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穿搭翻车现场?热依扎的“大胆”到底谁懂?
150 2025-04-18
绚丽多姿的民族传统服饰秀和歌舞乐展演、琳琅满目的非遗作品展示,为观展人员带来一场充满文化底蕴的视听盛宴。旅交会期间,由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精心设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区,成为最受市民和外来游客欢迎的展区之一。
非遗节目演出
非遗展示区展出的作品
40余套民族传统服饰各具特色
本届旅交会非遗展采用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方式展示,5场民族传统服饰秀及歌舞乐展演在3、6、7号馆交替演出,来自省内的35个传统技艺、美术与医药类非遗代表性项目,在3号展馆集中展示展销,并开展现场体验活动。
云南民族传统服饰缤纷多彩,是各民族最显著的文化符号,也是民族独特性、生命力和创造力的象征。昌宁苗族服饰、彝族服饰、花腰傣服饰已经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云南15个特有民族传统服饰也被列入省级非遗名录。本届旅交会共展出40余套民族传统服饰,或旖旎柔美,或庄重华丽,或简洁素雅,呈现出浓郁的地域特点、民族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项目精彩纷呈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姜宗德、省级非遗传承人李宝妹分别是大理三月街的歌王、歌后,多年来致力于国家级非遗项目剑川白曲的传承传播。一曲《东山放羊调》悠扬清冽,婉转而深情,令人仿若置身田野山涧,久久回味。国家级非遗项目纳西族热美蹉,是丽江纳西族传承上千年的集体歌舞,人们围绕篝火亦歌亦舞,发自胸喉的天籁之音与古朴沉着的舞蹈动作相互呼应,刚柔并济,极具美感。
布朗族是云南特有、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布朗族弹唱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具有独特的音调韵律,唱词内容通常是即兴创作发挥。省级传承人玉坎拉与其爱人岩温伦因布朗族弹唱结缘,夫妇二人一直携手开展传承活动,培养了以“小花队”为代表的布朗族弹唱传承队伍。
滇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省级传承人李有信为代表的昆明呈贡斗南戏剧爱好者协会,将滇剧传统打击乐曲牌的10多个鼓点巧妙组合,编创成《滇韵锣鼓闹戏台》,从独特角度展示滇剧的艺术魅力,曾荣获云南省第十二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金奖。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彝族海菜腔、彝族烟盒舞、哈尼族多声部民歌具有红河州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州级传承人李怀秀、李怀福姐弟曾代表云南在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获得金奖。会展期间,二人带领团队共同演艺多个精彩节目。梅葛,是云南民间文学类国家级非遗项目,由传承人杞章芬、非明荣演唱的梅葛《瓜哩么哆》曲调悠扬,情感真挚,描绘了彝族青年的纯真爱情故事。
临沧市耿马县民族文化工作队带来系列节目,将傣族泼水节、傣族马鹿舞、傣族武术、傣族蝴蝶舞、紧那罗等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以赏心悦目的歌舞形式展现给观众,营造典雅欢快的节庆氛围。其中,傣族马鹿舞曾获云南省第八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金奖。傣族白象舞、马鹿舞于2021年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70名代表性传承人参加非遗展示
非遗展示区位于3号馆,汇集云南省最具代表性的非遗项目35项,斑铜、锡器、乌铜走银、永胜珐琅银、普洱茶、云南围棋(永子)、建水紫陶烧、宣威火腿等制作技艺,以及扎染、刺绣、剪纸、木雕、玉雕等多项传统技艺让人目不暇接。展区分非遗项目展示区、非遗体验互动区和非遗伴手礼精品展示区;同时开设“旅游+非遗”商贸订货区,为非遗项目传承人提供交易洽谈的场地。
本届旅交会非遗展示以动、静、体验为主线,凸显“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理念。动态展示非遗项目,安排有国家级非遗项目20项、省级非遗项目9项、州市级非遗项目6项,相关项目的70名代表性传承人参加展示。互动体验区每天安排两场活动,由非遗传承人和观众进行现场交流互动,讲解示范如何制作非遗作品民间服饰,让观众学习体验非遗制作的技艺和流程,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观展市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学习非遗产品制作。
健康生活目的地馆备受关注
各州市康养“王牌”争奇斗艳
旅交会上,位于5号馆的健康生活目的地馆极具特色,受到各方高度关注。该馆主要由云南各大健康生活目的地、健康医疗服务、中医药健康旅游、养生养老、温泉养生、旅游小镇、健康食品、智慧健康、健康保险等展区组成,全馆设置46个特装展位。
在云南省中医医院(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展区,不少人经过中医体质辨识,感受中医魅力。展区内还安排医生为参展、逛展人员义诊,并展出独具特色的院内制剂。云南省肿瘤医院展区展示的先进技术,备受观展人员称赞。除此之外,现场展出的医疗机构和企业还有滇东北区域医疗中心、云南贝泰妮集团、昆明赛诺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省细胞工程中心有限公司等,他们带着各自的优质产品进行展出。
据介绍,从2019年开始,云南在昭通、曲靖、红河、大理布局建设滇东北、曲靖、滇南、滇西4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以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民间服饰,解决优质专科医疗资源匮乏、专科诊疗能力不足、辐射能力不强等问题。
“云南不仅康养资源丰富,绿色食品种类繁多,旅游资源更是没得比。”一名来自河南的参展商表示,通过展览,他进一步加深了对云南健康生活目的地的了解,受益匪浅。
在曲靖陆良展区一侧的展架上,一排排蔬菜整齐摆放。工作人员介绍,陆良不仅是农业大县,也是国家级健康养殖示范县。“此次参展,希望更多人能了解绿色、健康的农产品。这也是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的重要部分。”
除了医疗、康养相关内容的展区,云南各州市还展示了特色康养旅游小镇、温泉、天然氧吧等康养资源,浓缩的“锦绣云南”景观次第上演,吸引众多中外嘉宾驻足流连。
文旅融合新模式,多功能旅游图书馆上线
旅游书店发布“100+”计划
7月23日,旅游书店“100+”计划于旅交会3号馆业态创新展区发布。
云南省旅游规划研究院副院长蒙睿在发布活动上介绍了旅游书店“100+”计划,即建设覆盖16个州市129个县市区的“16+129”云南旅游图书馆体系;与地方图书馆、文化馆(分馆、文化站服务点)形成日常运行联动,在有条件的旅游景区、特色小镇、旅游特色乡村、旅游度假区等,通过加强存量建筑空间高效利用和轻资产文旅项目招商引资等方式,开办超过100家不同主题特色的旅游书店。
首个云南旅游图书馆自今年3月22日在昆明开馆以来,累计接待公众超3000人次,举办各类活动六七十场。这个面积只有140平方米的图书馆包括阅览区、儿童阅读区和咖啡吧等多个功能区。除了分门别类摆放目的地、美食、人文历史、动植物、理论研究等方面的书籍,还展示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科技入滇项目研发的胶囊咖啡及滇越铁路文创商品等云南好物。
时尚、舒适、文艺范儿的旅游图书馆,成为社区居民、游客歇脚、看书、参与文化活动的好去处,不仅受到年轻人的追捧,也深受老年人喜爱。市民、游客为图书馆捐书,昆明市、德宏州、玉溪市、五华区以及巧家县等地的文化和旅游部门先后前来参观取经。
在研究茑屋书屋、先锋书店、钟书阁等案例的基础上,云南旅游图书馆在实践探索中不断尝试“书店+”的七十二变,每周7天按照旅游、文化、历史、文学、自然、音乐、非遗、康养等不同主题推出系列公开课。平均每2天就会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大咖在图书馆与公众面对面交流、互动。
蒙睿还表示,“100+”只是旅游书店市场化推广的小目标,还有1000家旅游书店这个长期目标,欢迎有书店梦的市场主体来谈合作谋发展。
本站转载文章和图片出于传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权异议,请在3个月内与本站联系删除或协商处理。凡署名"云南房网"的文章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爆料、授权:。