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宝藏作家的中文绘本,值得全部集齐!

网络小编 28 2025-04-06

小童书说众所周知国外知名童书大奖,华人获奖总是屈指可数,但是,少,不代表没有,少,不代表不优秀!小编今天就带大家一起看看这些在国外屡获殊荣的华裔作家们的经典之作,方便大家选书。

小编还准备了原版绘本视频资源,难度表见下,有需要可以免费获取,获取方式见文末。

下篇,我们将着重介绍在国内原创绘本领域,屡获殊荣的作者和其优秀作品。01杨志成获得过一次凯迪克金奖、两次银奖,并且两度获得国际安徒生奖的提名。杨志成第一次斩获凯迪克奖的作品是《公主的风筝》,

这本绘本除了是凯迪克奖历史上屈指可数的由华人创作的绘本外,还获得了下面这些奖:

从前,在古老的中国住着一位公主,她是皇帝的第四个女儿,因为她长得太小了,所以取名叫小小,小到很少有人会重视她在她父皇眼中,她的四个哥哥就像太阳,三个姐姐就像月亮,而小小就像一颗小不点的星星,也常常被忽视。

她只好一个人孤独地玩儿,最爱的玩具就是这只风筝,飞起来就像天空中的一朵花儿

有一天,坏人趁皇帝一个人的时候,悄悄潜入皇宫,把皇帝抓起来带到荒原中央的一座高塔里,骑马回去说皇帝死了,统治了王国平时被国王给予厚望的哥哥姐姐们逃走了,只有小小公主尾随坏人找到了父亲被关地方,每天用风筝给父皇送水和食物。

小小公主还用草和藤蔓搓绳子,把自己长长的黑头发也编了进去小小把搓好的粗绳系在风筝线上,穿过荒原,来到高塔的窗户边,送到父皇手里,父皇把粗绳一头绑在铁栏杆上,另一头甩到塔下,握住绳子溜了下去他的长袍迎风飘舞如同波浪,从下面看上去宛如鲜艳的风筝翅膀。

从此父皇不管去哪里干什么,都让小小公主陪伴在左右,因此,皇帝再没有忽视过任何一个人,无论这个人有多么庞大或是多么渺小这个故事源于文字作者简·约伦的童年生活,她的父亲威尔·约伦曾拿过世界风筝大赛的冠军,创造过连续放风筝179小时的吉尼斯纪录。

据说,有一次威尔·约伦因为放风筝太过专注,不小心掉进了长岛湾,还是女儿想办法把他从海里救了出来这个经历很像书里小小公主救出了父皇,小小公主经历的失落与孤单,也是作者童年时期所经历过的

在这个故事中,风筝其实就是简·约伦父亲的化身,开始被父亲忽视的时候,父亲的面部是模糊不清的,直到小小救出了父亲,父亲庞大的身躯、清晰的脸庞才显现出来,把孩子托肩上的画面,不正式伟岸父亲的形象么。

在插图上,杨志成秉承了中国传统文人画的精神,除了使用剪纸艺术,在构图上也有大量留白,既反衬艳丽的剪纸插图外,又让画面留出了大量灵动的“气”,气韵流动其间,暗含风的品质剪纸创作手法在当时的西方图画书世界算是首创,吹起了一股中国风。

而书里古代宫廷、亭台楼阁、风筝等中国元素,配上这个古色古香的中国童话,征服了西方挑剔的大奖评委和媒体们,获得了1968年凯迪克银奖

杨志成第二次斩获凯迪克奖的作品是《狼婆婆》,获1990年凯迪克奖金奖。

《狼婆婆》讲述的是妈妈离家去婆婆家,留下三个女儿阿珊、阿桃和宝珠,一只大野狼看见妈妈出门了,黄昏的时候扮成婆婆来敲门女孩们质疑妈妈去了婆婆家,为什么婆婆又来了,狼回答说是走叉了路;质疑狼婆婆声音粗,狼外面风大把它吹感冒了...女孩们开了门,大野狼一进门就吹灭了蜡烛,假装困倦,催孩子们睡觉。

当孩子们碰到它的大尾巴时,说是自己带的麻绳要给孩子们编篮子;碰到它的脚爪时,又说自己带了锥子给她们做鞋穿。

尽管阿珊点起的蜡烛很快被吹灭,她还是看到了大灰狼毛茸茸的脸于是阿珊想出了办法,骗大灰狼说外面的白果好吃,带着两个妹妹爬到树上为大灰狼摘白果,又骗他说只有爬到树上吃新鲜的白果才好吃让他拿篮子和绳子,三人把他拉上去。

大灰狼照做后,被三人拉着摔死了

绘本中的这只大野狼,除了拉狼上树和狼摔下去的情节是全身的,其他几乎是半身或者是特写,凶猛的眼睛,尖锐的牙齿,无意露出来的大尾巴,以及张着大嘴的影子,无不彰显它的凶狠与可怕再加上粉笔渲染的特性,模糊的山、屋子、房子、被子,清晰的只有几个孩童的脸,大灰狼的眼睛,明暗色调的强烈对比,把野狼出没的诡异效果拉满。

第三次就是获1992年凯迪克奖银奖的《七只瞎老鼠》,他曾说李欧·李奥尼启发过他创作这本绘本。

这个故事改编自“盲人摸象”,故事讲的是: 七只七种颜色的瞎老鼠在池塘边发现了一个怪东西,它们好奇那是什么,于是,在一星期的七天,它们每天派出一只老鼠去查探可是每只老鼠带回来的消息都不一样,每只老鼠"看"到的事物,都跟自己颜色一样......。

直到星期天,轮到白老鼠去了,它是第七只去池塘边的老鼠白老鼠从怪东西的这一边跑到了那一边,又从怪东西的上边跑到了下边白老鼠说,“现在我知道了,这个怪东西---硬的像柱子,软得像条蛇,宽得像峭壁,尖得像支矛,薄得像扇子,粗得像绳子,“不过嘛,合在一起的话,这个怪东西就是--大象。

老鼠们的教训:七只老鼠摸大象,以偏概全闹笑话。事物整体要了解,人生智慧才增加。

绘本中还有一个彩蛋,就是紫老鼠回来时,画面里隐藏了一个人脸,据说是作者父亲的侧脸......

杨志成的创作生命也可谓漫长,已创作创作了一百多种图画书,年近九旬仍笔耕不辍。

《侘寂之美》最大的魅力就是永远让人想再看一遍。小猫侘寂为了解开自己名字的奥秘,踏上了寻访的路。深山幽林间,明月池塘前,一切仿佛都有了答案。而“侘寂”,就是一种关于朴素、平凡和残缺的美。

《大白鲸》会让人很震撼,杨志成用电影级的镜头语言进行绘本故事讲述,对故事画面和节奏的把控能力极强。

《叶限》故事最早记录在唐代笔记小说《酉阳杂俎》中,是一个类似于“灰姑娘”情节的故事,但却比欧洲的“灰姑娘”版本早了八九百年。

《如果你是一条河》杨志成用拼贴过的照片构成意象,用一种最东方的方式表达爱。

“如果你是微澜,我会伸展臂膀,揽你漫入港湾。”《月熊》用诗意的语言像我们描述了月熊的生活轨迹。月熊最为显著的特征,是胸前“闪耀”的一弯新月。

《爸爸造的房子》杨志成的童年自传绘本,故事中,作者将将老照片融入拼贴画里,回忆了在战争时期,父亲杨宽麟设计建造的房子不仅保护了一家人的安全,还收留了因为逃难来到上海的三个家庭......

《饥饿山的猫》被《纽约时报》评为年度十佳图画书。故事源于一个古老的中国故事“白米饭的故事”,插画采用混合媒体制作的中国元素拼贴画,让这个原本传统的德育故事,有了视觉张力和思想新意。

《雪山之虎》聚焦东方故事,并且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以1953年登顶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首个登山队中的夏尔巴人丹増·诺尔盖为主角,讲述他的成长和攀登故事;

《塞翁失马》以中国传统的工笔写意笔触,细腻地呈现了古时特有的风土人情和故事人物的喜努哀乐。

《生肖鼠的故事》改编自中国的生肖文化传说,最大的亮点就是浓重的笔墨勾勒出的动人心魄的动物赛跑场景,赛跑中的动物为了获得入选生肖的资格,全力以赴地去争取入选的状态、姿势和表情。

02陈振盼凯迪克大奖历史上第二位获奖的华裔作家,也是第一位获奖的华裔科普作家曾获一次凯迪克奖金奖,一次凯迪克奖银奖,以及赛伯特银奖等陈振盼的科普绘本,巧妙地将硬核科普知识和故事相融合,用故事带领读者通读全书,通过多种媒介和呈现形式,吸引读者沉浸其中,促使孩子一遍又一遍阅读,学习到书里的知识。

陈振盼首次获得凯迪克奖的作品是《大峡谷》(2018年),这本绘本同时还获得赛博特奖、奥比斯奖等十项大奖。

这本书以一对父女的旅行来介绍大峡谷的相关科学知识,通过化石让他们回到过去,看到几亿年前大峡谷的样子,无论是书中的父女,还是正读这本书的孩子,都会觉得很震撼。

用镂空设计进行穿越,比如在这页看到的是岩石上的一个生物或是遗迹化石,透过镂空就穿越到了化石产生之前的史前世界。

用拉页展示大峡谷的全景,

用图解、剖面和依据实地考察绘制的动物、植物和化石插画,把大峡谷的形成过程、跨越了近20亿年的各个岩层、各种植被和栖息期间的各种生物都介绍了一遍。

前环衬页是大峡谷的地图,后环衬页是大峡谷的地质剖面图,一目了然。

陈振盼第二次获得凯迪克奖的作品是《西洋菜》(2022年),

感兴趣可点击查看,(内附原版绘本朗读视频):👉精读赏析 | 褪去知名绘者和大奖的外衣,Watercress的故事为何如此动人?《一座岛的600万年: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前世今生》获得2013年狮鹫奖,并被美国《学校图书馆杂志》、《科克斯书评》共同评为2012年度最佳图书。

一座岛从无到有再到无是个怎样的过程?这本书以一座岛为参照物,为孩子展示了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前世今生,描述了群岛中这座岛屿从诞生,到幼年、壮年和暮年,再到沉没尾声的全过程。

书中用了很多分镜来展示,比如循环往复的火山喷发过程,

比如岛屿上渐渐出现的生命,海岛周围的浅海生活着大量鱼群,海鸟在近海捕食,红树种子生根发芽......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生物。

比如数百万年间,岛上动物们的变化(演化),有些海鸥为了在夜间捕食,适应夜晚微弱的亮光,眼睛变得越来越大;为了能在干旱的环境中吃到更高处的叶子,象龟的龟壳由原来的圆顶形变为马鞍形,在脖子后流出了足够的空隙......

正是这些演化启发了达尔文,才有了后来达尔文的《物种起源》。1935年,达尔文花了五周的时间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进行地质、动物和植物调查。

前环衬页上是加拉帕戈斯群岛的生物图集,后环衬页是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图。

《穿越寒武纪珊瑚礁》入围美国矢车菊奖,《穿越侏罗纪原始森林》获得亚马逊十大编辑精选童书。

这两本“穿越”的书都是以小男孩/小女孩翻开一本书开始,跟随主人公一起穿越到侏罗纪和寒武纪最妙的是,我们在读的时候看到的内容,跟书中主人公在她的书中看到的内容是一样的,可以说是同步探索将冒险见闻和科普知识巧妙结合,就是陈振盼的风格。

比如在《穿越寒武纪珊瑚礁》里,小女孩手中翻开的这一页,就是我们看到的画面,我们就可以跟小女孩一起了解这些海洋生物的生存技巧:躄鱼捕食会用嘴巴前面看上去像鱼儿的特别的鳍当作诱饵“钓”大鱼;章鱼作为伪装大师,不仅可以根据周围的环境改变皮肤的颜色和质地,还能在捕食者发现它的瞬间喷墨迷惑敌人快速逃脱......

一边探索,一边长知识。截止目前,人们在珊瑚礁中已经发现了超过4000种鱼类和数千种其他生物,看上去很大的珊瑚礁,其实面积还不到全部海底面积的百分之零点五。

比如在《侏罗纪原始森林》里,小男孩跟着书上的方法,学习如何攀爬一棵高达百米的红杉树,

了解到世界上最高的树是亥伯龙树,它有115米高,但115米有多高呢?作者把抽象的数字直观地展示给孩子,115米的亥伯龙树,比自由女神像还高,比30层的摩天大楼还高!

还了解到为什么红杉树的树干被烧出一个大洞,仍然可以存活?一来是因为它的木质如钢铁,燃烧不起来,二来是因为它的纤维质树皮又厚又结实,严严地保护着坚实的树干。

除了故事和科普知识,书中还向孩子们传递着保护环境的价值观。比如《穿越寒武纪珊瑚礁》中的“珊瑚礁面临的威胁”,梦幻的海底珊瑚礁正在白化,死亡后随之威胁的是赖以为生的海底动物们。

03陈志勇第一位获得凯特·格林纳威奖的亚裔作家曾获奥斯卡奖、林格伦奖、两届雨果奖、四届世界奇幻奖等50多个奖项陈志勇的绘本,更适合7岁以上的孩子和成人看“我期望着这样一种吸引力,比认出来,或者甚至是理解,再深一点--对事物的奇异特质的着迷。

我想在这方面孩子们比很多成人更聪明,因为后者的各种狭隘期待已成负担也许是孩子们并不那么忙着去找寻“含义”--陈志勇获得凯特·格林纳威奖(2020年) 的就是这本《内城故事》。

“内城”在美国是指贫民区,在澳大利亚的大城市是商业最繁荣的地方,是人类与动物接触最少的地方《内城故事》集结25篇以动物与人为主角的故事和44幅跨页油画,探索人类与动物关系的全新可能,当青蛙来到会议室,猪来到公寓,羊来到教室,鳄鱼住在摩天大楼......时,人类还是世界的中心吗?。

如果熊起诉我们对环境犯下的罪行,我们会怎么做?如果海洋污染严重,所有的鱼都不得不飞向天空怎么办?我们对袭击人类的鲨鱼是否存在过度惩罚……这些都源于陈志勇对动物的热爱,对人类、动物和自然的思考。

在插图上,陈志勇也秉承着自然主义意象,比如画一幅油画,他会先搭实景,调整光线和构图之后进行拍摄,拍摄的照片经过数字编辑后直接作为作画的参考,然后再进行绘画,最后才有了我们在书中所看到的图片。

陈志勇就是通过超现实的、梦幻般的图画探讨社会、政治和历史主题而闻名。

他创作的绘本类型也是多元的,比如无字绘本(也被称作“图像小说”)《抵岸》,完全依靠画面,描述了一个男人为了给全家寻求更好的未来,告别亲人和家乡,漂洋过海,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度,他不得不随时面对困难,适应新环境,改变自己,接纳不同文化的故事。

书中用了大量的分镜镜头,比如开头陈列着纸鸟、时钟、帽子、锅勺等物件,交代了当下生活的细节,

把全家福轻轻包好,系好绳,放进行李箱,

小女孩醒来,吃完早饭跟妈妈一起送爸爸去火车站,

在火车站,他给女儿变魔术,拥抱女儿,亲吻妻子,踏上列车,紧握的手缓缓松开,列车渐渐远去,消失在地平线。

他搭上大游轮,拥有一个小小的房间,对着照片思念妻女......终于到达异国港口,通关入境。

我们经常借天空表达心情,这六十个天空的分镜头,何尝不是千千万万的旅人漂泊不安的心情呢。

诸如此类的镜头和隐喻贯穿在整个故事中,每个人解读的角度和深度也都不一样,那孩子该怎么读呢?还记得Raymond Briggs的《雪人》吗,作者曾说这本书在整体结构上受Raymond Briggs的影响很大,虽然孩子理解不了移民,理解不了移民面对的类似语言困难、乡愁、贫困、社会身份的不被认同、在夹缝中求生存、被迫与家人分离等事情,理解不了绘画手法和故事写作手法,但,读图讲故事,讲属于自己的故事,总是可以的。

再比如只有寥寥几句富有诗意的文字,搭配大幅画面叙事的《绯红树》(中英双语),把很多难以用言语精确表达的情绪展现了出来,书中小女孩孤独、抑郁、不安的情绪都是共通的。

无名的小女孩可以是我们每个人,她无助地穿过一层层黑暗时刻,也曾迷茫不知道该做什么样的人,但最终还是找到了希望。

为什么也适合孩子读呢?孩子的情绪很敏感,但往往又很难准确表达,或许我们并不需要知道原因,只需要接受,理解和认同这种情绪就好了同样是中英双语绘本的《夏天的守则》,探讨的是二胎家庭中的兄弟关系,以及他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整本书透露着天马行空的超现实气质

我从刚过去的夏天里学到了这些:永远别忘记收晾在外面的那只红袜子永远别吃聚会上最后剩下的那颗腌橄榄......永远别忘记密码永远别找理由永远别等待一个道歉永远记得回家的路永远别错过夏天的最后一天

“永远...永远别...永远...“就像守则一样冷静严肃,跟色彩浓烈、好玩、天马行空、不可思议的画面形成鲜明对比《蝉》讲述的是一个在办公室工作的昆虫和一群不喜欢它的人的故事,也是关于企业奴役白领的恐怖故事书。

蝉,一个数据录入员,在很高的办公楼和人类一起工作了十七年,从不请病假,从不出错,也从没得到提升的机会如今蝉终于到了退休的时候,没有告别的仪式,没有道别的握手,蝉所接到的命令只是将自己的办公桌清理干净他默默地做完这一切,然后走向屋顶……从一只灰色的蝉孤独飞往一个灰色的世界,到一个色彩斑斓让人忍不住高歌的新世界。

前后环衬构建了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那个斑斓的新世界

《别的国家都没有》是陈志勇的首部短片小集,自称是最能代表他本人的一本书,书中的很多故事都来源于他在西澳大利亚珀斯的童年经历,插图风格和主题的丰富性也涵盖了他很多兴趣点,有炭笔画、油画、剪报、拼贴等多种形式。

共包含15个小故事,每一个都讲述了在城市里发生的离奇事件,例如搁浅在草坪前的海洋生物、藏在阁楼里的神秘花园、郊区里游走的树枝人......

《兔子》的作者是约翰·马斯坦,陈志勇负责绘制。这是一本警示性非常强的绘本,有很强的政治或哲学象征。

故事发生在一片广袤的土地上,从几只兔子微不足道的登陆开始,新来的兔子显得友好又礼貌,并带来了一些新奇的东西,原住民(袋鼠)很欢迎他们的到来,以为可以友好地相处。

但是渐渐的,越来越多的兔子来到了这片大陆,他们建立工厂,竖起高大的烟囱,无节制地开发当地的资源,而原住民,他们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事情很明显:这些访客其实是侵略者。

最后以原住民的惨败而告终。

《小小的事》不是陈志勇的作品,但他为这本绘本写了序陈志勇在序里说,梅尔在创作时一直和精神疾病做斗争,在创作这部作品未完之时选择了自杀他按照她生前留下的草稿,帮她完成了几幅未完成的插图,使得这本书得以出版。

这是一本无字书,黑白画风,讲述了一个成绩不好、没有朋友、无法融入集体的小男孩的内心世界,小男孩的伤心、落寞、痛苦、挣扎都跃然纸上。

《失物招领》是一个关于遗忘、孤独与友谊的故事,一个喜欢搜集瓶盖的孩在沙滩上发现了一个没人要的体形庞大的、蒸汽朋克状的“东西”,没有人注意它,也没有人接近它,孩终把它带回了家,并将它送到了它该去的地方

书中塑造了一个奇怪的工业世界:房间和城市中布满了不知用途的管道、连接线、告示牌、指示灯、以及各式各样的小猪标志,让那些“东西”在这个城市里显得格格不入,每一页纸,都是由一张张来自电力学和机械学的羊皮纸图纸拼贴而成。

由绘本改编的同名动画荣获2010年安锡动画影展最佳短片奖和2010年第83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动画在绘本视频资源中陈志勇的绘本是特殊的存在,他关心弱视群体,关心那些消极的情绪;他讨论人与自然的冲突,讨论文化冲突。

他的绘本不是“快乐”的绘本,但引着你多想一点,再深入想一点;他的绘本不是“容易读”的绘本,但会为你打开另一个世界下篇,我们将重点介绍在国内原创绘本领域,屡获殊荣的作者和其优秀作品福利时间转发本文至朋友圈,截图发送至公众号后台。

,限时免费领取23本杨志成、陈振盼、陈志勇原版绘本朗读视频资源,和《失物招领》动画。

其他文章

上一篇: 万万没想到,招行人居然考取了这些证书!
下一篇: 又一个装腔假名媛,被扒个精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