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出街,一键解锁明媚穿搭密码
122 2025-04-13
【本文转载于微信公众号“梨园精舍”】
采访人@李琦受访人@景雪变请输入标题名家介绍:景雪变,1960年出生,山西运城人,中共党员,国家一级演员,文化部“文华表演奖”、中国戏剧二度“梅花奖”获得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现任山西省运城市文化艺术学校副校长、运城市蒲剧青年实验团团长、山西雪变蒲剧艺术研究院院长作为蒲剧表演艺术家,她主攻花旦、小旦,兼习刀马旦、青衣和老旦,能文能武,能蒲剧能眉户,能传统能现代,唱演俱佳,被戏剧大师吴祖光、郭汉城等誉为“戏路很宽的全才演员”;作为戏剧教育家,她以市文化艺术学校为依托,坚持宽严相济,演出与育人并举,共培养出39名全国戏曲“小梅花”金奖演员;作为剧团管理者,她坚守艺术理想,注重传承经典,严抓落实,使得一批青年演员崛起并成长为蒲剧新秀。
2016年4月3日,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第十三届世界民族电影节上,蒲剧电影《山村母亲》一举摘得“最佳影片奖”和“文化交流杰出奉献奖”,导演朱赵伟荣获“文化传承成就奖”,主演景雪变荣获“最佳女演员奖”,被组委会授予“蒲剧皇后”的称号。
此后,该剧又于7月26日和9月22日先后获得“首届中国戏曲微电影大赛最佳经典片奖”和“第25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优秀新片奖”
请输入标题 bcdef2017年2月5日,笔者在位于“蒲景苑”大院内的山西雪变蒲剧艺术研究院三层会议室里,与景雪变老师进行了面对面交流,主要采访内容整理如下:请输入标题 abcdefgQ:
景老师,您好!很高兴能有机会跟您进行交流作为一名蒲剧戏迷,我看过您表演的《柜中缘》《宇宙锋》《阴阳河》《山乡辣嫂》《关公与貂蝉》《清官寇准》,电影《窦娥冤》和《山村母亲》,这几个角色里面,您比较喜欢哪一个?。
景雪变:作为我们演员来讲,演什么就要像什么,每一个角色,不管它大小,不管主和次次要角色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待,去研究怎么能把它演好,主要角色更是如此首先读通剧本,理解人物,理解历史,然后你再去塑造人物,这是我们做演员最基本的素质。
我经常讲“演员有大小演员,角色没有大小”如果一个配角丫鬟演得好,你照样是大演员对于演员,只要导演选中了你,他就是认为你能够担当胜任这个角色所以,对每一个角色,只要搭在了你身上,你感觉它难,那难在什么地方?这就是挑战。
我喜欢对人物和角色进行挑战,所以才有今天的收获像《清官寇准》里的潘妃,还有好多折子戏里我都是演配角,但是演出来以后观众很喜欢,得到了认可,这就算成功了总之,演员不能放弃每一次演出,不能放弃每一个大小角色,对自己来说都是一个挑战。
请输入标题 abcdefgQ:京剧有《宇宙锋》,那蒲剧的《宇宙锋》在表演上有哪些自己的特点?
景雪变:《宇宙锋》是梅兰芳老师的代表作1990年排这个戏的时候,当时我就想:这个角色不好演,又是梅大师的代表作,有难度作为我们蒲剧,也有这个戏,好几代人都演过,但是一直没有打出去,这对我也是一个挑战李泉水老师给我排的时候,我就看梅兰芳老师的录像,但是看完以后,我一下子就泄气了。
为什么呢?因为梅派它主要是做功,水袖功这些东西它有吗?也有,但是没有能代表她(赵艳荣)此时此刻心情的那种大幅度地去用水袖作为我来讲,我就想:如果按京剧那样演的话,可能蒲剧会没有观众的再加上父亲昧婚,强迫她嫁给秦二世,在这种时候,她心里的斗争是特别地复杂,所以,我们把殿上和家里装疯两场戏并成一场演。
我和老师们在排练中边研究边探讨水袖怎么用因为她是大家闺秀,不能像《打神告庙》里的敫桂英那样随随便便地使劲甩袖《宇宙锋》中赵艳荣抖袖子和捡袖子,她的一举一动必须要在人物当中她不是小家闺秀,而一定是大家风度,所以,我们就进行了尝试。
演出以后,观众喜欢,专家更喜欢我记得郭汉城老师还在报上发表过文章表扬我们的蒲剧《宇宙锋》请输入标题 abcdefgQ:您参演的这些作品中,由谢晋老师导演的电影《窦娥冤》不能不提为什么会想到去重拍这部剧呢?。
景雪变:《窦娥冤》是继承王秀兰老师1959年拍的电影,这部戏也是她的代表作后来,省里面让拍这部电影当时,我们是想拍《关公与貂蝉》来着,但编剧说这个剧是改编的,建议拍这部拍这部戏的时候国家没有拨经费,都是我们借款贷款的。
拍出来以后,从音乐和唱腔来说都非常好,但是由于当时山西电影制片厂的设备原因,效果不是很理想请输入标题 abcdefgQ:我注意到您这版的《窦娥冤》和王秀兰老师版的《窦娥冤》在叙事结构上有所不同一个是顺叙,一个是带有回忆性质的倒叙。
另外,电影的结局也不像之前版本中有窦天章审判桃杌和张驴儿,为窦娥洗刷冤情的场面,而是在窦天章说完“定要为我女儿窦娥,为天下的黎民百姓报仇伸冤”一句后就结束了为什么会这样处理?您觉得这两个版本有哪些鲜明的不同点呢?。
景雪变:对,因为电影要卡时间戏剧在舞台上多个十来分钟都无所谓,但是电影需要考虑这个两个版本各有特色当时王秀兰老师是在长春电影制片厂棚里拍的,当然,它的效果就非常好了这次拍摄资金短缺,整个是在外景拍摄,加上灯光和设备跟不上,所以效果不是很满意。
但是,它的音乐唱腔是非常棒的,体现了蒲剧慷慨激昂的特色听我们的音乐老师高中秋说,目前来讲,蒲剧界还没有像这部电影这么好的音乐唱腔请输入标题 abcdefgQ:从蒲剧表演艺术家到市文化艺术学校副校长,再到剧团团长,这期间角色的转换对您来说有没有太大的压力?
景雪变:有,因为责任大了到学校后,那就是“人才工程”,没有别的选择人才工程那不是一句话就可以起来的,那是需要努力去付出如果有条件,那还好如果没有,就要创造条件培养人才不能等,那是必须要做的事就像一棵树,你不去浇水,它就会渴,会旱死的,就会误人子弟。
虽然国家投资特别有限,但为了人才培养,该付出就得付出,该自己掏腰包就得掏这个学校是1973年王秀兰老师提议成立的戏剧学校,后来改成了艺术学校2002年组织安排我过去任副校长的时候,我发现学校没有戏剧课,没有戏班了。
学生都在跳舞唱歌,戏剧老师也去做生意或改行了我就感觉很纳闷,觉得很悲哀我们河东老百姓最喜欢的就是蒲剧,戏剧学校怎么能没有戏剧学生呢?这不就断代了么?蒲剧老师去教歌舞,我感觉就像篮球教练去教游泳,属于“不正干”。
所以,2002年10月份我就申请成立青年实验团报告批下来后没有资金,我就贷款置办服装道具等然后,2004年的时候,以青年团作为实习基地开始招收蒲剧小梅花定向班临汾已经办了好几届小梅花了,我们运城竟然没有。
小梅花是什么?小梅花就象征着蒲剧的接班人当时定的是25-30个招生名额,后来通过筛选招了90名孩子,第二年就100多名了,说明还是有孩子想学蒲剧招到学生以后,我们的老师几乎没有节假日,天天和孩子们在一起。
放假的时候,也是进行培训孩子们就睡在教室里,食堂不开门,我就自己掏腰包请孩子和老师们吃饭这十多年来都是这么过来的请输入标题 abcdefgQ:那目前咱们共培养了多少个小梅花奖演员?您觉得这些获奖的小演员身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或品质吗?
景雪变:连银奖一共是41朵,其中金奖是39个现在,他们在阳光健康的氛围里成长得都很好没有什么特点,因为我天天在观察他们,就像小树一样,渴了就浇水,该晒太阳的时候就要见阳光我培养人才必须是全面性的,光业务好不行。
如果她专业好但是翘尾巴,我要批评她每次演出,我都会拿手机记下他们每个人存在的问题演出结束后,我会马上解决问题,告诉他们下一次该怎么演每一次演出都要重视,不能有瑕疵,因为今天过去了,这场演出就再也没了我对他们的要求比较严苛。
在学习文化方面,一定要他们学习文化年前,我把法律顾问也请了过来,给孩子们讲法律知识,让他们学会保护自己,学会规矩好的习惯是一个人一辈子的事情,不好的习惯沾染上了就不好改了他们要健康成长,必须是“台下清清楚楚做人,台上规规矩矩演戏”,这是我经常对孩子们讲的。
我们已经给中国戏曲学院输送了两个本科生,都是小梅花奖演员我们现在不光是为蒲剧培养人才,也希望他们也走出去,能走多远走多远,能飞多高飞多高请输入标题 abcdefgQ:我在网上看到过几届“小梅花荟萃”的视频,发现由临汾和运城两地的艺术学校选送的剧目多以展示蒲剧“特技”为主,比如帽翅功、翎子功、担子功等,那我想知道您是如何选择参赛作品的?有什么样的挑选条件?
景雪变:在练功场和课堂上,就能够发现这个孩子对哪出戏能够(胜任)我们的老师都很有经验,提前基本上就确定了孩子能把这个角色演好,八九不离十了在老师的引导下,根据这个孩子的特点,给她安排合适的角色再一个,在传承方面,我们小的时候,老师就经常讲“功难练,戏好唱”。
基本功只要扎实了,就会得心应手只要嗓子好,长大了想唱什么就能唱什么所以,孩子们参赛的时候,我们还是主要以技巧和基本功来参赛 请输入标题 abcdefgQ:孩子们为了参赛而专门学一些“段儿活”,这会不会制约他们以后的发展?您有没有这样的担忧?
景雪变:不会,不会因为它必须是先从片段开始,然后是折子戏,再到本戏都是只有十来岁的孩子,在短时间内拿不下来大戏,而且,参赛有时间限制从片段开始,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基本功的训练和唱腔的到位,慢慢地给她排折子戏。
感觉折子戏轻轻松松拿下来了,我们再给她压担子逐渐地拓展,不能一下子压,她拿不下来的培养人才就是这样,要一步步来请输入标题 abcdefgQ:运城市蒲剧青年实验团从2002年成立至今已经有15年了,我注意到近几年青年团复排了“青春版”的《西厢记》《关公与貂蝉》《港口驿》《山村母亲》,您能谈谈这方面的情况吗?
景雪变:这都是我们蒲剧名家的传统,是蒲剧自己的东西,然后讲述我们运城自己的故事所以,在传承方面,我们排了王秀兰老师的《烤火》,闫逢春老师的《出棠邑》和《跑城》,我的《山村母亲》由我的弟子闫海燕来演,任玲演我的《关公与貂蝉》,《西厢记》是武俊英的,这些都是大家的一些优秀剧目。
你刚才说到《港口驿》,那都是六十年代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亲自看过我们蒲剧的《港口驿》,当时是青年团的张保老师演的所有这些经典的东西都要给它传承下来现在,孩子们通过排练后演出的效果和口碑还不错请输入标题 abcdefg
Q:前几天,看闫海燕老师主演的蒲剧《王宝钏》时,我发现剧中有部分唱词和京剧的唱词几乎完全一致,这是在编剧的时候借鉴了京剧的《红鬃烈马》吗?
景雪变:这个是互相借鉴的京剧也好,黄梅戏也好,豫剧也好,它都是相通的戏剧永远是相通的,只是唱腔和念白不一样,都是地方的其次,表演和基本功训练也都是相通的为什么全国的各个剧种要经常集中起来进行戏剧汇演?这就是为了互相学习,互相交流。
每一个剧种都有自己的特色,但要看适合不适合我们借鉴每个地方的老百姓欣赏的东西不一样,所以,你比如说,京剧在我们运城演可能就不吃香,蒲剧呢,老百姓就很喜欢再比如,京剧里刘长瑜老师的《表花》学的就是我们王秀兰老师的《表花》,但是她结合京剧观众的口味进行了完善。
我们也会借鉴其他剧种的东西移植到蒲剧里,之后再根据蒲剧戏迷的欣赏需求进行研究和探讨,然后放到市场上去接受观众的“检阅”,直到最后被认可请输入标题 abcdefgQ:我注意到闫海燕老师的《三击掌·表古》一场的唱词和广大戏迷所熟知的李爱玲老师的这段唱词有很大的不同。
为什么会做这样的调整?
景雪变:本来它是一个大段,后来,编剧和唱腔音乐设计的老师在一起商量研究唱词怎么去写古为今用是需要的,但创新也不能全盘照搬好的东西我们当然要保留,但还要根据市场和老百姓的需要,随着社会时代的进步来做些调整。
几句词就可以把故事讲得很清楚了,为什么非要用十句八句二十句呢?经典还是要“精”,在创新之中一定要精,要比过去好请输入标题 abcdefgQ:王宝钏这个故事里最后的《大登殿》特别有名,不论是京剧、晋剧还是河北梆子,都有这一场。
闫老师演的蒲剧《王宝钏》最后却是在拜寿的喜庆闹剧中结束了,并没有像其他剧种那样出现“一夫二妻”的结尾,代战公主也几乎没有出场采用这样的处理方式,是有什么样的考虑吗?
景雪变:我想,这个导演和编剧还是在根据剧种的特色,时代和观众的需求去写这部戏的请输入标题 abcdefgQ:刚才您也提到了创新,这个词现在也很热您平时有看一些戏迷擂台赛或戏曲真人秀节目吗?比如《蒲乡红》《梨园春》《走进大戏台》,还有央视戏曲频道的《叮咯咙咚呛》。
您觉得《叮咯咙咚呛》里把戏曲和民歌或流行乐等结合起来的方式,算是一种创新吗?
景雪变:嗯,有时候有时间也看它们也是在探讨,在实践中创新创新不是说你靠自己的思维拿出一个东西就会让大家认可每一个东西都是在探讨,通过探讨以后再实践,实践以后才能认可这个东西不是坏事,就让他们去做比如说,我在担任全国精品剧目评委的时候,咱们山西有一个舞剧,叫《粉墨春秋》,它里面就加入了戏剧的东西,扎着跷上椅子,我感觉它加得就非常好。
如果歌舞里加一些戏剧的东西,戏剧里加一些歌舞的元素,大家看了以后觉得很新颖,很舒服,那它就是创新只要有想到的东西,就鼓励他们去做奇奇怪怪的东西不要怕,如果它碰了钉子,就说明大家不认可,慢慢地就会消失掉再比如,87版的电视剧《红楼梦》就很棒很好了,后来出了一部新的,投资不小但最后观众不认可,就白白扔掉了。
但是,也不能因为它会消失就不敢去做该做的时候就去做,该想的时候就要想,关键是市场、时代和社会需不需要你这么去做,这个必须要清楚请输入标题 abcdefgQ:现在,戏曲界有一个讨论得比较多的现象,认为戏曲表演有一种“话剧+唱”的趋向,主要是说戏曲的舞台布景过于写实。
对此,您有什么样的看法 ?
景雪变:我还是不赞成舞台上东西过多我的思想不变:我们还是要看戏剧本是一剧之本,还是要看戏的故事情节、看演员的唱作念打(舞)不要用灯光布景这些东西来冲淡演员的表演,来代替戏剧的这种综合的美观众来这里不是为了看你的布景和灯光,就是为了看戏、看演员。
请输入标题 abcdefgQ:当前,“戏曲进校园”提得也很热,很多剧种都启动和实施了这一活动。我看到有的剧种已经进到幼儿园了,对于这么小的孩子,我们应该把哪些东西送进校园里呢?
景雪变:对,我们蒲剧也有我感觉戏曲进校园是一件非常非常好的事情我们也去演了,比如去高专(运城学院)演,去深圳的大学,到北大,到甘肃和河南的大学去演戏曲进校园,当然要从孩子开始但是,我感觉应该是我们这些老师带着小梅花奖演员进幼儿园。
小孩和小孩在一起,边玩耍边影响小孩子看到哥哥姐姐们连唱带表演,觉得挺好玩,就会被引导和感染,然后会爱上它慢慢地,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就懂得戏曲是什么了请输入标题 abcdefgQ:像北大这样的高校,本身就有很好的戏曲传统,经常会有京剧昆曲等去那儿演出,学生对戏曲的了解相对会多一点。
那对于戏曲氛围不是很浓厚的大学,比如运城学院,蒲剧如果只去那里演出一次,能对学生们产生多大的影响呢?
景雪变:演出结束以后,有些学生和我说他们之前从没听过蒲剧,不知道蒲剧,也不懂蒲剧看了《山村母亲》以后呢,喜欢上蒲剧了比如,有一些大学生,现在这里(蒲景苑剧场)有演出,他们就会过来看以前他们不来的,他们也不知道。
还有,他们在课堂上碰到戏剧时,就会想到自己曾经看过哪些剧,也能明白原来戏剧是这个样子的了解了戏剧在我们这个时代、在我们国家和社会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这样,他们就会有兴趣的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Q:接下来,我想和您聊聊蒲剧《山村母亲》。自2004年创编首演,到现在为止,这部剧共演出多少场?剧本改动了多少次?
景雪变:演了1500多场舞台剧有四个版本,到最终的电影定稿,剧本改了不下20次请输入标题 abcdefgQ:在我看来,剧中的母亲豆花婶这个形象其实很复杂,她让人看了以后又感动又觉得悲哀您是怎么理解这个角色的?。
景雪变:你说的对,就是这样母爱是无私的,没有界限的,特别是我们的山村母亲她没有多少文化,只希望自己的孩子好为了孩子,做什么都可以为了儿子幸福,她可以牺牲自己,什么苦和委屈都可以接受她的行为是失去理智的荒唐,但荒唐的事情对于母亲来说是经常的、普遍的。
这位母亲的做法就是无私奉献中也有它的荒唐比如,作为母亲,儿子叫你死,你就真的去死么?普通人可能做不到,只有真正有胸怀的母亲才会答应这个条件去“假死”山村母亲为了孩子能走出大山,可以做到忍辱负重,没有原则可言。
请输入标题 abcdefgQ:舞台剧中山村母亲的唱词能让观众感觉到她对现状的无奈、委屈甚至是愤恨,但到了电影里面就变得很柔和,哀而不怨,为什么会做这样的改动?
景雪变:对现在我们还在对电影进行修改,根据时代的需要,在人物上面还是要不断把握两家都是好人,只是有矛盾家庭的和谐是社会的一大块,虽然是两家的家庭故事,但是它引发了人们的思考请输入标题 abcdefg。
Q:《山村母亲》下乡演出受到老百姓的热烈欢迎,或许和您精彩的表演使观众情绪得到了宣泄有关。今后再下乡演出,您会使用电影版本还是舞台剧版本?
景雪变:我们会看农村的演出条件来决定是使用第四稿还是第一稿不会使用电影版本的,电影里有很多都掐掉了老百姓还是很喜欢第一稿,“夜深沉”那一版请输入标题 abcdefgQ:我看到不少报道都提到《山村母亲》之所以能被专家们认可,有一个很突出的亮点是您在现代戏里融入了包括“跑城”的脚步身段、“椅子功”和“蹉步”等在内的传统戏程式。
景雪变:是,古为今用,把传统的一些东西用到现代,关键是结合得好就是刚才我讲的,你不要怕他们去创新,有些看不惯的东西 慢慢地能够看惯,不习惯的东西慢慢地会被观众习惯并认可从不习惯到习惯再到最后的接受,这就是社会和时代的进步,也是我们戏剧人的进步。
请输入标题 abcdefgQ:去年4月份赴美国洛杉矶参加第十三届世界民族电影节之前,您对这个电影节有多少了解?
景雪变:这是北京(中国剧协)那边推荐的,好像还有一个黄梅戏也参加了我当时不怎么了解,就是很高兴,因为没有出过国,而且是蒲剧电影出国我也没有想着要拿什么奖,只要能选上,在美国能演一下,我感觉也是成功的,因为推荐了那么多剧目,我们入围了。
然后,我花一万多块钱专门做了一套民族服装(旗袍),我们出去就代表国家,还是要穿得有中国特色请输入标题 abcdefgQ:您能简单讲讲当时的情况吗?
景雪变:当时,美国观众在看《山村母亲》的时候边看边哭,该笑的时候笑,该哭的时候哭,放映结束以后,站起来一直鼓掌,就是那种场面因为全是英文,他们能看懂后来,没想到电影会获奖,至于演员,根本就没想到获奖,也不敢想。
第一天颁的是电影奖,第二天是开幕式,第三天就颁个人奖我坐在底下,听着台上一直在念名字颁奖我对旁边的导演说演员肯定没奖,但导演应该有个奖吧导演说他也不知道,先等等再说过了一会,突然就听到台上念导演的名字我们蒲剧曾入选首届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就给他颁发了“文化传承成就奖”。
最后快结束的时候,要给男演员和女演员颁奖了,女士优先当时我还坐在下面看,突然,屏幕上出现了电影《山村母亲》里我的头像(剧照),我就问导演这是怎么回事旁边有一个华人就对我说“赶紧上去领奖,叫你呢,Xuebian Jing”,当时我还没听出来。
上台后让发表获奖感言,我就说“我爱中国,我爱戏剧,我爱蒲剧,感谢组委会”下来以后,我问导演这是什么奖,他说是最佳女演员奖我接着问他“有几个?”他就笑了,说“最佳女演员能有几个?唯一的!”当时我就特别激动。
因为美国那边有时差,晚上我激动得睡不着觉这真是没想到的事情请输入标题 abcdefgQ:我了解到电影《山村母亲》的导演朱赵伟先生之前拍过不少戏曲电影,像豫剧的《程婴救孤》和《清风亭》,京剧的《兰梅记》等。
这两部豫剧电影都曾在美国洛杉矶的电影节上获过大奖所以,您觉得导演本人丰富的参赛经验和知名度会不会有助于世界民族电影节组委会更好地了解我们这部蒲剧电影?
景雪变这个就不知道了,这些都不清楚请输入标题 abcdefgQ:戏曲的对外传播离不开字幕的翻译我认真看了电影《山村母亲》的英文字幕,整体感觉还不错,但有些地方的英文表述还是不够准确或有错误请问,这个翻译完之后有没有进行过校对?。
景雪变校对过无数次。这个是在电影局那边翻译的,也花了不少钱,可能还是需要再改进吧。请输入标题 abcdefg
左:景雪变荣获第十三届世界民族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证书右:电影《山村母亲》荣获第十三届世界民族电影节最佳电影奖和文化交流杰出奉献奖证书
景雪变荣获“蒲剧皇后”称号证书
作者 | 李琦男,山西运城人北京外国语大学 艺术研究院 硕士研究生专业:传播学图片由山西雪变蒲剧艺术研究院提供由于篇幅所限,本文略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