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近七十年中国人衣着变化

佚名 87 2022-11-27

文/郑寿山

“衣食住行”是汉语言中为人们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四字格成语,表明人们最基本的生存生活物质需求。民间流行诸多与此相关以“衣食”开头的词汇,衣食无忧、衣食之谋、衣食不周、衣食父母……所有这些词汇,均是“衣”为首、“食”次之的顺序。由此也足见“衣”作为人们基本物质需求的重要性。

浅谈近七十年中国人衣着变化

解放初期民众的服装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们的服装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样式,城市家境宽裕的居民,男人一般穿侧面开襟的长袍,妇女穿紧身旗袍,富裕人家的衣料多为绫罗绸缎(但逐渐不被人们选用)。

浅谈近七十年中国人衣着变化

1950年上海街头 摄影:弗拉迪斯拉夫·米卡沙

而城市里的贫困阶层和广大农村,男子一般穿中式的对襟短衣、长裤,妇女穿左边开襟的短衫、长裤。衣服面料通常是粗棉布、麻布、机织的“洋布”。刚刚解放的北京城里,时而看到晚清时期的遗老遗少,穿着长袍马褂,两人见面时作揖打躬。

此外,城市里的公职人员和文化人,在新时代的影响之下,时兴穿西装和中山装,有的皮穿夹克、驼绒夹克,彰显其不凡的身份。

解放时,我父亲在中央部委工作,那时中央机关干部的着装“标配”:春秋,一身蓝色的中山装,面料大多是咔叽布,也有呢子、毛哔叽和华达呢,衣服左边的上口袋,别着一支钢笔,脚上穿着黑皮鞋。夏天,白衬衫配蓝色咔叽布或派力司质地的长裤。冬季,穿一件呢大衣或厚咔叽面料带风帽的长大衣,棉大衣叫“棉猴”,皮大衣叫“皮猴”,北京的冬天寒冷、风沙大,出门还得戴风镜和口罩。

浅谈近七十年中国人衣着变化

50年代人物合影,穿中山装

国家女工作人员则流行穿“列宁装”,式样为双排扣西装开领,腰中系一根布带,双排各有三粒纽扣,面料为蓝色咔叽布。这是当时从苏联学来的服装款式,尽管这种服饰呈现出中性化的特点,但是在民众中可是最时髦的服饰。

普通市民以及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员,一般常穿布扣子对襟上衣和扎头裤(一种不系皮带的长裤)。江南地区,尤其是闽省与两广,条件好点的家庭,人们在盛夏喜欢穿香云纱。相当长的时间,绵绸面料广为流行,绵绸衣裤柔软、舒适、透气性好,价格亲民。缺点是易皱,缩水率高。

这一时期服装崇尚简洁、朴实,颜色相对单调,以绿、蓝、黑、灰为主,体现出劳动是最美的本色及其时代风尚。寻常家境贫寒的百姓,许多还穿着打补丁的衣裤。但这被视为艰苦朴素,备受推崇,于是还有人买来新的衣裤后,特意放在水中洗得发白、发旧,认为这才符合大众化。

青少年的衣着,较之成年人,尽管时处解放初期,花色款式还是要丰富了许多。男孩子通常是上衣三个口袋的学生装,面料是“纱卡”或“线卡”。同属咔叽布的“线卡”纺织精度高于“纱卡”,价格自然贵一些,根据自己的家庭经济条件选择。天热时,男孩子穿白衬衫,西装短裤,用普通皮带或皮背带。女孩子穿单色、花色短裙长裙双肩背带裙。女青年还穿花“布拉吉”(俄语音译),即连衣裙,以及泡泡纱面料的上衣。

浅谈近七十年中国人衣着变化

1956年的师生合影照

上面提及的服装,在一些故事影片的画面上,可以找到“原型”,例如:《新局长来到之前》里的机关干部,《祖国的花朵》里的中小学生……

1958年国庆节的庆祝活动,按照大会组委会的安排,各有关单位先在协操坪广场集合,庆祝大会集会后列队游行,由经武路过小吴门上五一路,在五一广场接受省市领导、苏联专家的检阅,游行至河边沿江大道解散。

节前学校班主任老师在班上反复强调,要同学们统一着装,无论男同学还是女同学,一律上身白衬衣配蓝色或黑色长裤,再佩戴好红领巾。哪知好几个同学苦着脸嗫嚅道:没有白衬衣……老师说,回家要爸妈找左邻右舍借一借。

这可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我那时刚从北京来长沙,为此心里纳闷,这倒不光是参加、见识过天安门集会、长安街游行的宏大场面,而是不甚理解怎么有的同学会“没有白衬衣”呢。再就是,为什么穿黑色长裤,因为在北京是不兴黑色的布料衣裤。可见那时,省会城市人们的生活水平,明显低于首都。

浅谈近七十年中国人衣着变化

1958年10月1日,国庆阅兵式。由工人、农民、学生组成的众多民兵方队出现在受阅队伍中。

文革期间青年人中流行穿军装

从文革开始至七十年代前期、中期,全国广大青年以革命戏剧电影中革命英雄人物“高、大、全”的革命形象,为服装的模仿标准或参照系,形成了“老三件”:中山装、青年装和军便服,以及“老三色”:蓝、灰、黑,如此被固化了的衣着风格。

浅谈近七十年中国人衣着变化

1966年的广州街头人群

自1966年伟大领袖毛主席身穿绿军装,在天安门城楼上八次接见红卫兵,至1978年改革开放,绿军装在群众中广为流行。尤其是年轻人,对军装特别热衷,能得到一件真正的军装是很多人的时尚梦想。

有这样一首革命歌曲,其歌词是:毛主席穿上绿军装,红色的帽徽闪金光,毛主席向咱们一挥手,七亿人民斗志昂。革命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的唱段: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红旗挂两边……亦是对军装的生动描绘。

军装在群众心目中的重要性,还源于社会政治环境因素,文革时期的政治口号是: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学人民解放军。各行各业都要学习解放军,能穿上一套绿军装,就是一种崇高的追求和莫大的荣光。

浅谈近七十年中国人衣着变化

穿着六五式军服的军人

然而,城市里没有过参军当兵经历的青年,要想有一套军装,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同龄人大都下放农村或进了工厂,更由于多数城里人的家庭成分在“黑五类”之列,其子女不具备报名参军资格,城市青年能当兵的少之又少。

我们地质系统下面的地质队,除了大中专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还接收为数众多的从部队下来的退伍转业军人。由此,我谋求一件军装也就不是难事了。那些同事都来自于农村,把从部队节省下来的军装拿给家人穿着做农活并不合适,军装远不及劳动布工作服耐磨经穿。通常是一件军装上衣与一件劳动布工作服上衣互换,各得其所。

我那时三十上下的年龄,回到长沙休假,上身崭新的军装上衣,配一条改小了裤腿的劳动布长裤(必须洗过多次,不能太新),那真叫十分“抖冲”。但是仍不无遗憾:军装上衣是胸前两个口袋的,这是士兵款式,而军官的款式下面还有两个大隐形内口袋……可是哪能弄到一件军官服上衣呢。

那时除了军装之外,一顶军帽一个军用挎包,都是人们苦苦追求的“时尚”军用品。城市里竟然出现一股“抢军帽“的歪风”,有人戴着军帽在人堆里看大字报,或在商店人多拥挤处,冷不防地从身后伸来一只手,头上的军帽被抢去……被抢者不知所措,周边的人哄堂大笑。这种闹剧在大街上时常发生。后来据说什么地方,有人抢了现役军人的军帽(上面有帽徽),根据性质情节受到刑事处罚。

七十年代流行的化纤织物

改革开放前三十余年的“票证时代”里,所有的票证均按户籍人口定时定量核发。记得那时湖南省发放布票的标准,每人每年一丈二尺,新婚者凭结婚证另有一次性补助。

浅谈近七十年中国人衣着变化

在那个饥馑的年代,衣服旧了、烂了可以缝补、裁剪改拼,人没饭吃就活不了。一些贫困人家,把布票节省下来卖点钱,贴补家庭开销。

时至七十年代初,国营百货商店出现了人们从来未曾见过的纺织品,免布票供应市场。这就是“的确良”、“的确卡”、“三合一”等涤纶类的合成化纤织物。

这类化纤面料挺括、耐磨、防皱、防蛀,深得人们喜爱。刚开始时,谁有一件白色的确良衬衣,足以是一桩令人羡慕不径而走的大事。

我的一个近邻中国服饰,住在解放路柑子园口上的,人称“李妹子”,实为一个二十来岁的男青年,因举止斯文、彬彬有礼而得其名。李妹子是最早穿上的确良衬衣的,他对他的衬衣呵护有加,每到别人家里,进门就脱下衬衣,只穿背心,小心翼翼地把衬衣挂在墙上衣钩,或搭放在椅子靠背上。

浅谈近七十年中国人衣着变化

我的“另一半”高中毕业后,1973年下放农场。她1976年招工返城,与几个同伴一起乘车离开农场,下车后发现随身携带的书包不见了,里面是姐姐出差上海时给她买的两件花色的确良衣服,平时舍不得穿,当成个宝贝贴身带着。报案后,公安做了笔录,几天后“案件侦破”——空书包找到了。

当年虽说化纤织品不要布票,但要有一件的确良衬衣也很不容易,一件衬衣的售价十七八元,为普通职工差不多半个月的工资,再就是并非随时有售,有些人耐不住“等待”,求衣心切,托人在上海广州北京购买。

的确良、的确卡、三合一、混纺织品等繁多的化纤面料服装,从七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中,流行长达二十多年,有效地解决了人们“衣”之所求,“衣”之所需。

那段时期,从解放前就流行下来的呢子、毛哔叽、华达呢等全毛织品,因价格昂贵且质地厚重,不被人们看好,基本上退出了商品市场。而挺括平整、较为轻盈的凡立丁、派力司等毛织品和与化纤混纺的织品,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其售价高于纯化纤织物但低于全毛织物。

浅谈近七十年中国人衣着变化

改革开放初始人们的服装

改革开放,解放思想,经济社会和人们的生活有了立竿见影的可喜变化。

一些人家,文革中有幸没被红卫兵抄家拿走,压在箱子底下多年的旗袍、西装、夹克、呢大衣,又“重见天日”,熨烫平整穿在身上,放心大胆的走上街头。

这一时期人们穿着的衣服款式,越来越丰富,色彩从单调的蓝色、灰色、黑色、军绿色,变得五颜六色。男青年的猎装、长风衣,女青年的蝙蝠衫、紧身健美裤和款式繁多的连衣裙,男女青年都喜爱的大喇叭裤,风行全国。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对外开放,港澳台和西方文化迅速进入中国大陆,向年轻一代传递着新的衣装潮流时尚。

浅谈近七十年中国人衣着变化

80年代时尚青年

浅谈近七十年中国人衣着变化

日本影片《追捕》主人公杜丘扮演者高仓健,身着米色长风衣,立着衣领的形象(必须立着衣领),使刚刚走出禁锢的国人,开了眼界,第一次从外来文化感受到“酷”,许多男青年们竞相模仿。长风衣也由此流行了较长一段时间。

我那时刚调回长沙,心思全放在工作和学习上,也就没有跟风追逐那些时髦。

八九十年代年轻人时兴穿警服

1983年起,人民警察换装下来的73制式蓝色警服,一下子受到城市里年轻人的青睐,特别是不少男青年,以穿上一套蓝警服而心满意足。

我在厅机关行政处工作,负责包括厅局长在内的职工调入调出的户口迁移登记,以及管理集体户口。我开着一辆“公安”标记的边三轮摩托车(长江——750型),穿着一套蓝色警服,经常去位于沙河街的“南区公安分局”和位于义茶亭的“南大路派出所”办事。

浅谈近七十年中国人衣着变化

作者(左)穿蓝色警服与同事合影

有一天,我开着摩托车进入古家巷一转弯处,车速并不快,前面突然跑出来一个两三岁的小男孩,我距他两米多及时地刹住了车,但小男孩受了惊吓大哭起来。我随即下车安抚小孩,孩子的家长走过来马上对我说“这位警察同志太好了,没事、没事”。可破涕为笑的小男孩提出,要“坐车车”。我就带着他在附近兜了一圈,下车时他一个劲的挥着小手:警察叔叔再见……

其实,我哪里是什么警察哦,但我的行为举止维护了人民警察良好的形象。之后若干年中国服饰,我调到厅局机关保卫部门工作,业务上归长沙市公安局机关内部保卫支队领导,核发了长沙市公安局工作证。当然,我属于机关单位专职保卫干部,仍不是警察。

后来蓝警服不在社会上流行了,但我把两套穿过的蓝警服洗净,折好,放入衣柜,那里留着我年轻时的记忆。

牛仔服的传入与流行

牛仔服原为美国人在开发其领土西部疆域和黄金热那个时期,人们所穿着的一种用帆布制作的上衣。后来通过影视媒体宣传及名人效应,发展成为日常生活中穿用的服装。

七十年代,牛仔服曾风靡全世界,之后成为全球性的定型服装,其面料多用坚固呢制作,已发展到牛仔茄克、牛仔裤、牛仔衬衫、牛仔背心、牛仔马甲裙、牛仔童装等各种款式。牛仔服以其坚固耐用、休闲粗犷等特点深受各国人民喜爱,虽然它的整体风格相对模式化,但其细部造型及装饰则伴随着流行时装的周期与节奏,不断演绎和变化。

八十年代牛仔服传入我国,而流行则是九十年代初。刚开始,正规的国营商店一般没有牛仔服,只有个体服装市场上才有出售,这大约与刚走出计划经济的不同商业模式和进货渠道有关。

浅谈近七十年中国人衣着变化

80年代牛仔青年

多年来,大百货商店里面的墙上,一般都有八个醒目的大字:“发展经济 保障供给”。随着个体经济的出现,个体经营的市场有了另外八个大字:“管而不死,活而不乱”。这两句话十六个字,完整地构成商业经济的方针政策。改革开放,再也不是“资本主义自发势力”的个体经济,重新被定性为“国营、集体经济的有益补充”。

除了金苹果大型服装市场,那几年,袁家岭、芙蓉广场两处立交桥下的环形人行道,被辟为服装市场,集中了许多专门卖牛仔服牛仔裤的摊位。

浅谈近七十年中国人衣着变化

长沙这个地方位处江南,最冷的严寒日子,气温也就摄氏零下三四度,穿一身牛仔服装,保暖,挡风,很受人们喜爱。那年冬天,我们夫妻带着两岁多的女儿,冒着摄氏零下十度的严寒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女儿说“风吹在脸上如刀割”,可我们只穿着牛仔衣裤。

浅谈近七十年中国人衣着变化

作者爱人和女儿在北京北海公园(爱人穿牛仔衣紧身裤)

三十年多年来,牛仔服装的盛行之势长盛不衰,只不过穿牛仔上衣的人少了,大都是春秋冬穿牛仔长裤。

改革开放前后比较与感悟

改革开放前,绝大多数老百姓处在贫穷的社会生活境遇之中。许多家庭,一年到头也添置不了一件新衣服,多子女家庭,老大的衣服老二、老三接着穿。缝补衣服之类的针线活,是家庭主妇的本职“拿手活”,晚上丈夫孩子睡了,主妇就在昏黄微弱的灯光下,穿针引线缝补衣裳。

家里经济条件差的人,冬天下面穿着单裤,上面光着身子穿着“空筒棉袄”也不奇怪,贴身的内衣能节约就留着不穿。家里经济条件过得去的,往往有厚绒衣绒裤,俗称卫生衣卫生裤。毛线衣虽然美观,却不是人人都能买得起的“奢侈品”。

那年头,单位上的工会,一年中会两次给有特殊困难的职工评议发放“困难补助”,其补助金额通常为10元至20元,最高30元。要想获得这点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申请者得向所在工会小组写出书面报告,经初步审查后筛选确定补助对象,再由补助对象在基层单位群众会上诉说自己的困难,最后由与会者表决是否通过,并确定补助金额。

申请困难补助的职工,穿着补丁摞补丁的衣服裤子,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讲述:爱人患病出不了工,分不到口粮,饲养的猪死了,房子被大风掀了屋顶……确实都是特殊困难、突发性困难。而大家同意给予补助后,往往还送上一句结尾语:希望该同志今后多加节俭,不要一有困难就想着向组织上伸手。

浅谈近七十年中国人衣着变化

城市街道居民的困难补助,称为“吃救济”,得申请、调查、核实、批准、张榜公示、征求群众意见,直至通过。补助金额在8--15元区间。无论是单位还是街道,“多年未添置衣服”是得到补助的一个硬性指标。

有的机关工作人员,因家中孩子多,加之另一半没工作,家庭经济窘困,节衣缩食也无济于事,就苦苦请求调往工厂企业工作。因为机关事业单位的家属医疗费完全自理,而工厂企业单位的家属,医疗费能够报销百分之五十。这可是一项不容小觑的大福利!

几十年后,经常听到的是工厂企业退休人员对退休金“双轨制”的不满,有些人悔之当初怎么一头撞入工厂企业。几十年的世态变化,谁能具有那样的“前瞻性”呢。

大的社会环境之下,狠抓意识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树立“以艰苦朴素为荣,以贪图享乐为耻”的革命时代风尚。影片革命现代京剧《海港》中的青年工人韩小强,受阶级敌人钱守为的影响,不安心码头工作,讲究吃穿,滋生了“资产阶级享乐主义思想”,码头支部书记方海珍语重心长地对其告诫:“小强啊,太平洋上不太平,上海港也不是避风港……”这句台词,巧妙地运用了修辞的“化用”手法,使我记忆至今。

浅谈近七十年中国人衣着变化

那时,哪怕是天性爱打扮的女青年,都把“不爱红装爱武装”当成警句,穿着颜色单调的灰蓝黄色的宽大服装,自觉抵制“资产阶级思想”和“非无产阶级思想”的侵蚀(家庭成分出身不好的,还要与“反动思想”决裂),坚决粉碎帝国主义把“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在新中国第二代、第三代身上的梦想。

改革开放后,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观念的嬗变,人们的穿着打扮再也不会被烖上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罪名。男女老少不光讲究穿好穿暖,还追求穿出个性的美。

浅谈近七十年中国人衣着变化

适合南方人体型特点的“汉派服装”,八九十年代风靡长沙,“阿波罗”、“友谊”、“中山”、“湖商”等大型百货商场,都设有汉派服饰专区。“友谊”商场的东面还有一家汉派服装直营店。长沙本土的“天剑”、“婷舒”品牌,当仁不让,“海派”和“粤派”服装亦挺进长沙。

浅谈近七十年中国人衣着变化

之后,一些世界上的国际品牌,陆续抢滩登陆。正装、西服、休闲服、情侣服、家庭套服、文化衫、运动系列服装,还有彰显个性美的各种服装(再不至于被斥责为“奇装异服”)。

浅谈近七十年中国人衣着变化

作者女儿(穿着摩洛哥服装)在非洲撒哈拉大沙漠上

人们同时更讲求服装的面料质地,真丝、桑蚕丝、全毛、全棉、混纺……既要美观又要舒适。每个人穿什么,怎么穿,凭藉的是个人的审美观、喜好和经济能力,无任何外界的横加干涉。

步行街和复古仿古街巷,时常有古风遗韵装扮的靓女酷男,潇洒地游走摆拍。我曾在大街上见到过几个穿圆领T恤文化衫的青年,衣服前面印着字,一个印着“我是好人”,很是搞笑;一个印着“我家有十四亿……”,这还真把汉语的“一语双关”发挥到极致,我心领神会的感念起来。

浅谈近七十年中国人衣着变化

黄兴路步行街街拍 图源网络

经济条件好一些的年轻人,逛商场看上了自己喜欢的服装,几千元一件也会毫不犹豫地买下。我们单位前几年开运动会,机关工会要求机关职工统一着装,每人凭票到“阿迪达斯”专卖店,依自己的尺码选取价值两千多元一套的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

服装的国际化,还让中国加工的服装走向世界,我们在奥地利的维也纳,德国的柏林,荷兰的海牙等多地购买的品牌服装,翻开里面的小标签,上面多是“made in china”(也有越南、柬埔寨、印度等国制造的),身在异国使人十分亲切。

新近热播的电视连续剧《买定离手我爱你》中,新时尚职场从事服装设计的几位年轻人,以实力和睿智,参加意大利米兰国际服装周,那些设计、专利易手,“买进卖出”的情节,让人大开眼界,大长知识。

浅谈近七十年中国人衣着变化

商场大型时装秀

浅谈近七十年中国人衣着变化

服装智能制造

结语

我至今尚清晰记得,步入改革开放后的第二年,观看过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摄制的一部纪录片,有这样两组镜头,其一:改革开放前,大街上几位女青年,外面穿着蓝色灰色无形体的上衣,里面穿着的花衣服,仅让别人在衣领处、下摆处,经意或不经意地可见;其二:改革开放后,城市广场上三位穿着艳丽服装的盲人,手持盲杖,说笑着搀扶而行。

这两组镜头,形成强烈、鲜明的对比,“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然而,前者的常人,对“美”不能爱不敢爱;后者的盲人,虽然无视觉的美,却能拥有美的愿望和展示。这无疑是时代造成的迥异和社会的发展变化。

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成就巨大,缺衣少食的年代,永远成为了过去。歌曲《走进新时代》的一句歌词:“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是那样的感人肺腑,它让丰衣足食的人们永不忘怀!

END

*本文由城市记忆独家发布。编辑 | 明明。

上一篇: 瑞丽网全新改版上线:4D体验的时尚网站
下一篇: 又有“过冬神器”销量暴涨!高领毛衣火到欧洲,厂家半年前就嗅到商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