这家的日子很殷实。当记者问起这些年你感觉有什么变化时,文官正便谈起了自己的打工经历。

文官正于2002年6月赴韩国打工,在农场里从事葡萄栽植,由于工种不同,同样出力,工资却不高,由此她悟出,技工和力工的差异。在这家现代化的农场里,比的不是力气,而是智慧和技能。于是文官正开始钻研技术,很快就掌握了现代化种植葡萄技术。半年后她被提升为技术员朝鲜族服饰,工资陡增,年薪达10万余元,成为一名地道的技术型农民

由于农场不仅包吃包住,还统一发放服装,因此员工们消费很少,所发的工资基本都可以存下来寄回家。每个月文官正只给自己留下100元钱,买日用品,为电话卡充值,剩余的钱便全部寄回了老家。这样下来,一年寄回家的钱足足有10万元之多。在文官正的努力下,远在山区的家人渐渐富裕了起来,家人购置了新的砖瓦房和家用电器。

解读一位朝鲜族农妇的“劳动指数”(图文)

“无论走到哪里,挣钱都不容易。但只要用心去做,还是会有回报。”文官正告诉记者。3年多的韩国打工生活,她自己不仅赚到了30多万元人民币,更重要的是学到了韩国企业的先进经营理念和技术。

劳动指数二:回乡建设葡萄园

在外打工已有3个年头的文官正,听说国内正在建设新农村,2006年年初她心情很激动回到家乡。回到家乡的文官正看到乡亲们还是默守陈规,依然种植延续了20多年的传统水稻。她感到要真正走上富裕的道路,必须进行结构调整。于是她便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那就是把韩国的葡萄园建在自己的家乡。在这种强烈愿望的驱使下朝鲜族服饰,文官正与丈夫商量后前往山东考察,还征询专家意见。2006年5月,文官正建起了自己的葡萄园,引进了适合北方气候特点的黑香蕉、茉莉沙、无核王子等7个新葡萄品种。

解读一位朝鲜族农妇的“劳动指数”(图文)

记者走进文官正的试验区,看到大片的新葡萄幼苗已栽植完,鲜嫩嫩的葡萄新叶迎着阳光,抽条吐芽,果园里充满了生气。文官正告诉记者,她的这个果园里已经种植了2520株优质葡萄苗,葡萄在北方市场前景看好,种植葡萄省地省水,打算3年内实行产业化经营,10年内达到葡萄品种规模化种植,让自己的产品走向大市场。”

劳动指数三:创办民俗“家庭游”

有了葡萄园,文官正想干事业的劲头更足了,可是她总觉得还少点什么。文官正所在的村有82户朝鲜族人家,如果能把独有的民族文化风情利用起来,定能吸引众多的游客。于是,今年文官正又创办了朝鲜民俗“家庭游”。

解读一位朝鲜族农妇的“劳动指数”(图文)

记者也体验了一把朝鲜民俗“家庭游”。文官正家是一个典型的朝鲜族传统家庭,祖孙三代生活在一起,来这的每个客人,吃住游玩都在文官正家庭进行。如果你想了解民俗风情,可以和文官正聊天,主人毫不吝惜地把她所知道的全部讲给你听。如果你对美食感兴趣,可以跟着女主人一起下厨,学做几道朝鲜族菜肴,你还可以穿上美丽的朝鲜族服饰,体会一下异族风情。天晚了,记者留宿文官正家中,生平第一次睡在了朝鲜族的地火龙上。而文官正“家庭游”最吸引人的还是朝鲜族特色饮食:香味浓郁的狗肉、又麻又辣的鳕鱼、清爽的凉拌豆芽、红艳艳的爆炒鱿鱼,还有各式各样的小咸菜,别说吃,看着就让人胃口大开。

因为文官正这里没有专职的服务生,所有游客都由文官正和她的朋友亲自接待。吃到尽情处,喝到酣畅时,热情好客的文官正和她的朋友就拉着客人们唱起朝鲜族歌谣,跳起朝鲜族舞蹈。此时的文官正脸上充满幸福,她对记者说:“明年我要扩大旅游规模,让周围的农户都加入进来,带动村里的乡亲共同致富。”

打工把身翻、建设新农村、发扬民俗文化……这是一个普通农民对幸福看似模糊却又真真切切的期盼,伴随着这些“劳动指数”,我们感受到了文官正一个普通农村妇女家庭生活的巨大变化,也感受到农村时代前进的脚步声。

上一篇: 民俗游戏 展示朝鲜族文化独特魅力
下一篇: 当ESG遇上可持续时尚:江南布衣致力成为国内ESG先行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