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职教中心:为学生成才铺路,打造胶州“工匠”

佚名 60 2022-10-13

胶州职教中心:为学生成才铺路,打造胶州“工匠”

胶州职教中心:为学生成才铺路,打造胶州“工匠”

胶州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在胶州被形象地称为“五校合一”。2010年,胶州市职业中专、职工中专、职业高中、成人中专、青岛电大胶州分校5所国办学校握指成拳合而为一,目的就是打造一所胶州职业教育的顶级殿堂。7年光阴转瞬即逝,从山东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到国家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到山东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职教中心一次又一次的华丽转身,在不断蜕变之下似乎已经距离当初的理想无限接近,但是在学校新任领导班子和全校教师的眼中,他们的未来依旧可期。

胶州职教中心:为学生成才铺路,打造胶州“工匠”

走进校园:那郎朗的读书声陪太阳一起升起

12月13日早晨7点,记者走进了胶州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的校园,这是一个普通的周三课程日,冬日的清晨异常寒冷,让人不断打起寒战。干净的校园内空无一人,显得很是清净,同时教室里不断传出的郎朗读书声又让校园显得活力十足。“每天早上6点40分同学们早操结束之后就会进入早读时间,一直持续到7点20分,随后是半小时的早饭时间,8点10分正式进入上午的课程。”老师孙元栋告诉记者,为了让学生们增加学习的紧迫感,不负学习时光青岛纹绣学徒招聘,本学期,学校执行“清晨朗读”制度。“早晨的时间加快了节奏,增加了有效学习时间,一开始,有些孩子有抵触情绪,但是仅过了半个月他们就习惯了这种忙碌和充实。”老师赵福生说,学生家长们也很支持学校的这种做法。

校长刘元福反复强调读书的重要性。为了让学生们多读书,学校将图书馆“搬进”了教室。“学校的读书馆共有图书15万册,以前大多数时候都无人问津,白白闲置。”图文信息中心主任王焕坤说,本学期学校将图书馆内的藏书进行班级流动,通过“互换”的方式让这些图书在校园里“转”起来,再通过写读书笔记、举行演讲比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课余时间学生有事可干了,玩手机、聊闲天的少了,学生读书习惯慢慢养成了。”赵福生说,这一制度虽然仅仅实行了不到3个月,但是读书已经成为职教中心一道新的风景线。

胶州职教中心:为学生成才铺路,打造胶州“工匠”

对话校长:以办大学的态度走稳职业教育的每一步

如果说“逼”学生们多读书是从主观上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动性,那么为学生们寻求更高的平台则是为了客观上让毕业学生的前途更加光明,为此校长刘元福可以说“操碎了心”。为了拓宽学生毕业后的上升空间,刘元福校长上任以来四处奔走,先后赴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烟台职业学院、泰安职业技术学院、威海职业学院等四所高校进行对接洽谈,达成合作办学意向,在物流服务与管理、航空服务、计算机应用等8个专业设立“五年贯通”或“3+2” 办学班,480名学生毕业后将取得大专文凭。

“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很多人看来都是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但是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我们学校要独辟蹊径,让学生人人有技能、个个有本领,给学生打开一扇‘技能’成才之门。”刘元福说,职业教育打造了普通教育之外的一条多元的、宽广的成才道路,越来越成为一种有用的、实惠的选择,只要努力向前,每个人都可以走出自己的精彩。

他认为,国家富强需要大国工匠,城市发展需要城市工匠。在未来的几年中,学校将围绕《中共胶州市委 胶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创新推动全市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有序增加中高职五年贯通专业门类,加快向高职过渡”的精神指示,深入发展“五年贯通”教育模式,同时,“3+4”模式也已经在探索的路上,届时职教中心的毕业生直接可以拿到本科文凭。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职教中心在这两条信念的指引下不断前行。

胶州职教中心:为学生成才铺路,打造胶州“工匠”

教学质量:向师资和课堂要质量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今年9月份,学校组织30余名骨干教师参加了由青岛市教育局主办的青岛市五年制贯通培养试点项目师资培训班,为向高职过渡、五年制贯通人才培养奠定师资基础。学校设立7个名师工作室青岛纹绣学徒招聘,给予团队科研经费支持,发挥名师带动作用,搭建名师成长平台,让“名师”更有尊严。同时,学校制定了《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的管理规定》、《“双师型”教师评选细则》、《骨干教师评选细则》等一系列制度,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执教能力。同时,不断加大培训力度,以“双师型”专业教师培养为重点,选派270多名专业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级培训,选派5名专业教师到德国、韩国研修深造,为学校的发展增添后劲。

课堂是教学的第一阵地,为了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学校全面实施课堂教学模式改革。10月底开展了合作教学推进活动, 355名教师出示了系级展示课,评选出70节校级优质课,30节胶州市优质课;11月24日,举行了合作教学总结推进会,邀请了山东教育科学研究院刘燕飞博士以“合作教学的探究与分析”为题做报告,两名老师展示了示范课。合作教学模式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课堂效率有了很大提升。

凭借着优秀的教师队伍和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学校近几年成绩斐然。在2017年的春季高考中,仅学前教育专业就有16名同学达本科录取线。在技能培训方面,学校25名同学代表青岛市参加了2017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信息技术技能大赛和建筑信息模型大赛3个国家级赛事11个项目的比赛,全部获奖,共获得5金5银5铜。7名同学凭借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等奖以上的成绩,成为山东省春季高考技能拔尖人才,提前获得报考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本科院校的资格。近几年,共有500余名同学在春季高考中达本科录取线。在国家、省、青岛市级技能大赛中,85名同学获金牌,178名同学获银牌,311名同学获铜牌。其中,2015年、2016年、2017年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网络搭建与应用(团体)项目三连冠。

胶州职教中心:为学生成才铺路,打造胶州“工匠”

校企合作:在因地制宜与因材施教中培养“胶州工匠”

“职业教育最重要的是‘接地气’。”在学校任教20年的王刚老师说,“说白了职业教育就是培养本地企业需求的人才,在因地制宜的前提下对学生因材施教,最终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有一技之长,将来能够在社会上立足。”

从2012年开始,学校就牵头成立了胶州市职业教育集团,目前已有成员单位78家。每年举行集团年会,与知名企业联合举办冠名班91个,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零距离”对接,集团内企业共接收实习生5706人。学校于2016年6月成为青岛市台商协会人才培养基地,2017年4月成为国家级胶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才培养基地;同时,稳步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与青岛三星精锻齿轮有限公司联合开办现代学徒制试点班,进一步推动以职业技能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拓宽学生优质、对口就业渠道。学校融入胶州城市发展大局,主动对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临空经济示范区、欧亚经贸合作产业园、示范物流园等四大“国字号”平台建设,适时调整专业设置,使专业、课程结构更加贴近经济发展。

办学服务社会发展,师资紧跟产业变革,人才适应经济需要。今年,学校启动“产教融合 校企共育” 活动月,通过走进企业、企业文化进讲堂等形式,组织了近百名骨干教师、2017级全部新生走进了尼德科电梯、特锐德、通用五菱、丰光精密等知名企业,进行参观学习、座谈交流;邀请了企业负责人、专家、优秀毕业生走进课堂及实训车间,为学生现场讲授专业知识、企业文化及行业规范,示范实践操作。近年来,学校以“培养一名学生,幸福一个家庭,造福整个社会”为目标,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为胶州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新时代胶州工匠。

上一篇: 好莱坞明星造型师推荐 平价又好用的美妆品
下一篇: 「眉」定「美」,眉毛对美貌的重要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