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露思《珠帘玉幕》妆照曝光,复古风情演绎商界女强人
68 2024-11-10
“衣冠禽兽”是一个含有贬义的成语,出自明·陈汝元《金莲记·构衅》:“人人骂我做衣冠禽兽,个个识我是文物穿窬。”常用来指道德败坏的人,说他们徒有人的外表,行为却如同禽兽。以通俗话来解释,是指那些虽道貌岸然、人模狗样的人,却成天干伤天害理、损阴丧德的丑事,此类货色,才是百姓怒斥的“吃人饭,不拉人屎;说人话,不办人事”的“衣冠禽兽”。殊不知,这个彻头彻尾的贬义词明代服饰,在诞生之初,却是个万众仰慕、光彩照人的“体面”词儿。
衣冠禽兽一词,源于明代官员的服饰。当时社会十分讲究衣冠,不同等级身份者不可胡乱穿衣带帽。如,受鄙视的商人,两只鞋不能完全一样;地位低下的妓女,必须穿裤子,而不能随便穿裙子……如果上升到朝廷官仪,就更不能马虎了。所谓“衣冠”,就是“看得见的权力”、“贴上标签的等级”。
因为明代官员的服饰规定:文官官服绣禽,武将官服绘兽。文官一品绯袍,绣仙鹤;二品绯袍,绣锦鸡;三品绯袍,绣孔雀;四品绯袍,绣云雁;五品青袍,绣白鹇;六品青袍,绣鹭鸶;七品青袍,绣溪敕;八品绿袍,绣黄鹂;九品绿袍,绣鹌鹑。武将一品、二品绯袍,绘狮子;三品绯袍,绘老虎;四品绯袍,绘豹子;五品青袍,绘熊;六品、七品青袍,绘彪;八品绿袍,绘犀牛,九品绿袍,绘海马。可见,此时此刻的“衣冠禽兽”, 是人们称文武官员的美称。
到了明朝中晚期,宦官专权,政治腐败。文官武将中不少人开始欺压百姓,甚至无恶不作,声名狼藉明代服饰,于是乎老百姓视其为匪盗瘟神,“衣冠禽兽”一语自然开始有了贬义,老百姓纷纷对为非作歹、道德败坏的文武官员称其为“衣冠禽兽”。
据文献资料记载,其贬义之称,最早见于明末陈汝元所著《金莲记》一书。清代以后,“衣冠禽兽”一语遂用做贬义,泛指外表衣帽整齐,行为却如禽兽的人,比喻其道德败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