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浦非遗畲族服饰,竟然还分“西路装”和“东路装”

佚名 100 2022-12-20

现今的时代,拥有一件新衣服已不是难事,

有着堆成山的时髦衣服,

却觉得远不如

那件手工缝制的传统衣裳来得温暖。

一针一线,缝进畲族风采畲族服饰

来回往复间,融进民族的精神。

畲族服饰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畲族服饰历史悠久、富有特色,是穿在身上的畲族文化。传统的畲族服饰多以黑色、蓝色为主调,有的还搭配色彩鲜艳的花边、头巾、腰带等,精美且有趣。霞浦畲族服饰因刺绣与造型不同,以霞浦县城关为界,分为“西路装”和“东路装”。

西路装:指分布在霞浦县城关西部的畲族人的服饰,是畲族传统服饰的代表。其特征常见服斗纹样呈“L”形,根据花池数量分为“一行领”“二行领”与“三行领”,刺绣纹饰以人物、器皿、动植物为主。又因常年劳作而产生的大襟和领子上只有简单几何图案的“横领”式西路装。传统西路装的拦身裙呈梯形,类似汉族围裙,裙内纹饰亦呈梯形分布。建国后纹饰曾简化为对称分布的两块绣图。

东路装:指分布在霞浦县城关东部的畲族人的服饰。其特征常见服斗呈“几”字形,衣领较高,缀有两个彩色线球装饰,拦身裙为长方形,裙边滚有彩色布条畲族服饰,中间装饰以正方形素面绸布,刺绣不采用白线勾边,纹饰以人物、器皿、动植物为主。

传统的畲族服饰制作工序众多,工期通常要半月有余。

制作的第一步便是量体裁衣,记录下衣长、袖长等数据,用图标在布料上画出规格标记,裁剪出服饰主体;接着进行图案刺绣,刺绣的图案大多为鸟兽、花卉等;然后将硬纸垫在两片衣领间,用浆糊黏连后在衣领上绣出二龙戏珠等图案。衣襟的制作与此相同,硬纸与布片黏连后,用熨斗熨平,并使用扣针法开始刺绣。

待刺绣完成,开始捻线,将两股线搓捻为一股呈珠粒状的交叉线,之后对衣襟进行勾边。用浆过的彩色布条对衣襟进行装饰,最后缝合至衣服上。再搭配上合手巾带、围裙和平台九分裤,一套传统的畲族服饰方才算完成。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少人穿着畲族服饰,仅能在村中留守老人身上偶尔瞥见,畲族服饰逐渐失去市场,同时许多年轻人不愿耗费精力学习这项技艺,这些都让畲族服饰的传承迎来挑战。兰昌玉从老师傅手中接过传承的重任,积极号召村中青年男女前来学习,为畲族服饰传承尽着自己最大的努力。

出品:文旅霞浦

整理:文哥

上一篇: 「民族文化」维吾尔族是如何形成的?在历史上有何贡献?
下一篇: 服饰代理 商场衣服为什么这么贵,谁买得起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