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能不能停止使用“晋制、唐制、明制”之类的词汇了?

佚名 84 2022-12-17

我知道这个题目会引起很多争议,但是不得不说,现在不管是活动也好、商家也罢,大家热情满满地在宣传上打上“晋朝”“唐朝”“宋朝”“明朝”的标签,岂不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告诉社会大众:

我就是古装、我就是穿越。

明明是现代人,为什么要去穿周朝、汉晋、唐宋时期的衣服?这不是古装扮演是什么?

如果我们自己都在宣称说,这是唐朝的、这是宋朝的,那么就有两个结果:第一是古代的东西,作为现代人可以用也可以不用,并非具有必要性和必然性;第二是既然是可以喜欢,也可以不喜欢的,那么就是爱好者、发烧友的专属物,当然就是可以入坑,也可以不入坑。

汉服能不能停止使用“晋制、唐制、明制”之类的词汇了?

图源网络与文章无关

问题是,汉服运动的一个现实目的是让汉服重新获得应有的民族服饰地位,那么只是作为一种“玩物丧志”、“氪金吃土”的“爱好”,算怎么回事?因为裙子漂亮,年前买两套跟跟风,年后不喜欢了就出掉了。

那么这算哪门子的民族服饰?!世界上什么样的民族服饰是想入的就可以入、想退就可以退的“坑”啊?一直这样朝代化下去,最终结局就是永远是小众兴趣,永远是一种爱好小组。出圈?拜托,大众为什么要跟你们一起做“传统服饰爱好者”?可以不爱好吗?

这个世界上,印度人作为一个个具体个体时,当然可以喜欢也可以不喜欢沙丽,但是沙丽是印度人的民族服饰,这是一个印度人上下和全世界共同认知的事实。从来没有听说过印度人宣称:哎呀,我今天入了“沙丽坑”了;哎呀,我吃土出“沙丽坑”啦。

汉服是汉族的传统服饰,你可以讨厌它、嫌弃它,一辈子都不穿,但是你只要承认自己是汉人,那么汉服就是你的民族服饰,如影随形,一辈子都消不掉的文化背景。在这个世界上,有文化背景实在太正常了,母语,就是文化背景的一个体现形式。难道说,我不承认自己有母语,有原生的文化背景,就显得自己道德更高尚?更包容?更底气十足?

汉服能不能停止使用“晋制、唐制、明制”之类的词汇了?

图源网络与文章无关

现在的问题就在于,社会大众根本就不承认汉服是汉族的民族服饰,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意识,在大家眼中,这群穿汉服的小孩子们,就是在玩过家家,跟披床单扮白娘子没有任何区别。既然是古装爱好晋朝服饰,那么学校里发布禁令,把汉服跟其它二次元服饰一起当做“奇装异服”禁止,也是情理之中了。

这一切难道跟汉服运动的参与者没有关系吗?

好像在活动宣传中、在媒体沟通中、在商家商品中,大张旗鼓地往自己脸上贴“古装”标签,就是我们自己吧?

看到网上大家津津乐道什么周制、晋制、唐制、明制,请问能不能去掉朝代的名称?我们能不能清醒一点,我们能不能回到共和国来?大众根本就不会对什么朝代感兴趣,他们要的是当今、现在、以及未来。

最搞笑的是,我们义正辞严地反复纠正别人说“古装”“穿越”,可是自己又在不停地强调自己是哪个朝哪个代,又给大众留下强烈的穿越印象。这不是混乱至极的表现吗?自己思路和逻辑都是混乱不堪的,为什么还要去责怪社会大众不支持、不理解、不参与?

汉服能不能停止使用“晋制、唐制、明制”之类的词汇了?

网络上一直都在纠结“形制正不正确”,这个问题的背后,实际上还是中国服饰史在做心理支撑。之前已经说了,中国服饰史本质是器物史,是对中国历史上成千上万的文物、遗迹做出周密详尽的考据和研究,是围绕具体器物产生的一系列学术成果。

从技术上讲,好好地学习和复现古代的服饰风貌,是必要的手段和路径,连爬都不会何谈走。但是能不能不要再使用朝代的标签?即便是真的是在往某个朝代的文物靠拢,也请用清新、华丽、素净、淡雅、小家碧玉、富丽堂皇之类的形容词?

我们在购买西式时装的时候,人家标签都是:森女、活力、学院、通勤、OL装,为什么一个非常非常潮的服装款,非要打上“晋制”标签?是觉得不显示出自己是仿照文物做的,就会掉价吗?

是的,对于“入坑”的爱好者来说,追求高还原度是一种小众文化发展的必然,甚至还会产生鄙视链,比如把不怎么还原的服装款式给踢出去。

汉服能不能停止使用“晋制、唐制、明制”之类的词汇了?

图源网络与文章无关

但是对于社会大众来说,你们都是一样的,都是谈不上高明的“模仿秀”。还“晋制”?什么晋?三家分晋的晋?还是晋豫根据地的晋?为什么要穿跟出土文物一模一样?比照一件文物做出来然后宣称这是“晋制”,谁规定的?魏晋南北朝就这样一件衣服了?这样一件衣服就代表了魏晋南北朝了?然后就代表了魏晋风流了?然后就成了“晋朝制度”了?还有我是现代人,穿晋朝服装有什么必要性吗?我不穿还不行吗?你们穿古装还穿出优越感了?

就现在汉服运动呈现出来的样子,大众买账才有鬼!

我批判得非常激烈,可能会得罪很多人,但是我又不得不发出这个不和谐的声音,刺破现在所谓的虚假繁荣。为什么媒体要报道,为什么商业要合作,大家扪心自问一下,对方到底是因为出于民族服饰的认同,还是出于吸引眼球的目的来谈的合作?朝代论似乎已经成了一种商业门槛或者划分标准了。

你说你就是在搞复原研究,就是把古代的着装进行一比一还原,那么打上朝代标签完全没有问题。但是如果你是要推广民族服饰,是要大众接受汉服,那么就必须要去掉朝代的标签,摆脱古装的桎梏。

这一点非常难,因为去朝代化意味着离开成熟度高的安全区域,走向一条未知的探索空间。

说得非常难听一点,就是探索“共和制”。

共和制是什么样的晋朝服饰,没有人知道。需要几代人去前赴后继地探索。但是唯有共和制的汉服,才是社会大众需求的、有可能接受的,可以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服饰文化。

一比一地高度复原文物,那是一种研究和考据,是一种极少数人和小范围的学术研究行为,永远不可能推广向大众社会。现在朝代论的倾向,就是强迫大众去接受学术上的一些观点和理论,去强迫大众“喜欢”和“承认”一些器物研究带来的结论。

请把朝代论局限在学术领域,在汉服运动走向大众的时候,务必去除朝代论,甚至于可以这样说,跟古人穿得一模一样,不见得比今天商家某些创新设计更有优越感。

话说得难听,但是道理就是这个道理。话难听,药难吃,要想成长,那就要听一些很重的重话。

我在这里立一个flag:在未来汉服发展的过程中,谁先勇敢地走出舒适区,打破朝代论的束缚,谁有可能真正走向社会大众,走向民族服饰的世界舞台。

上一篇: 晋朝服饰 旧衣宽衫背后的嗑药行散
下一篇: “银发经济”崛起 中老年服装行业现状分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