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十岁男人:头发花白发型这样剪,干练利落,不油腻更气质
188 2024-12-23
印度以其不可思议的独特文化一直活跃在中国网民的视野里,最近又因为跪舔美国、以及王炸似爆发的新冠疫情而频频出现在热搜里。印度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相比如今我们印象中的脏乱差以及强奸案高发,似乎那些出现在拍卖会上的印度王室珠宝更能说明它曾经的灿烂与文明。
珠宝不仅仅只是美,它用美写满了欲望与奢靡、见证了杀戮与温情、荣耀与没落。虽然印度的王室早已消亡了,但它们留下了无数精美绝伦、价值不菲的珠宝似乎在告诉人们曾经印度王室的奢靡浮华。
最后的辉煌——莫卧儿王朝
莫卧儿帝国 ,由蒙古人帖木儿的后裔巴布尔在建立,可见莫卧儿王朝最初是外族在印度建立的政权,这也是印度的不同教派、分散村社走上了民族统一的开始。到阿克巴及后人统治时期,莫卧儿帝国进入鼎盛时代,疆域空前扩大,超过了历史上任何王朝,领土几乎包括整个南亚次大陆及阿富汗等地,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富有、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巴布尔、阿克巴
1526年,巴布尔在印度建立莫卧儿王朝开始,王室便开始了各类珍贵宝石的搜集,他们通过掠夺、馈赠与购买获取各种珍贵宝石。他们继承了祖先帖木儿的传统,在珍贵的宝石上刻上自己的名字将其作为传家宝留给王室后裔。到第五代国王沙贾汗统治时期,将对珠宝的追捧推向了一个顶峰,各种珍贵的宝石被他用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你认为那些珍贵的宝石只是用作首饰那就太小儿科了,沙贾汗命人用珐琅彩金制作了奢华璀璨的孔雀王座,并镶嵌大量钻石、绿宝石、尖晶石、红宝石和珍珠。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日常生日用品都被镶嵌了无数珍贵的宝石,无不彰显着王室的尊贵与奢华。
沙贾汗的孔雀王座
第五代皇帝沙贾汗统治时期因其奢靡残暴、大兴土木和赋税繁重而发生内乱,被其子奥朗则布推翻。沙贾汗时期遗留下来的一系列问题也导致了莫卧儿帝国的衰落,1707年奥朗则布死后,帝国陷入分裂。莫卧儿帝国衰落后,英法荷葡等殖民帝国在印度争夺殖民地,1849年莫卧儿王朝沦为英国殖民地,1858年,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被授予印度女皇称号,成立英属印度,莫卧儿王朝灭亡,直到1947年印度才摆脱被英国殖民的命运。
沙贾汗掏空国库为蒙泰姬建造的泰姬陵
随着王朝的灭亡,那些精美绝伦、豪气冲天的王室珠宝也随着没落的王室成员而流亡海外,成为没落王族维持生计的宝贝,如今也只是在博物馆或拍卖会上才能看到,且这些珠宝大多数来自印度最辉煌时期的莫卧儿王朝。
沙贾汗与蒙泰姬
神秘宗教色彩的护身符珠宝
不同的宗教在这里交融与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印度文化,而几千年来印度的珠宝与宗教也有着紧密的联系,他们认为黄金宝石可以通灵,具有护身驱邪、逢凶化吉的作用。
■ 九宝宝石
印度教最强大的护身符便是“九宝宝石”,它由九种宝石组成,分别代表了印度占星术中的九个天体或现象:红宝石代表太阳、珍珠代表月亮、祖母绿代表水星、珊瑚代表火星、黄色蓝宝石或托帕石代表木星、钻石代表金星、蓝色蓝宝石代表土星、锆石或金黄榴石代表月亮升起、猫眼石代表月亮落下。
■ 护身符吊坠
这枚吊坠由22K黄金镶嵌祖母绿、红宝石制成,吊坠中央是印度教中的克利须那神和他的两位妻子。
■ 护身符珠宝
这枚护身符,由黄金镶嵌蓝宝石、红宝石、祖母绿、钻石、金绿猫眼制作而成,蓝宝石雕刻成湿婆神的脸部,呈现了湿婆神在无知与贪婪的恶魔上跳舞的情景。在古老的印度教占星术中,蓝宝石与黑暗混乱的土星有关,如果处理不妥,是要招麻烦的,要么谨慎供奉,要么敬而远之,因此蓝宝石经常被用来镶嵌神像。
头巾上的羽饰
在古代印度,拥有大量奢华精美的珠宝是王权与财富的象征,而这个国家似乎男人比女人更爱珠宝,那些精美的珠宝也多数是男性佩戴的,包括头巾配饰、冠冕、项链、耳环、胸针、臂环、手镯、戒指、腰带和脚镯等。在印度莫卧儿王朝时期,贵族男子又佩戴的传统(头饰),所以说头巾配饰对印度王公来说意义更是非凡,是尊贵地位的标志。同时,印度崇尚孔雀与鸟类,羽毛是国家的象征,代表财富与王权,所以那些王公大君的头巾配饰多采用羽毛点缀或羽毛造型。
■ 祖母绿羽毛头巾配饰
这款头巾配饰,由卡地亚约公元1900年制作,明亮式切割的钻石镶嵌而成的多面形基座,并镶嵌有大颗粒祖母绿、钻石、珍珠,点缀印度风格的羽毛,移去羽毛装饰可兼做臂饰,既有欧洲新艺术风格时期首饰设计特征,也融合了当时印度文化特色。
■ 珐琅孔雀头饰
这件珐琅孔雀羽饰是卡普尔塔拉邦大君贾加特吉特·辛格于1905年在巴黎购买的,该羽饰曾被他的第五任妻子——西班牙舞女阿妮塔·德尔加多佩戴。
卡普尔塔拉邦大君和阿妮塔·德尔加多
这件羽饰是由巴黎麦兰瑞于1905年制作的,采用了黄金和铂金材质,通过珐琅和钻石点缀出一只盘旋飞翔的孔雀形象——身体以及羽尾使用珐琅绘制,根根分明的羽毛则用钻石细致排镶,钻石总重150克拉,钻石的火彩又突显了蓝绿黄三色珐琅明快的色彩。
■ 钻石羽毛头巾配饰
这款钻石头巾配饰,最早于1907年由卡地亚制作,1935年又进行了改良,采用了纯欧式风格的设计,以白金为材料,镂空式镶嵌了7颗玫瑰式切割钻石,最下面是一颗梨形大钻,钻石总重约152.60克拉,并点缀白色羽毛。这件配饰的主人是纳瓦纳加尔的王公拉吉特辛吉,最初上层钻石的铺排是分散的,其侄子亲王王公继承人统治期间进行了改良,形制变得更紧凑。是不是感觉在土豪眼里,钻石就跟玻璃一样,随随便便一大块,完全不值钱的样子。
纳瓦纳加尔王公拉吉特辛吉
■ 虎眼头巾配饰
这件头巾配饰由卡地亚制作于1937年,是为纳瓦纳加尔王公迪维加辛吉设计的,选用了前一任王公拉吉特辛吉从卡地亚购得的一颗61.5克拉的金色虎眼钻石,将传统的羽毛替换成了长方形钻石镶嵌而成的羽毛状,体现了当时欧洲装饰主义艺术风格特征,移除配饰的上部分还可以作为胸针使用。
■ 祖母绿羽饰
这件羽饰是罗伯特·林泽勒制作于1910年制作的,设计师为法国人保罗·伊里布Paul Iribe,他将这件羽饰送给了自己的妻子,即女演员珍妮·德瑞斯。但这件羽饰上具有装饰艺术风格的 六边形刻面祖母绿,雕刻于莫卧儿时代(1850年-1900年),刻有花卉、树叶等元素,放射状图形通过蓝宝石、钻石、珍珠连缀而成。这件羽饰被认为是第一件在现代珠宝底板上镶嵌印度雕琢祖母绿的范例。
■ 鸟形头巾配饰
这枚头饰约1875-1900年间制作完成,上面镶嵌了polki 钻石(即钻石保留着原石形式,只有刻面经过打磨)呈现出展翅飞翔的鸟,10颗原石形态的红色尖晶石垂挂于翅膀和鸟喙之下,展现出了早期印度饰品的古朴风格。
■ 珐琅鸟形头巾配饰
红色珐琅绘制主体,翅膀和鸟喙之下垂挂8颗单切割钻石原石。
■ 黄金钻石发饰
这枚黄金钻石发饰制作于1900年代,通过花卉、藤蔓、枝叶等元素呈现镂空细节;发饰以一枚圆形图饰为中心,周围围绕8枚椭圆形图饰,均采用 polki 钻石(钻石保留原石形态,仅刻面经过打磨)点缀。
奢华的王室项链
除了头巾配饰,印度王室男人对珠宝的爱还体现在脖子上那琳琅满目的多重项链,似乎戴少就不够尊贵与豪气了。这个国家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喜欢在脖子上挂着繁多的珠宝项链,真的很让人担心他们的脖子和颈椎会不会经常出问题。
■ 海得拉巴尼扎姆项链
这条项链制作于公元1850—1875年,项链的造型和钻石的形状都极具特色,项链上的8颗看似三角形的大钻石采用了明亮式切割工艺,每颗重达10—15克拉,代表了当时印度宝石琢磨工艺的提升,并在项链中心点缀了圆球形翡翠。项链呈现的透雕细工设计、宝石对称排列、中央吊坠等特征都凸显了浓厚的西方特色。
■ 纳瓦纳加尔红宝石项链
这条红宝石项链是纳瓦纳加尔王公迪维加辛吉于1937年委托卡地亚设计制作的,是20世纪珠宝首饰的巅峰之作。项链选用了前一任王公拉吉特辛吉收藏的一组椭圆形切割和长角形阶梯形切割的缅甸红宝石,印度独立后,项链被送回到卡地亚进行转售。洛尔·吉尼斯夫人曾在1966年参加杜鲁门·卡波特在纽约举办的黑白舞会时佩戴过修改后的项链。
■ 帕提亚拉红宝石短项链
这条红宝石短项链是帕提亚拉邦()大君1931年委托卡地亚制作的,镶嵌了红宝石、钻石、珍珠等宝石,融合了当时印度文化美学和西方装饰艺术风格。帕提亚拉邦大君是卡地亚20世纪20—30年代最重要的印度客人之一,这条项链于2012年由卡地亚骨董珍藏部门修复,并于2019年6月19日在佳士得纽约“奇珍异宝:大君与莫卧儿”拍卖会上进行拍卖。
■ 尖晶石项链
这条尖晶石项链出于卧莫尔王室的珍藏,由尖晶石、珍珠、祖母绿、黄金串制而成,项链上的尖晶石可追溯至公元1607-1608年,且刻有许多铭文,其中包括荣耀尖晶石”(la’l-i ),其所指为阿克巴大帝,他是印度莫卧儿王朝的第三位皇帝,被认为是莫卧儿王朝兴盛的奠基人和伟大的帝王,是一条极具王室尊贵传承意义的项链。而把自己的名号刻在珍贵宝石上,几乎每位莫卧儿王朝的皇帝都干过。
■ 戈尔康达钻石项链
这条钻石项链,原属于海得拉巴大君,制作于1890年。项链选用的钻石均出自印度戈尔康达,由33颗从小到大排列的渐变钻石串成,最大的七枚钻石分别重9.90到24.38克拉。感觉钻石对土豪来说就好比玻璃,随随便便就可以串成一条。
■ 巴罗达项链
这条祖母绿钻石项链,又名Lotus项链或Hindu项链,是巴罗达()大公夫人1950年订制的。项链的链身由几十颗祖母绿和钻石镶嵌而成,吊坠部分中央是一朵钻石和祖母绿组成的莲花,下方垂挂着13颗总重达154克拉的梨形哥伦比亚祖母绿。据说,这些宝石均来自巴罗达大公的王冠。
■ 戈尔康达祖母绿项链与耳环套装
这条项链与耳环套装,原本属于海德拉巴的尼扎姆家族,由黄金制作而成,上面镶嵌了总重150克拉的戈尔康达钻石和47颗戈尔康达祖母绿珠子。
■ 泰姬陵祖母绿
泰姬陵祖母绿Taj Mahal ,是莫卧儿王朝传下来的最大的祖母绿宝石之一,重达141.13克拉,正面纹饰是17世纪莫卧儿王朝代表性的花朵图腾,据考证泰姬陵祖母绿的最初拥有者应该是莫卧儿王朝第五世(1628-1658)国王沙贾汗。后来被卡地亚公司镶嵌(白丽莱茜)颈链,与一件带状头饰、一对祖母绿耳环 及一件胸针夹组成了整套珠宝,并于1925年在巴黎的“国际装饰艺术与现代工业博览会”中展出。
后来整套作品又经过拆解再重新设计,2012年被卡地亚重新镶嵌成了兼具胸针与冠冕功能的珠宝首饰。
■ 帕蒂亚拉邦王公的钻石项链
印度帕蒂亚拉邦王公布品德拉·塞恩,也是卡地亚重要的印度客人,他交给卡地亚制作的宝石数量超过千颗,这条钻石项链是布品德拉·塞恩委托卡地亚定制的用于庆典时佩戴的通灵珠宝铂金戒指多少钱,共镶嵌了2930颗钻石,总重达1000克拉,中央镶嵌的是著名的德比尔斯黄钻,重达234.65克拉。
帕蒂亚拉邦王公布品德拉·塞恩的画像中便是佩戴着这条华丽无比的钻石项链。
胸针与吊坠
■ 美好时代缎带结钻石胸针
美好年代缎带结胸针,1912年由卡地亚制作,最大几枚钻石分别为34.08克拉、23.55克拉、 6.51克拉及3.54克拉。
■ 祖母绿胸针
这枚祖母绿胸针,采用对称的花卉图形镶嵌钻石,主石是一颗月牙形祖母绿,底部是一颗榄尖形钻石。
■ 钻石吊坠/胸针
这件珠宝兼具吊坠与胸针的功能,中间以一颗阶梯式切割钻石为主石,周围围绕镶嵌红宝石和钻石,组成一个花形,流苏由钻石与红宝石串珠而成,增添了佩戴时的灵动感。
■ 多宝石鸟形吊坠
这件多宝石镶嵌的鸟形吊坠,是印度18世纪后期的作品,身体镶满了形状各异的钻石、红宝石、祖母绿,翅膀和尾翼处则悬挂着珍珠。
■ 巴洛克珍珠神话人物吊坠
这款巴洛克珍珠镶嵌而成的神话人物宝石吊坠,制作于公元1575-1625年,创作灵感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用不规则的巴洛克珍珠制作成神话人物的身体,用黄金制作成头部和缠绕在身体上的蛇形,再以印度昆丹工艺镶满红宝石、祖母绿、蓝宝石、珐琅和玻璃,形象生动逼真,神像被认为是印度的蛇神。
■ 迈索尔王国的号角吊坠
这款祖母绿吊坠,源于印度迈索尔王国,以22K黄金制作成号角造型,中间镶嵌着哥伦比亚祖母绿,重达125克拉,黄金底托上还雕刻着阿拉伯文字“和平”,以此象征和平。
腰带扣
■ 祖母绿腰带配扣
这枚由 设计的腰带配扣制作于1920年代,具有明显的装饰艺术风格。搭扣灵感源于印度建筑,以一块八边形阶梯式切割祖母绿为主石,两边镶有阶梯状排布的蓝宝石;最后用钻石铺镶于铂金底座,呈现出饰品大气而华贵的气息。
戒指
■ 「The Shah Jahan Seal Ring」尖晶石珐琅戒指
这枚尖晶石和珐琅戒指,来自卧莫尔王朝沙贾汗时期,黄金搭配蓝色珐琅,镶嵌着刻有特殊纹饰的红色尖晶石。莫卧儿帝国的珠宝通常采用繁复、精密的珐琅镶嵌宝石工艺。
珠宝日用品
为了凸显王室的尊贵与奢华,卧莫尔王朝王室的日常用品都镶满了各种宝石。
■ 珠宝笔盒和墨水盒
卧莫尔王朝时期,通常只有王室和地位显赫的人才能拥有珠宝笔盒和墨水盒,它被视为至高荣誉的标志,也是莫卧儿王朝王室奢华生活的体现。这套16世纪晚期印度的珠宝笔盒及墨水盒,以黄金为主要材质,表面镶满了祖母绿、红宝石和钻石,造型独特,极具异国情调。
■ 珐琅钻石装饰盒
这套珐琅镶钻套装盒,出自莫卧儿王朝1760—1780年,包括一个大盒、八个小盒、以及配套的托盘,所有盒子上都镶满了钻石,并用绿色珐琅作点缀通灵珠宝铂金戒指多少钱,富有印度特色。
■ 玫瑰水喷壶
玫瑰水喷壶,是印度王宫里的一种礼器,饭后或拜访结束后会往来宾身上喷玫瑰水,表示热情好客。宝瓶由黄金制作,表面镶嵌了红宝石、祖母绿和珍珠,是莫卧儿王朝工坊于公元1675-1725年制作的。1739年,被伊朗武士纳迪尔·沙阿洗劫了,并将其作为外交礼物送给了沙皇伊凡六世,现珍藏于俄国圣彼得堡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 鹦鹉宝石饰物
这件鹦鹉造型的饰物,鹦鹉采用了绿色内填珐琅工艺,并结合了昆丹工艺(印度古老的珠宝镶嵌技艺),在鹦鹉全身镶满了钻石、红宝石、玛瑙和祖母绿,其喙上还叼着一颗祖母绿吊坠。
所谓的“昆丹”工艺,是印度一种古老的宝石镶嵌工艺,先在宝石上加一层衬底,用胶将宝石与底托粘住,然后在使用高纯度金箔围绕宝石层层包裹,最后反复敲打牢固,将宝石包裹在金箔里完成镶嵌,通过黄金的折射让宝石更闪耀,外观看上去像西方的密封式镶嵌。
■ 彩色宝石剑柄
这把祭祀使用的宝剑,制作于1880-1900年间,剑柄由黄金镶嵌钻石、祖母绿、红宝石等珍贵宝石制作而成。
■ 匕首饰物
印度果然盛产宝石,卧莫尔王朝王公贵族真的是把珠宝运用到了任何他们可能会用到的物件上,作为靠武力建立的王朝,其子孙后裔自然经常会耍刀弄剑,作为日常佩戴的匕首自然是不会漏掉的。
其他珠宝
■ 「天堂之镜」钻石
这枚名为天堂之镜的戈尔康达钻石,重达52.58克拉、D色、净度IF级、内部无瑕,是世界上罕见的钻石, 最终以651.75万美元的高价被拍卖。
■ “阿尔乔特 II”钻石
“Arcot II”钻石,重达17.21克拉、D色、净度IF、内部无瑕,1760年开采自印度 矿区,是当时阿尔乔特地方行政长官罕默德·阿里·瓦拉加(1749~1795年执政)献给英王乔治三世妻子夏洛特王后的两颗钻石之一,后来这颗钻石被镶嵌在了乔治四世的花冠上,1959年 Harry 在拍卖会中拍得此花冠,取下宝石,并进行了重新切割。
■ 阿格拉钻石
这颗阿格拉钻石,为浓彩粉色,净度VVS1,其来源和历史无法完全考证,但它被认为是第一位莫卧儿君王巴布尔大帝于1526年攻占阿格拉时获得的,1857年被走私到英国。第一个可验证的参考资料出现在1860年布朗斯维克公爵所拥有的珠宝图录中,但随着时间推移,钻石被多次切割,它的重量也随之不断减轻。
扩展内容:印度王朝历史
据说印度没有可信的历史,他们的历史都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而且历史纪年也不完全统一,估计他们自己也无法清晰的弄清楚自己的历史,这似乎也印证了印度人不靠谱、爱吹牛的毛病是几千年从骨子里流淌出来的。
■ 孔雀王朝(公元前322—前185年)
孔雀王朝 ,公元前322至公元前185年,相当于中国的东周末、西汉初年,是古代印度摩揭陀国最著名的奴隶制王朝,因其创建者旃陀罗笈多出身于一个饲养孔雀的家族而得名。阿育王统治时期(前273—前232年),是孔雀王朝的全盛时期,印度古代奴隶制君主专制的集权统治达到鼎盛,疆域广阔、政权强大、佛教兴盛,王朝版图扩展到除印度半岛最南端以外的整个南亚次大陆,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公元前187年,孔雀王朝最后一个国王被推翻,王权衰落,印度重新分裂为许多国家,此后印度半岛再也没有统一过。
阿育王(公元前303—前232年)
从阿育王的画像就能看出,那时印度王室已经十分注重的珠宝配饰。
■ 笈多王朝 Gupta (320—约540年)
笈多王朝 Gupta ,是中世纪统一印度的第一个封建王朝,由摩揭陀国王旃陀罗·笈多一世建立,首都华氏城(今巴特那),疆域包括印度北部、中部及西部部分地区。笈多王朝是中世纪印度的黄金时代,大乘佛教盛行,印度教兴起,超日王统治时期(380—415年)国力强盛、疆域辽阔、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 伽色尼王朝 (962—1186年)
伽色尼王朝 ,由中亚萨曼王朝的突厥族奴隶出身的将领阿勒普特及其女婿萨布克蒂金所建立,因其首都在伽色尼(今阿富汗的加兹尼)而得名,也被称为“哥疾宁王朝”,“伽兹尼王朝”。该王朝信奉伊斯兰教,并仿效萨曼王朝的各项制度,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中央集权官僚体制,由中央垂直管理各个地方。
■ 德里苏丹国 Delhi (1206—1526年)
德里苏丹国 Delhi ,是13至16世纪突厥人和阿富汗军事贵族统治的北印度伊斯兰教区域封建国家的统称,1206年,阿富汗古尔王朝统治德里的总督顾特布·乌德·丁·艾贝克建立了德里苏丹王朝,定都德里,故而得名。其后,320年间经历了没有家族关系、没有种族关系的5个王朝、32个苏丹的统治。1526年,德里苏丹国被莫卧儿王朝取代。
■ 莫卧尔王朝 (1526—1857年)
莫卧儿帝国 ,由蒙古人帖木儿的后裔巴布尔在建立,可见莫卧儿王朝最初是外族在印度建立的政权,从此印度的不同教派、分散的村社走上了民族统一的道路。到阿克巴及后人统治时期,莫卧儿帝国进入鼎盛时代,帝国的疆域空前扩大,超过了历史上其他王朝,领土几乎囊括整个南亚次大陆以及阿富汗等地,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富有、最强大的国家之一。第五代皇帝沙贾汗统治时期因为大兴土木和赋税繁重而发生内部暴乱,沙贾汗被其子奥朗则布推翻,但沙贾汗时期遗留下来的一系列问题导致莫卧儿帝国衰落。1707年奥朗则布死后,帝国陷入分裂。
■ 英国殖民地(1849—1947年),
莫卧儿帝国衰落后,英法荷葡等殖民帝国在印度争夺殖民地,印度被分裂成许多了土邦,1849年莫卧儿王朝沦为英国殖民地,1858年,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被授予印度女皇称号,成立英属印度,莫卧儿王朝灭亡,直到1947年印度才摆脱被英国殖民的命运。
时间的车轮早已带走了那些不可一世的大人物,唯有他们曾经佩戴过的珠宝还是依然璀璨夺目地被传承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