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小妹子穿长裙不好看?那是因为你不会穿
120 2025-04-19
【 医院 油画 (源于网络)】“我顶你个肺!你要跟我说那个做肺部手术的地方?打住!”一提到“胸外科”,很多人会双手合十,祈求菩萨:自己余生最好别去那个充满了恐惧、焦虑和未知的地方是的,人都喜欢往好的地方想,我也是。
但命运常常捉弄人,有时不去还不行2024年11月上旬,正是退休老人结伴外出赏秋的好时节,我却在瑞金医院6号楼4楼胸外科病房里住了一个礼拜——由胸外科最年轻的副主任医师韩丁培为我摘除一个肺部小结节因为之前我和你一样,从未去过那个地方,所以,下面我说的这次难得的。
住院体验,你一定是闻所未闻作家斯蒂格•拉尔松(Stieg Larsson)在《龙文身的女孩》中说:“人类总是被他们最害怕的东西所吸引”心理学家埃克哈特•托利(Eckhart Tolle)在《当下的力量》中提到:“恐惧是假的,因为它是对未来的想象。
”哲学家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在《快乐的科学》中则说得更直接:“你必须有勇气面对你最害怕的东西,只有这样你才能超越它”预防针都打好了,接下来开聊我的《聊斋》新篇——胸外科病房一周游记。
我的治疗大师韩丁培医生的医术医德这里就不重复了(参阅我的另一篇《上海之宝》),这篇“游记”,只是聊聊这胸外科住院是个什么感觉,与我同期治疗的病友,他们都是些什么人,以及病房里闻所未闻的故事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宝贝别怕!。
大房间住一天35元“你要住单间吗?”当我11月初来瑞金医院6号楼4楼的胸外科病区护士台前报到时,一位安排床位的中年女护士和蔼地、轻声地问我我一问,二人间400元一天;单人房800元一天,不算贵,我出得起。
但大房间人多有生气,信息多,故事多,见识多……对我的诱惑力实在无法拒绝人生难得,到此一游管他人多嘈杂,我又睡不了几天;人可住,吾亦可住也谁叫我这么好奇呢?“我就睡大房间好了”,我大声回复她四楼大大小小病房十来个,六个床位的大房间约四个,我进了其中一间。
进门两侧,分列三个床位,护士让我睡右侧中间床这个位置属于“C位”,屋内场景一览无余,“人世活剧”昼夜上演,而且“音响效果”极好。
【医生 油画 (源于网络)】若说三十年前,一听到“胸外手术”,恐怕人人都会汗毛管竖起,那不就是“开膛”呗,锯掉几根肋骨,然后对胸腔内器官,如肺、食道、横膈等处的肿瘤等疾病和创伤进行所谓“开放式手术”治疗。
其带来的疼痛,堪称众多手术之首,难怪人们闻之色变现在这种“开膛”方式已经很少用了,切除胸腔内各类癌肿,都用上了创口小、出血少、治疗时间短、痛楚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的“微创”手术——在胸部(多数在侧面腋下)打一个或数个几厘米的小孔,1、2个小时即可完成老底子耗时半天的手术。
从青少年到耄耋老者都可实施瑞金医院胸外科基本采用微创手术施治所有病员入院后即安排抽血、验大小便、X光、心电图、胸部CT、B超、头部核磁共振、肺功能等各种检查病人手术台下来,身上插满了管线,有心电监护仪,随时监测血压脉搏心电图;有引流管,排出胸腔内创口血水;大多有导尿管,还要戴吸氧管、镇痛泵……那阵仗,看看挺吓人,其实,都是很短时间。
术后恢复是以小时计的,一个小时一个样,8~12小时后可撤除心电监护仪,拿去吸氧管,24小时后可拔除导尿管,这时人就可以下床活动不下床,康复医生也会扶你下床,背着引流收纳桶和镇痛泵两个“包包”,在病区廊道里兜几圈。
我观察了与我同期入院治疗的病友,住院时间基本没有超过1周的最快的是我隔壁房间里一位身形壮硕的安徽砖瓦匠,他拿掉14mm肺部结节,第一天早上进来,立即唤他术前体检;第二天上午继续检查,下午就进手术室;第三天就见他下床活动,傍晚医生就拔除他的引流管,关照他第四天上午办出院手续。
全过程只有三天!到第四天上午,我见这哥们还坐在病床上吊盐水,便好奇地问他,医生让你出院是大好事呀,怎么还不去办手续?”他说:“他们批准我出院,我偏不走,这么快就结束了?我要他们把盐水再给我吊几瓶,我要再住一晚,明天再走……”
竟然还有治好了赖在胸外科的!简直颠覆了我的三观后来想想,他也不无道理,他这一出院,不是回农村就是上工地,如要“巩固、巩固”,哪里还有瑞金医院外科病房这样“理想的地方”?不就如同来上海“旅游”多玩一天吧,也是对自己负责呀。
这时我才了解到,瑞金医院胸外科的6人大病房里,一个床位一天只收35元。
【 牙医 油画 (源于网络)】享誉长三角的“华东医院”我入住的大房间睡6人几天后治愈出院4人、又进4人一周里,我前后共接触了9位病友请你猜一猜,包括我在内的这10个人里,有几个上海人(包括近年移居上海的“新上海人”)?。
告诉你,就我一个上海人其他9位都是安徽、江苏、福建、浙江的病员那他们都是些什么人?都得了什么病?安徽4人:其中建筑民工2个(肺结节、肺癌各一,体检查出);煤矿工1个(肺结节,门诊检出);夜店经理1个(肺结节,体检查出)。
江苏2人:老农民2个(不排除年轻时外出打工,都是肺结节、体检查出)福建2人:其中厨师1个(肺结节,体检查出);医生1个(纵膈膜良性肿瘤,体检查出)浙江1人:退伍军人、老农民(食道癌,体检查出)除了一位因咳嗽不适去医院门诊检出结节(良性炎症结节),都是经体检检查出来的(包括本人)。
拿掉的包括恶性结节(原位癌肿瘤),早期、早中期癌肿瘤,以及非癌肿瘤、结节等,都是治愈出院邻省人之所以选择瑞金医院来做手术,除了信任这儿优质的医疗设施和高超的医疗团队,还因为当下的医保体系为他们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便利:
一是城乡老百姓都已享受到不同形式的医疗保险,可以报销掉3/5至4/5的医疗住院费;二是外省来沪就医,回家都能与在本地就医一样实现报销在胸外科四楼病房门口,张贴着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和主治医师的照片,他们都是博士、硕士或教授、副教授,是医院胸外手术的领军人物。
这几十张照片之外,还有他们各自的搭档团队——几倍数量的住院医生、助理医生、见习医生构成了强有力的瑞金医院胸外科专业治疗阵容除了四楼病房,胸外科还有七楼病房,里面是同样阵容的一流医治团队,还设有ICU病房,能实施更复杂的手术、救治更加危重的病人。
这一切表明:全国顶尖的上海瑞金医院及其精英医疗团队,每天每刻都在为来自华东各省的广大老百姓,提供堪称世界一流的胸外手术诊治服务我跟护士小姐姐说,瑞金医院名字还是改成“华东医院”吧,你家才是正宗的华东医院(上海另一家“华东医院”,倒是上海病人居多)。
小姐姐听了会心一笑说,“你说的倒是蛮像的”。
【外科医生 油画 (源于网络)】我们村大病都奔上海我刚进来时,床对面是一位无锡老人,年纪69岁人看上去挺睿智、清爽,以为他是搞经营的一问,是无锡乡下种地的老农民我问他,你怎么会到瑞金医院来的?他说,9月份在无锡乡下体检做了CT,发现肺部有东西,随即又自费花了7千元,做了专门用于肿瘤诊断和监测的“派特CT(PET-CT)”,影像报告肺里有个26mm的结节。
“拿到报告,我就直接从无锡来瑞金医院就诊了,开刀医生是门诊医生推荐的,也是一位副主任医师”“现在无锡到上海高铁很方便的,小孩用小车把我送到高铁站,我三刻钟就到上海了”,老人说我见他一个人,便问他家里有没有人来?他说:“老太婆在乡下一家工厂食堂里做饭,没时间来,我兄弟明天来陪我”。
“好像无锡市也有好的医院吧?”我好奇地问“是的,无锡市人民医院挺不错的,去那里的人也很多现在上海看病也一样方便,我也没多想,就直接来瑞金医院了,”老人不打嗝楞地说又补充一句,“我们村里有大病都来上海看的”。
“你们乡下每年都有体检吗?”我又问“今年头一次全村开始体检”,老人说“那你太幸运了!”我对他说,“第一次查,就查出了一个隐患”“是的,是的”老人点着头说隔天午后,老人做了近2小时微创手术,回到病房第二天,他精神好了点,与我谈起手术情况,说胸部侧面打了两个洞。
我问他疼吗?他说还好看他引流收纳桶里,血水集了近半桶不疼是假的,老人的意志、坚忍是真的——直到出院,我都没听到他哼过一声下午他哥来探望他我对他哥说,老人很吃硬,做了手术好像没做过一样老人说,“我这个手术算不上什么的,我堂兄那个手术才吓死人呢!”。
“六年前,堂兄得了一场大病,肚子里长了一个肿瘤,发现晚了,长了很大,和其他脏器粘连在一起,当地江阴医院开始时诊断为炎症,消炎药水挂了一阵没效果,再到无锡人民医院看,说这样大的肿瘤,他们医院治不了,开了两份病危通知。
家人见状立即把他送到上海瑞金医院请普外科一位主任医师看的,他说能治,把我堂兄收下来了”,两位老人你一句、我一句地对我诉说六年前发生在他家的那个天大的事“结果手术动了11个小时,肚子横切一刀,肚皮都掀起来了”,老人做了个脱套衫的动作说,“前前后后总共花了100万,最后还是瑞金医院医生把我堂兄的肿瘤摘掉了、把他的病治好了……现在他天天在家里打麻将,人活络得不得了”。
第一次听到这样惊悚的故事,难怪无锡老乡有大病都奔瑞金医院来了老人术后第三天,医生帮他拔去引流管,通知他可以出院了拿到出院报告,我好奇地问他拿来瞅瞅,我看到,他的出院报告上写着,“诊断结果:恶性肿瘤肺癌;手术:摘去右上叶;治疗结果:痊愈”。
我问他,“医生有没有要你回去再做化疗、放疗什么的?”“没有呀”,他明白地回答道别时,我跟他说,你这次来瑞金医院“旅游”一次,收获不得了,肺癌都拿掉了,这下你回到无锡家里要办酒席了老人笑眯眯地说,“酒席就不办了,家里庆祝还是要庆祝一下的”。
【 医生 油画 (源于网络)】术前半年,术后四天,满血复活我刚入住时,我的床上还躺着一位在办出院手续的矮瘦老头(不在我上面统计的9人里)他走后,无锡老农告诉我,“这老头挺厉害,早前胃癌割了半个胃,现在又患了肺癌,又来拿了一叶肺,你猜他多大了?九十二岁!——这个老农民,真是抗癌老英雄”。
我听了挺感动,同时也很受鼓舞——现在这个治肺癌外科微创手术好像蛮平常嘛,92岁老人都能治愈出院还有一个厉害的睡我左侧斜对面的,是一位40几岁的病人我进来的前一天,他刚做好手术人剃了个光头,眉毛胡子都没有,面颊削瘦,肤色刷白,不说话,看上去蛮恐怖。
他老婆在一边服侍他,照顾得无微不至,但是喂它吃东西,他什么都不吃,还对她瞪眼发脾气经过几天调理,他情况开始好转,会坐起来,也吃点东西、开口说话了他说,他老家在东北,婚后随老婆住在马鞍山曾在工地上干活,烟不离口。
今年四月里,检查出肺部有个30毫米的肿瘤,但处的位置不好,与血管靠得太近,无法做微创手术就到上海瑞金医院挂了专家门诊医生一看,给他制定了一个特别的治疗方案,先用药物化疗,把肿瘤缩小,再微创手术切除“医生给的那个药特别好,一个疗程下来,肿瘤就变小了……我半年里弄了4次化疗,肿瘤原来乒乓球大,后来缩小到衬衫纽扣般大了……就是副作用太大,每次化疗后胃口都不好,吃了就想吐,头发眉毛都掉光了”。
“我化疗是在瑞金医院北院(嘉定)做的,每次做,药都是我开刀医生亲自开的,从市区总院配发到嘉定北院,用无人机运来的……”我搓,竟有这样牛逼的事?瑞金医院已经这样先进了?我不禁向护士小姐姐求证是否真有无人机送药的事。
小姐姐说没听说后来我了解到,两院间确有快速物流专线,由专职快递员在两院间运送药品等医疗用品另外,智能物流机器人在医院内部配送药品等物资也已实施无人机还没有开始四天后的早晨,他老婆去帮他办理出院手续,他坐在床边,我见他面色红润,嗓音响亮,穿上了自己的衣服,戴上了绒线帽,看上去已经与常人一样了。
这是复杂治疗的一例,延续了大半年。“我们前前后后花了11万,自己掏4万,他算命大的”,他老婆对我说。我问他:“以后还抽烟吗?”“那还敢抽!”他大声地回答。
【 候诊 油画 (源于网络)】手术痛不痛?永远的迷几乎每天,都有一中年护士召集所有明天做手术的病员在走道上“开会”,征询大家是否要背一个“电子镇痛泵”——一种如便携式半导体收音机般大小,背在身上、自动往静脉注射麻醉剂的仪器(另计费)。
用过的,有说没啥作用的;没用过的,又没人敢拒绝这个据称能“有效减痛”的宝贝说实话,这东西有多少作用,我用过了也说不出由于手术部位不同,创口大小不同,各人耐受力不同,无法统一回答“做了胸外微创手术后疼不疼”这个大家特关心的话题。
就我普遍观察,我房间10人中,术后麻药消失后,包括我在内8人都没吭声,问痛不痛,大家都会说创口位置和胸腔内呼吸、咳嗽时有点痛,但都不觉得是个大事只有两人对医生说疼痛难受偏偏这两人睡在我的邻床右床,也是一位来自无锡的老农,67岁,比我对面的无锡老农小2岁。
他微创拿了一个18mm左右结节,但由于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似乎恢复得比较慢老头一直在说,痛得不得了,一会儿躺下,一会儿坐起,怎么也不舒服到第三天,也不愿下床走动医生来过几次,跟他说,你不下来走走,增加肺活量,肺不能充分打开,以后回去会有后遗症的,老头不太听得进去,勉强下来走了一圈,又回到床上叫疼。
特别是到了夜晚,睡不久就会呼唤老伴摇他坐起来,喝口茶,再睡下……如此反复数次,直到天亮而偏偏他的床轱辘又坏了,摇起来会“咯、咯、咯”地响老伴觉得动静太大了,怕影响别人睡眠,就向护士报修修理工来修了一会,晚上响声依旧。
持续几天,估计老伴实在吃不消了半夜里老头呼了半天,老伴依然躺在地铺上酣睡我左床陪夜的小伙子闻状,跑到他老伴身边把她唤醒“昨晚你先生慧娟……慧娟……,一直在叫你,你没听见吧?”第二天早上,我学着老头的叫唤,对他老伴说。
老两口腼腆地笑了“啊,我太好睡了,”老太说“啊,那是她的小名,家里一直这样叫惯了”,老头怪不好意思地说我出院那天,他老伴非常羡慕,说,“你比我们晚来,却比我们早走,我们还要呆一天,医生终于同意下午来帮他拔管了”。
【 听诊 油画 (源于网络)】另一位疼痛受不了的睡我左床那是一位帅锅,高个子,留长发,大眼睛,五官端正,穿着时尚针织外衣,背上还有一个大蝙蝠侠刺青(换衣时露出),咋一看,像个演艺界出来的他比我晚来一天,但同一天手术,拿掉一个12mm结节。
术前两天检查,他都不睡在医院,说跟医生请了假,并悄悄向我透露,这医院的菜太没味,他是溜出去吃烤串了清早6点,见他又溜回病房,像个夜猫子一般手术那天,我问他,家里有人来吗?他告诉我,来瑞金医院没敢告诉家里,晚上由他好友(另一位东北帅锅)来陪他。
又告诉我,他今年29,依旧单身,老家在合肥郊外乡下,他蛮早就出来挣钱了,现在与人合伙在上海开了几个酒吧和夜总会,他担任经理,“天天晚上要陪客人喝酒”他的手术安排在晚上,回病房后,可能麻药(过敏)反应,下半夜直到第二天晚上,都一直说恶心,没胃口吃东西,说创口疼痛受不了。
医生几次半夜给他打止痛针,好像效果都不太明显我跟他开玩笑:“看你这高大威猛的样子,以前没少与人打过架吧?怎么这么不耐疼?手术不就是等于打架划了一刀嘛!”“那个还真不一样”,小伙子边说边捋起袖管,让我看他左手臂上的一道四厘米左右的横刀疤。
“你看,你说的不错,我以前是和人打过架,手都被砍过,但那个疼痛与这个手术不一样,这个实在受不了”我俩同一个医生团队做的手术,我看过他的引流收纳桶,里面的血水与我的一样,也是少得几乎看不到他问我,“你怎么就受得了?你不觉得疼?”我说,“疼是疼的,但可以承受。
”原本他和我一起出院的,因为他术后没怎么吃东西,身体恢复得慢了一拍,医生令他晚我一天出院看到我换衣服准备出院,他无比羡慕地对我竖起大拇指: “还是你老爷子厉害!”“你也快了,明天出去又是一条好汉,稍安勿躁。
”我安慰帅锅
【 外科医生 油画(源于网络)】回到2025年的温暖阳光下出院拿报告时,参与我手术的助理医生告诉我,你这个结节已经帮你彻底拿掉了,冷冻切片报告是原位肺癌肿瘤,假如把癌症发展分成“1到10”10个阶段,“你这个相当于0.1阶段”。
那一刻,我真心感谢瑞金医院每年一度的体检筛查,感谢瑞金医院小结节专科门诊的精准判断,更感谢瑞金医院胸外科韩丁培副主任医师和他的医疗团队、护理人员的高超医术和服务当然,还要深深地感谢其他医生团队,对病房里所有病友的医治。
病友中的绝大多数都与我一样,生平第一次踏进胸外科病房,体验着前所未有的医治全过程除了前面提到的几位,另几位也令我难忘那位浙江乐清来的老农,来这儿切除食道癌肿瘤他进来时嗓门特大,晚上一直大声嚷嚷用手机与家里老伴聊天,估计来得匆忙,漏带了生活用品。
他指挥着儿子开车帮他送来,儿子夜里开车,他又是一阵嘱咐,引来对床的无锡老夫妻一阵抱怨“你这样深更半夜打电话,别人家都没法困觉了……”我感觉他蛮像个(喜欢指挥人的)老干部第二天早上,我问他做什么工作,他说在家种地。
“我年轻时当过兵,当的是炮兵,部队在江苏”,老头自豪地说难怪他嗓门这么大!“乡下体检查出了食道上有个东西,我都没有什么感觉,儿子急着把我送这里来了”,老头笑呵呵地说“你是不是很喜欢喝酒呀?”我自作聪明地揣摩他的病由。
“我不喜欢喝酒”,老头明明白白地说这可把我整懵了他的术前准备与术后护理特别复杂术前一天不仅不能进食,还要吃泻药,把消化道内彻底排空这可难为了老人,看他一次又一次跑卫生间,半夜里几乎一小时一次,手术那天早上,他对巡房医生说,一天不到已经拉了二十多次。
当过兵的果然是令人钦佩的硬汉另一位患了纵膈膜肿瘤的是位年轻的医生,在福建一家医院工作,也是体检查出他太太在上海浦东医院做化验师,两人估计是医学院的同学查出疾患后,太太力主他来上海瑞金医院治疗,并托在这里工作的医生同学帮他挂了号。
估计是家里的顶梁柱,家里除了妻子,丈母娘、父亲都来了,三个人照顾他术前他跟我说了病情,我说那地方可能是良性的他说,是良性,但长得蛮大,不拿也不行术后开心地告诉我,肚子上打了两个洞,肿瘤已经通过微创成功拿掉了。
我向他祝贺
【诊断 油画 (源于网络)】还有位来自淮南煤矿的壮汉,由瘦俏的妻子陪同,术前妻子不时地削水果喂他吃,两口子轻声说话,颇显恩爱只是到了夜晚,老公鼾声如雷,声震屋外廊道几十米还好他来得早、走得更早他晚上手术,隔天上午医生查房时告诉他,“你那个开出来不是恶性的,是个炎症结节,下午就可拔管,明天早上出院。
”“不过你身体太不注意了,肺里都是白沫,炎症蛮严重的,回去还要继续消炎治疗”“他是太不注意了”,一边的老婆附和着说“他咳嗽那么厉害,我一直叫他去看,他偏不肯,就是要去单位工作”哎,他真是个工作狂!话说当下一份好工作也确实来之不易,就是太爱工作了,事业心重,好胜性强,却忽略了对身体的关注。
“祝贺你没大病,劳动模范!”我对他大声说“呵呵,呵呵!”他憨厚地笑着他俩走后,护理员阿姨对我说,你看他身体强壮,又不是那个恶病,但刚才我在楼下见到他们出院,那男的路都走不动,都是他老婆扶着他走唉,肺炎也耽误不得呀!。
在即将结束我的这篇“游记”时,我还在牵记着这9位素不相识、不知姓名、同处数日的病友在2025年元旦第二天下午的温暖阳光下,我想象着:无锡、乐清的几位老农应该在家里的庭院里晒太阳,或者与邻友搓麻将;福建的厨师应该又来到灶台前,拿起了称手的熟铁颠锅;。
福建的年轻医生应该也穿上了白大褂;淮南矿工估计修养一月,已经治愈了肺炎,回到他一天都离不开的岗位;合肥小帅锅想必已回到他的夜店,依旧夜夜与客人把酒言欢;凤阳的农民工,此时已经回到工地,做春节前的最后冲刺,赚好钱回家过年;
马鞍山的农民工估计还在家疗养,他疗程较长,折腾较多,但春节之后,必是一条好汉他们中的多数人都和我一样,自己掏了1、2万块钱,续了一条命这群普通老百姓在上海瑞金医院胸外病房的“深秋一周游”,你说值不值?病人恢复了健康,回到了各自的生活中。
而胸外科的医生、护士和所有的白衣天使,依然日复一日,夙夜匪懈,在无影灯下,在病房里忙碌着,为一批又一批病人排除致命的隐患……这是他(她)们的工作,更是崇高的使命。
尾声胸外科病房和病友的故事暂时告一段落最后转述一些来自医院的喜大普奔的医治信息病房走道里,挂着胸外手术演示视频,以及图文并茂的科普壁报,从中得知,不仅昔日的“开放式手术”如今已被“微创手术”普遍取代,而且微创手术也在近年不断地进步、优化、提升——。
从多个手术切口的“多孔胸腔镜微创术”,到缩小至一个切口的“单孔胸腔镜微创术”;从依据CT造影(基本)定位,到实时电磁导航(精确)定位;从麻醉、手术分别实施,到“麻醉手术一体”进行……我还得知,近十多年里,一种叫“结节消融术”的胸外微创手术,即通过物理手段使结节局部组织温度升高或发生其他变化,促使局部组织最终出现气泡、间隙,达到消除结节的一种新技术,已经在肺部5~8mm微小结节的治疗中开始使用。
她能更大程度地简化手术,减少手术时间和痛楚
【 结节消融术已开始临床应用(图片源于网络)】更让我耳目一新的是,瑞金医院胸外科已经开始了“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手术”的临床应用,这一技术的发展,使得手术操作更加精确和稳定,进一步减少了手术时间和患者的痛苦。
哦,还有一个你绝对感兴趣的好消息——现在手术创口的收口已经不用缝针了,昔日令人恐惧的“缝了几针、几针”已经成为历史现在采用“拉练式创口贴”,往创口上一贴,几根“塑料拉练”一拉紧,创口就紧合了,待长好后,创口贴自动脱落,再不需要“拆线”。
这个真是太神奇、太暖我心了瑞金医院是全市全国三甲医院的一个缩影这难得的一周游,让我真切地体验、见识到,一批批年轻有为、视野广阔、技艺精湛的医生,正在源源不断地壮大我们的医疗团队;各种诊治技术正在快速地、不断地进步;先进的医疗诊断设备、药物更是日新月异——这让我们对当下中国的医疗体系和未来的三甲医院,充满了期望与信心。
【“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手术已投入临床应用(图片源于网络)】白求恩和马海德认为,医疗资源应该服务于最需要的人,尤其是劳苦大众;医疗不仅是治病,更是改变不平等的重要工具事实让我见证:尽管我们的医疗体系、医疗改革还需进一步建设和完善,但这个体系,。
是个平等、普惠老百姓的体系;包括瑞金医院等32家上海的三甲骨干医院,确确实实为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和上海4省一市的大病病员提供了有效的医疗保障,为他们延长了期望寿命而这4省一市总人口2.3亿,接近日本人口的一倍。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以真实体验者的名义,对中国的医疗体系,对每一位中国的白衣天使,深表感恩!【 2025年1月2日 / 上海 / 纪实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