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为袄下为裙,外面套马甲,晚明女子服饰为何有这样的变化?

佚名 143 2022-12-03

《周易·系辞下》记载“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自黄帝即位伊始,经夏商周、秦汉魏到隋唐宋明这几千年的变化,汉服发展自成一系。

受华夏大地的气候、文化、风俗等影响,历朝历代各不相同,但无论怎样演变,始终脱离不了一个“礼”字。古人认为,服饰除最基本的实用需求外,还需承担礼仪教化的特殊功能,这也不枉华夏王朝“衣冠上国”的称谓。

一、生于传统,独立于传统——相似又独特的服饰类别

1.袄来源于襦?襦与袄的关系

单就女性着装而言,在明以前大体上为襦裙形式,这种服饰类型最早起于战国,兴起于两晋时期(参考甘肃花海毕家滩26号墓出土紫缬襦和间色裙),此时襦裙最大的特点就是以裙掩衣,即将上衣扎到下裙之内,这和袄裙的以衣掩裙的穿法还有些不同。

到了明代女性的服装形式大致是两截穿衣,即上穿袄衫,下身穿裙,虽然有别于襦裙,但这种穿法早在唐代就有记载,不过当时上衣配的是襦而不是袄,比起襦,袄的出现时间还要再晚一些。

袄是在襦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最初与襦统称为襦袄,但穿得多了两者逐渐分离出来,有了区别:襦是为长及腰际的短装衣,有时还包括衫,有单层也有双层;但袄就不太一样,它强调的是厚度,需要有保暖的功能。

所以在汉代及以前有时将袄和袍画作等号,这也就是为什么袄的里面通常会填充一些保暖用的棉絮,在面积上袄通常也要比襦要大一些的原因之一。南北朝以后,袄的形式出现了一些变化,有一些没有填充保暖物的夹衣也被称之为袄,这就使得袄所指的范围大大增加。

到了明代,袄子已独立于襦和袍,成为单独的上衣类别,而袄子的外观也发生了变化:从领口的样式来看就分为交领、方领、圆领和竖领这几种形式;从袖子大小来看则分为琵琶袖、垂胡袖、广袖和方袖等等类型。

2.袄裙袄裙,光有袄还不行,还得有裙

明代妇女下裳主要着裙,与袄子搭配,被称之为袄裙。裙子除传统的百褶裙外,最为普遍的便是马面裙。马面裙作为汉族传统服饰,由宋代的百迭裙和旋裙发展而来,不过区别于宋百迭褶子的密度,明马面裙两侧的褶子比较宽且疏,参考孔府旧藏的蓝色缠枝四季花织金妆花缎裙.

我们可以看到此时的马面裙分为前后两大片裙门,除裙门不打褶子外,其他地方均有褶子——这也是明代制裙的创新之处。

3.是替身还是原创——比甲来源

明代女子所穿的比甲起源大概有两种说法。有说法认为明比甲与宋背心类似,是宋代时装的产物。但我们从宋黄升墓出土的南宋牡丹花罗背心可以看出宋“比甲”与明代比甲还是有一些差别的:宋代比甲一般偏长,衣身整体为方形。

其他能参考的实物比如反映宋人生活的古画,其中身着长比甲的人物样式却大多出自元、明人的手笔;宋代妇女在画上大多身着对襟旋袄上衣,少有穿比甲的,所以比甲是否为宋人所创还有待商榷。

另一比较通用的说法是比甲为元世祖后察必宏吉剌氏所创。据《元史》记载,“...又制一衣,前有裳无衽,后常倍于前,亦无领袖,缀以两襻,名曰比甲,以便弓马,时皆仿之。”

元人之所以创制比甲,是为了更好地适应蒙古族的马上作业习惯,而比甲前短后长的样式则方便人们在骑马时能更好的保护后背,便于行动。

但此时比甲并未普遍流行,一直到明代比甲才冲破男女和阶层区别,普遍流行起来。明代的比甲也与前代有所区别:首先便是领口,在对襟的基础上新增了方领和圆领两种样式;

其次是外形,随着比甲使用群体从男性逐渐变成女性,再加上而明袄裙以衣掩裙——为更好地囊括下裙,明人在元代的方形比甲的基础上做了调整,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明比甲两侧呈梯形。

二、时尚是股风,哪儿都能吹到

1.寻找一个合适的契机,事物的发展总是出乎意料

明朝前期出于恢复礼制和维护统治秩序的需要,确立了等级森严的服饰制度。朱元璋为了“别衣冠,辩贵贱,明等威”,规定了各个阶层的穿衣范畴,对其冠服、鞋履、首饰、帽子等等方面的面料、样式、尺寸及颜色等方面做出了分类。

而这些规定也被载入官方修订的《大明集礼》和《诸司职掌》中,甚至在《大明律》都能查到服舍违制的处罚条例。受制于条例和经济环境,明初袄裙虽然开始发展,但整体还是较为朴素的。

明中期,代宗打破祖制,“令锦衣卫得衣麒麟”,通过在服饰上优待锦衣卫的方式提高其地位。官方带头打破,底下的人也纷纷模仿起来,虽然不敢直接僭越,但照着自己喜欢但之前又不敢穿的搞个形状颜色相近的却不在话下。

后来到了成化年间,马尾裙和马面裙的流行使得服饰制度里贵贱有别的原则被打破,政府虽三番五次颁布法令妄图重塑权威,但都收效甚微,原本上层的专属现在却是“全民皆穿,无贱无贵”。

明初比甲不太流行,这其中和比甲为胡元故服有着一定关系,但到了明英宗时期,随着政治环境的宽松,比甲也出现在了赐服之列。渐渐地,比甲在民间女子中流行开来,这也表明服饰的限制逐渐没有那么多了。

在明代著名的通俗小说中,我们也能看到比甲的流行:“上穿白夏布衫儿,桃红裙子,蓝比甲”“绿遍地金比甲......鬓后挑着许多各色灯笼儿。”曾作为赐服的比甲现在已然成为了民间妇女居家、游玩的便衣。

以上马面和比甲的流行也只是当时众多服饰僭越中的两个再平常不过的例子而已。江西南昌明宁靖王夫人吴氏墓出土的霞帔按规格理应为亲王妃所享,现如今却穿在夫人身上;过去只有官府才能用的云缎,现在只要有钱就能买得到。

自成化以后,官府颁布的奢僭例令就多达110多条:这也难怪张瀚在《松窗梦语》说道“代变风移,人皆志于尊崇富移,不复知有明禁,群相蹈之。......今男子服锦绮,女子饰金珠,是皆僭拟无涯,逾国家之禁者也。”

2.一叶知秋,见微知著

明代是汉族服饰是走向完善和成熟的时期,所以大体给人一种大气明丽的感觉,具体表现在服饰的形制和图案纹样上。

不同于明前期服饰淳朴的特点(不包括统治阶级着装及赐服),明中后期袄子和比甲这类女性服饰款式逐渐变得多样,装饰图案也表现得繁多华美,其表现的题材大致分为八类:植物纹、动物纹、几何纹、文字纹、器物文、人物纹、自然气象纹、宗教文。

另外人民还根据生活场景流行服饰,将祈福求子等家庭生活景象通过刺绣、妆花、织金、缂丝等织造手艺点缀在衣物上。

纹样种类的变化表明此时纺织业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早在明初政府就曾规定农家每户必须种桑二株,同时设立江浙苏宁织造,扩大丝绸生产面积。

南京、苏州、杭州的丝织产品不仅能供应国内所需,还远销海外,推动海上贸易的同时外来高级纺织物也在国内流行起来。与此同时纺织业也带动了染业和棉织业的发展,反过来进一步推动了汉服体系的完善。

小小的纹样和面料的新颖代表当时纺织业发展到一定地步,这在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农业和手工业提供了一个更为宽松的社会环境和广阔的市场。再这样一个经济背景之下,人民的消费能力增强,自然会追求服饰的新颖度。

3.环境的松动——合适的传播途径出现了

晚明时期,官民文化之间的壁垒被打破,士商阶层交往逐渐频繁。商人逐渐通过纳捐获得了做官的资格,而士人也萌生出了追求自由,标新立异的想法,这两个处在社会鄙视链两头的阶层交流变多,两者的消费观念和文化理念也相互融合,冲击着已不合时宜的传统等级制度。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专门工商市镇的出现,使市民阶层成为一股新兴的力量。他们逐渐抛弃了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脱离农业和读书做官的老套路转投工商业,在心学潮流的推动下更是主张尊崇自己的私欲,解放个性。

而他们这种自我意识的觉醒就注定要在方方面面留下斗争的痕迹,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他们要追求与自己财富地位相等的服饰品类,并且在原有的服饰品类里开拓出更加变得繁华精美的图案了。

三、结语

服饰一直是服务于人的,最开始我们讲究实用性,知道天冷了要穿保暖的,天热了要穿清凉的,下河捞鱼要穿防水的,走山路要穿轻便的。

后来封建社会出现,统治者需要在一眼就能看见的地方突出自己的地位,先进的农业文明国家需要通过外在彰显自己的礼仪教化,于是服饰便被赋予了意义。所以与其说服饰限制了人的思想观念流行服饰,不如说思想观念限制了人的穿衣习惯,服饰,从来都是一面镜子而已。

上一篇: 十分出彩的服饰穿搭,温婉优雅大气时髦,妩媚迷人与众不同
下一篇: 第十六届蒙古族服装服饰艺术节在内蒙古举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