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阿弥陀佛画像造像精品赏析

网络小编 71 2025-04-10

阿彌陀佛畫像造像精品賞析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略称弥陀梵语amita,意译无量另有梵名意译无量寿、无量光西方极乐世界教化众生的导师,与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合称“西方三圣”关于阿弥陀佛名号之由来,据鸠摩罗什译之阿弥陀经载,此佛光明无量、寿命无量,故称阿弥陀佛。

然据梵本阿弥陀经及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载,此佛寿命无数、妙光无边,故称无量寿佛、无量光佛。一佛而有不同义之二名,为其它诸佛所未见。

又于般舟三昧经、大阿弥陀经、维摩诘经等早期经典中,亦仅有阿弥陀之称号,故推知无量寿、无量光之称号,系后代依其名之原义所立另据平等觉经、后出阿弥陀佛偈、称赞净土佛摄受经等载,弥陀号称无量清净佛,所在之世界称为清净世界、极乐世界。

阿弥陀佛成道之本缘,据无量寿经卷上载,过去久远劫世自在王佛住世时,有一国王发无上道心,舍王位出家,名为法藏比丘,于世自在王佛处修行,熟知诸佛之净土,历经五劫之思虑而发殊胜之四十八愿此后,不断积聚功德,而于距今十劫之前,愿行圆满,成阿弥陀佛,在离此十万亿佛土之西方,报得极乐净土。

迄今仍在彼土说法,即净土门之教主,能接引念佛人往生西方净土,故又称接引佛。阿弥陀三尊像通常以观音菩萨及大势至菩萨为其胁侍,而与此二尊并称为西方三圣。

于现存大乘经论中,记载弥陀及其极乐净土之事者凡有二百余部,可见有关弥陀信仰及净土教义之深入人心据般舟三昧经卷上载,阿弥陀佛有三十二相,光明彻照,端正无比另据观无量寿经之说,无量寿佛之身如百千亿夜摩天阎浮檀金之色,其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

眉间之白毫右旋宛转,毫相之大小犹如五倍须弥山之高广;其眼清白分明,眼之大小犹如四倍大海水之纵广。其身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有八万四千好,一一好中有八万四千光明,遍照十方世界,摄取念佛之众生。

此图描绘的是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圣境,画面丰富细致,色彩柔和阿弥陀佛端坐中央,宝相端严;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分列两边,助佛一同接引众生往生极乐十方诸佛四旁围绕,上方祥云中安住有七佛,两侧天人奏乐散花,天鼓天乐自鸣。

在西方三圣正前方宝台上,刚刚往生至西方极乐世界的“新生”者端坐在莲华台上,花开见佛,双手合掌,瞻仰弥陀的相好与极乐世界的清净庄严在台上的往生者是亲证念佛三昧的净土行者,左右两侧还有菩萨称叹接引诸佛菩萨身居庄严宏伟的殿宇,供养菩萨和伎乐人在前方的水榭,以香花和音乐作供养。

在七宝池、八功德水中的宝树、宝花、珍禽亦以妙音助佛说法。画面下方莲池中盛开有各种各样的莲花,刚刚往生净土的新生行者,清净安乐的坐在莲花上,聆听两侧如来说法。

阿弥陀如来接引图十三世纪南宋宁波佛画  立轴  绢本设色 阿弥陀如来面相圆润,双耳垂肩,双目清净明莹,法相慈悲安详身着红色袒胸佛衣,左手当胸结印,右手下垂施与愿印,足踏双莲,双足一前一后,呈行走姿势以示阿弥陀如来自西方极乐净土,前来接引往生的众生。

图中如来双目微垂,慈悲安详的注视着即将往生者从面部表情到形体动姿,将阿弥陀如来依因地所发的宏誓大愿,前来接引亡者的场景描绘的生动逼真在这幅画的左下角有一个难以辨认的铭文,表明它出自南宋时期的明州地区,明州即今天的宁波。

阿弥陀佛结下品上生印来迎图十三世纪佛画  挂轴  绢本设色约翰逊艺术博物馆收藏  主尊阿弥陀如来面相圆润,双耳垂肩,双目清净明莹,法相慈悲安详身后背光呈舟形,身着金色袒胸佛衣,双手结下品上生来迎印,足踏金色莲台,自画面左侧面向右方乘祥云而来迎接亡者,象征阿弥陀佛来自西方极乐净土。

头略向下垂,双目微垂,慈悲安详的注视着即将往生者此画色彩靓丽、描绘细腻,佛衣纹饰美轮美奂,极其精致从面部表情到形体动姿,将阿弥陀如来依因地所发的宏誓大愿,前来接引亡者的场景描绘的生动逼真,是诸多接引图中的精品之作。

西方三圣像明代  绢本设色  镜心大佛陀身形正立,呈正面立姿,双手当胸结转佛轮印,胸前呈现「卍」字着红绿相闲的华袍大背光以白云围饰,有七尊小佛陀盘坐于莲花上,由橘红色梗枝相连接世尊左手边的观世音菩萨白袍华服细致、流畅,手持净瓶。

大势至菩萨手持法印,白袍灵动,红色彩带穿越另一手。三尊像皆正面正向,站立于大型方台上,中央有一跪拜菩萨面朝佛陀。图例为南宋时代张思恭所绘的粉本,后人依样绘造,更添许多元素,有别于前人之作。

西方净土图蒙古哈拉浩特  12-14世纪  西夏国绢画俄罗斯冬宫博物馆收藏此「西方净土图」的图像十分简洁,这里没有常见的宏伟壮观的宫廷楼阁及宝树,亦无接引往生的欢迎队伍主要描绘的是西方三圣及七宝莲池中三辈往生的场景,其构图独具创意,十分稀有。

此外背光中出现了九品往生接引像,在主尊头像两侧有八尊西藏样式的坐佛,姿势相同,但手印不一可能分别代表六位过去佛、现在佛和未来佛此画融汇了中原和西藏两种不同的绘画风格于一体,形成了西夏独具特色的绘画样式 。

「西方净土图」中,佛和胁侍菩萨的身躯壮硕,姿势挺正,上半身有拉长的趋势;阿弥陀佛的面形长圆,二菩萨的眼形如弓;大势至菩萨膝部的衣纹作涡状布排,云纹绘制图案化,这些都是西夏晚期的风格特色,其绘制的年代应在公元十二世纪末至十三世纪初。

幅中中原绘画的成分清晰可见,除了上述的图像和布局外,衣纹的画法也与宋画相近,但是西藏画的因素也不容忽视八尊坐佛规整地布排在画幅上方,两供养人又被安置于画幅下方的左右两角,全作完全没有留白,布局规矩,构图对称。

画幅上方的八尊坐佛,顶髻甚尖,上饰宝珠,宽肩细腰,人物造型程序化,与许多西藏的佛像相似,身后又有西藏佛画中常见的背角尖凸的座屏二供养比丘身后的奇石处理平面,装饰性强画幅下方以靛蓝为地,满布金色番莲花图案。

这些特色都与西藏,特别是藏中地区的绘画风格息息相关西夏后期与西藏佛教文化交往频繁,西夏晚期的佛教艺术西藏色彩浓厚,理所当然此幅的前景为一宝池,从中生出三茎蓝色瑞莲,红色祥云浮动其下主尊阿弥陀佛身着红色袈裟,手结禅定印,结跏趺坐于中央的大宝莲台之上,法相庄严。

二位胁侍菩萨斜披络腋,肩披天衣观音菩萨冠有立化佛,坐在阿弥陀佛的左侧;大势至菩萨冠有宝瓶,坐在佛的右侧佛的头后有边饰火焰的绿色头光,身后有白色圆形身光在身光和头光之后,又见一五彩背光,上现十组阿弥陀佛三尊接引像。

这十组接引像中的三圣皆面向外,代表十方接引之意。在五彩背光与上方的坐佛之间还有一支琵琶和一把古琴,表示天乐鸣奏。

阿弥陀三尊接引图12世纪  蒙古哈拉浩特出土  绢本设色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收藏这幅绢画是俄国的科兹洛夫于1909年6月,在我国内蒙古额济纳旗的黑水城,大肆盗掘时所获取的大量西夏时期珍贵文物中的一幅。

此画是迄今为止描绘阿弥陀如来接引图中最独特、最生动的珍品,是独一无二的佳作图中细腻的描绘了亡者化生童子,欲登莲台的瞬间将亡者往生净土的场景首次形象的描绘出来此图绘制严谨,画面所表达的内容与《观无量寿经》的经文叙述完全吻合。

整幅画面色彩清新雅致,人物神态形象生动,构思独特,属西夏时期极其珍贵的佛门珍品此画采取斜向构图,画面内容十分丰富以靛青为底,阿弥陀如来三圣足踏莲台,自画面右上角同乘白云而来,迎接亡者图中阿弥陀佛三尊皆作金色,佛的双手分作与愿印和安慰印,内着绿色薄纱僧祗支,外罩红色袈裟。

观音菩萨身着绿色袈裟,冠有立化佛;大势至菩萨则身穿红色袈裟,顶有佛塔,二圣合捧莲台,迎接往生者阿弥陀如来三尊容貌显西夏党项族人的五官特征头皆略向下垂,双足一前一后,表示自西方净土前来接引众生的行走之状佛顶之上,祥云天花飘动,增强了阿弥陀三尊来接引的动势。

阿弥陀佛自白毫放出一道白光,直照左下角枯树下双手合什的比丘,正在虔诚忆念阿弥陀如来,这位比丘当是亡者无疑比丘头顶升起一缕白光,上现赤身裸体,仅披天衣的化生童子,神情可爱而虔诚,来到金色莲台前,作欲登莲台状。

观音势至菩萨如慈母般手捧金色莲台,双膝微屈,躬身呵护,似在呼唤爱子归来,迎接化生童子此图将“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具体形象的展现了出来,巧妙地表达了亡者往生那一剎那的变化,表现殊胜,生动逼真。

阿弥陀如来接引图黑水城遗址出土绢画12世纪  绢本设色  规格:125×64cm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收藏这幅绢画是俄国的科兹洛夫于1909年6月,在我国内蒙古额济纳旗的黑水城,大肆盗掘时所获取的大量西夏时期珍贵文物中的一幅。

此画已有八百多年历史了,但色彩依旧靓丽,属西夏时期非常难得一见的珍贵文物阿弥陀佛发髻高隆,面相圆润,法相慈悲庄严双耳垂肩,佩戴耳珰,双目微垂,细眉长目,小嘴薄唇,唇上与下颏均有胡髭身着红色袒胸佛衣,左手当胸结安慰印,右手下垂施与愿印,足踏双莲,乘红色祥云前来接引往生众生。

图中阿弥陀佛头略下俯,双足一前一后,有行走之势头顶由流云、宝华和垂珠组合而成的华盖,垂珠摇曳,将弥陀自西方净土来接引亡者的场景表现的一表无遗阿弥陀佛眉间放出一缕白光,直摄左下角二位供养人画面底部左侧立有一男一女供养人画像。

女供养人双手合什,头戴金花冠,身穿右衽交领窄袖红色长褙子,褙子上还绣有金色锦花图案褙子自腋下开叉,露出褙子下的长襦男供养人手持香炉,身着圆领窄袖长袍,束金蹀躞带发式特殊,顶发剃去,留头颅四周头发,并将长发散披于耳旁。

此发式正是典型的西夏秃顶髡发样式二者皆颊丰腮鼓,下颏突出,鼻圆嘴小,充分展现了党项民族的面相特征这两位供养人的穿著装束,与汉人的打扮截然不同,一望即知他们应是西夏的贵族无疑二人服饰华丽,神态恭敬,虽无题记说明,但从供养人的虔诚神态及主尊阿弥陀佛接引像即可知道,此画是为祈祷往生而供养绘制的。

阿弥陀二十五菩萨来迎图十六世纪   室町时代佛画纸本彩绘水墨  金泥   尺寸:24.3 x 37.3 cm美国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博物馆收藏画面中央主尊阿弥陀佛面相圆润、双目微垂,面露微笑神态安详,法相庄严。

右手结说法印,左手结禅定印, 金刚跏趺座安住于莲花法座之上二侧二十五大菩萨相随,前来接引众生此画清晰的标出了二十五大菩萨的名号,十分难得在法座前方二侧依旧是观音势至二大菩萨,画面左侧当胸合掌的是大势至菩萨,画面右侧手捧莲座的是观世音菩萨。

西藏中部唐卡 1800- 1899美国鲁宾艺术博物馆收藏阿弥陀佛发髻高隆,绿色头光,面相圆润,颈部有三道象征美的纹路双耳垂肩,双目微垂,细眉长目,法相慈悲庄严身着袒胸佛衣,双手结禅定印托钵,钵内盛满花蜜。

以金刚跏趺坐安住于孔雀莲花宝座之上彩色华盖之上有一株盛开的愿望树,树上结有各种鲜花和水果,果实累累,象征阿弥陀佛的48大愿望已圆满愿望树周围悬挂有各类珠宝装饰在阿弥陀佛身边深蓝色的上空,二侧各有天人乘白云洒出甘露及各种珍贵珠宝和鲜花供养。

在宝座两旁各有三位白衣女神,手持珠宝及吉祥彩幡侍立中央莲池内有往生者,莲池二侧坐有前来迎接的八大菩萨;左侧是观音菩萨,弥勒菩萨,地藏菩萨,普贤菩萨右边是金刚手菩萨,文殊菩萨,虚空藏菩萨、除盖障菩萨在菩萨的前面,画面最下方是众多的罗汉,辟支佛和天人们分坐二侧,各持祝福的宝石,安住在二侧。

青铜鎏金 尺寸:H67.14 cm × D 44.50 cm十七世纪  扎那巴扎尔(Zanabazar)雕塑作品蒙古乌兰巴托美术馆收藏这是蒙古佛教艺术大师扎那巴扎尔(Zanabazar)的雕塑作品,这尊无量寿佛坐像法相庄严,头戴宝冠,发髻高隆,耳垂环珰,其下饰有花瓣坠,二侧耳际宝缯向上飞扬,束发披于两肩。

面相方圆,五官俊朗,神态慈悲安详上身斜披圣带,胸前佩饰项圈挂件、全身饰有臂钏、手钏、足钏、腰饰等无价珠宝璎珞所制饰品,庄严全身下身着贴身薄裙,錾刻有精美的纹样双手结禅定印,双跏趺坐安住于莲花月轮之上莲花法座做工精美,莲瓣宽肥饱满,造型生动,手法写实。

整尊造像采用整体浇铸,通体镀金。表面均匀流畅,光彩流溢。人物比例精准,造型优美,气质典雅,具有浓郁的尼泊尔和印度雕塑的遗风。是扎那巴扎尔(Zanabazar)雕塑艺术风格的代表作品。

无量寿佛坐像康熙  像高:H 17 cm无量寿佛结全跏趺坐于莲花宝座之上双手结禅定印托长寿宝瓶头戴花冠,肉髻高耸,宝珠顶严耳垂环珰,其下饰有花瓣坠,耳际宝缯向上飞扬,束发披于两肩面相方圆端正,弯眉细目,神态安详。

上身双肩搭帔帛,帔帛在两手腕间分别绕成半圆环,然后从两腿下对称垂搭在莲花座正面,胸前佩饰项圈璎珞,下身着长裙,轻薄贴身,并在帔帛、衣缘处錾刻有精美的纹样帔帛及裙子皆用写实性表现手法,给人以强烈的丝织物感觉。

束腰仰覆式莲花座,做工极其讲究,造型宽大,气势恢宏。其上部边沿饰一周圆连珠,莲花瓣上下对称分布,施满一周;莲瓣宽肥饱满,其头部都有卷草装饰,造型生动,手法写实。

7世纪 青铜鎏金镶嵌绿松石萨迦派 贡噶札西Kunga Tashi (1656-1711)新德里西藏故居博物馆收藏全跏趺坐双手结禅定印,托盛满甘露的宝瓶肉髻高耸,宝珠顶严头戴五叶宝冠,制作精致耳垂圆珰,余发披肩。

面相端正,神态安详,双眉细长高挑宽肩细腰,躯体挺直,体态匀称,造型优美帔帛自双肩弯曲而下在臂部缠绕翻卷上身袒露,胸前饰项链璎珞臂、手、腿、踝处饰有嵌绿松石的钏环头冠、璎珞及钏环都镶嵌有各种宝石,显得雍容华贵,工艺精湛,是西藏萨迦派名师巨作之珍品。

清康熙年 青铜镀金  镶嵌宝石 像高 41.2 cm无量寿佛头戴五叶宝冠,肉髻高耸,宝珠顶严耳垂圆珰,余发披肩五官俊秀,双眉细长,鼻梁直挺,神态安详,法相慈悲端庄宽肩细腰,躯体挺直,体态匀称,造型优美上身袒露,胸前饰项链璎珞、臂钏、手镯、踝处饰有钏环,上面镶嵌有绿松石、青金石及珊瑚等无价珠宝庄严全身,显得雍容华贵,具足一切报身佛的种种庄严。

上身双肩搭帔帛,帔帛绕臂在二侧翻卷而下,对称垂搭在莲花座正面下身着长裙,轻薄贴身,并在帔帛、衣缘处錾刻有精美的纹样双手结禅定印,全跏趺坐安住于莲花宝座之上束腰仰覆式莲花座,做工极其讲究,其上部边沿饰一周连珠纹,莲瓣饱满圆润,其头部都有卷草装饰,造型生动,显得华丽精美。

整尊造像采用整体浇铸,通体镀金。表面均匀流畅,光彩流溢。人物比例精准,造型优美,气质典雅,充满了灵气。具有浓郁的尼泊尔和印度雕塑的遗风,是佛像艺术中十分稀有的精美之作。

清代掐丝珐琅和錾胎珐琅造像  像高 31cm主尊无量寿佛头戴镶嵌有宝石的五叶花冠,华贵庄严面相方圆,神态祥和宽肩束腰,身材比例匀称,造型优美上身袒露,佩饰耳珰、璎珞项圈、挂链、臂钏、手镯及足钏等无价精美饰品庄严全身。

下身着长裙,刻划生动写实,具有强烈的质感双手结禅定印托长寿宝瓶,全跏趺坐于莲花座之上背光繁复华丽,周边掐丝满饰花草纹,端庄大气此像在铸胎的錾胎珐琅上兼用掐丝珐琅的工艺,錾胎和掐丝珐琅、画珐琅及镶嵌宝石等多种制作技巧于一体,做工精细,造型优美,是一件不可多得的景泰蓝艺术珍品。

阿弥陀如来坐像明代铜鎏金  像高51 cm阿弥陀如来肉髻高隆,面庞圆润、眉间呈白毫相双耳垂肩,双目微垂、五官端庄,神态安详、法相庄严身着双领下垂式佛衣,佛衣领口、袖口及下摆等衣边均凿刻有精美衣纹,做工细腻,华丽高贵。

胸前涌现卍字,双手结禅定印,呈金刚跏趺坐。整尊造像体态优美、端庄大气。

阿弥陀如来坐像高丽时代(918-1392年)铜合金造像  像高 69.1 cm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收藏阿弥陀如来肉髻高隆,面庞圆润、眉间呈白毫相双耳垂肩,双目微垂、五官端庄,神态安详、法相庄严法訊 | 嘉禾普济禅寺启建“阿弥陀佛圣诞”念佛法会。

图文编辑 | 释小济◎嘉禾普济寺所发布的一切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如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处理。分享文章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文章原作者和各位读者。感恩!

嘉禾普济寺缘起请点👇【普济法语】

普济寺天王殿屋面翻新工程进行中点击👇图片了解工程进展情况为天王殿工程添砖加瓦

善信也可发心认供整体翻新工程『 详情请咨询 』

微信同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湘(2022)0000043

上一篇: 灵感家-伦勃朗
下一篇: 卒擅天下打一最佳生肖,是指什么生肖,词语解答解释落实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