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服时课|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民间的衣裳

佚名 68 2022-11-29

华服时课|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民间的衣裳

中国服饰文化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受南北大迁徙、胡汉大融合的影响, 迈入了崭新的历史纪元。社会动荡、战乱频仍,民族的迁徙与融合空前繁盛, 衣裳的面貌深受其影响,形成了胡汉兼容并蓄的特色。一方面沿袭了汉族服饰的习俗,一方面接受了少数民族服饰的优点,呈现了丰富多样的时代风貌。

这一阶段汉族民间的上衣下裳在继承汉族遗留风俗的同时,也汲取了不少少数民族元素。汉族民间服装朝着多元化方向不断发展,衣裳得到重视,占据了当时服装的主导地位。

北方游牧民族影响下的“裤褶”和“裲裆”

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复杂的历史背景,社会局面动荡、各民族迅速融合、统治阶级的改革等因素都对衣裳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胡服”对汉族衣裳的发展影响巨大。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就有写道:“中国衣冠,自北齐以来,乃全用胡服。窄袖绯绿短衣,长靿靴,有蹀躞带,皆胡服也。”

这一时期最流行的 “裤褶”和“裲裆”皆由北方游牧民族传入,成为汉族大众的日常服装类别。

华服时课|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民间的衣裳

裤褶示意图

北齐着裤褶的女陶俑(《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晋末、南北朝时期的士庶百姓受北方少数民族生活方式的影响,喜着长裤,所以此时是裤子的兴盛期。裤的款式比较宽松,因其两只裤管做得十分肥大,得一俗称“大口裤”。《搜神记·绛囊缚纷》记载:“太兴中……为裤者, 直幅无口,无杀。” 意思是当时做裤子的,直接用整幅宽的布做裤脚口,从裤腿到裤脚口尺寸不减小,这是下边壮大的象征。

和大口裤相配用的上衣,通常做得比较紧身,其形若袍,亦为交领,短身而广袖,名曰“褶”。褶和长裤穿在一起,在当时被称为“裤褶”,亦作 “袴褶”,是晋末、南北朝时期最为流行的一种服式。

裤褶自古便有,只是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方才广泛流行,晋朝崔豹《古今注》云:“袴,盖古之裳也。周武王以布为之,名曰褶。敬王以缯为之,名曰袴,但不缝口而已,庶人衣服也。到汉章帝,以绫为之,加下缘魏晋南北朝服饰,名曰口。常以端午日赐百官水纹绫袴,盖取清慢而理人。若百官母及妻妾等承恩者,则别赐罗纹胜袴,取其曰胜。今太常二人,服紫绢袴褶,绯衣,执永龠以舞之。又时黄帝讲武之臣近侍者,朱章袴褶。以下属于鞋。”另有“秦始皇 巡狩至海滨,亦有海神来朝,皆戴抹额绯衫大口袴,以为军容礼,至今不易其制”

可见,裤褶最初被当作戎服,专用于军旅。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书中也有记载,如《晋书·杨济传》记:“济有才艺,尝从武帝校猎北芒下,与侍中王济俱着布袴褶,骑马执角弓在辇前。”同书《舆服志》记:“弓弩队各五十人,黑袴褶”“袴褶之制,未详所起,近世凡车驾亲戎,中外戒严服之。服无定色,冠黑帽,缀紫褾,褾以绘之,长四寸,广一寸。” 《南齐书·舆服志》 也有类似记载。

华服时课|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民间的衣裳

成语“坏裳为袴”出自《南史》,《南史·刘穆之传》载,刘裕召刘穆之为主簿(军吏),穆之“坏布裳为袴”,往见刘裕。裳,此处指老百姓的服装;袴,指军装。后以“坏裳为袴”代指从军。可见当时裤在军中的广泛使用 程度。

从时代审美角度来看,翩翩大袖加上宽松的大口裤,显示出魏晋以来的那种洒脱、大度之风。在汉魏以前,贵族不能直接外露短上衣,晋代改革了这种习惯,将裤褶定为“车架亲戎中外戎严之服”。到南北朝时期,汉族上层男女也都穿裤褶,甚至连朝服都穿裤褶,使得裤褶成为一种全民性的衣裳, 不分男女、不分阶层等级皆可穿着,深受人们喜爱。《晋书·隐逸传》记:“余杭令顾扬与葛洪共造之,而携与俱归。扬以文山行或须皮衣,赠以韦袴褶一具,文不纳,辞归山中。”大概意思就是顾飏因为郭文在山中行走有时需要御寒,就赠给他一套皮袴褶。《晋书·郭璞传》谓郭璞行经越城,“遇一人呼其姓名,因以袴褶遗之。”而日本中国服装史专家原田淑人教授指出:“中原多 少受有北方各民族的影响,如袴褶等胡服的盛行。”如此,正说明裤褶的形 制,在当时已很普遍。

由于大口裤的裤管宽松而博大,不便于活动,有些人为了能够穿上这一时代流行的服装以显示自我而又不影响基本的生活,便将肥硕的裤管用锦带束起,以布带缠缚膝下,勿使松散,这样在趋走、跨骑时就显得比较便捷 。如《太平御览》卷六九五辑《宋书》载:“元凶邵弑逆,袁淑止之,邵因起,赐淑等袴褶魏晋南北朝服饰,又就主衣取锦裁三尺为一段,又中裂之,与淑及左右,使以缚袴褶。”这种在膝下缚带的裤子,在当时被叫作“缚裤”或“缚袴”。《南史·沈庆之传》载:“上开门召庆之,庆之戎服履袜缚袴入。”

穿缚裤的男子(河南洛阳北魏元邵墓陶俑)

“裲裆”,即“两当”,两面挡胸护背,与现今的马甲或者背心类似。《释 名·释衣服》称:“两裆,其一当胸,其一当背,因以名之也。”王先谦疏正补:“今俗谓之背心,当背当心,亦两当之义也。” 西汉时期,裲裆通常为妇女穿着,且多用作内衣,《玉台新咏·吴歌》云:“留衫绣裲裆,迮置罗裳里。微步动轻尘,罗衣随风起。” “迮置罗裳里”即表明裲裆是做作内衣的。魏晋以后逐渐将它穿在了外边,成了一种便装。如《搜神记·西晋服妖》 所称:“至元康末,妇人出,裲裆加乎交领之上,此内出外也。”

华服时课|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民间的衣裳

邓州南朝画像砖上着裆衫的女性形象

和襦袄一样,裲裆也有单、夹之别,有的还可以纳入棉絮,《搜神记·钟繇》载魏大臣钟繇斩鬼故事,就涉及这方面情况:“颍川钟繇,字符常,尝数月不朝会,意性异常。或问其故。云:‘常有好妇来,美丽非凡。’问者曰:‘必是鬼物,可杀之。’妇人后往,不即前,止户外。繇问;‘何以?’曰:‘公有相杀意。’繇曰:‘无此。’勤勤呼之,乃入。繇意恨,有不忍之,然犹之。伤髀。妇人即出,以新绵拭血,竟路。明日,使人寻迹之,至一大冢,木中有好妇人,形体如生人,着白练衫,丹绣两裆,伤左髀,以裲裆中绵拭血。” 故事内容虽然荒诞,但对衣裳的描绘比较合乎实际,尤其重要的是反映了当 时女子穿着裲裆的情况。

魏晋南北朝时期男子开始穿着裲裆。江西南昌东吴古墓出土的男棺中就发现随葬的遣策,上面便记有“故练两当一枚”的文字。晋代无名氏所作的 《上声歌》中有“两裆与郎著,反绣持储里”,王筠《行路难》中也有“裲裆双心共一袜,袙复两边作八裰”的句子,《宋书》中也有记载:宋元嘉二十七年(450年),柳元景率西路军北伐,其部将薛安都“单骑突阵,四向奋击”, 十分勇敢,一时杀得怒起,“乃脱兜鍪,解所带铠,唯著绛衲两当衫,马亦去具装,驰入贼阵。” 都是对魏晋南北朝男子着裲裆的再现。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襦裙

沈从文先生《中国古代服装研究》中称:“使上襦和下裙分开,单独产生存在,必在头上冠巾、身上衣服式样大有改变的魏晋之际。”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女装承继汉朝遗俗,在传统服制的基础上吸收借鉴了少数民族特色, 服饰整体风格分为褒衣博带的宽博式或上俭下丰的窄瘦式。贵族妇女服饰崇尚褒衣博带,宽袖翩翩,其华丽之状堪称空前。民间女子上身穿偏瘦的衫、 襦,下身穿宽大的裙装,表现出了“上俭下丰”的着装风格。

南北朝魏晋时期出土的陶俑、名画中,小袖紧身襦裙不在少数。例如出土于南京石子冈、幕府山、小洪山的多个男女侍俑身着小袖、交领,总体特 征依旧为上小下大,裙裳合一,裙外露部分已上及腰部,束腰较紧。

华服时课|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民间的衣裳

东晋女侍俑

北朝陶俑

干宝的《晋纪总论》中对魏晋时期襦裙的轮廓特点作了精辟的概述:“泰始初,衣服上俭下丰,着衣者皆厌腰(即束腰)。”该时期襦裙款式大多呈现 上俭下丰的轮廓,衣身部分紧身合体,上襦多用对襟,即左右衣襟在颈部平行垂直而下。领口和袖口都习惯加以彩绣作装饰。腰节处围上小抱腰,用系 带固定裙腰。莲花、忍冬这类纹饰随着佛教在中国本土的传播,开始大量出现在服装上。女子裙装不仅讲究材质、色泽、花纹的鲜艳华丽,素白无花的 裙子也受到欢迎。从这一时期文学作品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有关这类裙装的描 述,如《艳歌行》中的“白素为下裙,月霞为上襦”等。下裙的裙式也较前 朝丰富不少,最常见的依然是褶裥裙,裙长没足,下摆宽松,从而达到俊俏潇洒的美学效果。

东晋画家顾恺之画作《女史箴图》

东晋画家顾恺之的名作《女史箴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梳妆女婢穿着上俭下丰的襦裙。

华服时课|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民间的衣裳

山西太原娄睿墓出土的南 北朝女官俑(《中国服饰通史》)

山西太原娄睿墓出土的女俑,从其头戴北朝特有漆纱笼冠可见这是一位女官。该女官身着交领大袖襦,长裙外着。

穿间色裙的女子

广袖襦裙多为贵族妇女穿着,形式为对襟,领、袖俱镶织锦缘边,与广 袖襦衫相配,最流行的是间色裙,腰间用帛带系扎。间色方法的广泛使用, 使长裙更能彰显女子的修长美,而且男女皆可穿着。依裙片的多寡,已见的有四种样式,即两色四片裙、两色六片裙、两色八片裙以及两色十二片裙 。

阅读海量服饰文化资源

上一篇: 民国时期服饰介绍
下一篇: 10万元服装店加盟费  换来一堆过时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