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8秒破百,男人最想要的SUV之一!老车主试驾Jeep牧马人
170 2024-12-23
上海人的服饰,往往以时髦得体、华而不贵、雅而不俗让全国人民羡慕,即使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服装都是在一片“蓝灰色”笼罩下,上海人也常常会通过一些“小修饰”和“小动作”,为单一的服装添上一抹亮色。这一点,“中山装”和“的确凉”功不可没
“中山装”和“的确凉”
大概现在很多年轻人,提起“中山装”还略有所闻,但若说起“的确凉”,则有点不知所云了。
“的确凉”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非常流行的一种涤纶面料
所谓“的确凉”,其实就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非常流行的一种涤纶面料上海服饰,其英文名可读为“德克隆”(),轻薄凉爽而挺括,又适合于做衬衫。
传入国内后,起先可能是流行于香港、广东一带吧,被翻译为“的确靓”(粤语中“靓”的读音近似于rong),似也有点“音意合璧”之功。后来大概因为这“靓”字内地不太用,所以上海人又根据“靓”的普通话读音改为“的确凉”(也称“的确良”)。回想在那个沉闷而单调的年代,“的确凉”应该说为上海人服饰的添姿加彩,作了很大的贡献。
统一的中山装
那时的中山装,虽非“国服”,但几乎是每位男士之必备。
之所以名为“中山装”,当然和孙中山当年爱穿的服饰有关。这与后来又曾流行一阵的两排钮“列宁装”是同样道理。
身着中山装的机关女干部
中山装为四贴袋军装领,穿起来如果饱满贴身的话,的确庄重又大方。滑稽的是当年的国人,居然是从十八岁到八十岁,年不分长幼,体不分肥瘦,只要是男士,全都“清一色”的中山装。这对于不讲究服饰变换的人来说,倒也省心,无论是出门应酬还是出席高规格的会议,均可“以不变应万变”也。唯一可变化的,也就是颜色和面料上的转换。
1970年代,中山装是最流行的服装
记得那时,中山装的颜色主要是蓝与灰,如果细分的话可以分深藏青和黑藏青,灰色也分铁灰和淡烟灰等。
姜昆穿的就是哔叽呢的中山装
面料则先是涤卡,后又有粗花呢、华达呢等,统称为“呢中”;其后发展到八十年代初,又有更好的面料叫哔叽呢(现在说出来上海服饰,很容易让人误听成“比基尼”了),故又将哔叽呢面料的中山装简称为“哔中”。
“的确凉”的出现,犹如是给沉闷的服装业吹来了一阵清风,很快就在沪上风靡开来。
在之前,我们衬衣多是棉布的,由于那时的纺织工艺比较简单,所以棉布衬衣也制作得比较粗糙,且洗穿了多次后就皱巴巴的,非常影响美观。
而这些缺点“的确凉”则全无,虽然它透气性差点,而且作为化纤类织品用来作贴身内衣的话,也不是最舒适和健康。不过那时候可管不了这么多,就凭它颜色鲜艳、布料挺括不用熨烫的优点还是赢得了众人的芳心。
1980年代,穿着的确凉短袖衬衫的年轻人
尤其是女士们爱穿的各式的确凉连衣裙、衬衫,从单一的白色开始,又出现了各种粉色、米色以及碎花、条纹、格子纹等,上海女人在的确凉衣衫的款式上总是翻新不断,花样迭出。光是一只领子,就有多种样式,如小方领、小圆领、尖角领、牙边领等等。
大家都知道,领子几乎等于一件衬衫的“灵魂”部位,上海人格外讲究,尤其是秋冬季节,在庄严朴素的外套内,突然一只光鲜而挺括的“的确凉”衬衫领头,或红或黄,或素或花,从那半新不旧的绒线衫内翻出,霎然会给人有眼前一亮之感。我想若套用一句古诗来形容的话,恰是——“春色满园关不住,一只领头露出来!”
“假领头”用来“翻行头”
说到上海人衬衫的领头,这使我不得不想起那个时代曾风靡一时的“假领头”来。在物资紧缺生活艰难的岁月,“假领头”的发明,不仅体现了上海人的聪明与狡黠,还顾及了上海人的钱袋与体面。大概是借用舞台戏剧中的术语,上海人也喜欢将身上的装束称为“行头”,衣服套数多自然也就容易“翻行头”了。
俗话说:“佛要金装,人要衣装。”在商品经济社会里,“衣装”尤为重要,难怪一些世俗之眼,可能不识这人,但却识得你身上的服装品牌,或者从你的服饰上,能大致揣度你的类别来。
所以“只认衣衫不认人”,对于初识的双方来说,是很难免的,也是很正常的。
鲁迅先生的服饰其实也不都是长衫
我们伟大的鲁迅先生就曾吃过衣衫的亏,因为他不太讲究穿着,终年总是朴素的一袭长衫。一次他应邀去和平饭店拜访一外国作家,当他跨进电梯,那个开电梯的“阿三”却迟迟无动于衷。起初鲁迅以为他还要等人,但过了多时仍不见动静,于是示意他,不料那个侍者也懒得开口,只是朝外面的另一方向努努嘴。鲁迅过去一看,是个楼梯,顿时明白了他的意思,可能是他觉得鲁迅这寒酸样似不配坐电梯。鲁迅也不计较,便爬上了六楼。等鲁迅谈完下楼时,对方谦恭地送上电梯并一路陪着下楼,那个看管电梯的“阿三”方觉此翁来头不小,面露尴尬歉愧之意。鲁迅则未加理会,也没用几句纯熟的日文来教训他一下,而是一笑置之。
当然,鲁迅先生是一代文豪,他有足够的底气,自然用不着衣衫来“壮色”。而我们一般的凡夫俗子,就免不了要借服饰来翻翻行头了。
各式各样的假领头
上世纪七十年代时,上海人“行头”翻得最“结棍”的就要数一只衬衫领头了。为此有些外地朋友时常纳闷,老是见上海人的衬衫不断翻新,方圆变幻,花花绿绿,不禁心生羡慕:“上海人真是又小开又小资啊!”殊不知上海人的衬衫,一天一个样,其实都只是一只“假领头”在变戏法也。所谓“假领头”,又称“节约领”,即利用一些的确凉的领头布料,制成一种只有衬衫领子而无大片衣袖的衣饰,既节约了大块面料费用,又节省了制作以及清洗之成本,而且穿在绒线衫或卫生衫(过去一种针织的薄绒衫)之内,露出一只漂亮挺括的领子,衬衫的功能与神采丝毫不减,可谓一举数得也。
影视作品里的“假领头”
记得那时为了保证“假领头”的挺括有型,上海人在制作时还土法上马。刚开始限于材料的缺乏,只是用废纸盒的马粪纸衬入,新穿时果然硬挺异常,但一经搓洗,领子立马皱软不堪也。后有人又施巧计,将那时常用的120废旧胶片按领子大小剪下衬入,制出的领子就既挺括又不怕水洗了。不过时间久了也有毛病,就是胶片的边缘是个快口,穿洗多次之后,往往会率先将领边磨破,若不察觉,甚至还会有刮伤颈项肌肤之虞,这是始料所未及的。至于布店里后来有专用的领衬售卖,那大概已是八十年代后期的事了。
今日上海仍有“假领头”售卖
说到“假领头”,其实还有一件“服饰”与之异曲同工,那就是袖套。
以前一些坐写字间的职员,考虑到袖口肘部老是与桌面接触,易脏又易磨损,于是就想起了戴上一副袖套以保护,也不失为一妙招。
记得八十年代会计,办公室里的师傅们,不论是西装还是中山装,两手臂都戴着一副袖套,大家见怪不怪,几乎成了一时之尚。
戴着袖套的工人
时过多年,现想来都感到未免滑稽了。
懂经鞋与喇叭裤
1970年代中期,“尖头皮鞋小脚裤”被禁之后,“喇叭裤”尚未风靡之前,有几种过渡的服饰似不可不说。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应该是一双“松紧布鞋”,当时,它有个时髦而诡异的称法叫“懂经鞋”。
“懂经鞋”
所谓 “懂经”,曾是上海人的一句流行语,即“领市面,拎得清”之意。而“懂经鞋”其实就是于一般的松紧布鞋再加上几条“时尚元素”而已,其“元素”有三:第一必须是黑色平布面的松紧鞋(灯芯绒或其他颜色鞋面都不算);第二,鞋面与鞋底的相接处要镶有一圈雪白的滚边;第三也是最最重要的,其鞋底必须是象牙白的塑料底。此三条“元素”缺一不成,千万不能忽视,否则就只能是一般的松紧鞋,而不能算是“懂经鞋”了。
懂经鞋
记得作者小时候也想学“懂经”,就让妈妈帮我做了一双。结果万事俱备,就差那副“象牙白的塑料鞋底”,兜遍半个上海城也买不着。盖因申城当时人人皆欲学“懂经”,所谓“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于是,“白色塑料底”一时成了市上的紧俏货了。母亲无奈,只得给我配了一副咖啡色塑料底,为此我还老大不高兴。不过,真是“祸兮福所倚”。后来据说“懂经鞋”也被划入了“流氓阿飞”的指定用鞋而遭禁,而我的一双松紧鞋,恰恰就因为是咖啡色的塑料底,自然也就躲过一劫了。
与“懂经鞋”同期流行的,当时还有一种叫“大翻领”的“卫生衫”,即薄绒的、领子为拉链翻领的运动衫,多为蓝靛色。因其领口较大,袒开后里面若是再衬以一件“海军衫”(蓝白条的圆领汗衫),那就更是时尚透顶了!如果用现在的话说,我想大概“酷毙”两字是绝对可以担当了。
“海军衫”是当年最时尚的装扮
除了“懂经鞋”,其实还有一种鞋子,人们差不多已经遗忘,那就是男士穿的“磨光猪皮模压底皮鞋”,由于售价极为低廉,仅7.65元一双,故人们又简称为“765皮鞋”。
大概是刚刚踏进八十年代,那时一般的皮鞋都要卖到二三十元一双,所以“765皮鞋”甫一上市,即以其超实惠的价格优势,迅速抢占了普罗市场。
找不到图,类似这样
当时一批学生族、小青工等,都对765皮鞋情有独钟,几乎人人“765”。只是这种皮鞋其价低廉其寿也短,新穿半年还行,如是穿得稍旧一些,则鞋型走样,七翘八裂,卖相有点像“卓别林”,比较难看。
随着改革的开始,上海人的服饰,就这样经过一番低靡盘整之后,迎来了开放之初的“第一缕曙光”,那就是“喇叭裤”的闪亮登场。
“喇叭裤”的登场
“喇叭裤”最早可能来自港台,那时,我们看到香港电影中一些男士身穿米色西装或是白色“喇叭裤”,再是“飞机头”,戴一副茶色的“蛤蟆眼镜”,哇,简直让人羡慕得一塌糊涂!难怪后来一经传入内地,很快就大受青睐。我想,在经历了多年“小脚裤”的紧缩后,“喇叭裤”的出现,无疑成了年轻人压抑心理的一次大释放。
穿着喇叭裤的时尚青年
于是,上海人纷纷效仿起港台腔了。“喇叭裤”就和几年前的“小脚裤”一样,成了时髦青年的服饰标志。但在校园里,喇叭裤是绝对禁穿的。
然而,禁令虽有,但标准难定,究竟这裤管的尺寸为多少才算“喇叭裤”呢?香港人并没规定。后好像几经讨论才最后敲定,凡裤管超出8寸以外,则可视为“喇叭裤”也。记得我们当时的校园,同学们纷纷将裤脚管控制在7.5寸左右,也有少数胆大冒险的同学,将裤管尺寸放到7.8或7.9之间,一是享受“挑战极限”的乐趣,二者也是以此“试水”,看看老师的反应如何。
影视剧中穿喇叭裤戴蛤蟆镜的时髦青年
压抑太久的年轻人都难免会有叛逆的极端心理。
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当时弄堂里一个时髦青年,平时就有点“吊儿郎当”,高中毕业赋闲在家,从此除了爹娘外再也不受任何人的约束。一天他新穿了一条米黄色的超大“喇叭裤”——裤管尺寸一尺二,招摇过市十分得意!
走起路来只见那显眼的宽裤脚,自膝盖处向下突然放大,活像一把大扫帚,在弄堂里扫来扫去……现在看来很滑稽,但在当时,你还不得不承认那就叫作“时尚”啊!
可以说改革开放后,上海的服饰从朴素转到各种花心思的“翻行头”,再到今天的百花齐放。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精致优雅、时髦灵巧、讲究做工、注重搭配的海派服饰传统始终没有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