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乾隆年间,锡伯族为何要从东北迁徙到新疆?

佚名 95 2022-10-10

清朝乾隆年间,锡伯族为何要从东北迁徙到新疆?

引言

清朝为多民族融合奠定了现在的稳定的基础,解决长久以来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生存空间之争。也打下了现今完整的统治版图,把以前游离于中央控制的西藏、新疆、蒙古给掌控住,纳为事实的版图。

在其国策的影响下,我国的少数民族锡伯族也为国家领土的稳定作出贡献,甚至不惜从东北迁移到新疆地区。还把满语很好地继承下来锡伯族服饰,成为少有的还能保存完整的满语族群。这又是怎么回事呢?这就不得不说锡伯族的历史传承。

清朝乾隆年间,锡伯族为何要从东北迁徙到新疆?

满清国防政策的需要

满清入关后,接管明朝的政治遗产,为稳定中原江山的统治,军事重心南移,导致关外之地军事力量薄弱。剩余八旗军只能守住辽东核心地区,对于黑龙江以北区域已经是放任当地部族进行就地防御。跟不设防没有区别。这就需要留守关外的部落担任国家边疆区的防御任务。

1族居东北,为国戍边

锡伯族就是其中的一员,其族祖居松嫩平原一带,以游猎为生,是一个比较古老的民族。由于族群数量较少,在古代依附于强大的游牧民族,以保持自身的生存。直到明末清初之际,才最终定型成为稳固的主体。

这时他依附于蒙古科尔沁部,曾参与过对建州女真人的攻击,后因满洲与蒙古科尔沁部联姻和好,进而随科尔沁部效忠于满清。这个过程锡伯族的权力也被收缩,由原来的名义服从,政治自主,转变为事实上的控制,失去自己的主控权。

清朝乾隆年间,锡伯族为何要从东北迁徙到新疆?

清朝乾隆年间,锡伯族为何要从东北迁徙到新疆?

这也是因为满清实行的八旗制度,把部族按军事编制进行武装,成为一个进攻性的军事集团,以保证满族的绝对优势与对周边臣服民族的统治权。同时为了加强这些附属部族的归属感,在满八旗的基础上,又开始建立蒙八旗与汉八旗,进行军事编组,打乱原有的部族的体系,融入满清全新的统治体系中。

直到满清主力入关,边防空虚,戍边任务就成为留守部族的职责。锡伯族就是在这时开始承担黑龙江中北部的防御任务。当时满清主政中原,历经20多年,才终于稳定局势,坐稳江山。对于东北边防重视程度不够。

与此同时,正是沙皇俄国东部大扩张时期,哥萨克骑兵席卷西伯利亚地区,兵峰直指我关外东北地区。清朝当时正处于内部整合期,康熙正是诛杀鳌拜,平定三藩,与西北准格尔部争锋之时。难以顾及东北地区。

清朝乾隆年间,锡伯族为何要从东北迁徙到新疆?

沙俄趁清朝边防空虚之时,大举侵犯我外东北地区,当地部族只能奋起抵抗,但由于没有成型的建制军队,只能各自为战,纷纷被攻克,告急文书发往京师,只是当时的统治者认为问题不大,并没有重视。

直到沙俄先头部队突入牡丹江流域,让康熙不得不重视这一问题。令当地部族就地预防。锡伯族就开始承担国防任务。也曾与沙俄少部分游击部队进行战斗。当清朝终于稳定内部后,康熙帝下令清军整合关外兵力,并从关内调齐兵力,合兵一处进行卫国战争。

经两次激战,在关外清军与多部族联合打击下,终于赢得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的胜利。逼得沙俄不得不签订《尼布楚条约》,以法理的形式明确边界线,这一战近两百年的边疆稳定时间。锡伯族由于戍边有功,被清廷编入满八旗中的上三旗,成为清廷的嫡系兵马。

清朝乾隆年间,锡伯族为何要从东北迁徙到新疆?

清朝乾隆年间,锡伯族为何要从东北迁徙到新疆?

康熙鉴于关外边防的重要性,开始重视军屯制,调遣八旗兵驻防,组建宁古塔等地区的国防线,稳固黑龙江与外东北的地区的稳定。锡伯族应召戍边,从此一部分族人开始分居边疆地带,长期戍边。

为加大对盛京地区的防御力度,锡伯族又被二次征调,又一部分族人开始南迁辽西一带驻防。锡伯族成为仅次于八旗正规军的军事力量,成为东北边防的第二梯队主力,为国戍边,成为这一部族的使命。这一守就是半个世纪之长。

2支援伊犁将军府

直到乾隆执政时,终于平定西北动乱,扫平准格尔余部,剿灭大小和卓的叛乱,彻底掌控新疆地带。但清廷在这一地区的兵力有限,难以有效掌控地方。为解决这一问题,只能从关内抽调兵力进行长期驻守。

清朝乾隆年间,锡伯族为何要从东北迁徙到新疆?

伊犁将军府成为此地区重要的军镇国防军,由于常年征战,八旗军已经减损严重,只能从其他编制补给。相对于八旗军的腐化堕落,锡伯族的军事力量被保持得很好,战斗力仍在。就被征调为伊犁地区戍边。

这是锡伯族第三次被抽调,且是规模最大的一次,征调部落大半主力,包括亲眷与牲畜。由于人数众多,分两批次行军。第一批次是主力作战部队,历时一年零三个月才从东北迁移至伊利驻地。

其中过程很艰辛,经过重重关卡,克服地域差异的不适,交通不便只能自己解决。骑兵还好说,尤其是对于第二批次的妇孺来说,大量的家当,牲畜需要整体搬迁,最终终于是到达命运的归宿地,

清朝乾隆年间,锡伯族为何要从东北迁徙到新疆?

清朝乾隆年间,锡伯族为何要从东北迁徙到新疆?

3定居此地繁衍

锡伯族驻地伊犁南城区,归属于伊犁将军府管辖。由于是长期戍边,世代守城。这一坚守就一直到清朝灭亡。在清末伊犁被沙俄侵占,后经左宗棠强硬出击,终于收复新疆。但八国联军侵华后,伊犁地区又被丢掉。

民国时期,清朝覆灭,锡伯族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锡伯族服饰,就开始在新疆择地居住,成为当地的新族群。长期生活在新疆地区,一直到现在都是如此。今天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就是以锡伯族为主体的族群,也是那时期留下来的血脉。

清朝乾隆年间,锡伯族为何要从东北迁徙到新疆?

政治平衡的考虑

为何清政府三次拆迁锡伯族的部落?这也是处于维护多民族融合一体的需要,当时的清廷为了能够安抚住各民族,实行满蒙结合,统御关外嫡系部队与跟随附属部族,进行全国的军事力量压制。战斗力极强的锡伯族必然是优先考虑 重点。

1东北安全的需要

东北边防抽调锡伯族力量,是因为沙俄的入侵导致北边的部族损伤严重,为保持空虚地区有一定的军事力量存在,只能抽调该部族为国戍边。这也是清廷自身族群力量难以维持庞大的国土面积,只能从自己的附属部队抽调,为此特意把锡伯族抬入上三旗。也算是一种特权弥补。

2西北空虚需补给

清朝乾隆年间,锡伯族为何要从东北迁徙到新疆?

锡伯族被大规模迁移西北,也是因为当地的国防安全,必须需要清廷的嫡系部队进行驻防,此时的锡伯族,军事力量已经由第二梯队上升为第一梯队,需要这支军事力量在当地进行威慑。以维护此地的安宁,保证清廷在这一地区的实际控制权。

清朝乾隆年间,锡伯族为何要从东北迁徙到新疆?

3平衡各族群的实力

最主要的是清廷的民族政策,通过轮调部族各地迁移,防止一家做大,成为清廷最忠实的部族。保证清廷对各部族拥有绝对的控制力。而锡伯族在清廷主力入关后,成为东北地区的第一大势力,影响清廷的权威,为防止后院失火。只能通过三次抽调精锐力量,削弱、分化该部族的整体实力。

满语为何被保存完整

不管清廷对于锡伯族的防御手段如何,确实是为民族融合作出积极地的调控。也正是因为这一举措,才使得边疆稳定,更重要的是,让锡伯族保留了完整的满语文字的传承,对当今研究清廷的族史有很大的帮助。为何他们会做到满语的传承?

1八旗建制问题

满语是建州女真统一女真族后,皇太极为增强嫡系部族与归附部族的凝聚力,开始用文化凝聚新的联系纽带,满语就成为标配准则。锡伯族就是在这一情况下,成为满语的使用者。

清朝乾隆年间,锡伯族为何要从东北迁徙到新疆?

清朝乾隆年间,锡伯族为何要从东北迁徙到新疆?

但真正大规模使用,成为自己民族通用语言,则是军制问题,也就是被升为满洲上三旗,成为嫡系部队的时候,军用语言必须是用满语的硬性要求,由于世代戍边,这种语言就被继承下来。

2营地沟通 的需要

还有就是现实生活问题,伊犁军镇是个兵营地,只能用满语进行现实的交流与生活物资采买,为了更好的生活下去,不至于被边缘化,满语也就逐渐成为主流文化,自己的母语则被时间淘汰。

3教育重视程度

最主要的还是清廷的控制与锡伯族本身的重视,清廷当时的目的是为了便于伊犁将军府的正常军事沟通便利,当时的驻军不止锡伯族一部,还有各地不同的部族,言语不同,难以有效展开军事布防。为此特意开办满语培训,加强协调性。

清朝乾隆年间,锡伯族为何要从东北迁徙到新疆?

直到清朝中后期,清廷汉化程度较高,满语也开始不重视了。这时锡伯族却没有放弃这一传统,自己开始主办培训本族的满语教育,这才有后来锡伯族保留满语传承的成功。

结语

锡伯族的迁移是受清廷的政策影响,才有西迁万里的壮举。无论清廷是出于边防的需要,还是政治制衡的考虑,确实在无意之中促进民族融合。锡伯族三次被拆分,但他们的贡献很大,基本是为国戍边的族群。无论东北边防还是西北边防,都有他们的身影。

而且还是世代坚守,直到清廷灭亡。可以说有清一代,锡伯族一直在戍边,时间长达二百多年,是一个值得敬佩的民族。满语的保存也是因为当时驻地闭塞,军镇内部沟通的需要,随时间推移而成为自己的母语。为这个英雄的族群致敬!

上一篇: 佟丽娅所属的锡伯族,你值得了解一下
下一篇: 怒江州举办傈僳族“起奔”弹唱展演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