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贝服饰 一台织布机,铺就峡谷织女的“致富之路”

佚名 72 2022-12-03

服饰,不但展示了一个人的审美品味,背后还沉淀着一定时期、一定地区的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随着民族文化在当下语境中变得越来越“鲜活”,或色彩斑斓、或工艺繁复的少数民族服饰也走进了越来越多人的视野——这也让贫困地区的人们依靠当地传统手工艺,走上了致富之路。

福贡技桥民族服饰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建人恰大恒,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恰大恒

福贡县位于云南省傈僳族自治州中部,地处碧罗雪山和高黎贡山之间的怒江峡谷。恰大恒就是福贡县鹿马登乡土生土长的一名傈僳族“织女”。

据了解,傈僳族源于古老的氐羌族系,与彝族有着渊源关系。傈僳族妇女的服饰分为白傈僳、黑傈僳、花傈僳三种,居住于云南怒江州一带的是白、黑傈僳,她们穿着“皮度”(短衫)和麻布长裙,胸前佩戴“拉白里底”(一串玛瑙、海贝或银币等制成的胸饰),头戴“欧勒帽”(缀有料珠、珊瑚、小铜铃、海贝等头饰的帽子),腰间斜挎缝制精细、刺绣精巧的“腊表”(傈僳族男女老少都很喜爱的挎包)。

海贝服饰 一台织布机,铺就峡谷织女的“致富之路”

傈僳族服饰

“小的时候家庭条件不是很好,在我印象中,差不多10岁就开始学习织布、做衣服了,我们穿的衣服都是自己纺织、裁剪和缝纫出来的”,恰大恒回忆,“那时候我经常一边放牛,一边织布,做出一件衣服,得花一星期的时间。”虽然生活并不容易海贝服饰,但恰大恒在成长过程中深深爱上了傈僳族服饰,也对服装制作充满了热情。

海贝服饰 一台织布机,铺就峡谷织女的“致富之路”

恰大恒教村民们织布

经历了一段“北漂”后,24岁的恰大恒毅然决定回到家乡创业,还是制作自己心爱的傈僳族服饰。“回到家乡,一开始是自己单干,主要是制作挎包和头饰,2017年的时候动员了9户农民,一起成立了福贡技桥民族服饰农民专业合作社。后来合作社越做越大,现在有100户农民,一年有一两百万的营收。”

而恰大恒捐赠给世界技能博物馆的织布机,就见证了她一步步从普通的傈僳族女孩,成长为致富带头人过程中的酸甜苦辣。

海贝服饰 一台织布机,铺就峡谷织女的“致富之路”

恰大恒捐赠的织布机

织布机长130厘米、宽100厘米、高135厘米,主要用于纺织独龙毯和麻布毯。傈僳族在长期纺织过程中不断融合发展纺织技艺,逐步形成了独具傈僳族特色的花纹海贝服饰,成为傈僳族民族服饰的重要原材料,也正是织布机主要纺织的布料。

织布中的恰大恒

海贝服饰 一台织布机,铺就峡谷织女的“致富之路”

从10岁起,这台继承自奶奶的织布机就一直陪伴着恰大恒:放牛、创业、创建合作社……恰大恒表示,创业初期困难很多,资金的问题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教工人怎么织布、怎么操作缝纫机器,最终制作出一件傈僳族民族服饰,也是一件“痛并快乐着”的事情。“制作一件民族服饰,中间有十几道工序,从零开始教会他们独立制作出一件衣服来,起码需要2个月。另外,刚开始创业的时候,还没有专门做饭的厨师,我都是一边教他们,一边还要给他们做饭。”

但不管创业过程中有多少心酸的时刻,只要看到织布机,恰大恒就会想起家人对自己创业的支持和自己对傈僳族民族服饰的热爱,“接着就有动力继续努力了。”

如今,在政府的支持下,生意越做越大的福贡技桥民族服饰农民专业合作社拥有100台缝纫机器和200名左右登记在册的员工,带动了当地人们也走上了致富之路。据了解,在合作社工作的员工每月平均收入达2000元以上,有的员工在学会“一技之长”后自己开起了服装店,做起了生意。

福贡技桥民族服饰农业合作社

海贝服饰 一台织布机,铺就峡谷织女的“致富之路”

此外,“除了到厂房工作的员工,还有100名左右员工是在家里制作一些头饰、挎包等,他们中有一些老人,也不方便过来,做好以后把成品拿到合作社,再给他们发工资,也能为家里增加一些收入。”

在谈到为什么要将对她来说很有纪念意义的织布机捐赠给世界技能博物馆时,恰大恒表示,正是因为对自己来说很重要,才更需要捐赠。“一来,世界技能博物馆能比我自己更好的保存这个织布机;二来,我想让更多人看到,通过传统手工艺也能走上致富之路;最后,让傈僳族民族服饰走向世界,也是我一直一来的心愿。”

的确,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虽然合作社制作的服装有麻布的,也有棉布的,但销售最好的产品还是用傈僳族特有的布料“纱蓝颜”制作出来的服饰。除此之外,年轻人也是傈僳族服饰购买的“主力军”之一。

为了完成“让傈僳族服饰走向世界”的心愿,恰大恒学习了如何进行直播带货,“学习英语”也在她的考虑范围内。她希望,收藏在世界技能博物馆的织布机,能走进世界各地青少年的视野,迈出“走向世界”的第一步。

希望展品给青少年带来……

对世界技能博物馆的寄语是......

上一篇: 儿童服装行业发展趋势 儿童服装行业未来市场规模预测
下一篇: 广州流花服装批发市场全力打造新生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