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钱花在哪:月均千元买装备买名牌
30 2025-04-05
一顶“帽子”引发的品牌危机。
作者 | 刘钦文
编辑丨武丽娟
来源 | 野马财经
十月随着天气渐凉,各大品牌也开始举行秋冬时装秀。曾以“中国李宁”惊艳纽约、巴黎时装周,以“国潮”唤醒品牌新生机的李宁自然也未错过秋冬新品秀,在近日举行了“2022逐梦行机场大秀”。
然而正是这一场秋冬新品秀,部分造型却引起了争议,在其秀场图下,不少人对“帘帽”造型表示不理解,评论其为“鬼子造型”。
图源:微博
随后,李宁电商总经理冯晔在朋友圈回应,其造型为“笠型盔”。但受此事件影响,二级市场上,李宁(2331.HK)今日盘中最高下跌12%,最终受挫下跌4.31%,报收55.55港元/股,总市值1455亿港元(人民币约1334亿元),创近五个月以来的新低。作为民族品牌,一向以“国潮”深入人心的李宁,这次做错了什么?
日本“军帽垂布”还是传统笠型盔?
9月20日,李宁在机场举行秋冬大秀,还邀请了华晨宇、陆柯燃、傅菁等明星。
也是这次的新品秀,让一向以“民族品牌”形象示人的李宁首次陷入了“民族争议”,从官方发布视频来看,此次大秀视频约10分钟左右,按照白色、黄色、褐色、绿色等排序走秀,其中绿色出现在约4分40秒左右,几套深绿色的帽子造型被网友吐槽:一眼看上去近乎侵华日军军服,身穿这套新品走在T台上的模特简直就是如假包换的“日本大佐”。
图源:微博
一位法律博主“大风吹奏”表示,“摸着良心说,我个人看到李宁这个设计,第一直观感受就是想到了日本鬼子。然后理性的想一想,李宁这样的民族品牌不至于这样下作吧?然后才会尝试取否定第一感觉。但是李宁,为什么要把这么差劲的第一感觉带给我们呢?”
图源:微博
同时,还有网友发现,李宁品牌的现任总裁钱炜是日籍华人,其1971年出生于中国,1990年赴日留学,毕业于日本关西大学,后改名为高坂武史。其2019年9月加入李宁集团,任执行董事及联席行政总裁,主要负责集团运营工作。
一位名为闻舞的大V认为,对于李宁“倭里倭气”的新品设计,理应旗帜鲜明地反对,无论李宁怎么解释自己的设计理念,至少,在感观呈现上来说,已经伤害了国内消费者的民族感情,李宁不能保持沉默反战标志 潮牌,应该及时回应外界关切。当然,我们也应该理性一些,在整个事情尚未水落石出之际,少一些“阴谋论”,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主要市场份额都在国内市场的李宁,不应该也不会故意挑衅国人的民族情感,哪怕是李宁找来日籍华人钱炜担任高管,也是为了更好地占据市场份额,而不是用敏感历史问题来侮辱同胞。
图源:微博
从造型上来看,最易引起感官误差的便是整体造型中的帽子,李宁此次在常规渔夫帽侧边加入了“垂帘”。日本军帽也有类似设计,俗称“屁帘”,古称“颈绊”,简称“帽垂”,学名“军帽垂布”,是日军配发的制式用具。
日军最早配发"帽垂"是在明治三十二年(1899年),当年7月7日天皇颁布敕令,给占领台湾的日军配发“军帽垂布”,即在军帽后增加三块垂布,用于遮阳防暑降温。
“军帽垂布”广泛使用则是在全面侵华后。日军于1938年6月1日制定陆军略帽,又称战斗帽,并正式配发“军帽垂布”。日本海军陆战队和海军舰艇官兵也先后配戴,日本警防团也采用战斗帽。1940年战斗帽成为日本国民服,战时日本的官员、教师,乃至全体国民都戴战斗帽,战斗帽加“帽垂”是标准的鬼子兵形象。
图源:微博
至今官方微博中并未删除涉及产品的相关图片,也未作出任何回应。但李宁电商总经理冯晔在朋友圈回应,“我们的消费者,对于中国文化的沉淀,教育知识的传承还是少了。同时我们更应该自省,如何在正确引导消费者的过程中,避免更多的误读。”并加上了“笠型盔”的话题。
对于该回应,网友并不买账,认为企业不反思自身问题,还吐槽消费者没文化,有傲慢的意味。
所谓“笠型盔”主要出现在宋朝、元朝时期,其特点是形似草帽,下缘有一圈环形的帽檐。笠型盔是蒙古人常用的盔型,元朝时期为蒙古政权,明代受蒙古文化影响较深,因此使用笠帽式头盔也较多。明代绘画如《出警入跸图》、《徐显卿宦迹图》、《真武灵应图》上均有头戴此类头盔的士兵。
李宁上一次在“民族事件”出现还比较正面,新疆棉事件许多消费者对耐克、HM等相关品牌进行抵制,转而将消费目光转向了李宁、安踏等国产品牌,不少消费者进行“野性消费”。
“野性消费就如同一阵风,来得快去得也快,本土市场在内卷化的过程之中,年轻用户对于品牌忠诚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容易带来因为某个事件引发的冲动型消费,也可以说是非理性消费。”纺织鞋服品牌管理专家程伟雄表示。
李宁近年来依靠“国潮”站稳脚跟,但在国际市场并不具备优势,其虽在2018年登上纽约时装周,但至今海外营收占比仅在1%左右。李宁2009年时就曾表示,“我们要走出去反战标志 潮牌,十年后实现20%收入来自海外”。但现在看来,还有相当一段距离。
凭借“国潮”走出国门的李宁,也早已成长为一个家喻户晓、市值千亿的企业,由运动员李宁、其兄李进、侄子李麒麟三人撑起的李氏家族也进军多个领域,在资本市场大展身手。
大体育布局:
做体育服饰、建体育场地、签约运动员
李宁出生于1963年,是一名体操运动员,运动员生涯中共斩获金牌106枚,国际体联还将4个动作以李宁的名字命名。李宁也因此被誉为“体操王子”,收获无数赞美。
李宁在1989年退役,1990年,李宁创办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运动品牌,可以说,李宁是中国体育史上第一个个人IP。
凭借着巨大的流量和自身能力,“李宁”运动服饰逐步在体育运动服饰行业立足。2004年6月在香港敲钟上市(2331.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