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妆丽服照古今,南宁这群爱好者复原中国传统服饰之美

佚名 61 2022-12-17

汉服,作为中国的传统服饰,近年来随着国风的盛行,受到越来越多年轻群体的喜爱,还有越来越多的考究派专注于研究汉服——他们从款式到材质到颜色,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为复原一件汉服不遗余力。在南宁,就有这样一群年轻人,因为热爱传统服饰文化而聚在一起,他们沉醉并潜心研究,“引经据典”地复原汉服,让我们有机会了解传统服饰蕴含的文化,见识古代人的审美。

明妆丽服照古今,南宁这群爱好者复原中国传统服饰之美

汉服爱好者们体验唐代流行的裙幄宴。

因共同爱好 聚在一起潜心研究

韦东成(昵称“子可”)是衔鱼录汉服复原爱好者群的负责人,当他穿着一身素白色道袍出现在记者面前时,确实让人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恍惚感。

“我身上的道袍,可不是指道士穿的衣服,这是明代士人男子的居家便装。这身道袍是严格按照明代画像中出现的道袍来复原的:交领右衽,两侧开衩,开衩处接有暗摆,领口缀白色或素色的护领,袖型通常为宽大的琵琶袖,穿着时腰间也可以搭配丝绦。”子可详细介绍复原的这身道袍,讲起来头头是道。

明妆丽服照古今,南宁这群爱好者复原中国传统服饰之美

身穿道袍的子可(左)和身穿花鸟裙的言言。记者 邹财麟 摄

明妆丽服照古今,南宁这群爱好者复原中国传统服饰之美

化妆师、公务员、保险公司从业者……子可介绍,南宁这个汉服复原爱好者群是5年前组建的,目前有近20名群友,他们大部分是90后,来自各行各业,空闲时就聚在一起,研究、复原中国古代服饰造型。

明妆丽服照古今,南宁这群爱好者复原中国传统服饰之美

“雪影”给“言言”梳三绺头。记者 邹财麟 摄

“这一条被称作汉服少女的‘梦中情裙”’。”在现场,团队成员之一的郑若楠(昵称“雪影”)向记者介绍了模特言言身上经复原的裙子:这条花鸟裙原版现收藏于山东博物馆,裙长88厘米、腰宽60厘米,是经典的马面裙式。“裙摆处绣了一幅花鸟图,洋溢着春日的气息。”雪影告诉记者,她是一名中国传统妆造的爱好者,“入坑”汉服多年的她希望能更多地了解其背后的文化,慢慢地就往更专业的方向——汉服复原发展。

明妆丽服照古今,南宁这群爱好者复原中国传统服饰之美

梳好发型后再插上自制的绒花发簪。记者 邹财麟 摄

明妆丽服照古今,南宁这群爱好者复原中国传统服饰之美

“所谓汉服复原,就是对照古籍数据、图片等资料,再根据团队现有的条件,去做一个1∶1的文物复原。”子可介绍,各大博物馆公开的研究数据、一些汉墓的挖掘和出土文物报告,都是他们重要的参考资料来源。复原过程中,他们还会联系网上的一些知名历史博主,向他们请教,力求尽可能地接近历史真实。

明妆丽服照古今,南宁这群爱好者复原中国传统服饰之美

以蹴鞠为主题的汉服展示:(左)南北朝时期的汉服、(中)唐代的汉服、(右)宋代的汉服。

复原并非简单复制 难度超乎想象

汉服的文化源远流长,样式复杂繁多,从形制上来说,就有袍、襦、衫、裙等。几千年来,服制虽有变换,却脉络相承。汉服与其他文物不同,出土的实物不多,即使有文物,也都是博物馆中的珍品。

子可介绍,大家所复原的服饰,不只是简单对这些原型进行复制,为了尽可能地还原文物,团队的成员们除了去博物馆看文物,还得阅读古籍、观摩古画,从博物馆出版的图书中研究、考据,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服饰文化艺术,古人不同场合穿着的服饰、材质等。

11月5日、6日,2022“国丝汉服节”在中国丝绸博物馆举办,本次汉服节以“汉晋风流”为主题,为了参加这场汉服爱好者们期待已久的盛会,被群友们亲切地称为“豆角”的蒋雨林早早便和小伙伴们做了准备。她介绍,大家所复原的服饰,不是简单地对原型进行复制,在查询到这些原型服饰的图片后明代服饰,他们还会收集查阅相关图片、文字资料,调整服饰的材质、颜色等,最终还原出魏晋南北朝服饰的样式。“不同于大热的唐宋时期的汉服,魏晋南北朝的相对冷门,相关资料比较少,风格也跟其他朝代有所不同,复原难度比我们想象的更大。”

南北朝时,男女皆流行穿襦裙。“紫缬襦、绯碧裙”是当时的经典搭配,汉乐府诗《陌上桑》里有“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的描述,年轻貌美的罗敷采桑时,穿着就是类似的穿搭。“豆角”介绍,在细节上,他们会反复推敲,例如选择布料制作绯碧裙时,根据古籍《东宫旧事》的记载,太子妃的婚服中有一件丹碧杯纹罗裙,“我们采用杯纹罗制作了一条红配绿的撞色绯碧裙明代服饰,算是复原文物中的‘高配版’。”

明妆丽服照古今,南宁这群爱好者复原中国传统服饰之美

身穿明制汉服的爱好者体验元宵游灯。 除署名外,本文图片均为受访者提供

混搭和改造 古装融入当下生活

阿斯塔纳古墓群的唐俑、福州南宋黄昇墓的华服、无锡前房桥钱氏家族墓地的考古报告……群友们聚集在一起时,话题总也离不开这些内容。了解的人,知道他们是为了复原汉服在讨论服饰资料;外行人听了,会误以为这是一群史学爱好者,正在畅聊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

除了研究各个朝代服饰的特点和产生的缘由,如何把汉服与当下的文化相结合,让更多的人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产生兴趣,是他们一直在努力的事。

“定陵袴是明朝时一种设计比较宽松的裤子,我用迷彩布料给自己制作了一条,并且钉上了两个皮扣。”现场,一套时髦迷彩打扮的“豆角”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她向记者展示了自己改造的汉服款式:迷彩定陵袴配上深绿色的主腰。一旁的雪影也向记者展示了同样款式的不同搭配,在外行人看来和现代服装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为了更适合穿出门,我们常常会对汉服做一些改造和结合。”雪影介绍,在不改变传统形制和穿法的情况下,他们也会尝试混搭和改造。

明妆丽服照古今,南宁这群爱好者复原中国传统服饰之美

“豆角”(左)和“雪影”(右)身上的定陵袴。记者 邹财麟 摄

除此之外,在复原服装后,衔鱼录汉服复原爱好者群还会拍摄视频和图片发布在社交平台上,让更多的人看到其他朝代的汉服:梨花树下,春水煎茶,赏花吟诗,奏乐投壶,有少女撷花而来,席地而坐……春天,他们复刻大唐时人们春游踏青的场景。此外,复原元宵节传统灯会、复刻古人纳凉吃茶的场景……他们“脑洞大开”,不断创新。今年,中国女足夺得亚洲杯冠军后,他们就以蹴鞠为主题,制作了全朝代服饰群像视频,上传到社交平台后得到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和点赞。

明妆丽服照古今,南宁这群爱好者复原中国传统服饰之美

明妆丽服照古今,南宁这群爱好者复原中国传统服饰之美

身穿明制汉服的爱好者们体验元宵游灯。

“我觉得不光是服饰,传统文化的宝藏方方面面都需要有人去研究、挖掘,并且以创新形式呈现给当代年轻人。”“豆角”告诉记者,未来,她和群里的小伙伴们会不断复原更丰富多彩的传统服饰,吸引更多人了解并爱上中国传统文化。

汉服入门常识

三绺头:明代汉族女性最具代表性的发式之一。梳头时,两鬓各分一股发,额头上头发一股,两鬓发绺从耳旁掠过,额上发绺向后梳,与顶发合在一起并用红丝系住,称为“三绺”,并在后脑绾成发髻,脑下部头发梳成翘挺的燕尾样式。

明妆丽服照古今,南宁这群爱好者复原中国传统服饰之美

三绺头发式。记者 邹财麟 摄

主腰:明代一种贴身内衣,前排开口,用纽扣或系带固定。

比甲:明代女装中的基础款式,两侧开衩,多穿在袄、衫之外。比甲领子多样,有直领、方领或圆领样式。衣襟平行相对,称对襟,用纽扣固定,有无袖(可称背心)或短袖(可称半臂)。

定陵袴:袴本是无裆裤子,分为两种:一种无腰,只有两根裤腿;一种有腰,较为宽大,穿上后裤腰在身后重叠,不会走光。袴一般穿在衣裈(一种合裆内穿衣物)外,起保暖作用,夏季可只穿薄裈而不穿袴。宋代以后,无论开裆或合裆都统称“裤”。到了明代,裤以合裆为主,穿在裙、袍之内,正式场合很少直接外穿。

上一篇: 日本的和服,韩国的韩服,越南的奥黛,这些和中国的国服比起来简直是弱爆了
下一篇: 古代的明朝平民服饰有怎样的特点?明朝男女服饰都是怎样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