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街被“吃货”占领 服饰店纷纷变身
昨天,白领陈小姐约了闺蜜去逛纱帽河女人街,不过主要目的不仅仅是买衣服,“现在纱帽河对我来说还是小吃一条街,一边买一边吃,就算不买衣服也是要吃的。”有同样感受的还有刘女士,“现在纱帽河少了些脂粉味,多了些舌尖上的美味。”记者走访纱帽河女人街发现,女人街上的服饰店比以前少了,“取而代之”的几乎清一色是小吃店,且生意红火。有业内人士认为,这与女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有一定关系。
一年开了十多家小吃店 箱包店婚纱店纷纷变身
昨天,记者到女人街粗略数了下,这里共有30多家风味小吃店铺,有板栗、锅贴、寿司、奶茶、糕饼、蛋挞、比萨小吃等。
对服饰店被小吃店“顶岗”的现象,在女人街开了20多年锅贴店的老板娘叶女士深有感触。“我注意了下,去年新开了10来家小吃店。”叶女士说,原本女人街上的店铺基本都是经营服饰、婚纱、箱包、鲜花的,现在小吃店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这也让她这家“老字号”感受到了压力,去年特意推出了鱼蛋等台湾小吃来吸引顾客。
据店主们反映,女人街上的小吃店普遍生意都不错。记者在一家奶茶店门口驻足了几分钟,看到有7位顾客买了奶茶,清一色都是女生。该奶茶店的负责人说,店是去年年底开的,虽然一年租金不菲,但是人流量大,来买的都是逛街的年轻人,忙的时候人手都不够。“一份吧”也于去年底驻扎在了女人街的中心位置,主营各种零食小吃,女店员说生意不错,而该店的前身是卖箱包的。
记者了解到,小吃店的数量还在不断增加。“你看那家大门紧闭的原本是婚纱店,听说马上要变成小吃店了,一年租金要几十万元呢。”一家店铺的老板告诉记者。记者在店铺的卷门上看到一张“冰激凌甜品店招聘服务员若干名”的启事。除了新开的店铺,还有一些前几年“屈身”小巷弄的小吃店,现在纷纷转移到了中心位置。
网购冲淡了服饰店生意 小吃店却几乎不受冲击
与小吃店的红火不同,服饰店的老板纷纷感叹生意难做。“现在顾客过来买东西都比以前挑剔多了,生意不好。”一家女装店的店员说。与之相呼应的是去年以来女人街上服饰店的大批量转让。
是什么让女人街的脂粉味变淡了?“租金太高了,而且人工也不断地涨价,成本增加。”一服饰店店长说。业内人士认为,除了经济环境和租金高的原因外,与电子商务带来消费习惯的改变有关,现在不少温州女人热衷网络购衣服饰店加盟,店面的生意自然就少了。支付宝数据显示,2012年温州用户人均购物支付8333元。而在几年前,网购还未发展的时候,这些钱几乎都是花在实体店铺里。
与之相对的,小吃店则在“地气”方面占据优势:不管电子商务多发达,也无法冲击那些需要现场制作、时时刻刻散发着诱人香味的小吃店,加上自称“一枚吃货”等已成为被年轻人普遍认可并津津乐道的个性标签,女人们边逛边吃是免不了的;一些连锁小吃店的店主不需要承担库存,成本比起服饰店相对小些;此外小吃的品种很多,经营不下去很多就有新的小吃来顶替。
求转型多种途径同营销 存差异风格独特受欢迎
“其实很多女人街的店铺已经开始转型,不少开了网店,在淘宝、微博和微信上与实体店同步销售。”在小高桥经营一家女装店的负责人说,现在服装店也是多方位营销,光靠实体店赚不了那么多。不过也有人认为,对于逛街,女人永远乐在其中,只要抓住女人的心理,进行差异化营销,用独特的风格吸引女人的注意,服饰店仍然可以与网络竞争消费市场。
像附近的谢池巷,好几家经营中高档女装的小店却经年生意不错,虽然价格比较“老”服饰店加盟,但因款式新颖,做工不错,俨然成了小店中的“精品店”,蛮受轻熟女的青睐,一件衣服动辄几百上千元。其中一家服饰店的店员小燕告诉记者,到这里消费的女士一般经济能力比较强,她们都比较注重质量和款式,这些衣服并不是在网上随随便便就能找到的,一般进货也少,卖完即止,客人不用担心撞衫。“虽然现在网购的人很多,但好的衣服不可能便宜,不便宜的衣服总归试了买才放心。”在某事业单位上班的叶女士说,她经常在类似的精品小店买衣服,“我在一家小店买过一件风衣,要价5000元,价格远超商场里那些一般品牌的风衣,但觉得物有所值。”叶女士告诉记者,她也有去网上购物,但价格高的服饰,她一般还是会选择去实体店,毕竟衣服大小质量眼见为实更好,买错了要调换太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