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满族颁金节,从一个人的节日到多民族共享的“非遗节日”

佚名 141 2022-12-06

游红霞,女,重庆垫江人,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民俗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本文为游红霞与华东师大田兆元教授合作的田野研究,勾勒出现代都市中满族节日的新生。

主编推介

非遗保护视域下少数民族节日的公共化——以上海的满族颁金节为例

田兆元 游红霞

文章出处:

《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2017)》,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10月

摘要:在非遗保护的背景下,少数民族节日要在更为广阔的场域和更加广泛的群体中实现“公共化”的传承。以上海的满族颁金节为例,探讨少数民族节日如何被建构为多民族“共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通过校园传承、都市展演等方式,由学界、官方等方面共同推动成为一个“公共化节日”。少数民族节日的公共化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和必要性,也是非遗保护视域下传统节日文化的合理传承路径。

关键词:满族颁金节;非遗;校园传承;少数民族节日;公共化

上海满族颁金节,从一个人的节日到多民族共享的“非遗节日”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是建构民族精神、彰显民族特色、促进文化认同的象征符号。少数民族节日是民俗的华章,往往“与自然界季节更迭、祈求丰收、崇敬英雄、谈情说爱、传统习俗、宗教信仰等有密切的关系,包括民族传统服饰、饮食、歌舞、仪式以及各种独特的风俗习惯等传统文化在节日中得以集中体现和生动展示。”少数民族节日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比如蒙古族的那达慕、藏族的雪顿节、傣族的泼水节等,几乎都需要依赖特定的民族群体和节日空间。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开展,我们应该认识到,少数民族节日的发展不应局限于一族一地,而是要在更为广阔的场域和更加广泛的民众中实现“公共化”的传承。

少数民族节日的公共化是指在当代非遗保护的大环境下,少数民族自身走出文化封闭的世界,将传统节日重构为吸引多民族共享的、具有更为广阔传承空间的“现代节日”,其实质是传统节日的“共享化”和“遗产化”。所以,我们探讨少数民族节日的公共化问题是在非遗保护的视域下进行的。本文以上海的满族颁金节为例,探讨少数民族节日如何在现代被建构为多民族“共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通过校园传承、都市展演等方式,由学界、官方等方面共同推动成为一个“公共化节日”。少数民族节日的公共化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和必要性,也是非遗保护视域下传统节日文化的合理传承路径。

01

颁金节的重构:

从“单民族节日”到多民族共享的“非遗节日”

满族为满通古斯语族,由鄂霍次克海迁徙至东北亚地区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流域。其先民创造的人类原始宗教——中国海洋萨满女神崇拜,是满族颁金节萌芽、发展和形成的源头。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家民族政策的贯彻落实,满族同胞的民族情感得以表达,传统民俗文化也得到复兴。

1982年10月19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习仲勋等领导到辽宁省凤城县视察工作,县委书记白万玺(满族)反映了满族干部、群众要求成立满族自治县的愿望,习仲勋表示理解和赞同。1985年1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下发(85)国函字9号文,批复辽宁省人民政府设立岫岩、凤城、新宾满族自治县。而后,国务院先后批准成立了本溪、桓仁、宽甸、清原、北镇、青龙、丰宁、伊通等13个满族自治县,设立了近400个满族乡,还在满族聚居地开办了满族中学,满族小学。而后,满族同胞开始自发地寻找属于本民族的节日。1985年,经辽宁大学历史系教授、沈阳市政协委员徐恒晋先生考证,天聪九年(1635年)农历10月13日,皇太极为了统一族名而颁发谕旨:

我国原有满洲、哈达、乌喇、叶赫、辉发等名,向者无知之人往往称为诸申。夫诸申之号乃席北超墨尔根之裔,实与我国无涉。我国建号满洲,统绪绵远,相传奕世。自今以后,一切人等,只称我国满洲原名,不得仍前妄称。

上海满族颁金节,从一个人的节日到多民族共享的“非遗节日”

据此,辽宁大学满学研究中心专家提议,以每年的农历10月13日为满族的节日,这一提议得到当地民族工作部门的认可,初定为“满族命名纪念日”。1989年10月,在丹东“首届满族文化学术研讨会”上,正式确定为“颁金节”的名称。“颁金”一词为满语,为“诞生、出生”之意。

颁金节从缘起伊始就带着深刻的满族文化印记,其形成、发展和定名的历程同时伴随着满族人民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自省和自觉,被定位为满族的“现代命名节日”。所以,颁金节一开始是满族的“单民族节日”,主要在满族群体中进行节日活动。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满族的人口数量约为1038.7958万人,广泛分布在辽宁、河北、吉林、黑龙江、北京、内蒙古等全国大部分地区,所以,颁金节的传承群体呈现出集中性与分散性并存的特点。满族颁金节从上世纪80年代正式确立以来,得到了聚居在东北和散居在上海、天津、成都、广州、内蒙古、新疆、云南、浙江、湖北等各地满族同胞的广泛认同。在节日期间,满族人民喜气洋洋,欢聚一堂,进行萨满祭祀,献哈达,贴福字,系五彩丝带,贴满文对联等满族传统民俗。并增添了新的内容,如续修家谱,上满文课,开办满族文化讲座,举办满族书画展览各民族服饰图片,射箭比武,聚会品尝家乡美味佳肴等活动。居住在国外及港澳台地区的满族同胞也常常在颁金节期间组团回国,回到白山黑水寻根问祖、省亲祭陵。在辽宁、吉林的满族自治县已将颁金节列为政府举办的节庆活动。总的来说,颁金节是承载满族历史传统、彰显民族特色、促进文化认同的象征符号,萨满祭祀、满族民俗展示是其主要内容。

近十多年来,我国自上而下地开展了全民参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这对于传统民俗来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契机。有学者认为,“颁金节的产生是现代的,精神承续却是传统的,形式是现代的,内容却是传统的。它的内容理应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关涉的对象。”因此,颁金节理应成为非遗研究的范畴。各地也在积极地推动着颁金节的“遗产化”进程,比如,抚顺的颁金节已列为市级非遗项目,黑龙江、新疆的颁金节也被评定为省级或自治区级非遗项目。颁金节所承载的满族民俗事项,如满族萨满神话、萨满神调、萨满神祭等则被列入黑龙江的省级项目。

非遗是属于广大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其显著特征是共享性和公共性。所以,少数民族节日不能囿于某一地域和某一族群,而是要走出原本相对封闭的文化空间各民族服饰图片,尝试进行“共享化”、“公共化”的传承。我们以非遗保护的视角探讨颁金节的公共化问题是合理的,也适应了当今的社会文化生态。颁金节从定名以来,在传承满族民俗文化的基础上,也以开放的胸襟融合了新的文化元素。正如戴淮明所论,“满族颁金节经过现代命名与重新构建,其原有的形式及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满族颁金节已历史性地演化为现代命名节日而承继满族节庆文化的核心内涵和多种民族民间文化样式,为民族传统节日承传与发展作出示范效应。”尤其是在当下非遗保护的背景下,颁金节已被建构成为多民族参与、多群体共享的“非遗节日”了,是少数民族节日公共化的表现。

民俗的核心问题是认同性建构,颁金节能吸引多民族参与,成为多民族共享的“非遗节日”是以群体共同认可的民俗文化为基石的。这一方面由颁金节作为非遗资源的“共享性”、“公共性”的特质所决定;另一方面,颁金节唤起了少数民族同胞共同的文化记忆,体现了民俗文化的认同性本质。安德森认为,“民族”是一种想象的政治共同体,“因为尽管在每个民族内部可能存在普遍的不平等与剥削,民族总是被想为一种深刻的,平等的同志爱。”由于民族的成员不可能认识他们大多数的同胞,所以这种共同体的“想象”需要依靠某种媒介,比如纪念碑、具有“原初性”的语言等。王晓葵据此分析道,“风俗”同样具有“原初性”,可以建构民族国家的话语,“共有风俗,便属于同一个共同体。”颁金节便是这样一个“想象共同体”的风俗媒介,建构了民族的认同性。我国是一个“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国家,对满族民俗文化的认同,就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

02

上海颁金节:

从“一个人的节日”到“都市民族节日”

上海是一个移民城市,也是一个多民族文化交融的城市。尤其在改革开放以后,各方民众和少数民族同胞纷纷来到上海学习、创业和生活。他们在融入新的都市化环境的同时,也带来了各自的民族文化元素;他们接受了上海的海派文化和都市文化,也自发地找寻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以建构自身文化的认同。颁金节作为联系民族情感的民俗载体,开始在上海生根发芽。1984年来到上海工作的满族作家白玉芳女士,于2005年11月12日,在“吉祥满族”等网络平台积极联络在上海的满族同胞,号召大家共同过颁金节,并首次自发地组织举办颁金节活动。当时仅有10位来自于上海、南京的满族同胞聚集在一起,互相介绍各自在东北的家乡,学唱颁金团聚歌曲,还穿着满族服装合影。满族颁金节由此进入上海。

这种自发的文化寻找和实践的行为,是白玉芳以一个人的力量、凭着对自身民族的热爱和文化自觉意识而进行的。可以说,上海颁金节的最初形态是白玉芳“一个人的节日”。据白玉芳本人口述,“当初做这件事是无意识的,没有想太多,只是想单纯地过一个属于自身民族的节日,凝聚族胞之间的感情。在上海这样的都市里,同胞之间很少有机会能聚在一起,颁金节正好给了我们很好的交流契机。”

2006年,白玉芳从广西作家协会转至上海作家协会,并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由于上海作家协会为上海南京西路街道办事处辖区,静安区少数民族联合会接纳白玉芳为联合会理事,南西街道党工委批准白玉芳成立了颁金文化工作室,成为静安区民族工作部门以及民族联领导下的社区文化团体。这是中国首个少数民族作家工作室,旨在弘扬满族颁金文化,开展民族民俗文化活动。自此,满族颁金节开始真正进入了上海的都市社区。

2009年,颁金文化工作室首次举办“民族团结一家亲——南京西路少数民族同胞欢度颁金节、那达慕联欢会”活动,上海南京西路社区的满族、蒙古族、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锡伯族、赫哲族等民族同胞欢聚一堂,并邀请上海地区曾经赴黑龙江、内蒙古插队落户的知识青年一起共同欢度节日。会上,满族同胞以传统礼仪向与会的静安区委统战部、民宗办及南京西路街道党工委领导嘉宾敬献哈达,与会领导发表讲话并向少数民族同胞致以节日的祝贺,各民族同胞表演了精彩的民族歌舞。这是政府部门第一次介入上海颁金节的活动,并将满族的颁金节与蒙古族的那达慕联合起来,吸引了多民族的共同参与,充分体现了颁金节作为非遗资源的共享性和公共性。白玉芳讲道,“过去上海有很多赴黑龙江、内蒙古的满族村插队落户的知青,他们对满族文化有一定的认同和情感,邀请他们共同参与颁金节,可以让他们重温乡情记忆,还能与少数民族同胞共同学习民族民俗。”2011年11月16日,颁金文化工作室以“我们共同的家园”为主题,将各民族欢度颁金节、那达慕的照片,在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共同主办的“世纪留影——全球华人百年全家福照片展”上展出,体现了上海颁金节的民族团结精神。

针对上海城市区域宽泛,民族同胞工作繁忙,组织见面聚会有所不便的现状,白玉芳建立了“八旗子弟”微信群。一开始以满族同胞为主,后来越来越壮大,扩展为包括蒙古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锡伯族、回族、汉族等在内的民间团体。该微信群凝聚的不仅仅是满族同胞的文化精神,更是成为各民族团结交融的平台和纽带。

“民族团结一家亲——欢度颁金节”现已成为南京西路社区及静安区的民族文化品牌活动,每逢颁金节,还会有东北、杭州、南京等各地区的各族同胞来到上海相聚,大家穿上民族传统服装,载歌载舞的在一起欢度节日。上海颁金节日趋丰富多彩,声名远扬,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共享”和“公共”特征的“都市民族节日”。

上海颁金节最初是白玉芳“一个人的节日”,是单一民族在有限范围内参与的节日。后来在白玉芳及颁金文化工作室的带领下,逐渐发展成为众民族参与、各部门合作、多地区呼应的“都市民族节日”。上海颁金节实现了由“小众的”、“个别的”节日向“共享化”、“公共化”节日的跨越。上海颁金节承载的历史文化传统涉及包括汉族在内的大多数北方民族,体现出开放和包容的文化品格,融汇成为民族文化交流互鉴的新上海城市文明的和合体。如颁金文化工作室牵线吉林省社科院民族研究所与乍浦镇历史文化研究会就满洲八旗驻防文化、满洲八旗水师营文化进行交流;联合镇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烈士陵园与山东青州进行青州八旗驻防文化与镇江蒙古八旗驻防文化的交流活动。这些都与“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海派文化精神高度契合,为颁金节在都市文化空间中的公共化传承奠定基础。

多民族、多部门、多地区联合进行的都市节日展演,是颁金节“共享化”、“公共化”的又一表现形式,是政府部门、文化团体、民族精英等几方面“合谋”的结果,顺应了非遗保护的时代潮流。颁金节在上海被演绎为“公共化”的“都市民族节日”,是一种“传统的发明”。霍布斯鲍姆论道,“被发明的传统”意味着一整套通常由已被公开或私下接受的规则所控制的实践活动,具有一种仪式或象征特性,试图通过重复来灌输一定的价值和行为规范,而且必然暗含与过去的连续性。事实上,只要有可能,它们通常就试图与某一适当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过去建立连续性。主要包含三种类型:1、那些使各个团体(真实的或是虚假的共同体)的社会凝聚力或成员资格得到确立或是象征化的传统;2、那些使制度、身份或是权力关系得以确立或合法化的传统;3、其主要目的是使信仰、价值体系和行为准则得到灌输和社会化的传统。因此,上海颁金节作为一种“被发明的传统”,在非遗保护运动的背景下,通过节日的都市展演,凝聚了民族情感,建构了民族成员的认同性,并传承了民族传统文化。

03

非遗的校园传承:

多方联动的“公共化节日”

非遗保护是一场全民参与的文化运动,我们要关注到,有着数万师生群体的高校也是非遗资源的重要文化空间,广大师生有条件和义务参与非遗的传承和建设。非遗的校园传承也是高校职能的践行方式,因为高校不仅要教书育人、科学研究,还要进行社会服务,以及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华东师范大学成立了校园文化建设委员会,资助许多文化建设项目,“传统节日文化校园传承”便是其一。多年来,该项目依托民俗学学科,在学科带头人田兆元教授的带领下,与都市社区联动进行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的传承和建设,目前已成为华东师大的“校园民俗”和文化品牌,是“非遗进校园”的传承方式和文化叙事。

2009年7月9日,田兆元、洪建康、白玉芳首次拜访满族八旗将士在“镇江保卫战”的长眠之地——镇江烈士陵园,这是华东师大关注满族文化的开始。而后,华东师大民俗学团队持续参与并指导南京西路民俗文化的传承工作,与白玉芳带领下的颁金文化工作室形成良好的互动,将满族文化与爱国主义精神融合起来。2012年1月,颁金文化工作室与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联合出版会刊《赛音!海东青》,成为讲述和传播满族颁金文化的平台。具体而言,华东师大对满族颁金节的校园传承主要表现在对颁金节进行学术研讨和专业指导、与少数民族同胞共同过节、联合进行颁金文化的推广活动以及媒体宣传等方面。

上海满族颁金节,从一个人的节日到多民族共享的“非遗节日”

上海颁金节:

从“一个人的节日”到“都市民族节日”

上海颁金节:

从“一个人的节日”到“都市民族节日”sha

(一)对颁金节的学术研讨和专业指导

华东师大民俗学团队将颁金节纳入到学术研究的范畴,积极向都市社区学习颁金节文化,同时以学术研讨和专业指导的方式参与颁金节的文化建设。比如,在2014年11月29日,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与颁金文化工作室、海东青文化研究会、复旦大学民族研究中心、吉林省满族说部学会、上海电信西区公司静安分局等单位联合举办了“建设民族大家庭共有精神家园——上海城市民族与民俗文化颁金节”研讨会,华东师大民俗学教授王晓葵在会上讲道:

过去我们都知道上海的城市名片是海派文化、国际大都市。今天海东青文化研究会、颁金文化工作室所展演的民族民俗文化,很清新,让我们看到了上海城市少数民族文化的亮丽风采,看到了上海又拥有了一张中华民族大家庭多元文化的一张名片。从上海颁金节的文化现象中,我们可以看到丰富的民俗文化,从各民族的歌舞表演,到颁金节的讲座,其包含了多民族的文化元素,这也正是我们现代民俗学的新视野所要关注的。当今的社会在发展,文化在发展,我们的民俗学研究也在发展,作为日益受到重视的城市民族民俗文化研究,上海的颁金节文化是上海城市民族民俗文化中,值得我们去关注和研究的一个重要学术课题。

上一篇: “跟着马云有肉吃”的杭州和杭州人
下一篇: 首尔站by优购国际买手的第一次韩国亲密接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