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文化内涵:宽大袖口代表天道圆融,衣服择色主要为正己德行

小小兔 147 2025-04-26

作为我国流传了上千年的传统服饰,汉服早已不再仅只是蔽体增美的工具,而是成了中华文化的象征,在中国人民心中拥有着十分崇高的地位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强大和国民意识的觉醒,汉服更是掀起了一股流行风,吸收了众多粉丝,主动成为它的推广者和传播者,使其能够在新时代同样绽放出美丽的色彩。

而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汉服无论是其设计还是制作,都有着相当深刻的内涵,其内不仅蕴藏着源远流长的文化,更有着人生做人的哲学道理。

一、汉服的产生和发展在中国由来已久1、服装来源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在原始社会,由于当时的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这使得人们常常生活在饥饿和恐惧当中,每多活一天都可以算作是上天的恩赐正如《礼记·礼运》当中所描述道: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

在这种极端困苦的情况下,人们对于衣着自然没有什么追求,只要能够起到基本的遮盖作用即可,材质和美观完全不在考虑的范围之内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们逐渐过上了稳定的生活,不再只是忍饥挨饿,精神方面对于衣物的追求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产生。

人们不仅学会了缝制衣服,而且开始将蚕丝作为衣物制作的原材料,这也正是汉服最开始的起源2、汉服随着中华文化的丰富而跟着改进周王朝建立以后,除了从制度层面实施分封制以巩固自己的统治外,它还着手从思想层面加强对人们的控制,其中最为突出的一点就是礼制的出现。

周公将原先夏商两朝礼仪规定当中有关神明的大部分内容都进行了消除,制定了一套专门在人与人之间可以通用流行的礼仪规范。

随着这套规范的产生,人与人之间的尊卑等级制度也开始产生,每个人都必须按照自己所处的社会等级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否则就将遭受到谴责和惩罚在这样的情况下,汉服的作用便又多了一层——表明社会当中不同人的等级。

尤其是对于那些王公贵族来说,等级是他们最引以为傲的资本,他们也因此格外注重汉服中的等级因素,这无疑对汉服的发展提供了相当强大的动力此后,随着不同朝代的更迭,从汉朝到唐朝,从宋朝到明朝,每一朝的统治者都会在前朝的经验上继续对汉服进行改良,并且呈现出独属于本朝的风格。

而不同时代的普通人,也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审美来丰富汉服,或是对其形制进行改良,或是增加其文化内涵另外,不同文化的传播和交融对汉服制作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如唐朝时期的胡文化便是一个有力的例子正是在这种文化的不断继承和改进当中,汉服才得以呈现出如此多姿多彩的模样。

当然,社会产生力水平的提高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正是由于人们制作技术的提高和各种不同材料的传播,才使得汉服可以被人们制作出更多的形式出来。可以说,汉服就是在随着中华文化的整日丰富而跟着丰富。

二、汉服的形制本身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1、交领右衽在中国绵延了上千年作为生活当中最为常见的方位词之一,左和右在中国历史当中被赋予了相当鲜明的文化内涵——等级尊卑左和右的尊卑在古代时候并不固定,在不同的场合有着灵活的运用,如在宗庙祭祀当中就是以坐为尊,昭穆当中较大一辈的昭就是在左边,而在服饰衣襟上面则是以右为尊,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右衽。

一般来说,采取“左压右”的方法,在腋下的右侧系带固定,就是右衽而由于汉服的衣领与衣襟在古代是相连接的,使得左侧的衣襟压住了右侧的衣襟,衣襟便在胸口呈现出交叉的领口造型,我们称之为交领在长达千年的发展当中,虽然汉服的形式和内涵不断在发生着变化,但交领右衽这一传统却一直延续下来,是汉服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右衽,从中国化也。

2、宽大且较长的袖子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特点在汉服当中,宽大较长的袖子往往不可忽视就算是放眼于全世界的传统民族服饰来看,这样的特点其实都是相当少见的,而这也是汉服的魅力所在这种袖子的设计不仅可以起到遮阳透气和散热的实际作用,同时在形制上也能给予人一种潇洒大气、雍容华贵的感觉。

尤其是在那些用料考究、设计精美的汉服上,这一特点体现得更加突出在舞蹈时,服装的袖子则一般来说还要更长一点,从而形成一种衣袖似水动的感觉,增加舞蹈的整体美感虽然这种设计在日常生活当中会增加行动的不便性,但汉服当中同样也有着小袖的设计,就是为了弥补这一不足。

值得一提的是,汉唐时期多大袖,宋明时期多小袖,其中也体现了一种时代变迁的过程3、上衣下裳是汉服体系当中的重要款式在东汉刘熙所写的《释名·释衣裳》当中曾对上衣下裳有着这样的记载:“上曰衣,衣,衣也,人所依以庇寒暑也;下曰裳,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

”其中,衣就是上衣,裳就是裙子。也就是说,古代人无论男女,其实下面都是穿的裙子。

在上衣下裳的衣服款式当中,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将上衣和下裳分开进行裁剪,然后再在腰部将它们相连以形成一个整体,这类被称为深衣制另一类则是将上衣和下裳相分离的款式需要注意的是,前一类属于常服,无论等级尊卑都可以进行穿着;后一类则属于礼服,只有在祭祀等重大场合当中才可以进行穿着。

最后,上衣的颜色必须要纯正,下裳则可以随意搭配三、汉服背后的文化底蕴是相当深刻的1、天人合一是汉服当中的重要概念在中华文化当中,天人合一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概念不同于西方世界当中将天地与人置于对立关系的传统,我们更主张人和天地是浑然一体、和谐共生的。

人完全可以做到与自然之间的和平共处,而非一定要将其征服或者被其征服正如董仲舒所说:“天人之际,合而 为一”只有做到了这一点,人们才可以在生活当中找到本心,以一种更为积极和洒脱的态度生活下去值得一提的是,也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开始出现了君权神授的概念,将君王的权力追溯到上天当中去,从而提升了君王的神圣性,这倒是与儒家最开始离鬼神敬而远之的观念有些许违背了。

而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汉服自然也从一开始就已经深深沾染上了这一特点从形制上来看,如上衣下裳两部分分别代表着阴阳两仪;上衣的用四幅布代表着一年四季,下裳用六幅被分开的布则代表着一年的十二个月;前面所提到的宽大袖口代表着天道之间的圆融。

因此,汉服的设计和制作当中其实无处不具有着自然元素当人把这些具有自然文化的衣服穿在身上之时,也就代表着人与天地之间的融合从这点上来看,其实汉服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了人们理想愿望的寄托,是我国深厚传统文化的又一重要体现。

2、不同的颜色代表着不同的意蕴在中国古代,我们很早就已经认识到整个世界的运行其实是具有一定规律的,并且一直试图找到这一规律在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的那个时代,古人创建了五行说,将五行看作是世间万物产生的原材料,即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元素构成了整个世界。

无论是事物的产生还是发展抑或是消亡,都离不开这五种元素。在这种思想指导下,青、赤、黄、白、黑这五种分别代表着五行的颜色便被称为了正色。

在汉服制作当中,颜色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比如每当一个王朝建立,都会选择无形当中的某一行作为自己的国色,如秦汉都尚水,他们的帝王服装因此为黑色而如果一个新的王朝取代了旧王朝,那么这个新王朝就必须将克制前一个王朝的那一行作为自己的国色,以此表明自己是获得了上天的眷顾和前朝的失德。

颜色在汉服当中不再仅仅只是为了美观,同时也多出来一种上天眷顾、正己德行的作用,要求人们时刻注意自己的品行,否则就会受到惩罚四、总结总的来说,随着漫长的时间发展以及中华文化的不断丰富,汉服早已不再只是作为一种单纯的衣着出现,其背后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哲学道理。

虽然现如今时代更迭,汉服不再能够作为便服日常穿着,但作为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和体现,我们依旧是需要将其好好保护的尤其是在现如今不同民族和文化激烈碰撞的时代,我们更需要将发扬光大,继承其中的优点和特色,来向全世界展示出我们中华文化的丰富性,使更多人深深爱上汉服。

上一篇: 汉服科普,袖型
下一篇: 即使在夏天也无法放弃的全黑时尚,看5位韩国明星爱豆演绎韩系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