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童不染白发、简约穿搭秘笈:如何优雅面对衰老,展现成熟魅力
124 2025-04-16
一年的广泛涉猎,她选择成为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专业的一员;四载的踔厉奋发,她捧回“全国总冠军”“全国特等奖”“国家奖学金”等荣誉青春路上,她自我突破、自我沉淀、自我调节,用一次次突破击溃迷茫,超越曾经的自己。
她就是华中师大外国语学院翻译专业2020级本科生邹桢
邹桢,外国语学院翻译专业2020级本科生曾获第13届亚太青年模拟APEC大会(MODEL APEC)全国总冠军、2023年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全国特等奖、2022年中西部翻译大赛笔译国家级一等奖、2023“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口译大赛国家级银奖、2023年“高教社杯”大学生“用外语讲中国故事”优秀短视频交流活动全国二等奖等。
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一项并获优秀结项怀热忱之心,探翻译之路邹桢是2019级少数民族预科班的学生,而正是在预科班一年的岁月明晰了她未来四年的成长方向在这期间,邹桢有机会接受了涉及诸多学科的通识教育,在此基础上,她结合自身对语言学习和时政知识的兴趣,最终确定了选择性相对更多的。
翻译专业。
翻译是连接不同语言及文化的桥梁,翻译专业是培养语言文化交流使者的摇篮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英语)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课程设置上理论与实践并重,与专业翻译公司及出版机构建有翻译实习基地。
,与多所国外大学有交换生项目,为学生翻译能力的提升和国际视野的培养提供了有利条件不属于天赋型的选手的邹桢,依托华中师大外国语学院翻译专业的资源与平台,不懈求索她不仅仅是听老师传授什么,更想通过自学构建更丰富的知识体系,补充练习材料提升写作能力,口语练习强化表达能力……在日复一日的专业学习中,图书馆安静与庄严成为她自我沉淀的庇护所,闪耀着光芒的荣誉也纷至沓来。
连续三年获得国家奖学金,前往新华通讯社、湖北省政府英文网实习,参与商务部人力资源培训等援外项目,保研至南京大学英语笔译专业……这条循序渐进的语言学习之路,邹桢等来了量变引起质变的时刻勇闯科研竞赛,描摹青春高光。
“参加科研竞赛能提升自己的逻辑和组织能力,拓展对世界的认知。”提及科研竞赛,邹桢表示,完成科研的过程也是她将理论学习深入到日常生活,把专业学习落到实践层次的过程。
“实践”是华中师大外国语学院翻译专业培养特色绕不开的一点,也是诸多学子借力攀升的支撑点将专业知识熟稔于心的邹桢,也从不畏惧全新的挑战——2021年外研社英语演讲大赛,她决心书写家乡恩施的茶产业扶贫故事;。
2021年11月,她走进华师中老年群体,调研他们的教育需求,开发创业项目;2022年2月,她在高教社杯“用外语讲中国故事”比赛中领略了蕲春艾灸的中医药世界;……一场场潜心准备的科研竞赛拓宽了邹桢的视野,教会了她如何把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除在科研赛场上学以致用,邹桢还作为主要负责人,主持国家级大创项目《框架语义学视角下荆楚文化翻译研究——以武汉市博物馆翻译文本为例》以及创业项目《银龄乐学——老年人的学习驿站》在这一过程中,她不断摸索如何协调团队合理分工,怎样探讨项目核心内容,如何发掘核心创新点、探究可行性等,增多的奖项与日益提升的科研能力都成为邹桢青春最美的注脚。
“且视他人之疑目如盏盏鬼火,大胆地去走你的夜路”无惧风浪,邹桢在华中师范大学走出了一条从心出发、向新而行的自我升华之路海阔从鱼跃,天高任鸟飞,期待更多同学在华中师范大学以热忱之心观世界,从多样人生寻真我,遇见更好的自己。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华中师范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头条号!本文素材来自:华中师范大学官网/官微、华中师范大学学生会、华大外院、华中师范大学本科招生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