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袜子睡觉就像无形的肉桂,是引火下行的好妙招,好处竟有那么多
79 2024-12-23
“我有责任让哈尼族传统服饰文化代代相传下去。”近日,生活在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梅子镇57岁的哈尼族卡多系村民邓国仙这样说。据了解,邓国仙母亲会纺线、织布和剪裁哈尼服装,因此从小受到熏陶,长大后开始慢慢的学习和摸索着制作哈尼族卡多系传统服饰技艺。
生活在宁洱县梅子镇境内的哈尼族属卡多支系,占全镇总人口50%以上,县级民族团结示范单位梅子镇民乐村新寨组、枧河村好龙组更是有名的“哈尼村”。
哈尼族没有文字,文化传承都是口口相传,他们以黑色为美。传统的卡多系服饰以黑色为主基调,妇女将自种的棉、麻采回晒干后将其搓成条状,自捻成纱线,随后用自制的原始简单织机织布,再用蓝靛草进行靛染作成黑色布料。包头为纯黑色圆盘式,包头越大象征生活越富裕,上衣为无领、斜襟哈尼族服饰,绣上的蓝、红、白几何图案是哈尼族受梯田美影响,裙子长及脚踝,裙筒宽大,腰部留余裙摆下翻,系黑、蓝相间围腰固定,身后披挂两条彩色棉线穗子。
据介绍,哈尼族女性传统服饰是哈尼族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这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展现着这个民族的风俗民情。然而随着社会进步和生活的不断改善,各种布料和服装取代了传统的民间手工艺服饰,掌握制作技艺的哈尼族妇女越来越少。可喜的是目前哈尼族传统服饰制作已被列为云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党的一系列民族政策关怀下,生活越来越好的哈尼族同胞在服饰上更为多样化,现在的卡多系服饰将传统之美和现代之美相结合,绣上色彩艳丽的花鸟图案,加入各类银饰制品,如银泡、银丝,佩戴银手镯及银戒指、耳环,根据个人需求制定裙摆长度,更加绚丽的哈尼服饰被哈尼姑娘作为重大节日礼服、嫁衣等。
民族团结一家亲,同谱民族团结曲。没有文化的传承,就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振兴,乡村要振兴,只有不断提振乡村的精气神哈尼族服饰,凝乡村之力,才能守传统文化之魂。文化是民族的魂,文化又源于民间,文化兴则乡村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