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十岁男人:头发花白发型这样剪,干练利落,不油腻更气质
188 2024-12-23
广州西城都荟招商不如意,客流稀少。
继陆家嘴写字楼项目和百佳之后 再度以30.3亿港元抛售西城都荟 且半年未在内地拿地
李嘉诚继续抛售其内地资产,广州西城都荟将以30.3亿港元作价售卖给离岸公司GCREF 22 。西城都荟位于广州市荔湾区黄沙地铁站上盖,本身已经延迟5年开业,经营半年以来,招商也未见起色,不少铺面仍然空置。
这是继“长江实业出售上海陆家嘴写字楼项目‘东方汇经OFC’”、“和记黄埔出售百佳超市”之后,李嘉诚第三次抛售内地项目。若按照预期价格,总套现金额超过300亿元人民币。受转让公告影响,昨日“长和系”股价均收涨。
记者翻阅长江实业及和记黄埔的半年报发现,其已经半年未在内地拿地,“撤资内地转战欧洲”的轮廓已经越发清晰。
文/表 记者潘彧、杨杉、林晓丽
图/ 记者王维宣、王燕
前日晚间,和记黄埔(0013)发布公告称,其全资附属公司拟售其附属公司Rhine Rise的股份,现金代价约1.79亿美元,约合13.92亿港元。另以约2.42亿港元作价转让Rhine Rise贷款。交易完成后,Rhine Rise将终止为和记黄埔的附属公司。 同时西城都荟潮牌,长江实业(0001)旗下的长江中国物业出售BEL股份,现金代价为2.1亿美元,约合16.34亿港元。
Rhine Rise及BEL各持有雅和50%股权,而雅和持有广州西城都荟广场及位于其地库一层与二层之所有停车场、老年活动中心。
公告表示,两笔交易的买方均为独立第三方GCREF 22 。公告称,买方“主要从事物业投资”。据称,两笔交易将于11月29日同时完成,和黄将可取得4.93亿港元收益。
大批铺面空置人气低
昨日,记者试图联系和记黄埔有限公司总部未果。
之后,本报记者前往位于黄沙地铁站上盖的西城都荟实地走访,与地铁B出口相接的北区负一层已有ck、大家乐、欧时力等品牌在经营,而在与北区负一层相对的连接D出口的西城都荟负一层部分则用广告牌遮蔽起来,全部关闭。在二、三层,每层都有铺面空置。据了解,去年底开业的西城都荟本身已延迟5年开业,购物中心共4层,面积达8.8万m2。然而,经营半年以来,人气一直不佳,招商也未见起色,不但不少铺面仍然空置,首批租客香港潮牌IT也持铺观望,暂不开业。
租户大多并不知情
对西城都荟被出售的消息,不少店家称并不知情。摩登百货旗下摩登新天地为西城都荟的百货主力店。摩登百货的副总经理骆建基对记者表示,并未听到业主方出售西城都荟的消息。
据骆建基介绍,西城都荟招商之时定位较为高档,“摩登新天地在百货档次上较以往的摩登百货略有提升。上半年,摩登新天地整体销售稳步提升,但和刚开业时没得比。业主方招租慢了些,对整个购物中心的生意有影响。”
连同是李嘉诚旗下企业的百佳也表示对此项交易暂不知情。不过西城都荟潮牌,百佳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目前业内惯用做法,此次转手应该是带租约的,所以对我们不会有任何影响。”记者了解到,因经营不景气,很多经营户正与业主商议减免租金。
抄底
和黄上半年欧洲业务收入比例大增
业内猜测,频频出售内地业务,可能是为和黄抄底欧洲市场筹备资金。2012年,和黄就已经开始大举在欧洲进行逆市收购,去年8月李嘉诚更明确表示看好欧洲的投资机会,认为这些国家的资产质量高,收购可令“长和系”的股价、盈利和派息很快增长。而和记黄埔上半年核心盈利为120亿港元,超过市场预期的109亿元,同比增加24%。欧洲业务收入同比增加约7%,对集团的收入贡献由去年上半年的41%,上升至43%。早前大规模收购欧洲业务的成效开始逐渐显现。
专家把脉:
“孤岛”招商难 项目缺亮点
总建筑面积8.8万平方米的商业项目套现30.3亿元,平均每平方米不到3万元,比广州一些住宅地产还便宜。广东流通业商会执行会长黄文杰认为:“按照西城都荟的商业价值,这个价位算是合理。”
对于经营不尽理想的现状,黄文杰分析称,主要是两大原因造成:首先是区位定位的问题,西城都荟定位中高端购物中心。“虽然从长远来看,如果白鹅潭商务圈崛起,未来周边有很多写字楼尚可以带动购物中心客流。但现实情况是,无论从周边的商业配套、交通配套和周边消费群体来看,都和中高档有错位。”黄文杰表示,西城都荟在黄沙像一座购物中心“孤岛”,其周边庞大的立交系统,阻隔了商场与周边批发市场的客流共享。
其次,西城都荟引入的百佳、屈臣氏等品牌并无特别的亮点。黄文杰举例称,5号停机坪引入的天极品、星期8小镇等属于自身可带动客流的商业元素,这是西城都荟所缺少的。
专家对李嘉诚转向的评价
赞
价格低迷转战欧洲资产正当时
广东省流通业商会执行会长黄文杰:
出售价格合理,并非低价抛售,也有很多人接盘。现在是出手收购欧洲资产较好的时间点。一是经过欧债危机后长期的经济低迷,一些企业和商家价格缩水严重。而目前欧洲也有可能在美国经济发展的拉动下走出低谷。对于资金充实的机构而言,此时收购是较好时机。
弹
欧洲经营前景不够光明
某位不愿具名的宏观经济学家:
海外收购的因素复杂,一些实力雄厚的大财团往往是有更长远的战略部署,一般投资者不要盲目跟风。个人认为,如果收购是为了经营,现在还看不到光明的前景,这也是风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