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美女穿搭秘籍+拍照pose大公开,轻松拍出时尚健康范儿!
189 2024-12-22
前言
魏晋南北朝作为当时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不断冲突与融合的时期,在社会生活以及相应的习俗方面都会产生一系列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就是基于各个民族之间的相互影响实现的。西晋末年时期,由于西晋政府的统治腐败,以及北方少数民族势力的崛起,同时深受西晋中央政府的高压统治,因此他们在此时掀起了一股反对西晋王朝的战争,迅速席卷整个北方地区。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北方地区原来久居的士家大族、西晋官员以及他们名下的部曲、奴婢,再加上一定数量的汉族自耕农都选择了在少数民族铁骑入侵之下逃往南方地区。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势力和影响根深蒂固的士族以及不愿意离开家园,固守家业的民众,他们便开始置身于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之下,并在此之后,开始了和众多少数民族之间的融合与交流。
毡帽
在北方十六国时期,各个少数民族政权的上层首领基本上都已经开始意识到汉族先进文明(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性,因此当时北方地区少数民族汉化、封建化的趋势是非常明显的。这种少数民族不断汉化的趋势如果要说从基层开始还是从统治阶级上层开始,目前都不好确定。笔者认为这可能是一个上下层同时进行、相互影响的直接结果。
《魏书》载:"自上古以來及諸經籍,焉有不先正名,而得行禮乎?今欲斷諸北語,一從正音。各宜深戒。如此漸習魏晋南北朝服饰,風化可新。若仍舊俗,恐數世之後,伊洛之下復成被髮之人。"
因为少数民族政权建立之后,那些少数民族群众与汉族民众之间必然率先开始在各方面展开接触,而统治阶级上层在意识到汉族文明的重要性和先进性之后,便开始不断拉拢汉族上层分子和官僚参与到自己的政权治理的过程当中。由此可见,这种上下发动的民族融合以及汉化趋势,对于当时汉族民众和少数民族民众的相互影响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在社会生活的基本方面中,比如饮食、服饰等等都会产生了一种混合的特点。
胡服
魏晋南北朝时期饮食文化的演变与丰富
其实自中国有历史记载以来,饮食文化方面的演变和发展是非常源远流长的,正是在如此长的发展演变历史进程中,饮食文化才成为中国人民非常引以为傲的一种文化内涵,并且这种丰富的饮食文化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秦汉时期对于春秋战国以来饮食文化的综合性成果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这种发展集中体现在胡人饮食文化色彩的融入以及南北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胡人饮食文化的深入我想这并不难理解,从当时胡汉民族不断融合的进程来看,这种饮食文化也应当是民族融合过程中的一部分,甚至是重要部分。在此之前,汉族民众的主要饮食为米、面以及五谷等食材,当然这是基本食材,这种饮食文化也在随着地域的差别加大产生了巨大的差异。南方民众一直都以米食为主,而北方则以面食为主,这点大家应该都能理解。
《宋书》载:"脩之嘗爲羊羹,以薦虏尚書,尚書以爲絕味,獻之於贻,贻大喜,以脩之爲太官令。稍被親寵,遂爲尚書、光祿大夫、南郡公,太官令、尚書如故。"
腌韭菜花
但是少数民族入主北方地区之后,民族融合的速度开始加快,并且不断深入,深入主要体现在从原来的政治、经济制度,已经深入到了胡汉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的当中。在饮食方面就有着非常明显的体现,比如北方除了传统的面食之外,又在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基础上出现了胡饼、烧饼、油饼等等诸多种类,这是少数民族饮食文化融入的直接体现。
相反汉族民众的饮食文化也在反过来影响那些少数民族。此外像茶文化、酒文化在此时也出现了重大变化,原来北方地区在少数民族入侵之后饮茶风俗逐渐淡化,但是在南朝茶文化的辐射之下,北方少数民族也开始接触茶文化,并对其乐此不疲。酒文化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到了新高峰,当时南北地区无不崇尚酒。南方的文人雅士以饮酒作诗为荣,北方的少数民族素来都有饮酒之风,甚至政府为了限制这种尚酒之风,不断出台相关政策进行阻止。
今天的羊汤
服饰、住所以及婚丧习俗方面的变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变化应当为最显著的,因为汉族传统服饰与北方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的差异实在是太大了魏晋南北朝服饰,因此这种服饰之间所体现出来的民族融合是非常有意思的。其实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的政策,那会是北方匈奴人服饰第一次传入中原,也应当算是胡汉民族之间在服饰文化上的第一次交流吧,尽管这种交流不具备正式意义。
魏晋南北朝时期通过民族融合,也就是胡汉民族之间频繁的密切结束,使得双方在服饰文化上出现了交融。当然由于南方汉族民众受到北方少数民族势力的冲击较小,民族融合趋势也不明显,因此这种服饰文化的多元化在北方地区的体现得最为充分的。也是在此时,南北方之间的服饰文化出现了巨大差异。南方民众由于继续保持着中原王朝的正统文化,因此在服饰方面依然以魏晋时期的长袍、木屐为主,并没有太大变化。
饮酒之风盛行
而北方民众的服饰文化则呈现出多元化、综合化的发展趋势,比如胡服开始广为流行,毡帽、马靴、短衣等等都是在当时北方基层民众之间备受欢迎的服饰,因为胡服比较简便轻松,非常方便从事田间劳动的民众穿戴。而孝文帝汉化改革中又规定官员必须穿着汉服,因此一场汉服之风又在北魏以及之后政权的上层统治集团风靡了起来。
由此可见,当时北方地区的上层和基层所流行的服饰正好完全相反,当然也不乏众多胡汉民族文化相结合的服饰。在婚丧嫁娶方面,由于当时战争频繁,人口损失严重,因此在婚姻年龄的规定上一度缩短到了15岁,但是实际上结婚的人群往往比这更早。婚姻受到实行已久的门阀等级制度影响,非常讲究门当户对,也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丧葬方面,南北方均注重简朴之风,并且十分注重风水的选择,充分为后世子孙的运势考虑。
《颜氏家训》载:"U下風俗,專以婦持門戶,爭訟曲直,造請逢迎,車乘填街衢,绮羅盈府寺,代子求官,爲夫訴屈。此乃恆、代之遗風乎?南間貧素,皆事外飾。"
年轻男女
民间节日以及崇拜的基本习俗
汉族自古以来就有着非常丰富的民间节日,并且根据天文历法的制定,逐渐形成了一种传统习俗。魏晋南北朝时期除了传统的春节、花灯节(也就是每年的正月十五)以及端午节之外,新增了在两汉时期逐渐兴起的"三月三"节、"七月七"节以及"九月九"节。
"三月三"其实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相应的民间习俗,这一天被定为祈福驱祸之日,主要活动就是进入河流中冲洗身上的浊物,以便洗去灾祸,以求来年的幸福美好的生活。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天被官方承认,成为了一个官民同时庆祝和祈福的节日。文人雅士也充分利用这天出游饮酒的机会,认为这是一个吟诗作对的绝佳时机。
乞巧节
"七月七"节日的出现相对于"三月三"出现的时间较晚,并且在中途的蕴意也出现了变化。两汉时期的"七月七"实际上是晾晒衣物、书籍等易潮湿之物的日子,然后随着牛郎织女利用七月七鹊桥相会的传说不断传播,使得"七月七"这天又成为了青年男女表达爱意之心的节日。
《后汉文》载:"作乾糗,采U耳,設酒脯、時果,散香粉于筵上,祈請于河鼓、織女。言此二星神當會,守夜者咸懷私願。或云見天漢中有一奕正白雲,如地河之波。"
"七月十五"这一天被定为盂兰盆节,实际上这是在魏晋时期才出现,在南北朝时期不断壮大影响的。这天被人是鬼节,实际上与佛教经籍里面的救母传说有着密切联系的,这也凸显了当时佛教在民间社会的影响力之大。此外还有重阳节也是在该时期成为重要传统节日的。
登高望远
评价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关于社会生活方面的基层文化,对于日后封建社会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为该时期这种多元、丰富以及新鲜的文化在经过历史的洗礼之后,逐渐成为了中国人民共同尊敬而崇尚的传统文化。
饮食文化的发展凸显了愈发丰富和多元的特点,并且由于地域性差异在南北方呈现出了截然不同的饮食风俗。特别是少数民族在北方的统治逐渐稳定之后,胡人饮食文化对于北方汉族民众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北方饮食文化呈现出了融合性的发展,相较于南方饮食文化来说更多元。
不过,南北方的饮酒之风倒是出奇的一致,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的酒文化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此外像服饰方面的发展演变,也同样和饮食文化类似展现出了南北对立的局面。南方人民继承了魏晋时期的汉服风格,而北方在上层社会与基层民众社会中的服饰文化却展现出了两种风格。上层在北魏孝文帝改革之后,逐渐开始追逐汉服之风,而基层民众则认识到胡服的便捷性,开始普遍穿着胡服。
传统节日的丰富成为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文化的共同特点,在这种传统节日的确立和发展过程中,我们又能够看到关于社会民众信仰的因素,并且从这种信仰的行为看出他们对于未来美好生活,对于后世子孙美好期盼的心愿。
参考文献:《后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