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妹子怎么穿衣好看?92年胖到200斤的女孩,亲身搭配告诉你
69 2024-12-23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提供
明天就是九九重阳节。每逢这个传统节日,孝顺的后辈们会忙着为老人们准备各式各样的礼物:重阳糕、营养保健品乃至冬虫夏草,吃的自然少不了;保暖内衣、羽绒服、休闲鞋,穿的也是选择之一。不过,昨天在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主办的2015中高龄时尚服饰国际论坛上,与会专家为年轻的朋友们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重阳节,想没想过给老人买一套时装?
兼具美观与实用性
在论坛开始前,主办者展示了多款由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服装设计专业学生专门构思的老人时装。一款取名“老房子”的套装夺人眼球——不仅时尚大气,更是采用了反光安全型材料,可防范司机在夜间视线不良情况下误伤老年人;这套老年时装还在关节处设计了一个专门的口袋,可放置轻便的防摔材料或类似暖宝宝一类的保暖材质。
设计者李晓雯同学如此叙述作品的灵感:“两年前的晚上,奶奶出门买东西,由于家附近路灯故障,视线不清,一辆轿车撞到了奶奶,致使奶奶脚腕骨折,到现在都有走路跛脚的后遗症。因此想为奶奶设计一款夜晚可以安全出行同时也可遮掩一下奶奶跛脚缺陷的功能性服装,兼具美观与实用性。”
老年人也在意形象
“时装不是年轻人的专利,它也属于老年人”,东华大学是国内最早研究中老年时装的高校,该校中老年功能服装研发设计中心主任、服装学院副教授朱达辉介绍说,老年人如今越来越在意自己的形象,开始对衣着讲究起来。质量好、剪裁合身、款式入时的服装开始受老年人的青睐,舒适性、功能性、保健性等方向针对老年人研发的具有科技含量服装越来越受欢迎,中老年功能服饰研发具有很大市场价值。
目前,日本、德国等老龄化较高的发达国家都形成了老年时装的产业链,有专业的设计师、时装秀,针对老年人的服装需求和身材特征,设计针对老年人的科技材料与工艺的服饰,同时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体现各种功能与关爱。
国内研发设计落后
朱达辉坦言,相比发达国家,国内老年时装研发设计严重落后中老年服饰中老年服饰,“年轻人可能会想到在重阳节为自己的长辈送一套时装,但他们的选择实在不多。”
2014年,上海中高龄时尚服饰研究中心在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内挂牌,开始致力于“银色时装”的教育理念。上海视觉服装设计专业方向的学生,拿到了一本《服装品牌企划》课程,其中导入了中高龄时尚服饰品牌建设的理念。课程以“30年后说你好”为主题,模拟项目制的工作形式,创立服饰品牌,为30年后的自己进行设计。
服装设计名师、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教授袁仄认为,将老年高龄时尚的观念,引入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学习中,有助于树立学生敬老、爱老、服务长者群体的观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这也是构建老年时装品牌设计队伍的基础。
不妨改变保守观念
为何中国的老年时装市场始终难改提振呢?袁仄认为,是人们的固定思维出了问题。对老人服装,我们总是停留在低廉、审美保守的定式思维里,市场上少有企业愿意开发销售这类服装。包括产业领导、企业家,几乎都没有从宏观的经济眼光来审视老人时装这个产业的“超前”性、“稀缺”性和“朝阳”性。
谁说老人服装一定是灰暗?谁说老人服装一定是低价?谁说老人服装一定是“复古”的、“老土”的,为什么不能是“超前”的?袁仄指出,现在的不少老年人也出国旅游、购房驾车,他们也赶上了改变生活方式的互联网时代,由此可以联想到他们的服装、服饰、鞋帽等等,也需要、时髦、靓丽、酷帅。因此,上海视觉的学生在设计老人时装时,首先考虑30年后“我该穿什么”,而不是去想30年前“我的爷爷奶奶、父亲母亲穿什么”。袁仄认为,观念转变,才能让“长者时尚”成为申城一道风景线。
老年时装成新需求
“2015年,上海老年人口比例已经接近30%,对设计者、生产者、销售者来说,这都将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袁仄分析指出,在老年消费需求中,34%为服饰穿着,33%为医疗保健,33%为其他消费,即三分之一为服饰类消费;国家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的数据表明,2010年我国老年人口消费规模超过1.4万亿元,到2030年将达到13万亿元。如此庞大的消费体量,可以预见,未来老年时装将是“朝阳”产业。
前不久,哈佛大学经济系教授、劳动经济学家理查德·弗里曼来沪参加第二届中国发展研究双年会。他明确指出,人口老龄化不是科创中心建设的减速器。他说到,世界上许多国际大都市都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但人口红利并未消失。老龄人口的增加,虽然是劳动力人口的衰减,但反之就是这部分人口新需求的增长。具体而言,他们需要包括,养老、医疗、保健、社交、旅游,以及各类时尚类消费如服装、化妆品、饰品、功能化服装用品、电子化智能化产品……老年时装就是新需求之一,将会掀起新的消费人群的消费“人口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