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美人第42天-沙漏型身材穿搭
114 2025-04-23
近日,因养犬而产生的舆论事件引发社会关注:河南安阳一名八旬老人在小区被两只巨犬咬伤,犬只主人拒绝道歉、赔偿,甚至气哭记者;湖北武汉一名女子“拿命来控告”遛狗不牵绳的业主,从32层住宅顶楼天台跳楼身亡这些事件再度引起了网友关于文明养犬的讨论,如何才能让养宠物更好地融入社会治理?
冲突频现都是“放纵”惹的祸9月底,安阳一名八旬老人在小区被两只巨型犬咬伤两只巨型犬在经过老人身边时,突然上前咬了臀部,并把她拖拽到路边犬只主人试图拉住狗,但没有成功事发后,犬只主人拒付赔偿,老人家属向河南广播电视台民生频道《小莉帮忙》求助。
《小莉帮忙》做了9期报道,犬只主人各种耍无赖“躲猫猫”,记者杨小莉在采访中被气哭了舆论发酵后,《小莉帮忙》在系列报道第10期节目中称,犬只主人委托社区寻求和解被咬伤老人一家表示,要求对方在媒体见证下赔礼道歉。
11月19日晚,犬只主人上门赔礼道歉,并表示今后不再在小区内养狗另一起事件更加残忍11月13日凌晨,武汉金地圣爱米伦小区,一名女子从32层住宅顶楼天台跳楼身亡在跳楼前一天卢孝林曾在小区业主群里说,她要“拿命来控告”遛狗不牵绳的业主。
21日晚,认证为“武汉卢孝林家属”的账号在平台发文,称女儿在被狗追赶的过程中,出于自我保护从路边捡起一根小树枝驱离狗,遛狗不牵狗绳的老太太们因此迁怒于卢孝林,每早聚集在她上班的必经之路上围堵,侮辱谩骂最后发展到殴打。
据媒体报道,该小区狗扰民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曾有居民被狗逼得带孩子绕道车库一年多。梳理近年来发生的类似冲突,几乎存在犬只主人遛狗不拴绳等行为,狗在公共场合的过度“自由”,引得冲突频现。
爱恨交加错的是狗还是人“我非常喜欢小动物,自己也养狗,每天下班回家后看到狗狗冲到我面前,会觉得很温暖”市民王先生被朋友称为“丸子爹”,丸子是他家狗狗的昵称王先生说自己养狗非常注意,粪便会打包丢到垃圾桶,避免发生异味;遛狗会拴着狗绳,遇到老人和孩子主动远离。
即便他自己是一名爱狗人士,却也与其他养狗的邻居产生过冲突“有一次在小区里开着车,两只体型很小的泰迪狗就在车头前晃悠,吓得我一动不敢动,而犬只主人就在前面大摇大摆地走着”王先生说,他摇下车窗朝犬只主人大喊,“不小心撞死算谁的?”。
“还有一次,邻居家的小狗跟着我女儿跑,女儿吓得不轻犬只主人笑眯眯地说‘不咬人’,但我还是忍不住回怼,这不是它咬不咬人的事儿”王先生说,他认为宠物是没有错的,错的是放任宠物行为、不负责任的人,“现在大家提起爱狗人士都像贬义词,也有很多人开始讨厌宠物,我觉得这都是某些人造成的。
”日前,济南日报记者发出了一份关于文明养犬的调查问卷,受访者中有17.27%正在养狗,35.45%曾经养过受访者中表示不喜欢狗的仅有10.91%,由此不难看出宠物在生活中的重要性79.09%受访者最难以接受的不文明养犬行为是狗不打疫苗,70.91%受访者最难接受的是公共场所不牵绳遛狗,55.45%受访者最难接受的是狗随地大小便且主人不管理。
不文明养狗行为是否会影响您对狗的看法?60.91%受访者选择了“是”。
身边之变泉城养犬更文明你所在的小区内有不文明养犬行为吗?57.27%受访者表示有,42.73%受访者表示没有而随着今年9月1日起实施《济南市文明养犬管理条例》,文明养犬已经逐渐成为市民共识,身边细节彰显着城市文明的进步。
“其实现在大多数人都已经有了文明养犬的意识”市民陈飞说自己在小区里乘坐电梯时,如果有牵狗的邻居要上来,他们多半会主动让自己先走,很多细节都让他感受到了济南市民的文明——小区里的草坪上竖起了遛狗拴绳的提示牌,路边特地设置了一处塑料袋自取处,方便主人捡起宠物的粪便……。
记者了解到,从当前公安机关接收的各类投诉来看,济南市发生最多的不文明养犬行为是在遛犬不拴绳、犬吠扰民两类问题上对此,公安机关组织专门力量开展每日警情分析研判,对一些涉犬警情高发的区域,点对点加大警力投入。
另外,处罚力度也相对此前有所加强,在新出台的《济南市文明养犬管理条例》中,明确了遛犬不拴绳、犬吠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处罚方式和标准从近期公安机关处罚结果上来看,处罚方式的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单纯给予警告,处罚力度小、屡禁不止的管理难题,养犬管理向管得住、管得好迈出重要一步。
您是否赞成在小区内养狗?52.73%受访者表示赞成。同时,92.07%的受访者认为有必要继续加强对犬只的管理,为文明城市创建再助一把力。
丰富并完善治理手段武汉女子坠楼、安阳“狗咬人”事件发生至今,舆论一直没有平息在大家的广泛关注背后,不难看出文明养犬这个话题,戳中了大众一直以来的痛点事实上,除济南外,国内不少省市都出台了文明养犬的相关规定。
早在1995年,《济南市养犬管理办法》就正式开始施行,养犬管理开始有法可依济南市目前打造了100个文明养犬自治社区,建立了首支泉城文明养犬义警队,采取进社区、进公园、进宠物医院形式,开展文明养犬宣传活动,让文明养犬、依法养犬理念深入民心、广为知晓,切实提高养犬人文明养犬意识,积极推进全市犬只规范化管理。
如何让爱宠真正融入城市、融入社会治理?调查问卷结果显示,82.37%受访者认为应该加强宠物登记管理,79.5%受访者认为应该在社区为单位设置专门宠物管理机构,71%受访者认为应该对宠物饲养者是否随身准备垃圾袋、小铲子等相关工具进行检查,50%受访者认为应该继续加强处罚力度。
近日频现的冲突引发舆论关注,也成为文明养犬的推动。让宠物真正融入社会,值得我们期待。
>>微观点丰富并完善治理手段由于人与人之间在文明理念和文明习惯上存在差距,往往会产生观念上的不一致和行为上的不协调不文明的结果往往是非常可怕的,在理论上被称为“公地悲剧”“破窗现象”当少数人的不文明行为没有得到有效制止和惩罚时,更多的人会效仿,进而形成“公地悲剧”。
小到一个水塘,大到一个国家和人类社会,持续的不文明行为造成的后果是难以估量的因此,所有的社会科学理论均认为,必要的约束和惩罚是维系文明最重要的手段有的养犬人士尚未理解相互尊重的重要性,我行我素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这样的行为毫无疑问会对他人造成干扰和影响。
当社会上大多数人认为不文明养犬行为需要重视时,城市管理部门就需要考虑如何丰富和完善治理手段目前,我国从国家到地方均已发布了多份与宠物饲养相关的法规,法律基础已经夯实,治理不文明行为有法可依有的执法部门只在接到居民投诉后才启动执法,这对大多数不文明养犬的人来说很难起到震慑作用。
执法部门主动出击,只要证据确凿,养犬人就必须接受处罚,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切切实实的震慑效果同时,犬只犯事是因为犬主没有按规定管束,犬只粪便未清理也是因为犬主违反相关规定,犬主是责任人,按例均应接受处罚执法不涉及宠物归属权,就可以避免某些人耍赖耍横。
当然,目前的处罚措施还需要完善,当事人什么违法情形施以什么处罚,在什么情形下可以扣留和处理犬只,使处罚有可操作性(网易号 南方都市报)法规是“紧箍咒”也是“保护绳”此前媒体多次曝出不文明养犬惹出的祸端,这些悲剧都告诫我们,“伤不起”了,规范养犬已经迫在眉睫。
如何文明养犬,让狗能够与人类更好地共处,让公共场所更有秩序、更有安全感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急需解决的难题文明养犬一方面需要狗主人从我做起,放弃侥幸心理,自觉、自律,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另一方面,在一些人的文明素养和规则意识总是“慢一拍”的情况下,还需要相关部门加大执法力度,通过提升法律的震慑力和违法成本,给失范的养犬人以强有力的惩戒,倒逼狗主人文明养犬。
其实,处罚不是目的,目的是养成规范、文明的养犬行为。法规是“紧箍咒”,也是“保护绳”,文明养犬护佑的一定是你我他,我们一起努力!(百度百家号 人民资讯)
>>记者手记>>记者手记尽责才是真爱青年越来越多,宠物也成为人们的一种精神寄托小猫、小狗虽然不会说话,却真实给予了孤独的人们陪伴和慰藉,是人类的朋友正因为它们是家人、朋友,主人更应该尽职尽责,因为对宠物而言,只有规范的管理才是负责的表现——。
公共场合牵好绳子,不仅是为了不吓到别人,还为了它们不走失、不遇到危险;随手捡起排泄物,不仅是为了公共环境,也是培养宠物的卫生习惯,到头来受益的还是主人自己;定时打疫苗,不仅是为了宠物健康,更是为了自身健康……这一切,都是为了让“家人”免受恶意和白眼。
宠物主人们,如果您认为规定和法律是冰冷的,那就以对“家人”、对朋友的爱为名,牵好爱的绳子。(来源:济南日报)编辑:刘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