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拍照,插兜、靠着、坐着、挡脸,12个姿势拍出阳光好看照片
67 2024-12-23
汤雅洪 文/摄
青春寄语:因为我年轻,所以有梦想;因为有梦想,所以我努力!
心愿畅想:希望我未来从事的工作,和我心中的美好愿望一样:飞上蓝天!
杨语馨
有着悠久历史的汉服,是最能体现汉族特色与信仰的传统服饰,也是华夏礼仪文化的必要组成。在历史文化名城南京,有很多青年人非常喜爱汉服,其中还有一位是向往着蓝天的未来空姐,她的名字叫着杨语馨。
放飞风筝,更是放飞心愿。
今年16岁的杨语馨,是南京金陵高等职业学校空乘专业的学生。在同学之中,杨语馨不仅容貌非常清秀,天生具有仕女般的古典之美,而且特别喜爱中国传统文化,尤其非常喜爱中国传统服饰——汉服。
第一次接触汉服,是为了参加义卖活动
杨语馨第一次接触汉服,是在她上初二的时候。当时,学校举办元旦义卖活动,杨语馨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来买她的义卖物品,她灵机一动,想到了穿汉服参加义卖活动。她这样的想法与做法的确效果很好,义卖的物品早早就卖完了。
后来,杨语馨通过查阅中国传统服饰资料,对汉服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知道穿汉服不仅是展现外在之美,而且,是在坚持着我们民族的文化自信。
天生具有仕女般的古典之美
有趣的是,她第一次穿汉服走在街上,有人挺好奇地问她:“你是到哪里去演戏的吗?”也有人问她:“你是不是去参加影视表演的?”后来,由于穿汉服在街上行走的年青人越来越多,几乎是随处可见,大家就不觉得稀奇了。
如今,汉服文化正在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呈现,尤其是通过举办汉服主题的艺术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汉服与喜爱汉服。对汉服文化非常关注的杨语馨了解到,现在有许多与汉服相关的节日和活动,譬如:中国华服日,汉服出行日,花朝节,国风大典,华裳九州等等,这些节日和活动,不仅更加广泛地传递了汉服的美,而且也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
每次参加汉服活动语馨服饰,妈妈都陪伴着她。
让杨语馨非常开心的是,妈妈对于她爱穿汉服非常支持。她说:“和大多数汉服秀爱好者一样,我起初穿汉服的发型是‘丸子头’,或者是披肩发,用发簪一插就算行了。因丿为刚接触汉服时,我对发型方面不太懂,只能做些很简单的造型。也不怎么会化妆,可以说是‘素面朝天’。当我看到别人做了精致的妆造,穿上美美的汉服,心中非常羡慕。妈妈看出了我的心思,为了美化我的发型,她开始慢慢摸索,通过看别人发的汉服发型与妆造教程进行自学,然后又将学到的相关知识输入给我,使我知道了唐代发型多为高髻、半翻髻,显得华丽大气;宋朝的发饰以冠和花为主,多喜欢用珍珠作为面靥;明朝的发饰多用点翠或者是烧蓝,风格显得富贵华丽,等等。”
就这样,在妈妈的帮助之下,杨语馨的发型不仅与身穿的汉服更加相配,而且选购的汉服越多越美。
第一次参加比赛,是在初中毕业的暑假
在初三毕业后的暑假中,杨语馨有了许多空闲时间,正巧又遇到了“礼衣华夏汉服模特大赛”,在妈妈的鼓励之下,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大胆报名参加了比赛。
满怀激情,奔向诗和远方。
因为之前没有参加过任何类似活动,没有相关的经验,她只有加强训练,搜集与观看了别人穿汉服走秀的许多视频。为了重点做好几个动作,她对华裳九州走秀的视频先后观看了三遍。当选定了几种动作,她就苦练基本功。
“礼衣华夏汉服模特大赛”初赛,是在句容茅山举办的,有50多人参与角逐。杨语馨经过努力,取得十佳好成绩,顺利挺进江苏省级竞赛,最终成为江苏省省赛40强选手。杨语馨认为,取得这样的好成绩对于她来说,是值得自豪的。因为她当时还是一名在校学生,以往参加汉服活动不太多。
南京市民邹女士夸杨语馨穿汉服太美了
今年4月10日,杨语馨又参加了南京礼乐春秋金陵汉服举办的汉服春游活动。在南京市浦口区永宁街道美丽的河岸花海风景区,她和汉服秀爱好者们一起放风筝,赏花海,感到非常开心!那一天,由于她的形象非常美,成为活动现场的焦点人物之一。
我在汉服活动现场,采访杨语馨之后与她合影。
杨语馨说,自从爱上汉服,最要感激的人就是妈妈。“我到浦口永宁参加汉服春游活动之前,妈妈凌晨三点半就起床帮我做妆造了,她为了帮我盘出最美的发型,忙了3个小时!果然,在当天的活动中,我的汉服造型与发型非常引人注目,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对于自己的未来,杨语馨心怀期待:“希望将来我从事的工作,和我心中的美好愿望一样:飞上蓝天!”
作者汤雅洪艺术简历
江苏资深媒体人汤雅洪,原任江苏工人报《文化周刊》编辑。现任《天下美篇报》名誉主编、江苏省大众书画院副院长、南京市宝楠文化艺术馆高级艺术顾问。由于既精通活动策划、新闻采编、版面设计,又擅长国画、漫画、摄影与“一心三用”边唱边画边写黄梅戏《女驸马》的绝技表演,被誉为江苏新闻界与书画界的“洪七功”。
他从事新闻采编与绘画创作近30年来,采写的200多万字新闻报道、文学作品与800多幅绘画及摄影作品语馨服饰,刊登在全国各地报刊及图书中。创作的许多漫画作品,参加过省级与全国漫画展并获奖。创作的55篇通讯与漫画作品荣获省级好新闻奖,其中有10篇作品荣获省级好新闻一等奖。他参与撰稿的文创图书《金陵印迹》,荣获国际大奖——“班尼奖”。
编辑/爱好诗作 李光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