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年纪的女人少穿大地色,记住这“3颜色+4配色”,显白显年轻
52 2024-12-23
近几年来的汉服复兴热,让更多人了解了汉服之美。在传承者的眼里,汉服不仅只是一套刺绣精美的衣着,还积淀了华夏文明璀璨的神韵和气质。那么,到底什么是汉服?汉服又起源于哪个朝代呢?
汉服的来源
“上古穴居而野处,衣毛而冒皮,未有制度。后世圣人易之以丝麻,观翚翟之文,荣华之色,乃染帛以效之,始作五采,成以为服。”
——《后汉书》卷一百二十·志·舆服下
汉服,并非“汉朝的服装”,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是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的衣装,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国工艺美术的艺术品。
汉服“始于黄帝,备于尧舜”,源自黄帝制冕服 。殷商以后,冠服制度初步建立,西周时,服饰制度逐渐形成。秦统一中国以后,建立了各项制度,其中也包括衣冠制度。
黄帝
据史料记载,“汉服”一词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书》:“后数来朝贺,乐汉衣服制度”。这里的“汉”主要是指汉朝,是指汉朝的服装礼仪制度。中国称“华夏”,这一名称的由来也与汉服有关。《尚书正义》注:“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左传正义·定公十年》疏:“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
汉代秦之初,大体沿袭了秦制。汉蔡邕《独断》卷下曰:“天子常服,汉服受之秦”。至东汉明帝,参照三代和秦的服饰制度,确立了以冠帽为区分等级主要标志的汉代冠服制度。不论是哪一个朝代,汉服的发展变迁一直都没有停止过,直到清代时期的“剃发易服”制下令之后,汉服才渐渐淡出了中国文化的历史舞台。
明 九旒冕 高18厘米 长49.4厘米 宽30厘米 山东省博物馆藏
不同朝代汉服款式的变化
商周时期,汉服以上衣下裳为主流衣长过膝、小袖,衣领、袖、及衣缘有不同形状的花纹图案,腰间用绦系束。衣裳的款式不变,但逐渐变宽,且袖日趋变大,形成大袖、祛袂款式。
商周典型服装
商周贵族服饰
秦汉时期,民间常服是上衣下裳制和深衣制并存,深衣已逐渐代替上衣下裳成为主流。此时裳较之前朝更加宽大。据记载,深衣有四种不同名称:深衣、长衣、麻衣、中衣,基本都是大襟交领右衽的。深衣的形制不同于过去各自独立的上衣下裳,而是将上衣下裳相联接,却又保持一分为二的界线。孔颖达《五经正义》中提到:“此深衣衣裳相连,被体深邃,故谓之深衣。主要有曲裾和直裾两种。
深衣
东汉墓中壁画
魏晋南北朝时期风流名士们崇尚自然、超然物外,率真任诞而风流自赏,这种姿容飘逸的魏晋风度也反映到了汉服上。这时期汉服最大的特点:相互融合,以宽松舒适为主。男子用巾包头,女子佩戴假鬓,款式多为上俭下丰,衣身部分紧身合体,袖口肥大,裙为多折裥裙,裙长曳地,下摆宽松。加上丰盛的首饰,反映出奢华糜丽之风。
北魏彩绘女俑
敦煌莫高窟428窟身穿汉式衣裳的北周女供养人像
隋唐时,一般人是穿白色圆领的长衫,低下阶层穿的是用麻、毛织成的粗褐。在隋代及初唐时期,妇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着紧身长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并以丝带系扎,整体大气飘逸,充分反映了唐代繁华、恢弘、大气的文化特征,呈现出当时华丽开放的审美风尚。
隋朝彩绘女俑,身穿窄身长衫,披着长巾。
唐《簪花仕女图》中的贵妇
唐墓壁画 捧盒九宫女
宋制的服色、服式多承袭唐代,也是汉服历史中最接近现代服饰的朝代。宋朝的男装大体上沿袭唐代样式,一般百姓多穿交领或圆领的长袍,大多为黑白两种颜色。宋代女装是上身穿窄袖短衣,下身穿长裙,上衣外还可加一件对襟的长袖褙子,在衣襟上以花边作装饰,并且领子一直通到下摆。
褙子
左:宋 刘宗古《瑶台步月图》褙子,右:《雍正妃行乐图》披风
汉服发展到明代,明太祖朱元璋根据汉族的传统,“上承周汉,下取唐宋”,重新制定了服饰制度。扣子开始大量运用,材质有金属、玉石等。明代妇女的常服商朝服饰,是有扣的对襟长衫。最突出的特点,是以前襟的纽扣代替了带结。但是,扣子主要用在礼服上,常服很少使用。
明朝妇女常服
穿纱罗衫裙的仕女
当代汉服文化的传承
回顾历史,从秦汉时曲折的深衣曲裾袍演变为唐代便于行走的坦领襦裙,再到明朝的襦裙,汉服一直在变化。到了清朝,汉服在清代剃发易服政策的冲击下一度没落,销声匿迹。而今汉服文化复兴如雨后春风一般徐徐吹来。时隔三百多年,汉服再一次被人们安利,再一次重现世间。
汉服秀
大量汉服文化节举办
当代人穿汉服出行
“罗袖翩然挽风轻,萦绕巍巍汉心”,汉服是华夏人民智慧的结晶,它凝聚了数千年民族文化风貌,代表的不单单是服饰文化,更多的是华夏民族文化的影子商朝服饰,更代表了华夏人民的伟大文明。
“着我汉家衣裳,兴我华夏礼仪之邦”,汉服复兴应遵循尊古而不唯古,继承而不守旧的规矩,综合现有文物与史籍记载,以正确的心态去看待和弘扬传统服饰,科普汉服的知识与文化。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