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发无论怎么剪?最受欢迎还是“周边光”,精神,时尚,真有型
63 2024-12-23
#中国传统服饰##元朝壁画#
【元 · 醉归乐舞图 · 壁画】
规格:纵182厘米*横214厘米来源:陕西省蒲城县东阳乡洞耳村
图一 元代《醉归乐舞图》
在6月25日的头条文章和7月2日的微头条中已经介绍了位于陕西省蒲城县东阳乡洞耳村元墓的《堂中对坐图》和《献酒图》,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同样位于此墓的《醉归乐舞图》,看一下这幅壁画是如何描绘并展现元代传统服饰的。
图二 元代《醉归乐舞图》局部
这幅《醉归乐舞图》壁画是由东壁与东南壁两个部分组合而成的,画中表现的内容是蒙古贵族几人一同畅饮,醉酒乐舞相娱的场面。画面中一共绘有六人,六人身后绘有一段栏杆,可以看出望柱头为三层重瓣莲花形式,栏杆半掩着后面的假山兰花。
图三 元代《醉归乐舞图》局部
画面左起第一人头戴折沿带披帽,身着左衽青色辫线袄,足穿黑靴;看似是酒醉状,由一仆人搀扶,垂臂虚足,一副醉意惺忪之态;其身边的仆人头梳“婆焦”发式,身着左衽小袖白袍,腰间束黄色带,脚蹬靴,其搀着主人左臂,面露逢迎之态;在其身后站有另一侍从,头戴白色瓦楞帽,着左衽红色长袍,足蹬黄靴,左手执酒盏,右手持玉壶春瓶,呈跨足向前状。
图四 元代《醉归乐舞图》局部
在画面右半部分还有三人,右起第二人位于画面较中间的位置元代服饰,其头戴折沿带披帽,身着红色辫线袄,平举双臂,右腿微抬,作出起舞姿态,腰间右侧系囊,左侧挂包悬剑;其身旁的这位男子头戴白色瓦楞帽,身着左衽白袍,腰间束带挂包,足蹬黑色靴,两腿微屈,呈击掌打拍状。这二人身后还有一人,头戴黑色瓦楞帽,身着左衽红褐色袍衫,腰间系带,怀抱一四弦“火不思”,正在运指弹拨。其身边有两匹白马,系于树旁,一只马头对着树干,另一只马尾对树干转首回望。 “火不思”是蒙古族流行的一种乐器,初见元代,盛行于明代,清朝列入国乐,清后失传,建国后重新研制成功;流传于中国新疆、内蒙古、甘肃北部及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等地。
图五 元代《醉归乐舞图》局部
图三和图六中的两位男子身穿的似为辫线袄。在此墓的出土报告中描写其为包肚,但在《老学庵笔记》中对包肚的记载是:“裹肚则紫地皂绣”,并指出裹肚多作为内衣;而图中人物所穿的服装,与元代文献中所记载的辫线袄的描述相符,且与《事林广记》中所刻的《步射图》及元刻本《全相平话五种》中元代军人、侍从等所绘细密钉绣的辫线一致;因此壁画中所绘人物服饰应是蒙元时期流行的辫线袄元代服饰,而不是包肚。
图六 元代《醉归乐舞图》局部 辫线袄
辫线袄是蒙元时期最普遍穿着的袍服,蒙古族服饰从结构可分为断腰袍和直身袍,其中辫线袄为断腰袍的典型样式,在蒙古族服饰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元人多称其为“辫线袄子”或“腰线袄子”。《元史 · 舆服志》中记载:“辫线袄,制如窄袖衫,腰作辫线细褶。”其中这句“腰作辫线细褶”的工艺主要有“折褶”和“缝缀”两种方法;“折褶”工艺是利用面料本身材料打褶形成,“缝缀”工艺是另用材料缝于腰部。在《老乞大》中有记载:“裁帛腰线:鸦青、鸭绿、柳青、大红、小红、肉红、桃红、茜红、银褐、鹅黄、金色茶褐、麝香茶褐、酒浸茶褐、紫纻丝腰线袄子。”可见元蒙时期腰线的色彩是十分丰富的。
另外,蒙古族历来有崇尚青色的习俗,青色被尊崇为最高级的颜色,通称做天青或天碧。蒙元统治者规定帝后服赭黄,达官服紫为最上乘;并将天碧色、紫色、赭黄色都列为最高权力的象征,严禁民间织造。因此,图三中这位男子的身份应该较高。
#元朝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