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陶红好拼,真空穿拼接外套配半身裙亮相,拉链拉到一半真撩人
64 2024-12-23
民族服饰积淀着民族的历史文化、审美趣味和工艺技术水平。罗源畲族服饰对畲族服饰的传统样式保存得最为完整,1975年被指定为全国畲族女性服饰的代表装。2007年,畲族服饰、畲族苎布织染缝纫技艺入选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08年,畲族服饰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畲族服饰传承人兰银才介绍罗源凤凰装。(肖丹 摄)
●
罗源畲族服饰是罗源畲族文化最亮眼的名片,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以及今年来闽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一眼就认出所见到的畲族服饰是“罗源装”。它由凤冠、花边衫、裙子、彩带、拦腰、绑腿、花鞋七部分组成,并配有扁扣、耳坠、手镯、脚镯、戒指等饰品。由于全身模仿凤凰,故又称凤凰装。头顶盘着红绳,象征凤头;衣服绣花边,好似凤羽;花带扎在腰后,如同凤尾;银饰叮当作响,象征凤鸣……
年轻的罗源畲族姑娘穿上凤凰装。
年轻的罗源畲族姑娘穿上凤凰装。
华丽的凤凰冠则是结婚、节日时装束,罗源式凤冠被认为是最具图腾象征的畲族头笄,与史料记载最吻合。
各地畲服均以黑色和青色为底色,显得庄严朴实、凝重深沉,而罗源式凤凰装令人过目难忘,以风格华丽著称。有些地方的畲服“汉化”严重,罗源式凤凰装则保留着传统蝙蝠袖、交领大襟的样式。
●
畲族织染业主要纺织苎麻布、腰带(蚕丝彩带)和其他饰物,历史超过400年。织染苎麻布从拧线、圈线、纺线、游线到织布、染布、游布共七个过程,工艺流程多,工序复杂;织腰带等则以自养桑蚕抽成丝线做“经”畲族服饰,购各种顔色的棉线做“纬”,可随需即织。
纺织、印染是畬族女性的传统手工技艺,过去,畲族女孩一般从八九岁开始学拧线,在出嫁之前都已掌握织染技术。
畲族传统的彩带编织技艺。
传统畲服使用苎麻材料,腰带用蚕丝。畲女种下苎麻后,将之搓成细线,漂洗晾干,绕成线团,织成苎布,再以自制蓝靛染成青色或蓝色。彩带织得粗细,是过去衡量畲族女子心灵手巧的标准。定亲时,不论男方送什么礼物,姑娘回礼都必须有自己织的彩带。
●
改革开放以来畲族服饰,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畲服淡出畲族人的日常生活,一度濒临消亡。制作畲服的裁缝师傅纷纷转行,技艺传承、蚕丝等原材料的生产都受到影响。
以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为契机,畲服的发展迎来了转机。罗源县不断加大畲族民俗文化的挖掘和传播力度,建立畲族服装传承保护基地和可持续的传承人机制。同时把畲元素打造成文旅产业的核心品牌,举办“畲族·风”民俗文化旅游节,建成畲族文化民俗小镇。
畲族服饰传承人兰银才在介绍畲族服饰。
畲服产业融入文旅市场,浴火重生,在传承的同时创新发展。兰曲钗、兰淑香等畲服从业者在汲取畲族服饰特色元素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改良生产加工工艺,提高畲服生产效率和美观、舒适度。
近年来,罗源畲服越来越多地走出罗源。参加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参加2018第四届中国(浙江)畲族服饰设计展演荣获一等奖,入驻福州市三坊七巷“畲族馆”,漂洋过海在台湾新竹灯会上展示畲服……罗源畲服在更多的舞台上着展示自己的魅力。
END
福州晚报记者 李锦清 通讯员 黄益辉 文 记者 张旭阳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