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岁金喜善紫色穿搭美翻了,紫大衣+黑裤袜+高跟鞋,时髦又高级
160 2024-12-23
云南百子映福工艺有限公司的前身是云南春城民族玩具厂,于1995年建厂,发展至今已经二十年多年了,至建立以来企业以传承民族文化“铸造精品”为理念,着重挖掘中国民族服饰文化,在保留原有的民族特色的基础上以民族服饰文化产品的研发为目标研发了以旅游文化、民族文化相关的系列产品。目前为止开发和研制了15个系列,13个品类,单品达到1300余个。拥有67个外观专利、8个注册商标。
百子映福民族娃娃
云南百子映福工艺有限公司的负责人田玉琳获得云南省工艺美术大师、孝道文化企业家等荣誉称号。她的作品曾获首届旅游商品大赛金奖,在2018 “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铜奖和云南省工艺美术“工美杯”铜奖,产品“百子映福”获得民族民间工艺品“知名品牌”荣誉。
百子映福民族娃娃
田玉琳:打造具有云南特色的“芭比娃娃” 将民族文化传承下去
美丽的七彩云南孕育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置身于此的云南百子映福工艺有限公司,奋力拼搏,不懈努力,将富有神奇色彩的各民族服饰文化同艺术融为一体。
百子映福民族娃娃
以中华民族服饰为题材的生产了各式各样的民族娃娃,比如像中华民族大家庭、俏娃娃、七彩阿娃、甜甜阿娃、卡通娃娃、东巴娃、16彩胖民族娃娃等多个系列。其中,在原有木质娃娃的基础上,研制和开发了陶瓷民族娃娃、塑胶民族娃娃、布艺民族娃娃等,分类产品有民族娃娃钥匙扣、情侣民族娃娃、民族娃娃吊坠等工艺品。在以传承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推广和开发研制出民族的对娃、单品的个娃组合成民族大家庭,以团结形式来展现民族一家亲的氛围。
回想童年记忆,确实能在记忆里面搜寻到民族娃娃。畅销程度基本达到在旅游景点有卖矿泉水的地方就会有穿着精致民族服饰的娃娃在摊位上摆放。当时的民族娃娃有一个代名字就是“矿泉水商品”,这些娃娃带着独特的魅力以伴手礼的姿态漂洋过海、走南闯北,向世界传播着中国多彩的民族文化。
去碰触文化里的局部 推广民族服饰文化
传播民族文化需要载体,将民族文化传承下去,必须从局部入手,打造一个文化载体,通过局部带动整体民族文化的跳跃式发展。
目前,企业自主研究生产的各式民族娃娃系列产品享誉业界,产品深受国内外朋友的喜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广泛好评,为云南民族工艺品赢得了广泛的声誉。主要销往全国各地,并出口海外。
百子映福民族娃娃
走进云南百子映福工艺有限公司,桌子上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娃娃,萌化了的大眼睛,时尚中透着浓郁的云南民族风情。它们身穿制作精良的民族服饰,这些民族娃娃以中华民族服饰为主要题材,设计独特、人物造型新颖,手工制作精细、服饰古朴精美,色彩鲜艳明快,民族性强,融民族服饰于文化艺术为一体。同时,田玉琳作为民族文化艺术的挚爱者,在对中国民族文化艺术的深入研究以后发现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服饰有着极高的极高的欣赏及收藏价值,然后积极开展民族文化与民族服饰的保留与传承工作。
百子映福民族娃娃
作为一个旅游大省,云南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少数民族就有26个,在全国占比大,民族文化素材丰富,云南百子映福工艺有限公司就借着云南丰富且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在民族娃娃的制作和生产过程中加入特色的民族服饰元素,以生动的娃娃造型展现云南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文化。
田玉琳说:“这些民族娃娃会给它起好听的名字,这些名字又好记又亲切。游客来到云南旅游,作为伴手礼带上这些民族娃娃,不仅外观精致,而且还可以借助娃娃这个载体介绍我们云南的少数民族文化,从而达到更好地宣传效果。我们公司设计的这些民族娃娃最大的特色在于他们穿着的服饰上有特别明显的民族辨识度,打个比方说你在旅游景点观察过这些穿着各色服装的民族娃娃,当你来到到云南大理,看见腰间围着蓝色围裙的就能知道是白族;到了西双版纳看见头戴‘鸡枞’斗笠帽的就能知道是傣族,这就是这些民族娃娃给人们带来普及相关民族服饰知识的实际性作用。”
百子映福民族娃娃
在谈到对民族服饰文化的了解,田玉琳向记者介绍了几款民族服饰:白族服饰多以白色为主色,白族崇尚白色,以白色衣服为尊贵,白上衣,红坎肩,或是浅蓝色上衣、外套黑丝绒领褂,右衬结纽处挂“三须”、“五须”银饰,腰系绣花短围裙,下穿蓝色宽酷,足蹬绣花鞋,邓川、洱源的姑娘喜戴“凤凰帕”;傈僳族妇女服装的样式有两种,一种上着短衫,下穿裙子,裙长及脚踝,裙折很多,另一种上着短衫,下穿裤子,裤子外面前后系小围裙白族服饰特点,由于各地所穿麻布颜色的差异,又分黑、白、花傈僳三种。
从“9818站娃”开始 诠释传承民族文化是永不放弃
田玉琳的文化传承工作开始于“9818站娃”,这个产品从1995年以来到现在一直是生产量最大的产品。因为站娃的实用性和性价比高,许多学校会定制站娃做民族服饰展示,在学校里担任为学生们讲述民族文化知识的“老师”一角,以活灵活现的形式给学生们上一堂关于民族文化的课——我是中国人,中国有56个民族。
田玉琳带着对传播民族文化的热情一路走来,坚持不放弃是她的座右铭。当问到为什么当初会想到设计穿着民族服饰的娃娃?她向记者讲述了当年的创业故事:“在年轻的时候喜欢跳舞,穿着各色各样的民族服饰跳舞,觉得这些服装太美了。这让我开始思考用什么方式可以把这些民族服饰留存下来,摆在玻璃柜里面。真正想把这件事做下来是因为有一次到珠海看见芭比娃娃时,我就在想为什么我们云南就不能有属于我们云南自己芭比娃娃。芭比娃娃大多是生活装,但我们民族的服饰有自己的特点,等到从珠海回来我就开始重新学美工、学设计、学画画,研究和梳理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服饰样式,力求做出来的娃娃都能原汁原味展现出云南少数民族文化。”
百子映福民族娃娃
“虽然大学的专业是古代汉语,和现在做的事情是不相干,隔行如隔山,但让我一直坚持下来的动力是因为热爱。在不断地挖掘和学习的过程当中,我逐渐发现我们民族自身的文化魅力很大,秉着这股热情,我会挖掘和创造更多更美、大家喜闻乐见的民族工艺品出来,希望能将民族服饰文化传承下去,流传下去”。
田玉琳在制作娃娃的工艺上始终秉着精益求精、诚信、质量臻于至上的理念,眼睛是一个木偶娃娃的精髓,从眼睛开始打造精品工艺,怎么样才能把这些民族娃娃的眼睛画得生动传神,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田玉琳在五六年的时间里,一直都在摸索和练习画眼睛的方法,不断更新和完善画眼睛的技法。“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去参加展览会,有一个娃娃的眼睛我一直在想怎么画才能使它更加灵动和真实,一直在不断尝试,直到凌晨五点还没有睡,终于在展览会开始前把它画出来。第二天观众看到这个娃娃都夸奖神态太逼真了,我的内心很高兴。从那以后我就告诉自己做一件事要坚持下去,永不放弃,过程很重要,所有经历都是一种历练。”田玉琳说。
百子映福民族娃娃
对于这些民族服饰的制作,认真挑选实木作为原材料,对于原材料的选用也是有严格要求。服装、发饰都是纯手工缝制,有些布料虽然是有印花的,但田玉琳觉得这些民族服饰还是应该纯手绣。在制作工程中,要一遍一遍地对服饰不足的方面进行缝制修改,最终完成对民族服饰的展示。想象一下将一个成人比例的衣服缩小到28倍来缝制,可想而知在这样尺寸的布艺上绣花的难度有多大。
“科技+民族特色”让民族文化走得更远
和许多文化产业一样,云南百子映福工艺有限公司也面临传承问题和创新问题。手工缝制耗时费力又枯燥,从磨木头开始到后期的组装,通过手工、绘画,刺绣等工艺将一个木头车制成一个惟妙惟肖的木偶娃娃,需要几十道工序,技师需要很长的时间去磨练技艺,需要足够的耐心和时间,现在很少有人能坚持学下去。但云南百子映福工艺有限公司不断创新,接轨市场,将科技与民族特色相结合,推出会讲话的“科技创新民族娃娃”,用户只需要通过蓝牙将其和手机相连,点开运用程序,民族娃娃就会介绍自己所代表的民族特征、播放民族歌曲,给原本只能作为装饰品的民族娃娃增添不少实用功能,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更好宣传了中国民族文化。
百子映福民族娃娃
对于未来面临的挑战,田雨琳信心十足:“对未来做了许多铺垫和准备,将努力打造具有云南特色的“芭比娃娃”,让我们所有人都能热爱具有特色的民族木偶娃娃,从而热爱民族文化。向有影响力的芭比娃娃产业学习和借鉴经验,不断创新民族木偶的形式,希望通过一个个有特色的小人偶能向世界展现民族的品格、风范、民俗、民风,传播具有云南独特魅力的民族服饰文化、特色文化。还将线上线下齐发力白族服饰特点,不断探索、完善、企业发展理念,形成了一整套品控体系。”
对于未来的期望田玉琳表示未来还将继续致力于打造云南精品的民族服饰展示。做好民族服饰文化和风土人情的传承和宣传。展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力求产品具备实用、观赏和珍藏价值,向世界展现更高端、更优质的中华民族服饰和民族文化艺术。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 杨质高 实习生 张田睿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