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帖39期 | 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学硕

网络来源 186 2025-04-07

作者:农场学姐编辑:牛牛

从医行者第六期工作正式启动啦!详情请见:从医行者第六期 | 踔厉奋发如果你是想保研的同学,请关注我的双胞胎哥哥:从医行,如下:从医行第六期 | 笃行不怠嗨!已经到了九月,不知道最近你们的状态如何?无论是风雨还是彩虹,从医行者依然陪伴着医学考研人。

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靠近终点,越是容易遇见更多的问题期待和你们顶峰相见呢!上一期经验帖:考研帖38期 | 温州医眼科学硕本文总计6149字讲者介绍个人代号:农场学姐本科院校:华东某综合大学本科专业:眼视光医学

成绩奖项:本科成绩排名40%,多次获国家励志/校特等/校一等/校二等奖学金英语成绩:四级530+,六级530+科研情况:已发表SCI一篇(二作)、中文综述两篇(双核心一作,中华系列二作)、已授权实用新型专利一项(第一发明人);另有两篇SCI投稿中,两项发明专利实质审核中

参营情况:解放军总医院夏令营初试成绩:西综212 英语71 政治62 总分345(退役大学生额外加分10,最终录取名单初试总分为355) 报考院校:解放军总医院 外科学(骨科学)学硕调剂院校:无最终去向:

解放军总医院 外科学(骨科学)学硕前言最开始我想说,考研固然是一场激烈的比拼,但说到底还是一场考试,请不要魔化考研,就是不要自己吓自己作为一名走到大五的中国医学生,我们最不缺的就是考试经验我一直告诉自己,考研初试就是三门课程考试(政治、英语和一本比较厚的医学书),而且这些考试内容我多多少少都了解过,这不比动辄预习十门然后连轴转的期末考强吗?。

考研复试我又告诉自己,初试都过来了,复试不就是厚厚初试书中的其中几页,我有两三个月的时间去准备,再和老师聊会天,很难吗?“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就是带着这样的心态,我还算比较顺利地抵达了岸边。

初试准备一、西综因为我九月前在同时准备保研和考研,保研失败后才全力准备考,西医综合分数不高,确实没有高分经验,但我生化学得很清晰,所以在此和大家分享生化学习方法和考后的整体反思,希望大家之后能少走点弯路。

【生化】学习资料是天天师兄课和思维导图+吴在望两大张思维导图,都是打印出来的我感觉生化难点在于零碎知识点多,相似知识点多,所以我就采取了图像记忆法天天师兄会在课上带着我们画图,我没有按照他的原图画,而是按照他的步骤和吴导图上编排的版式画,讲各个代谢或其他知识点的联系时我就在吴导图上圈圈点点、补充和再创造联系。

学完生化一轮后学习笔记就变成了两大张图片,做真题时遇到知识点就会刻意再去画图,在各知识点中建立联系后来再做题遇到往年真题没有出现的知识点也能很快想起来知识点在图片的位置,包括一些物质在多个知识点的串联方向,直到现在看文献接触一些信号通路还能想起当时画的图,是很神奇的事情。

后来了解到这是图像记忆法中的“联想”与“关键词”并用原理在运用图像记忆法的时候,就需要懂得找关键词的方法和技巧,需要有意识地从大段文章中挑选出重点的关键词联想产生图像的过程主要是发挥右脑的想象力,而找关键词的过程主要是发挥左脑的。

逻辑思维能力“联想”与“关键词”并用实质就是左右脑并用,充分把大脑的学习潜能调动出来,我们的学习效率自然会大幅提升,这也是很多世界记忆大师都认为非常实用的记忆方法创作思维导图真的是是很高效率的学习方法,虽然有点费时费力,但每次创作都是逼自己理解的过程,偶尔也会在其中找到探索的乐趣。

【分数不理想的反思】西医综合我的分数不高,确实没有高分经验,但我清楚地知道自己为什么没有得到理想的分数,希望大家引以为戒第一,一轮学得太囫囵吞枣我的第一轮是3月初到9月24日,生理磨磨唧唧学了太久,中间夏令营耽误了太久,内外科病理生化都是只看了天天师兄视频没时间做题,看完就等于才预习了一遍,和能做对题还有一段距离。

一轮学不懂的东西我总想往后放,越放越多,最后只是了了记住结论,最初跳的那个坑还是会容易凭借深刻的第一印象继续跳所以第一遍不会的东西我感觉可以稍微往后放,标记好知识点可以一个月后来学,或者不多的话可以一轮后来学,但不要自己骗自己,一直赶进度导致问题挤压成一整个小册子。

第二,没有重复够遍数虽然从医行指导我的学姐一直提醒我说,准备保研时记得两头抓,但我没有安排好一轮复习的内容我最开始学生理复习得非常仔细,先拿着书听课,再做完了历年所有真题,再做了小亮自己的题库确实学习效果很好,但二轮刷完第一遍真题就到十月底了,已经忘了很多细节,后来十一月为了节省时间看的是小亮的十年真题班,别人已经对知识点和真题有深刻印象了,我才边上课边做第二遍,十二月自己又把十年真题按套做了第三遍,但好在我有认真研究每个选项,十二月底真题可以达到250-280的水平。

所以每轮要有每轮的目标我个人认为:一轮是学习每科的内容,有时间和兴趣可以了解anki卡牌并制作一套属于自己的卡牌(如果我二战一定会投入经历认真做的一件事),大致了解真题考法;二轮就像重新学习一轮一样,但一定是更融会贯通,做真题更准更快;。

三轮可以不用细细看知识点,直接重新刷真题查漏补缺,看病例分析;刷套题,看老师的十年真题分析视频;四轮就是再按套卷做真题,有余力就再刷真题,做模拟(别太多)轮数不一定很固定,但重复重复再重复和这些阶段的目标一定是高分者的必走之路。

可以第一轮进行到内外科的时候就去复习生理,如果不想自己安排复习计划的话可以跟天天师兄的课,他课上会大量串联重要知识点,不会的课下及时复习再结合将他思维导图二次创作,相信是一种很高效的学习方式第三,科目分配时间不对。

西综二轮开始已经是9月25日,我每天学习给西综英语和政治分配的时间是3:1:1看起来是按照分数分配的时间非常合理,但实际上政治按每个人基础有50分,英语前期我感觉也有50分基础,两科提分性价比不高西综当时我还是不敢做一整套真题的水平,更别说模拟题了。

按170-230算,还有六十分的提升空间,当时应该把更多的时间去投入历年真题,性价比是非常高的更何况十二月要分配一半的时间给英语作文和政治大题,我们更应该在十月十一月大体达到自己想要的西综水平总而言之,我的问题。

根本在于搞错了考试目标我总想把每个知识点来龙去脉真的搞明白,但忘记了这场考试分高才是王道我们考上有大把的时间去学习,在短短半年时间内总原则还是去应试,去尽可能地提高总分我一直都在讲西综的真题,确实是常做常新,刷25年真题真的足够,其他题学有余力再说吧。

辅导老师选择方面:小亮适合目标分数在230左右的同学,病例班非常应试,甚至可以在一轮就可以穿插着看天天师兄课程时间长,但他会在课堂上一直复习,这会减少我们课下复习时间,加上他的十年真题班研究透的话,我感觉是可以冲刺250的。

二、英语英语我的目标分是80,但鉴于今年的难度,71我已经很满意了,毕竟出分前我看着屏幕还在想自己能不能过60,这样的分数也说明平时大量的练习没有白费英语客观题平常我在50分以上,主观题平常给自己估20分,但23年翻译较简单,作文也胸有成竹,结合最后分数来看有30左右。

在此我列出自己的备考计划供大家参考:1. 单词:前期在备考六级,考研单词是七月开始背的,所以等于3月背到了12月底软件是墨墨背单词,开始背了大纲词汇,后来陆陆续续背了必备词组,历年真题的词书,都有现成整理好的,最后软件内测单词量有10k+。

2. 阅读:从八月中旬开始一天一篇,做完后听唐迟老师的分析,自己总结长难句和生词如果有瓶颈的话会停掉刷题,整体分析自己错的题类型并进行专项训练一遍刷完已经11月20号了,二轮结合其他科安排一天两篇/三篇/四篇。

因为觉得10年及之前的阅读太难了没有二刷,但23年的题确实有10年难度那么高,准备考高分的同学要记得分析之前的题3. 翻译:10月开始一周做一年的,做完听唐静老师课分析最初是5分最后也只敢给自己估5分,性价比不高,但最后考研真题还挺简单的,我觉得我有七八分,对英语要求不高的同学可以看看真题答案熟悉题型即可,想考高分还是得。

认真分析历年题,但别给太多时间4. 作文:11月中旬按照北大见山学长的《考研英语写作白皮书》及《考研英语作文模板》两本书的底子,整理了六篇小作文,四篇大作文和一段万能例证模板我自己的模板是按照自己的写作习惯改正过的,在准备模板过程中也是加强自己基础的过程,之后每天都默写其中两篇,有时走路也会默默背,并且看着往年的题目梳理自己怎样替换关键词,总之做到模板烂熟于心,考试时直接默写,为客观题剩下宝贵时间。

因为我四六级和托福都是这样的作文准备方法:熟记,一定是熟记各类型的文章模板,甚至是直接背别人的再模拟练习我非常推荐这两本书,尤其推荐没有大量时间给作文打基础的同学和所有旱区的同学,书中的模板少且精,甚至不用整理就可以直接背,书中也会详细介绍这套方法理论和使用操作性,在北京考中上分数段我也觉得没问题。

但不知道大家基础和适应程度怎么样,所以我也不敢大肆宣扬哈哈,只能说如果真的背熟,是性价比很高的方式!三、政治北京公共课压分非常严重我没有算我的客观题分数,但据出成绩后我的观察,今年北京政治主观题平均分不到30分,英语主观题不到20分。

平均分的意思是只要对自己的答案不是极有自信,应该是不会超过这个均分复习计划请大家参考别的学长学姐,我不多做赘述今年我跟了徐涛的马原基础精讲,腿姐的全程精讲和技巧冲刺班,最后又舍不得腿姐又不敢不背肖四,十二月一整个混乱。

只能说考完政治的时候,我已经想好二战的复习规划了:八月底到十月底只做苍盾小程序的1000题配合腿姐小册子,十一月刷肖腿徐的模拟选择题加腿姐技巧班,十二月只背肖四,这估计也是六十分建议大家跟紧一个老师,其他做辅即可,同时更推荐肖老,因为后续背肖四肖八时各大博主整理的思维导图更多,

选择范围更广夏令营其实参加过两次夏令营,都是线下我看今年也基本都是线下夏令营了,希望学弟学妹们抓住机会,线下除了能与导师们有更多交流之外,还可以感受城市、学校、医院和科室的环境,属于是双向选择我个人比较在意所处环境对我的影响,所以更喜欢线下的氛围。

第一次是18年当兵前,去参加过湘雅二附院眼科的夏令营,为时七天那个时候夏令营体系还不是很成熟,我们参加的人不多,老师像带实习生一样带我们在眼科实习了七天,中间穿插了实验室参观和面试老师都很好,我拿到了优营,但最后因为去当兵放弃了保研名额。

第二次是去年的301夏令营报名时间在七月底,八月初就去北京,时间较晚且紧张入营名额50名,资料审查比较严格,全程体验感很好,来回车票和酒店都会报销,基本能入营都有优营,就看是直博还是硕士大家和老师一起住在医院旁边的五星级酒店,前两天是参观实验室,我们去年参观了大数据实验室,肾内,骨科和耳鼻喉,都是国内顶尖的实验室,老师们也尽可能给我们展示了学科前沿技术和科室产出。

复试准备301每年复试基本都是最晚,基本是别人已经在面试了,我们在等复试通知别人发接受拟录取通知了,我们还没复试等我们复试完了,别人也调剂地差不多了所以报考301的同学基本要做好要么上岸,要么二战的准备。

一、今年录取规则为:1. 成绩:录取成绩为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加权后的总和,满分100分计算方法为:考生总成绩=初试成绩/5×0.7+复试成绩×0.3复试总分按100分计,由面试和笔试成绩组成,计算方法为:。

考生复试成绩=面试成绩×0.3+英语听力成绩×0.4+专业课成绩×0.32. 录取资格:大学科排名,临床医学就是所有报考二级学科为临床医学的同学一起排名3. 科室和导师:首先按照排名录取一志愿导师,也就是正常情况顺利录取。

其次是你在大排名内,但在科室内排名较后时科室录满了,那招生办老师会在面试完几天后私下打电话告诉可调剂科室和导师,双选后就结束了这两种情况都是很好的,但还有一个情况要格外注意:导师的招生名额满了但科室没招满,301招生办老师会通知你是一志愿录取,但他们的一志愿是指科室,一志愿是指科室,一志愿是指科室,招生办老师会后续自己帮你在科室内调剂导师。

所以我建议大家要在导师和招生办两方都确认一下自己是否录到心仪导师名下,之前也出现过九月去报道时发现导师被换的情况,那个时候再调就比较困难了二、线下复试流程正规且相对固定:今年是4月6日下午资格审查;4月7日上午体检,下午英语听力笔试和心理测试;4月8日或9日各科室专业课考核。

资格审查就是交资料登记英语听力笔试由研究生院统一组织,在阶梯教室,声音清晰,2B铅笔涂卡,总考试时长40分钟往年都是医学英语博士听力原题,我们很多同学都是背了往年的试题,但是今年出其不意考了六七篇passage组合,有六。

级原文章,但不确定是不是都是六级原题,共25个选择题专业课考核是各科室分别组织,大部分学科是8号或9号考核,但个别科室是6号或者7号面试,时间较紧具体时间各科室老师会提前一两天打电话通知拉群,基本每个科室都是先统一一小时笔试,交卷后就面试。

笔试难度不高,就骨科来说,学好考研知识和常见病诊疗足以这次考试只有一个名词解释我没听过:三边孔我把教科书骨科部分看了四遍也没看到过(可能看的还是不细),但准备的话性价比不高面试时间每个科室流程都差不多,应该是研院统一要求的。

骨科具体是:第一部分,3-5分钟自我介绍,中英皆可,无需且不让准备PPT;第二部分,英文考察首先随机抽取一段英文文献,朗读后翻译我提前把教科书骨科部分的英文都背过了,抽到的是院前创伤急救,150词左右,感觉难度不高。

然后抽一个学科相关话题,我的是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ercise and bone health,英文回答一两分钟左右不需要回答很专业,按照雅思生活口语回答的标准就可以第三部分,随机问答。

随机抽取两个老师提问,我的是“为什么要去当兵?”“看你简历科研经历丰富,会什么实验技能?”“为什么放弃眼科来骨科?”所有老师都很好,我的自我介绍和英文回答都被打断了,老师会先鼓励说:“挺好的,下一个环节吧。

”关于面试我有比较多的经验要分享大学几年内我参加的数不清的面试、答辩、汇报、甚至是presentation,都对我现在面对面试的坦然心态都有着不小的帮助首先,建议大家多参加几次自己感兴趣的且能在公共场合展示自己的活动。

尽管很多同学认为自己内向害羞,不善表达,也懒得去参加,但我们可以不是为最终奖项,每一次的公开张口需要提前的数次联系,最后“稀烂”的表现也没关系,我们主打一个积累经验很少人能天生拥有自信的胆量、流畅的表达能力、临危不惧的姿态,生活中可以选择沉默,但该展现自己的时候也一定要有这个能力。

总而言之原则就是:练一次就一定比以前好一次所以实在不想参加或者已经错过了这些锻炼机会也没关系,那么在复试前就要找靠谱的人模拟面试我个人认为选择报考院校上一届上岸的学长学姐最好第一,可以获得最新面试的流程。

第二,在心态不至于太紧张,但也不至于不重视找朋友在心态上会更放松,甚至在模拟中笑场第三,模拟中可以看看报考院校更重视哪方面的考察,随时调整准备方向我自己今年是在ykb找了一位同报考301学硕的同学,我们从3月15号开始,到4月5号,每天会发自己的学习计划,每晚模拟半小时左右。

流程是按照官网公布的流程,两人一来一回,平常有吐槽有鼓励,准备复试的这段时间倒也没那么紧张枯燥其次,如何在面试上展现自己出国交流、国际会议、社会实践等亮点?我们要把面试的软节奏把握在自己手中,引导老师问我们准备好的亮点答案。

比如老师问一些常规问题,我们在回答后可以再加上:“我之前在参加xx国家交流时,发生一件事让我印象深刻,学会了XX”,或者”比如在社会实践中,我遇到了什么问题,我是怎样解决的“这样既回答了老师问题,又展现了自己拓展问题的能力,而且老师下一个问题极有可能会问:”诶,你去XX主要做了些什么呢?为什么想去呢?有什么心得体会?”。

最后关于面试着装准备我个人穿了米黄色棉麻衬衫+深棕色西装裤+黑色小高跟衣服简单得体就好,保守不出错就是白衬衫和黑西装裤,但我个人更喜欢稍微“学生气”一点的穿搭,看起来就像是一个能干活的严谨研究生但是穿搭不是最重要的,无论是整套西装,还是衬衫加毛衣,卫衣,最重要的是整洁,最好熨烫平整,再加

自信大方的仪态,可以加分不少还是最初的那句话,不要魔化研究生升学我看到了太多的同学从大一就开始问怎样准备保研考研,这应该都是收到了不必要的信息轰炸这两条路,每一条都有无数的坑,学长学姐就这样踩着跳着走过来了,看经验贴最多就是少跳几个坑,但也不能完全避免,所以。

心态要好,要相信相信的力量!有志者事竟成!我和从医行者关于学硕专硕的选择,我想和大家分享我自己的看法我经常会想起小马过河的故事,水深水浅只有自己体验过才知道,其他的都是道听途说都说学硕苦学硕累,学硕浪费青春,但我自己在实验室待了三年多,从最开始就坚定地选择学硕,因为我看到的学硕是科研训练更系统,产出更多,以后去高平台更有竞争力,而且时间安排更自由。

至于大家讲的需要再多三年时间,我家里支持我读书,比起成家立业我更喜欢读书,这些足以支持我坚定地选择学硕同时有很多人感兴趣女生选骨科的想法大多数同学还是认为女生在骨科不占优势,对此我也是这样觉得的但是难道一直如此便对吗?。

大多工作领域的女生都是由少变多的,我支持女生勇闯“男性领域”,展现女性力量我喜欢人体解剖,喜欢运动,对运动损伤疾病和手术感兴趣,所以就来了如果大家想冲的话,最重要还是自己要做好准备我可以保证我的体力不会比一般男生差,差了去练就可以,体能好不是男生的专属。

其次,在导师选择和工作方面,最起码我遇到的301骨科导师没有嫌弃女生的,反倒很多老师是持欢迎态度,并会觉得女生更细心当时复试骨科面试现场是十几位男导师,大家最多还是好奇,并且氛围非常轻松,没有刻意刁难最后想再讲一下,所有的底气最终来源于我们自己,希望大家能自信不自负,谦卑不自卑~

我和从医行者真的很感谢G学长以及各位从医行的前辈给医学生们打造的这个平台,可以说保研关注从医行就够了,考研关注从医行者就够了(给我点广告费谢谢哈哈)去年我能这么顺利走来,最想感谢的就是帮助我的各位前辈,尤其是。

十七学姐、Lucy学姐和一些已经上岸的亲亲学姐们(大部分都加入了从医行&从医行者)~她们总是给予我无条件的支持和鼓励,让我对自己树立起自信十七学姐是我保研时的一对一指导学姐,在知道我是保研边缘人后一直督促我两手抓,文书都改了有六七遍,她会。

比我更仔细地去修改小细节,力求完美这份简历在我每次面见老师时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无不赞赏有加!保研失败之后学姐还是不定期问我的学习进度,帮我找目标院校的前辈Lucy学姐是不一样的风格,考研后期我才联系到她,学姐第一次打电话就一阵见血地指出我考研计划存在的问题,及时拉我回到正道。

还有亲亲学姐们日常的坚定鼓励,虽然不在身边,但每次想受挫要退缩时,我都会找她们聊天她们坚定,勇敢,善良,她们不仅是我最好的朋友,更是我前进的榜样~如果没有学姐们,我可能也会坚持到最后,但我都可以想象到自己有多内耗,多怀疑人生,我不敢想象最后的结果。

总而言之,非常感谢学姐们对我的鼓励我想加入也是希望将善意传递给学弟学妹~也希望能认识更多想传递善意的人,大家能一起在漫漫医学路上走得更稳更远后文本期从医行者不再设立QQ群仅有微信VIP答疑群入群要求请点击推文:。

从医行者第六期 | 踔厉奋发获取如有其他疑问,可加负责人(Doctor.H)微信号咨询:congyixingzhe005祝愿大家成功上岸~想咨询农场学姐,请点击阅读原文往期文章:收官 | 从医行者第六期医学生考研分享会。

考研帖38期 | 温州医眼科学硕主题帖01期 | 那些年我们踩过的“坑”从医行者第六期 | 踔厉奋发点击下列图片即可直达小程序

阅读原文加微信VIP答疑群

上一篇: 西方的生活方式和思维理念给中国女孩身体带来十分不良的影响
下一篇: 4岁女孩低烧,输液死亡:一生病就输液,祸害了多少中国孩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