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6岁确诊男孩感染原因曝光:父母最残忍的,就是做这个选择……
19 2025-04-03
第1684期文化产业评论:近日,一款名为“暖暖”的电视剧新作出现在备案公示中,这款与国产换装养成手游“暖暖”系列息息相关的电视剧令人臆想纷纷影游联动在近两年中成为资本、企业所热追的风向,然而相对于影视IP加工游戏的模式,游戏改编影视在市场的表现却往往差强人意,原因在何处?游戏改编影视的硬伤究竟在何处?
来源:文化产业综合编辑:李卓7月22日在广电总局发布的“关于2017年6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中,出现了一部名为“暖暖”的新作信息这部电视剧已获得省级管理部门批准同意备案,正处在报请总局电视剧管理司公示过程中。
该剧的制作机构为“上海克顿影视有限责任公司”,将以当代都市为题材拍摄48集,今年12月准备开始拍摄,预计拍摄10个月
这部电视剧中的主角“苏暖”与暖暖系列手游里的女主角相契合,从剧情内容提要来看,也与游戏内容相贴合暖暖系列手游包括暖暖的换装物语、暖暖环游世界、奇迹暖暖三款游戏,该系列游戏基本以换装养成为主,即为游戏主角搭配衣物、饰品等,深得女性玩家喜爱。
而“暖暖”系列可以说是国内目前最为成功的女性向系列手游,其中的《奇迹暖暖》曾拿下过畅销榜第二的好成绩暖暖游戏(苏州叠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3 年,公司在 2015 年完成了 1.5 亿人民币的 B 轮融资。
系列第一代《暖暖的换装物语》以暖暖的日常生活换装为主题;在 2013 年上线的第二代作品《暖暖环游世界》中,暖暖为了寻找父亲踏上了环游世界之旅;到了 2015 年上线的第三代《奇迹暖暖》,暖暖穿越到了架空世界,游戏还增加了服装穿搭 PK 元素。
出色的美术和各种精致华丽的服装是游戏最大的亮点
相对于其他游戏改编影视的案例,例如仙剑系列与古剑系列为代表的仙侠古装题材、《刺客信条》《魔兽》为代表的奇幻题材,暖暖这部作品的褒贬暂且按下不表,我们首先分析下游戏改编电影的契合点在于何处游戏与影视的契合点:故事。
故事是游戏性元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游戏的情节往往是通过冲突和悬念引发观众的兴趣,进而玩家深入游戏所构成的虚拟世界中,从而沉浸于游戏所构建的意义世界中在游戏设计中,故事的意义更多的在于令玩家认可这一世界,暂时忘记自己正处于娱乐之中,认可在这一情景下发生的所有事件,而这正是所谓的“搁置怀疑”状态。
认可游戏世界是认可游戏规则的主要前提之一,因此几乎大部分的游戏都存在着游戏背景、游戏剧情的设计而这种“怀疑的搁置”对于影视同样重要,影视作品需要为自己人物所做的事件、环境内所发生的事件搭建一种合理性,令观众为之认可。
在故事发展的过程中引导观众进入故事所构成的情景之中,打破故事与观众的隔阂,使观众与情节融为一体并随之产生焦虑、感动、欣喜、共鸣等情绪好莱坞所惯用的“英雄之旅”理论便是这种叙事引导的优秀体现更何况,情节的叙述、故事的讲述本身便是影视作品的主要消费内容之一。
因此,故事便是游戏与影视两者相契合的关键点之一在类型游戏中,作为核心游戏性而体现的游戏多反映在冒险游戏、策略游戏与角色扮演游戏之中,这类游戏往往使玩家自己主导一系列有意义的事件,带有强烈的目的性与情节性,而非单向的叙事与陈述,这也形成了大多数此类游戏改编影视的作品,例如《古墓丽影》《生化危机》《魔兽》《仙剑奇侠传》等。
某些强调动作、竞争、反应的游戏中,故事情节大多是为玩家提供一个背景,将这种背景意义假借于屏幕之上,成为游戏本体的衍生产品甚至是故事补充例如,《愤怒的小鸟》《超级马里奥》等对于类似“暖暖”此类换装养成游戏的影视改编,恐怕是第一次。
游戏改编影视的红利到底在哪里?影游联动一直是近两年被资本热炒的话题之一,行业内也不乏影视公司与游戏厂商合作开发游戏IP的动向,但这种联动更多的是当红影视作品向游戏平台的拓展,属于对影视IP的开发与利用,而从游戏向影视作品改编的案例相对则少了许多,而叫好叫座的优秀案例更是寥寥无几。
游戏改编影视的先天优势是,游戏IP的知名度在前,影视可以做到未播先火游戏IP已有热度带来了话题性和一大群潜在的观影粉丝群体可以在游戏粉丝间制造足够的话题,进而影响路人观影者影视又能扩大IP的影响力,延续游戏IP的热度。
另外,开发影视与游戏的附加值产品,如对品牌进行形象授权、推出衍生品等据说《魔兽》在国内的衍生品销售额有可能突破了5亿人民币,而这些周边早在电影上映前2个月就有大量粉丝预订更别说电影放映前后如火如荼的淘宝周边店。
树立自有公司的品牌大作,形成一个大系列,进行IP深加工,形成泛娱乐意义下的“全方位轰炸”,这才是大多数游戏企业所以关心影游联动更主要的原因2012年,腾讯提出泛娱乐化概念,一时间各大游戏公司纷纷投身游戏之外的娱乐产业,利用影视扩大旗下IP的影响力,越来越受到游戏公司的重视。
企鹅影业、网易影业、游族影业、蓝港影业、巨人影业等国内一线游戏公司纷纷投入了这波泛娱乐的热潮中
票房毒药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悬于何处?但正如上文所提,游戏改编影视的成功者少之又少,电影方面,扑街无数,从早期的《超级马里奥》到《铁拳》再到《刺客信条》,口碑低劣、难回投资成本的现象屡见不鲜电视剧方面,三剑IP仙侠电视剧的泛滥早已使观众审美疲劳。
粉丝如水,亦能载舟,亦能覆舟相比于影视的大众化来说,游戏涵盖的人群并没有那么广泛,这种情况下的改编无疑为电影设置了一道看不见的门槛,很容易造成两极分化的现象,即游戏玩家会成为忠实观众,无论影视的质量好坏;而没有游戏基础的普通观众则可能根本不会对一部有复杂背景,且自己完全不了解的电影感兴趣,要抛弃游戏中所架设的世界观,简化人物之间的关系,并有可能重新设计剧情,一旦改动幅度过大,忠实玩家不会接受,也很难保证能够吸引到足够的外围观众。
这种现象从国内首部游戏改编电视剧《仙剑奇侠传》开始便凸显出来了,原著党对于电视剧中对于“天鬼皇”等重要剧情推动角色的删减,电视剧中李逍遥、赵灵儿、林月如“三角恋”情节中额外加戏曾表示不满而形式的差异使得“故事”这一连接游戏与影视的牵线显得脆弱无力。
在游戏中,戏剧化的张力建立在玩家的互动基础上,而影视中,悬念的设计则需要草蛇灰线,从而达到出人意料的戏剧化效果游戏的精髓在于其融入剧情后的代入感和互动性,游戏剧情的互动既包括与游戏人物之间的双向互动,也包含了针对剧情作出的不同选择,这是游戏给玩家带来的多重体验中的重要一环。
而影视的改编,除了照搬游戏中的部分情节之外,却将这种互动扼杀了,这是两种不同表现形式间的天然差异在游戏《古墓丽影》中,玩家逃离一块致命滚石的操作足以令人手心发汗,而在电影中,观众的紧张感更需要镜头的技巧配合。
结语长久以来,游戏改编影视便是个大坑,虽然游戏与影视同样具备“讲故事”的潜力,受众与形式的差异使改编之路尤为艰辛,一个好的游戏故事如何以电影、电视剧的语言讲好,是一个有趣的命题,人口红利、资本红利的背后是否能够推动游戏影视化、影视游戏化。
暖暖系列的影视化,从女性玩家与女性观众切入,配合“环游世界”“配装”“现代恋爱”等要素,能否打开一个女性向泛娱乐市场,我们拭目以待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文化产业研究所
中国文化产业价值分享平台见识•态度•深度
长按二维码关注交流/报道/约稿/咨询/合作加微信号:7759813 邮箱:whcypl@126.com
报名•在职研究生2017北京大学 文化产业专业点我查看
有偿约稿/招聘•求才若渴(主编/编辑/记者)请点“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